網友反映快遞過度包裝:拆快遞花十分鐘

2020-12-13 央視網

網友反映快遞過度包裝:拆快遞花十分鐘

原標題:

  浪費 程 碩作(新華社發)

  化妝品包裝像「俄羅斯套娃」

  前幾天,家人網購的化妝品到了,包裝「裡三層外三層」:整個快遞被透明膠帶「五花大綁」著,最外一層是快遞公司的包裝袋,然後依次是紙箱、氣泡紙、泡沫填充物、塑膠袋,最後化妝品紙盒裡面還有一塊方巾,打開之後才見到化妝品的「廬山真面目」。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要如何處理這些快遞包裝?問了一圈身邊人,紙箱可以賣給廢品站,其他的恐怕只能直接丟進垃圾桶了。

  誠然,賣家出於負責任和善意,或者是對部分快遞公司「野蠻分揀」的擔憂,對商品仔細包裝,希冀能夠平安到達買家的手裡,本無可厚非。但是,因物而異,有的快遞商品根本無需過度包裝,更不用層層包裹得像一個俄羅斯套娃。有人覺得幾個快遞包裝根本不值幾個錢,不用小題大做。但數以百億件的快遞,消耗的塑膠袋、包裝箱是海量,不知道要耗費多少資源。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它們,不知道又要產生多少環境汙染。

  筆者認為,應當加快快遞業使用環保包裝、可降解材料的腳步;提高對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率,能夠循環利用的儘量在無害化處理後二次投入使用;買家和賣家都要樹立簡單包裝的理念,多幾分理解和包容,少計算一毛兩毛的經濟帳,多計算綠水青山的環保帳。

  江蘇無錫市 潘傅雷

  買酒還是買包裝?

  前不久,同事從淘寶上網購了兩瓶紅酒,拆包裝時發現,外包裝是塑料薄膜,裹著一個紙盒子。好不容易打開盒子,裡邊還有兩層泡沫、幾張廢報紙,扒開才隱約看到被塑料膠條纏得依然看不清瓶身的紅酒。這位同事調侃說,這哪裡是在購物,簡直是在買包裝。筆者聽了,深有同感。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網購漸漸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網購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十分便捷。然而,快遞包裝的問題隨之而來。一些商家發貨時為了保證貨品在運送途中的安全,往往會給商品多包幾層,大盒套小盒,膠帶纏了一圈又一圈。許多網購一族也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快遞包裝盒留著佔地方,扔了又覺得可惜。

  據統計,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300億件,消耗的編織袋、塑膠袋、包裝盒數以百億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這些快遞包裝的材料很少被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被當做廢品一扔了之,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如何讓快遞包裝安全、環保、不浪費呢?筆者以為,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快遞業務包裝行業標準,規範使用綠色環保型的包裝材質,杜絕重複浪費和豪華裝飾。作為快遞公司或賣家,在進行商品包裝時,應儘量多些「簡包裝」,少些「精包裝」「多包裝」。另一方面,樹立循環利用理念,對快遞包裝產生的垃圾建立統一回收機制,提高包裝物品的使用效率。

  筆者相信,只有大力推行快遞「綠色包裝」,並開展快遞紙箱回收再利用等舉措,快遞業才會真正走向成熟。

  浙江開化縣 廖衛芳

  包裝盒堆滿垃圾箱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消費模式,以其實惠、便捷等優勢受到大眾歡迎,但由此也衍生不少問題,快遞包裝就是一例。

  筆者所在的單位,有很多是85後、90後,絕大多數人習慣於通過網絡購物,每天收發室大大小小的快遞盒子、袋子堆積如山。收拾垃圾的清潔工也時常抱怨快遞垃圾太多,許多垃圾桶不堪重負,一些盒子、袋子只能堆放在垃圾桶附近,一旦遇到風雨天氣,這些快遞垃圾尤其是塑料製品就成了汙染隱患。而且許多快遞包裝僅僅是一次性用品,長此以往,會給社會帶來巨大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杜絕快遞垃圾,需要規範網絡購物體系和流程,從保護環境、惠民利民角度出發,讓商品生產、包裝、運輸和儲藏鏈條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生產廠家嚴格按標準要求,用綠色環保材料製作商品包裝。快遞公司建立「輸送—回收」循環服務流程,將商品送達客戶手中的同時,低成本回收商品包裝並由相關製造企業進行「二次利用」。

