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們分析過,八路軍最牛的一個旅就是陳賡指揮的386旅,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功,讓鬼子痛恨不已,為洩憤或者激勵士兵,他們在裝甲車上印上「專打386旅」的口號,那麼386旅下面的兩個團,他們的團長是誰,最後怎麼樣了呢?
386旅下轄有兩個團,分別為紅31軍第91師改編的第771團和紅31軍第93師改編的第772團。771團首任團長為徐深吉,湖北省黃安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一軍交通隊班長,紅四軍軍部交通隊排長,第11師31團連長,紅25軍第73師217團營長,218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參謀,紅軍大學軍事主任,紅31軍第91師師長。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團長,獨立旅旅長,青年抗日遊擊縱隊司令員,新編第四旅旅長兼冀南軍區第二、第四軍分區司令員,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分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兼冀南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於2000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772團首任團長為葉成煥,河南新縣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0年參加鄂豫皖紅軍,屢建戰功,成為紅四方面軍的一位著名戰將。1936年9月12日,葉成煥任紅31軍第93師政治委員。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129師第386旅772團首任團長。參加了黃巖底,神頭嶺等戰鬥,不幸的是在保衛太行的戰役中,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壯烈犧牲,如果他能活到授銜時,那麼至少也是中將。
772團第二任團長為易良品,湖北麻城縣人,1928年1月1日,他被編入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同年7月,工農革命軍第七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1師,他任91團排長。而後先後擔任紅四軍紅11師31團一營連長,紅四軍31師91團一營營長,紅四方面軍31軍91師團政治委員等職,再後來接替葉成煥擔任772團團長,後來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3年,時任六分區司令的他在河北省棗強縣西高莊與日軍遭遇,突圍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
772團第三任團長為王才貴,河南省新縣人。1928年春投身革命,參加了光山縣遊擊隊。1930年春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副校長,後來擔任772團團長,1944年,王才貴受師長劉伯承之命,任一二九師輪訓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江漢軍區獨立第一旅旅長,新四軍第五師幹部旅第二團團長,冀魯豫軍區第五(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來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1978年5月5日,在鄭州逝世,終年71歲。
再之後為第四任為程世發於1943年8月在濱海縣劉大莊犧牲,第五任陳康湖北武穴人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時,最後一任團長為周學義,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副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三軍三十七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兼昆明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軍參謀長,副軍長,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4年4月13日在京逝世,享年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