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對自己盟友也想吞併,中亞國家靠攏中國

2020-12-19 HE觀察

在暴力徵服中亞地區之後,中亞地區在蘇聯時代的地位比較特別,這裡不僅僅是蘇聯政府極端民族政策的實施地區,而且二戰期間大量的中亞地區民族都為德軍效力,這導致戰後蘇聯政府對這裡的殘酷報復,大批原中亞地區居民被強行遷移到了荒涼的西伯利亞,死亡率並不亞於落在蘇聯手中的德軍戰俘。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也趁勢獲得了獨立,不過這裡獨特的封閉環境,加之從帝俄時代就不斷強化的俄羅斯化政策,令這裡充滿了濃厚的俄羅斯氣息,在政治上被俄羅斯嚴格控制,即便是反恐戰爭的時候,美國花費巨大精力和財力,也並沒有在這裡撬開一個缺口。

柏林戰役結束後慶祝的蘇軍坦克手不少是中亞人

中亞地區的經濟還是依賴於能源和各種原材料缺口,蘇聯時代遺留的各種軍工產業早就已經破敗不堪,中亞地區與俄羅斯經濟聯繫緊密,不過,俄羅斯根本不缺任何原材料和能源,中亞地區與俄羅斯最密切的經濟聯繫恐怕就是在俄羅斯國內的那些打工者,即便這些打工者要遭受俄羅斯警察和當地黑幫的壓榨。

雖然美國和歐洲在這裡的影響力較為有限,但如同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憑藉雄厚的製造業,中國早已經在經濟上滲透到了中亞地區,尤其是在解決了交通問題之後,中國企業不斷在這裡進行投資,拉動當地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近日,日本外交學者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加強在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和經濟存在》的文章,文章中寫道通過增加在中亞安全領域的開支,中國試圖在它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邊境沿線建立一個安全緩衝區。中國的主要擔憂是,該地區激進分子與日俱增的威脅可能危及國內局勢。中國已經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組建了一個反恐聯盟,以加強與該地區國家的協調,應對激進分子日益嚴重的威脅。看上去中國好像在推動所有這些國家開展更加密切的軍事和安全合作。

雖然俄羅斯官員沒有公開批評中國在塔吉克斯坦不斷增加的軍事活動,但中國在中亞地區迅速擴大的影響力無疑會在莫斯科引發一定的不適感。儘管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近十年來有所削弱,但它仍然將中亞視為自己的地緣政治勢力範圍。有人認為,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新組建的軍事聯盟過於有限,不可能變成一個類似於北約的組織,因為它的主要重點是邊境安全。雖然俄羅斯尚未獲邀加入這個新的4國聯盟,但它50多年來一直在塔吉克斯坦境內擁有軍事存在,而且據說莫斯科與杜尚別達成的最新軍事協議將俄羅斯在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基地租期延長至了2042年。

中亞地區甚至包括原來的那些蘇聯加盟共和國,除了已經公開和俄羅斯翻臉或者加入北約的那些國家之外,很多如今貌似與俄羅斯是親密朋友的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與俄羅斯靠攏在一起似乎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但在俄羅斯強大的武力威脅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加深與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普京甚至打算併吞自己的鐵桿小弟白俄羅斯,但遭到了拒絕。目前很多中亞國家在自己擁有的蘇聯武器退役之後,並沒有選擇技術上更加有繼承性的俄羅斯產品,而是選擇了中國產品,諸如高性能防空系統和主戰坦克,至於攻擊無人機更是中國的強項,俄羅斯在這方面極為脆弱。俄羅斯或許對其他國家滲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十分惱火,但目前困難的處境使其難以作出更大的反應。