  山西大同市 李華興

  拆快遞花了十分鐘

  如今,居家過日子,幾乎離不開寄、收快遞。吃的、穿的、用的等等,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有人將所需物品送到家。快遞方便多了,但新問題又產生了。首先,拆快遞不容易,有一次收個電飯煲,第一層是硬紙箱,膠帶密密匝匝繞了又繞,用剪刀剪開,裡面還包裹著一層油紙,撕開油紙,又有一層泡沫包裝,最裡面塞滿不少紙條,拆個包裝花了10多分鐘;其次,扔垃圾不容易,這幾年,年輕人都習慣在網上購物,有時候一天收到五六個快遞,上下樓好幾趟才能搬完。

  快遞過度包裝,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在垃圾處理過程中,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其實,除了易碎品需要將包裝打紮實,在裡面放一些防震材料,諸如圖書、食品乾貨等,完全不需要過度包裝。

  寄快遞要麼是個人當面向快遞員交貨,要麼是各種網購平臺交寄,快遞公司可以研發可回收重複使用的包裝盒,代替一次性包裝材料,將諸如書刊、小家電、小雜物等寄件用可回收包裝盒收納。這樣既有利於機器對快遞件進行分揀,也有利於安全運輸,更可以減少快遞包裝垃圾帶來的汙染和減少原材料浪費。

  江西豐城市 徐新林

  一本書纏三層膠帶

  上個月,筆者在網上購買了一本書。書本來只有薄薄幾十頁。收到的包裹卻分外厚實,書先用硬紙板包裹,外面纏了三層膠帶,然後又用塑膠袋包裝,再纏上膠帶。收到快遞的時候,筆者還以為是發錯了貨呢?最為煩人的是,這個包裹單用手根本無法撕開,只好用剪刀剪開。

  無獨有偶,近日,筆者網購了一部筆記本電腦。取貨那天,一個大紙箱抱回來,14英寸的筆記本電腦拆出了一大堆包裝物。好幾層膠帶剪開,兩個紙箱打開,裡面的泡沫填充物足有電腦的兩倍多,一層套著一層。一本書和一臺電腦,包裝得如此「嚴密」,太浪費材料了。

