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29師386旅轄兩個團,首任團長一為中將、一人犧牲

2020-12-14 騰訊網

1937年7月7日,日本北平駐軍藉口士兵失蹤向我國民革命軍第29軍發起突然襲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奮起反擊,佟麟閣、趙登禹等壯烈犧牲,終因實力相差懸殊而失敗,平津迅速淪陷。

「七七事變」後,國共雙方達成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根據協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分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八路軍、新四軍。其中,中共位於陝北的紅軍主力改變為八路軍,共轄115師、120師及129師三個主力師。

八路軍第129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之一,主要由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三十一軍,陝北紅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及紅一方面軍一部整編而成,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政訓處主任為張浩。八路軍129師轄385旅、386旅及教導團等部共五個團,其中386旅旅長為陳賡,副旅長為陳再道,政訓處主任王新亭,其所轄兩團分別為771團、772團,兩團首任團長一人犧牲,一人後為中將。

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由紅四方面軍31軍91師改編而來,團長為徐深吉,副團長為韓東山,參謀長是黃新友,政訓處主任是黃振棠。徐深吉是湖北黃安人(今紅安),先後參加了黃麻起義、鄂豫皖及川陝蘇區的創建及反圍剿、長徵等,到達陝北後曾任紅31軍91師師長等職。

1937年8月下旬八路軍成立,紅31軍91師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徐深吉任團長,9月率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此後先後任第129師獨立旅旅長、青年抗日遊擊縱隊副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編4旅旅長兼冀南軍區第二、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徐深吉被授予中將軍銜。

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由紅四方面軍31軍第93師改編而來,團長為葉成煥,副團長是王近山(李雲龍原型),參謀長是孫繼先,政訓處主任為謝富治。葉成煥是河南新縣人,1929年十五歲時即參加革命,1930年加入豫鄂皖紅軍,先後任指揮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曾任紅31軍93師師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團長,9月開赴華北抗日戰場後先後參加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為晉冀豫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貢獻。1938年4月,葉成煥在保衛太行的一場戰鬥中中彈犧牲。