相關焦點

  • 中亞的五個「斯坦國」,是怎麼演化來的?
    因而現代的塔吉克斯坦也是中亞五國中唯一的非突厥國家。四、沙俄吞併中亞如狂飆般崛起的蒙古帝國,由於缺乏成熟的文化信仰和國家結構,脆弱得像跌落在地的瓷碟,碎成一堆大大小小的汗國。俄羅斯人擺脫金帳汗國的統治後,慢慢成長為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帝國,不斷向東擴張自己的領土。16-18世紀,西歐國家開闢大航海時代,打通了直接與東亞貿易的航線。
  • 中亞國家與中國的淵源(一):吉爾吉斯斯坦(歷史與血統)
    要說中亞國家與中國的淵源,首先當提吉爾吉斯斯坦,因為就土地而言吉爾吉斯斯坦累計在中國版圖的時間恐怕比蒙古、越南、朝鮮還要長。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一下吉爾吉斯斯坦的歷史源流以及與中國的關係。察合臺汗國四次納入中國版圖: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東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中國新疆,西部屬於中國清朝藩屬國浩罕汗國,一直到1864年,俄國強迫割讓新疆西部44萬平方公裡領土,其中就包括今吉爾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876年沙俄吞併清朝藩屬國浩罕汗國至此,吉爾吉斯全部土地被沙皇俄國吞併。
  • 中國是唐僧肉!史上最想吞併中國的五個國家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唐僧肉,大家都想上來啃一口,有野心的直接想吞併中國。1840年之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只是,由於列強都想吃唐僧肉,所以不允許彼此獨佔中國,客觀上讓中國得以保存。  史上最想吞併中國的有五個國家,除了日本和俄國,還有三個國家或許大家都不太清楚。
  • 一文看懂,俄羅斯如何蠶食中亞各國!
    俄國人不肯停下擴張的腳步直到抵達那群山之巔,想的也是山對面的世界(圖片:NASA,中亞與天山)▼他在中亞贖回了25個在當地被賣為奴隸的俄國人。中亞一直存在著奴隸制,對於兩個汗國而言,外來人贖回自己做奴隸的同胞並無可厚非,傳聞成吉思汗就曾贖回過在金國做奴隸的蒙古人,這只是遊牧民族的歷史傳統。而對於俄國來說,這有著特殊意義。首先它能向歐洲各國表明,俄羅斯反對奴隸制的態度。
  • 俄羅斯在近代一直鼓動外蒙獨立,可為啥不直接吞併外蒙古?
    若是只看地圖的話,俄羅斯是一個海岸線極長的國家,但由於緯度高,俄羅斯的絕大部分海岸線都是無法使用的。尤其是到了冬天港口封凍,俄羅斯就是一個內陸國。而為了獲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俄羅斯則不斷向南擴張並佔據了整個中亞,要不是英國人奪取了印度,從南亞頂住了俄國人的南下,搞不好現在的阿富汗、伊朗或者印度就變成沙俄領土了。至於遠東地區,俄羅斯也是在不遺餘力的尋找出海口。
  • 美國盟友遍布全球,中國的盟友又是誰?這兩個沒有國家會反駁
    只不過是有著一直制約的、保持平衡的一種關係橋梁,從中獲得利益,美國從來不會吃虧,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為了讓美國更強大尋求和其他國家的合作,大部分原因是獲得這個國家的資源。然而即便美國對各國目的不存,但是依舊盟友遍布全球,那中國的盟友又是誰?這兩個沒有國家會反駁。中國能發展到今天的局面,更是離不開這兩個盟友的幫助,並且不可能有任何國家進行反駁,這就是中國的「農業和工業」!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不對俄宣戰?
    那裡的俄羅斯人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被邊緣化,於烏克蘭政府的不爽,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同時,普京總統也沒有閒著,他充分表現出自己二皮臉的本色,口口聲聲在電視上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破壞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但是在暗地裡,俄羅斯軍隊卻偷偷摸摸的進入了克裡米亞。這裡不得不問普京總統臉疼嗎?
  • 中國邊境最大的城市,地理位置太優越被俄國人強行佔有
    全球和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中外鏡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城市,而這些城市都隨著中國的發展獲益良多,有個國家是中國邊境最大的城市,它的名字很多可能沒聽過,就是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但是一說起海參崴估計就有印象了,它原來的中國名字叫做海參崴,國人還是習慣性的這樣稱呼它。
  • 曾想加入中國的兩個國家,如今被印度吞併,發展如何了?
    曾經有兩個和中國相鄰的國家,他們都想加入中國,但是最終的結局卻都是被印度吞併,他們究竟是誰?期間究竟有什麼故事呢?大家好啊,我是小志,今天就讓小志陪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其中的故事吧?喜歡小志視頻的朋友,可以在彈幕上扣贊字,支持小志哦!
  • 這個沒有機場的國家,國土漸漸被鄰國吞併,首都也被搶!