  湖北武漢市 梁 徵

相關焦點

  • 一個快遞N個袋 過度包裝的快遞垃圾最後去哪兒了?
    由於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回收利用機制,很多快遞包裝往往用過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堆積如山的「灰色垃圾」成了一個新問題。  快遞業過度包裝成通病  快遞過度包裝有沒有必要?  近日,椒江的陳小姐在收到網購的一組8件套玻璃杯時,吃了一驚,玻璃杯本身不大,但是拿到的包裹卻是一個長寬約半米的大箱子。
  • 猶猶豫豫下訂單,痛痛快快拆快遞!| 睡前聊一會兒
    的確,對消費者而言,如果說「買買買」夾雜著拔草的爽感和剁手的痛感,那麼「拆拆拆」就是糅合瞭望眼欲穿的執念和塵埃落定的解脫。單就快遞本身,從千裡之外到近在咫尺,不畏山迢路遠、不管風霜雨雪,一路上的磕磕碰碰,都是買家和賣家魂牽夢繞的牽掛。
  • 快遞包裝過度引爭議 網購買個杯子商家包成一個粽子
    &nbsp&nbsp&nbsp&nbsp近日,網友「一生無憂」在網上購買了一隻玻璃水杯,當他拿到「寶貝」時淚奔了。商家怕杯子在運輸環節破損,就把杯子連同包裝盒一起,用膠帶裡三層外三層裹了個結結實實,如同一隻粽子。「一生無憂」拿來了剪子、刀子,甚至鉗子,費了好大勁,水杯才露出真容。
  • 八成快遞包裝未被直接回收 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要怎麼做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快遞年業務量今年將突破800億件。但是,快遞過度包裝、紙箱未被回收、塑料包裝袋產生垃圾過多等現象依然存在。有關部門一直在致力於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轉型。八成快遞包裝未被直接回收目前我國快遞包裝物中,瓦楞紙箱佔比較大,塑料包裝袋次之。據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
  • 快遞包裝袋材料或影響健康 用工具拆包裹比較保險
    浙江在線04月15日訊昨天,央視一則名為《包裝藏隱患》的新聞,引起網友熱議。報導中稱,河北石家莊李女士拆快遞包裝袋,起了一手小紅疙瘩,去醫院一查,竟是皮膚過敏。  一個小小的快遞袋,頓時「激起千層浪」。網友各種轉發評論求真相,莫非快遞的包裝袋真的有毒?
  • 拆個快遞,嘴爛了、手過敏了/天吶,嚇死寶寶了
    、手還健康小編只能說你保護的好、比較幸運最近就有網友因拆快遞嘴爛了、手過敏了!拆快遞就相當於翻垃圾桶!你知道嗎?建議WiFi下觀看,土豪請隨意除視頻中提到的情況,近日,也發生了一起「拆快遞嘴巴爛了」的案例:廈門女生小侯收到快遞後,發現「快遞外殼特別髒」,但心急拆包裹,又沒找到剪刀,就徒手將快遞摳了個洞強行撕開,因為包裝太結實,她還用牙齒咬開。當天晚上,她發現嘴角有點癢,出了幾顆紅疙瘩。
  • 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如何「綠」起來
    快遞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應該如何處理?今年「雙11」,快遞包裝「綠色化」給了人們新的選擇。快遞包裝箱回收再利用在中國傳媒大學西門的快遞收發點旁,放著一個快遞包裝回收箱。今年「雙11」期間,很多學生拿到快遞當場拆包後,就將快遞的包裝箱放進回收箱中。
  • 寄遞旺季快遞包裝掀起環保風
    近日,在湖州城區高富路上的一個圓通快遞點,前來取快遞的市民李先生看到「紙箱共享站」後主動詢問工作人員。「歡迎在這裡拆包裹,把紙箱留下,等你下次來寄件的時候,可以從回收箱裡挑紙箱免費用。」工作人員邊說邊遞上拆箱工具,李先生說,自己這次收快遞也「環保了一把」。 記者從湖州市郵政管理部門了解到,湖州去年開始在快遞行業推廣「紙箱共享站」。
  • 過度包裝太浪費
    今年「雙十一」,是北京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最大規模的促銷季,拉動消費的同時也帶來了快遞包裝廢棄物激增問題。近日就有市民反映,一些商品存在包裝過度的問題,呼籲重視源頭垃圾減量。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過度包裝集中在化妝品、餐飲等領域,其中商超蔬果包裝更是「重災區」。
  • 如何「綠色」寄快遞?快遞包裝也有「綠色認證」了
    在700億件快遞的背後,有全社會環保理念的提升。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使用可循環的中轉袋、包裝箱;對大量使用的膠帶進行「瘦身」;對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這些快遞業環保措施,有效地減少了包裝材料的浪費。
  • 針對過度包裝和垃圾:共享快遞盒 環保還需降成本
    2017年11月8日訊,今年雙十一,有電商將投放一種可循環使用的共享快遞盒,試圖破解過度包裝等難題。近年來,伴隨著電商和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快遞過度包裝以及由此產生的快遞垃圾飽受批評。據稱,這種快遞盒的單次使用成本為0.025元。但是,有物流從業者、電商、淘寶賣家認為,如果大規模使用,「共享快遞盒」在回收、分揀、包裝、清洗等環節還將產生額外成本。
