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廢除的渝字,為何成為重慶的簡稱?還是個不合適的簡稱

2021-01-09 賀賀之見

重慶簡稱渝,對於這個問題,我查了許久,始終沒查詢到重慶1997年直轄前後,重慶市簡稱是如何確定的?是直接沿用老重慶市的簡稱渝,或者是經過充分討論後決定用「渝」字呢?也或許,直轄的事千頭萬緒,根本就沒人關注過這個小小的問題吧。

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渝」作為重慶直轄市的簡稱,是有爭議的。

01「渝」作為重慶直轄市的簡稱,不合適

不適合的原因,很清楚:渝只是老重慶市的簡稱,新的重慶直轄市的面積是老重慶市的三倍多,老重慶市並不能代表整個重慶直轄市。

(一)渝的起源,隋朝依渠江古稱得名

公元581年,是隋朝建立的時間,隋文帝雄才大略,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三百年——魏晉南北朝時代,動蕩與分割的局面。隨後隋文帝實行了一系列改變了中國政治結構的改革,憑此進入《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與孔子、秦始皇、毛澤東等一併進入。

而隋文帝對原有行政區劃體制進行的改革,直接影響到重慶,其改地方行政區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重慶的名稱由楚州改為「渝州」,這便是重慶初次與「渝」字結緣的公元581年。

之所以改為渝,是因現在嘉陵江上遊的支流「渠江」,在當時稱為「俞水」、「渝水」,而且習慣以「渝水」稱呼重慶段的「嘉陵江」,故被命名為「渝州」。

重慶為渝州時,大部分時間,其行政級別比四川成都低一級,成都為省級駐地,重慶為市級駐地。

(二)渝州的範圍,主城九區+江津+璧山

隋朝時的渝州,是作為省級行政區,範圍東臨豐都、武隆,北達渝北、北碚,西至璧山、永川,南側與現在的重慶市範圍差不多,僅有綦江西南側小部分未在範圍內。這是初建渝州的範圍,也是渝州二字所代表最大的範圍。

但僅僅26年後,渝州改回了巴郡的稱呼。直至618年,唐朝才再次改為渝州,但此時的渝州降為地級市級別,轄區也縮小許多,渝州的範圍僅相當於現在的主城九區+江津+璧山,總面積僅為重慶直轄市的十分之一。這個範圍一直延續到北宋1102年,重慶由渝州改為恭州之前,變化都不太大(最開始永川也在渝州範圍)。之後再也未有「渝」這個稱呼,"渝"字代表重慶總計存在約510年。

歷史總是在輪迴中旋轉,近年,重慶擴充主城區範圍,把璧山、江津納入主城區的聲音甚囂塵上不絕於耳,我是特別支持這事兒的,你看,這要拿進來了,和唐宋時期的渝州範圍不就一致了嗎?

改名恭州前的渝州 重慶勘測院制

可從另外一方面講,用一個面積僅相當於重慶直轄市面積十分之一的地方,來代表整個重慶,我認為,是不合適的。當然,如果你古代影響力特別大,或者你文化上特別輝煌,那也可以勉強用,但恰恰這些方面,連直轄市內的奉節縣(夔州府)都趕不上,怎麼可以呢?

02被廢除的「渝」字

北宋1102年,渝州被廢除,改名為恭州。改名的緣由史無明文。周勇主編的《重慶通史》認為改名原因是一場「反逆」。

崇寧元年(1102年),宋國子博士、渝州人趙諗回鄉省親之時,被人告發「與其黨李造、賈士成等宣言欲誅君側之奸,其語頗肆狂悖」,「獄具遂與反逆伏誅,父母妻子悉皆流竄」。因趙諗家族為渝州南部少數民族,「其族黨來降。賜以國姓」,然而竟然口出狂言,擅議朝政,有狂悖反逆之言,尤為大漢族思想嚴重的北宋王朝所不容。在處理這一事件之後,北宋統治者仍然厭惡其鄉裡——渝州之字義不詳,取「恭行天罰」之意,改渝州為恭州。

簡單來說,就是,渝州人趙諗(shěn)回鄉(約綦江一帶)省親時,被人告發,說他自稱天子、私立年號、蓄意謀反,被皇帝知道後趙諗被處理。處理了還不解氣,連趙諗的老家的名字都看不順眼,大筆一揮,給他改成了恭州——取「恭行天罰」之意,也就是奉天之命進行懲罰。

認為渝字:有不詳之義,有「叛變」的意思。

之後的朝代,無人再用渝字。

天道輪迴,這件事九百多年後,類似的事情,在這片土地上又發生一次。

這才感覺,歷史總是相似的,是不是這個"渝"字真的有問題呢?要不,換一個?