    飛機讓我們現在旅行越來越方便,隨著飛機的出現,國家自然需要機場,機場不僅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體現,也是促進其商業發展和運輸貿易的重要橋梁,飛機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機場的建設需要巨大的經濟支持,現在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有許多自己的機場。
  • 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是天然盟友
    從國際視野看,中國與第三世界加強合作意義重大。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政治就是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搞外交同樣如此。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要想在國際舞臺上有效維護國家利益、發揮應有影響,需要在國際社會多交朋友,尤其是足以肝膽相照的鐵桿朋友。  而國家的外交資源總是有限的,搞不清主要反對誰,主要支持誰,有限的外交資源只能像撒胡椒麵一樣,難以有效解決問題。
  • 想把中國排除在外?鐵桿盟友公開喊話美國,我們第一個不答應
    ,畢竟中國現在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經濟合作上,美國還打算將中國排除在外嗎?如果美國繼續這麼幹,那麼我們第一個不答應,面對鐵桿盟友公開喊話美國,難道這是多邊主義的勝利嗎?,願意進行廣泛的經貿合作的,但是在川普當選之後,美國迅速陷入了單邊主義之中,不僅試圖迫使盟友選邊站隊,還大肆推行「美國第一」的政策,大大減少了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甚至主動退出了TPP,雖然這一國際組織在成立之初,有濃厚的遏制中國的色彩,但是美國依然非常堅決的退出了TPP,推行單邊主義的力度可見一斑。
  • 馮玉軍: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現狀與趨勢
    在此過程中,中國通過妥善處理邊界問題以消除潛在衝突、不斷提升戰略夥伴關係水平、推動互利雙贏的經濟與能源合作、向中亞國家提供發展援助、推進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互利合作以及平衡處理在中亞的大國關係等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未來十年,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的走向仍將受到自身國力變化、中亞國家對華態度以及中國與其他大國在中亞地區多重互動等因素影響。
  • 中國和中亞國家的友好關係源自何處?
    中亞國家始終重視對華合作記者:你如何看待現在的中國和中亞國家關係?姚培生:自從和中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和中亞國家的關係就一直在發展,這種發展勢頭從未中斷。中亞國家地區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
  • 歷史上這三個國家都想吞併中國,一個是日本,其他兩個是誰
    一個人過於招搖,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詆毀,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國家蘊含過多寶藏,也會被人垂涎和惦記。從古到今,中華大地上都是寸土寸金,所以很多國家都存有覬覦之心,尤其是當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而我們又表現得羸弱不堪的時候,總免不了被一番侵略。那麼,歷史上曾有哪些國家想要吞併我們呢?
  • 俄國人當初擴張領土,為什麼不往南方打?是來不及還是不可能?
    俄國人擴張領土是沒有方向性的,之所以在我們看來,他們願意在更北方和東方的嚴寒地區擴張,而不往南方打,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擴張的空間。畢竟拿破崙之後的法國和當時的普魯士以及英國等其他國家都不好惹,俄國想要在這一些地區進行持續性的擴張,必然會兩敗俱傷,這是俄國不認可的。當然,也會向西北地區擴張,並且也進行了多次戰爭,當時西北地區的北歐國家也並不弱,俄國在獲得多次勝利以後,也並不能夠真正地把自己的國土擴展到此處。
  • 英國軍隊在中國如此厲害,但是,卻被這個小國家打得30年不敢再戰
    阿富汗是南亞西北端的一個內陸國家,東南接南亞次大陸,可下印度洋;西北鄰中亞和西亞,能抵地中海。全國五分之四的面積為山地和高原,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1830之後,中亞地區局勢緊張,英、俄兩大列強以阿富汗為陣地展開了交鋒。
  • 中亞觀察丨「泛突厥主義」對中亞的危害
    「泛突厥主義」基於完全錯誤的歷史觀,主張將操突厥語的各民族都拼湊起來,建立一個「從中國的長城到亞得裡亞海」(土耳其泛突厥主義分子齊亞格卡爾普[Ziya Gkalp,1876—1924]語)的大突厥國家。泛突厥主義一旦與泛伊斯蘭主義乃至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結合,勢必走向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給現有國際秩序和主權國家的安全造成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