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組建的129師4個團當中,為什麼說771團的軍事實力保存最好?

2020-12-19 騰訊網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出改編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成第八路軍,9月,又按全國統一的戰鬥序列,改稱第18集團軍,但是後來人們習慣上仍稱八路軍。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個旅下轄2個團,在第129師的四個團中,開往抗日最沿的是769團、771團和772團,而在這三個團中,以771團的首位軍事團營主官倖存率最高,而且建國時都被授予將軍軍銜,團長為中將,營長全部為少將。

771團由原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改編,首任團長為徐深吉,第1營首任營長徐其海,第2營首任營長鄒國厚,第3營首任營長吳宗先。

團長徐深吉,於1910年1月出生,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縣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改編前擔任第91師師長,他後來擔任過獨立旅旅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分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晉冀魯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兼冀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0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

第1營首任營長徐其海,於1913年出生,曾用名徐紹林。安徽省金寨縣沙河鄉人,1928年紅四方面軍擴紅時,年僅15歲的他在家鄉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歷任金寨縣遊擊隊隊長、紅四方面軍73師218團連長兼指導員、副營長、31軍91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團參謀長、師參謀長等職。他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的多次重大戰役,並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1營長,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司令部科長,關中警備司令部特務營營長。解放戰爭時期,出任冀察熱遼軍區炮兵第三團團長,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24師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45軍158師副師長,軍參謀處長。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

建國後,他歷任副軍長,解放軍體育學院院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84年8月24日,徐其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第2營營長鄒國厚,於1908年出生於七裡區周家墩村一個貧困家庭,具有很強的抗爭意識,參加了黃麻起義後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後在紅四方面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紅31軍第91師277團團長,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129師386旅771團2營營長,第385旅獨立團團長,新編第7旅副旅長,新四軍第5師13旅副旅長,14旅旅長。解放戰爭中任中原軍區第2縱隊14旅旅長,鄂豫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冀南軍區南宮軍分區司令員,河北軍區邢臺軍分區司令員,河北公安縱隊隊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但鄒國厚文化水平不高,做事有時欠考慮,在其擔任邢臺軍分區司令員期間,有一次和軍分區政委乘車去保定開會,那時他們沒有專車,於是打電話給汽車公司,但由於汽車公司售票無限制,他上車時乘客已滿。於是大發脾氣,並派十餘名武裝人員強行扣車,從早7點扣到中午12點,直到讓坐在了前排才準開車。

車到高邑縣泥土路上,一馬車未讓路,其隨行人員把趕車的痛打了一頓。中共中央華北局紀檢委對此進行嚴肅處理,給鄒黨內警告處分,這件事上了《河北日報》。之後他汲取了教訓,後來他擔任河北省公安總隊總隊長、河北軍區副司令員,1999年9月18日因病在天津市逝世,享年92歲。

第3營營長吳宗先,於1916年出生,安徽省六安市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31軍第91師276團副團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中出任129師386旅771團3營長,後任第129師青年縱隊第2團副團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教導旅旅長,第一野戰軍第第6軍16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解放後曾擔任過濟南軍區空軍司令員,1994年 6月病逝於濟南,享年78歲。

也因為129師771團的所有軍事主官全部活到建國後,並都取得將軍軍銜,所以軍史專家認為在129師的4個團中,以771團的軍事實力保存最好,其他團的軍事主官或多或少都有傷亡,尤其是772團,首任團長以及3個營長全部犧牲。