相關焦點

  • 陳賡指揮的386旅,下轄兩個團,團長都是誰?最後怎麼樣了?
    之前咱們分析過,八路軍最牛的一個旅就是陳賡指揮的386旅,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功,讓鬼子痛恨不已,為洩憤或者激勵士兵,他們在裝甲車上印上「專打386旅」的口號,那麼386旅下面的兩個團,他們的團長是誰,最後怎麼樣了呢?
  • 一二九師一次重大損失,26歲團長犧牲,該團是八路軍模範青年團
    八路軍是在抗戰中由紅軍改編而成,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下轄115師、120師、129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有個團是八路軍「模範青年團」,團長26歲犧牲,被稱是129師重大損失。
  • 八路軍第386旅首任旅長是陳賡,下轄兩個團正副團長是誰?什麼軍銜
    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陳賡任旅長,陳再道任副旅長。第386旅下轄由紅31軍第91師改編的第771團和紅31軍第93師改編的第772團。
  • 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 陳賡率領的第386旅,除了第772團,還有一個第771團,團長是誰?
    在1937年8月,八路軍第386旅改編成立的時候,它的戰鬥序列之下,除了第772團,還有一個第771團。這兩個團是八路軍第386旅最早的兩個團。第772團的首任團長是葉成煥,他是河南新縣人,後來在抗戰時期壯烈犧牲,年僅24歲。當時,葉成煥手下的副團長非常出名,他就是王近山,後來成長為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 團長犧牲副團長和參謀長授中將,政訓處主任卻授上將還成了副國級
    根據國共合作協議,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由朱德和彭德懷分別擔任正副總指揮。下轄八路軍115師、120師和129師,後按照戰鬥序列改成十八集團軍,但是人們仍然習慣稱呼為八路軍。
  • 八路軍129師的5位團長,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命令,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29軍、第30軍、陝甘寧獨立第1、2、3、4團和第15軍團騎兵團等改編為129師,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1937年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軍第129師;今天咱們說說129師各位團長1955年是什麼軍銜。
  • 129師五大主力團,四位團長被授中將,為何僅他一人授上將?
    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在劉伯承的帶領下,對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尤其陽明堡大捷,毀壞了日軍飛機24架,得到了全國人民一致讚賞,南京國民政府更是通令嘉獎。不過129師在抗戰初期,也僅僅只有五個主力團,但這五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久經考驗的紅軍將領,除了抗戰中犧牲的772團團長葉成煥之外,其餘四人日後都成為了解放戰爭中的重要將領。當然772團因為葉成煥的犧牲,因此代表性人物也成為了曾短暫帶領過772團的副團長王近山將軍。
  • 抗戰初期八路軍129師9位團長,後來都發展如何?
    9月,根據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宣布將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土地革命時期的三大紅軍主力就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導致一大堆長徵時期的軍長師長,只能降級當旅長團長。
  • 抗戰時八路軍總部、第129師以及第386旅的關係
    因為,從1937年9月11日起,八路軍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重新命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原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被改為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葉建英參謀長,左權副參謀長職務未變,原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三個師的番號未改變。
  • 剛組建的129師4個團當中,為什麼說771團的軍事實力保存最好?
    ,團長為中將,營長全部為少將。 771團由原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改編,首任團長為徐深吉,第1營首任營長徐其海,第2營首任營長鄒國厚,第3營首任營長吳宗先。
  • 129師剛組建時的4位團長,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改稱第18集團軍,但是後來人們習慣上仍稱八路軍。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第129師由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和陝北紅軍第15軍團的一部分改編。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為參謀長,張浩為政訓處主任。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其中第385旅由紅四方面軍第4軍改編,其第10師、第12師分別改編為第769團和770團,769團團長陳錫聯,第770團團長張才千。
  • 八路軍386旅首任旅長是陳賡,首任政委是誰?一生成就如何?
    八路軍386旅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主力之一。1937年8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第93師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陳賡任旅長。我們知道陳賡是386旅的首任旅長,那麼386旅的首任政委是誰呢?他叫王新亭,下面我們詳細介紹:王新亭出生於1908年,湖北孝感人。1926年,18歲的王新亭在孝感縣參加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王新亭先後在紅一軍、紅四軍參加革命工作,並隨紅四方面軍主力長徵。
  • 八路軍最初十六個團,兩個留守,團長分別是誰?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動全民侵華戰爭,在此關鍵時刻,抗日民族統一陣線正式形成,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位於陝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八路軍成立初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零師、第一二九師及總部特務團等部隊,其中三大主力師各轄兩個旅又一獨立團或教導團,每旅轄兩個團,全軍有十六個團。1937年8月底9月初,八路軍各部整編完成後相繼開赴抗日前線,但也有一部分部隊留守陝甘寧,其中有十六大主力團中的兩個,分別為一二零師359旅718團、一二九師385旅770團留守陝甘寧。
  • 八路軍385旅的兩位團長,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八路軍成立,威震太行山的129師總共下轄兩個旅,即385旅和386旅。相對來說,385旅無論實力還是名氣,都不如386旅。386旅的旅長陳賡後來成為十大將之一,而385旅的旅長只是開國上將。不過,385旅的兩位團長後來成就都非常之大,遠超過386旅的兩位團長。這兩位團長都是誰呢?先說769團吧,這個團比較厲害,是385旅甚至於整個129師的主力團,團長陳錫聯。129師出師抗日的開門紅,奇襲陽明堡機場,就是陳錫聯所率領769團的傑作。
  • 129師冀南部隊四個野戰旅,旅長都是誰,一中將一大校,兩位犧牲
    八路軍一共有多少個旅?回答六個就錯了。八路軍成立的時候,的確只有六個旅,可是八路軍發展非常迅猛,三個師都在迅速壯大,後來可絕對不止六個旅啊。到1940年,冀南地區的八路軍改編成四個野戰旅。冀南地區隸屬於129師,是由陳再道宋任窮開闢的平原根據地。那麼,冀南地區的這四個野戰旅旅長都是誰呢?後來成就如何?先說新四旅,這是由八路軍主力部隊改編而成的,旅長徐深吉,來自中國第一大將軍縣,參加過黃麻起義。大家還記得吧,八路軍成立,129師386旅其中一個團,即771團團長正是徐深吉。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386旅剛成立時兵力只有7000多人,第129師東渡黃河,參與山西抗戰,遵照軍委放手發動群眾,充實人民武裝的指示,八路軍第386旅在戰鬥中成長。
  • 八路軍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最低是上將
    抗戰爆發之後,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直抵抗外來侵略,於是在陝北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按照當時的合作聲明八路軍下轄三師六旅,共三萬多人,正是這三萬多人最後發展成為百萬大軍,三個師的首任正副師長除了120師的蕭克是上將,其他的都是元帥,那麼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 129師五個團長四個授中將,為何115師三個副團長,後來卻授上將?
    1937年9月份,南京國民政府對陝北的紅軍進行了改編,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正式成立,由朱德擔任總指揮,彭德懷擔任副總指揮,後來為了統一行動,又給予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的編制,但人們還是習慣將我軍這支部隊,稱為八路軍。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雨果 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是由土地革時期的紅軍改編而後,當時紅軍主要分為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可能大家都覺得115師是八路軍主力師,因為平型關大捷讓八路軍115師名震全國,但是,115師在林總受傷後去蘇聯治療期間,115師一部被陳光與羅帥帶到山東建立根據地,還有一部分被聶帥帶到五臺山建立抗日根據地,也就是說115師自林帥指揮了一場平型關戰役後,就被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