  • 哈市女子發圓通同城丟件,10天後找回:快遞被拆,衣服被穿
    近日,市民丁女士通過圓通公司發的一個同城快遞消失了10天後被找回。但丁女士發現,不但快遞有被拆的痕跡,其中一件價值2000多元的新衣服標籤不見了,且衣袖有穿著痕跡,衣兜內還塞了一張便籤。懷疑快遞被拆、衣服被穿,丁女士找到圓通公司討說法,得到的答覆是,只能賠償200元,可將衣服送去乾洗。「我是送朋友的,剛買完就直接去郵寄了。」據丁女士介紹,11日她在商場花了3420元買了兩件衣服,當天18時在自家小區的菜鳥驛站親手打包郵寄。
  • 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怎麼「破」?
    除了食品,商場裡的化妝品,也難逃「過度包裝」之嫌。有些奢華品牌的禮盒豔光四射,扎著漂亮的蝴蝶結,盒內的面霜體積卻很小。除了獨立紙盒包裝外,盒內多為散發著香氣的填充物、海綿或硬紙隔斷等。 「包裝那麼漂亮,拆開卻沒什麼用。想留著放零碎物品吧,有時候盒子和抽屜尺寸卻不匹配,只能扔掉。古人買櫝還珠,我有時候都想『買珠還櫝』了。」
  • 每根香蕉都單獨包裝?有些快遞包裝可以瘦瘦身
    網購一本雜誌,打開快遞信封發現,裡面還用塑膠袋把雜誌包了一層;從某生鮮電商採購蔬菜水果,收到貨後居然看見,每根香蕉都單獨套著塑料包裝袋!而那種網購一件衣服,塑膠袋、紙盒加快遞袋包上四五層的情況,就更是常見了。那些過度的包裝,可以瘦瘦身。  過度包裝是個老話題。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部分採用紙箱包裝的快遞,為保障物品運輸安全,箱內也放置了塑料填充物,盒外也大都採用膠帶封裝。快遞到達消費者手中,往往會經過多道流程,為了防止損壞,部分商家在寄快遞之前會選擇進行多層包裝,甚至過度包裝。這些包裝材料大多選擇就近購買或者低價購買。搜索某電商平臺,100個35×45cm的快遞包裝袋為14.2元,在一些店裡一個包裝袋低至0.039元。
  • 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方面都進行了哪些嘗試
    探索2020年,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方面都進行了哪些嘗試2020年,國家郵政局大力實施「9792」工程,河南省郵政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國家對快遞行業的要求並非「禁塑」,「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快遞業綠色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目標上,加強上下遊協同,注意節約資源,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
  • 杭州一社區用綠色回收點 解決快遞包裝浪費及汙染問題
    網絡購物越來越便捷,快遞業也是迅猛發展,但快遞外包裝衍生出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該如何解決?杭州九堡街道江濤社區設了一個垃圾分類快遞「傳遞站」,嘗試著破解難題。在回收點拆快遞包裝能獲積分江濤社區垃圾分類快遞「傳遞站」,在江幹區通盛路觀瀾苑商鋪1-103。
  • 快遞包裝回收|巧用小妙招
    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在電子商務帶動下呈現井噴式發展。快遞包裝垃圾量增大,回收循環利用成為難題。快遞業繁榮的背後,是大量快遞包裝垃圾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有機構預測,因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超百萬噸,將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 「雙11」快遞的包裝都去哪了
    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當你收到快遞,打開包裝取走物品後,快遞包裝盒去了哪裡呢?平時你是如何處理快遞包裝盒的?」  昨天上午,記者在福臨苑小區門口看到,一名快遞員正在處理市民丟棄的快遞盒,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天的快遞,有的人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把箱子拆了,拿走裡面的貨物把包裝盒留了下來。這些包裝盒都是嶄新的,如果丟掉太可惜,所以我把它們收集起來,寄件時可處理後再利用。
  • 一年消耗一百億個紙盒子,快遞包裝都到哪兒去了?
    今年的「雙十一」你會收到幾個快遞?「網購」的瘋狂,「拆包」的興奮以後,沒有人會在意第二天小區門口堆滿快遞紙盒的垃圾桶。 中國的快遞量佔全世界快遞量的近二分之一,紙張消費量全球第一,但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包裝,直接被送進了垃圾場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