相關焦點

  • 129師剛組建時的4位團長,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出改編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成第八路軍,9月,又按全國統一的戰鬥序列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第129師由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和陝北紅軍第15軍團的一部分改編。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為參謀長,張浩為政訓處主任。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其中第385旅由紅四方面軍第4軍改編,其第10師、第12師分別改編為第769團和770團,769團團長陳錫聯,第770團團長張才千。
  • 陳賡率領的第386旅,除了第772團,還有一個第771團,團長是誰?
    在1937年8月,八路軍第386旅改編成立的時候,它的戰鬥序列之下,除了第772團,還有一個第771團。這兩個團是八路軍第386旅最早的兩個團。第772團的首任團長是葉成煥,他是河南新縣人,後來在抗戰時期壯烈犧牲,年僅24歲。當時,葉成煥手下的副團長非常出名,他就是王近山,後來成長為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 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 一哥「俗人讀史」之——386旅有個新1團
    電視劇《亮劍》的熱播讓人們認為抗戰中的八路軍386旅只有新1團、2團和獨立團才是抗日的主力部隊,其實不然,在129師386旅的發展史上,有個新1團,卻沒有什麼獨立團、新2團。其一、386旅抗戰期間的編制1937年8月,以紅四方面軍第31軍為主力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6旅,全旅約5700人。下轄由31軍91師為主改編的771團和93師為主改編的772團。
  • 抗戰時期,129師除了四個團,還有一個教導團,團長是誰?
    在全面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戰鬥序列之下有第一一五師、第一二〇師和第一二九師等三個主力師,其中第一二九師的抗戰事跡最為人們所熟知,這一方面是因為第一二九師確實參加了很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役戰鬥,立下了很大功勳;另一方面或許也與第一二九師的眾多著名軍事將領有很大的關係。
  • 百團大戰原計劃出動25個團參戰,不料僅129師就出動了46個團
    1940年8月8日,總部正式下達了行動指令,確定了以晉察冀邊區、129師、120師為主的戰鬥計劃。要求全軍至少要派出22個主力團參戰,其中晉察冀邊區要派出10個主力團,破壞平定到石家莊一帶的鐵路。
  • 八路軍129師386旅轄兩個團,首任團長一為中將、一人犧牲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奮起反擊,佟麟閣、趙登禹等壯烈犧牲,終因實力相差懸殊而失敗,平津迅速淪陷。 其中,中共位於陝北的紅軍主力改變為八路軍,共轄115師、120師及129師三個主力師。
  • 抗戰初期八路軍129師9位團長,後來都發展如何?
    9月,根據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宣布將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土地革命時期的三大紅軍主力就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導致一大堆長徵時期的軍長師長,只能降級當旅長團長。
  • 1940年百團大戰,129師參戰部隊有多少?戰果又有多大?
    各部的具體編制是,新1旅轄第1團、第2團;新4旅轄771團、10團、11團;385旅轄769團、13團、14團;386旅轄772團、16團、17團、18團;新7旅轄19團、20團、21團;新8旅轄22團、23團、24團;新9旅轄25團、26團、27團;新10旅轄28團、29團、30團;新11旅轄31團、32團、33團;師部特務團改為34團。
  • 軍事新聞
    紅軍時期,這支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的源頭和主力之一,參加了創建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進行了圍困蘇家埠、夜襲青龍觀、攻克劍門關等著名戰鬥,經歷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外敵入侵,抗戰軍興。1937年8月,紅31軍在陝西三原以西之石橋鎮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下轄第771團、772團共5000餘人。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386旅剛成立時兵力只有7000多人,第129師東渡黃河,參與山西抗戰,遵照軍委放手發動群眾,充實人民武裝的指示,八路軍第386旅在戰鬥中成長。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386旅剛成立時兵力只有7000多人,第129師東渡黃河,參與山西抗戰,遵照軍委放手發動群眾,充實人民武裝的指示,八路軍第386旅在戰鬥中成長。
  • 八路軍129師385旅,各團團長是誰?建國後什麼軍銜?
    129師是我軍歷史上一個相當尊崇的番號,承載著歷史與榮譽。129師的老首長正是我國後來的開國元帥劉公伯承,戰功赫赫。129師麾下的385旅是主力旅之一,那可是人才濟濟。尤其是385旅的各團團長,那可都是後來的開國將領。那麼,385旅各團團長是誰?他們建國後什麼軍銜?
  • 民國時期的保安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軍事組織
    保安團最早出現於1914年,當時北洋政府頒布了《地方保衛團條例》,下令各地以縣為單位組建保衛團,主要是協助軍警綏靖地方治安。此後各地陸續組建了保衛團。因為保衛團的經費全部是地方自籌,所以各地的保衛團裝備、編制各不相同。
  • 抗戰時八路軍總部、第129師以及第386旅的關係
    因為,從1937年9月11日起,八路軍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重新命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原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被改為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葉建英參謀長,左權副參謀長職務未變,原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三個師的番號未改變。
  • 八路軍三個師的團級以上幹部都有誰?
    1937年8月22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全軍共3個師6個旅,16個團,4.5萬人。 129師(轄:第385、第386旅,教導團) 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參謀長:倪志亮,政訓處主任:張浩。
  • 1937年,剛改編的八路軍一個團,大約有多少武器和兵力?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也迅速改編為八路軍,編制兵力約45000人,下轄115師、120師、129師三個作戰師,作戰師採用丙種團編制,每師轄2旅4團。以此來說,八路軍當時所轄的3個師共計有12個作戰團。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一個字代號,合起來是一句革命口號
    新四軍組建時編制很奇特,四個縱隊下轄八個團,這八個團由14支遊擊隊合編組建,每個團都有一個字的代號。第1師第1旅第1團。一、第4支隊第7團部隊代號:傳團。部隊來源:紅28軍第82師第244團和新兵營。後來發展為第2師第4旅第10團。八、第4支隊第8團部隊代號:統團。部隊來源:桐柏山紅軍遊擊隊。
  • 林彪此生最簡單的一條軍事命令:縱隊不找師,師不找團,團不找營
    林總此生最簡單的一條軍事命令:「各縱隊不必找師,師不必找團,團不必找營,大家找廖耀湘就行。」此時的遼瀋戰役,四野正在虐菜一樣對付國軍。當年老蔣很擔憂東北的局勢,因為國軍一盤散沙,鬥志低迷,氣得老蔣在瀋陽「剿總」師以上軍官會議上說:「再不聽我的話,一個個都讓林彪把你們抓了去。」
  • 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個營,營長們後續發展如何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和陝北紅29、30軍改編為129師。紅四軍10師、12師改編為385旅769、770團。紅三十一軍91師、93師改編為386旅771、772團,陝北紅軍則改編為各師直部隊。原來師縮編為團,原來團縮編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