03重慶簡稱不應為渝,個人建議「峽」字更合適

近年來,一直有學者提倡更改重慶的簡稱,如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林甫在其所著的《重慶直轄市簡稱的商榷》說:

重慶直轄市的簡稱叫什麼最佳?曰:「巴」。

華教授認為:1.渝範圍小,不能涵蓋重慶直轄市,也不能取代渝東南、渝東北、涪陵地區的地域及歷史文化。2.巴國主體地域與重慶直轄市範圍大致吻合。3.四川簡稱蜀,對應的重慶可以簡稱巴,構成「巴蜀」。

秦朝時巴郡與蜀郡範圍圖

對於第一條,我是認可的,前面已論述。但我不太認同巴作為重慶簡稱:

一是巴國的範圍太大,包含現今的四川省達州、巴中、南充、瀘州等地,以及重慶直轄市部分地區。而且巴國並不包括重慶渝東南部分及巫山地區。

二是現在市外還有以巴為名的地方,如四川巴中市、湖北巴東縣,就像重慶稱為巴一樣,這兩個地方也可以自稱「巴」。

三是巴國本身給人的感覺是不穩定與弱小之感,處於「半國家」狀態,內部社會組織結構呈鬆散狀態。東邊有楚國打壓,西邊有蜀國擠佔,整個國家處在世世抗爭、屢敗屢戰、退避遷徙的循環中,連國都一直都在遷徙之中。

我在這裡大膽地提出另一說:重慶直轄市的簡稱可以考慮一下「峽」字。

注意了,不是陝西的「陝」字,是三峽,是川峽四路的「峽」字。

針對「峽」,唐朝詩人崔道融有詩《峽路》: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來新。八月莫為客,夜長愁殺人。

以「峽」字作為簡稱,有幾層意思:

一是紀念三峽工程。重慶直轄市的成立,是因為建設三峽工程直接促成的,沒有三峽工程,重慶想成為直轄市,可能性較低。簡稱「峽」,是紀念三峽工程。

重慶為三峽工程付出了多少,不應該被遺忘。三峽庫區涉及移民117.15萬人,範圍包含了現重慶市大部分地區,如重慶主城區、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忠縣、涪陵區、豐都縣、武隆縣、石柱縣、長壽區、江津區及重慶核心城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巫山縣城巫峽鎮、奉節縣城永安鎮、雲陽縣城雲陽鎮、開縣縣城漢豐鎮和豐都縣城名山鎮這5個縣城全被淹沒。這些,為三峽工程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三峽庫區圖

二是歷史上,重慶直轄市在一個行政區內,以「峽」命名的時期最長。「峽」字對應四川的簡稱「川」字。現今四川名字的源頭便是「川峽二(四)路」的簡稱,川峽路時期,整個四川地區,一分為二,西為成都為中心的西川路,東為奉節為中心的峽西路(「峽路」)。之後川峽四路時期,分峽西路為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駐奉節,且川峽四路四大首府,僅夔州置最高級都督府,轄區面積最為廣大。是大重慶範圍內行政級別最高,最強盛時期。

不過,這個也與巴字存在一樣的問題,峽路範圍太廣,不僅包含整個重慶直轄市及四川部分,還包含貴州大部分地方。但好在現今貴州、四川沒有縣級以上地名以「峽」命名。

三是體現一種平等理念。重慶現在從四川分出來了,應該與四川平等,川峽在歷史上是平等的,這個時段,重慶沒有「巴」字所代表巴國顛沛流離,也沒有「渝」字所代表的渝州一直比成都低一級的感覺。峽字,更多體現的是重慶應該有的自信心,有平常心。

以上,管窺之見。

相關焦點

  • 渝是哪個省的簡稱 重慶簡稱的由來和原因 34個省會簡稱順口溜
    每個省份都有著自己的簡稱,比如江蘇簡稱「蘇」,浙江簡稱「浙」,那麼渝是哪個省的簡稱?重慶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渝是重慶的簡稱,下面為大家介紹重慶簡稱的由來和原因,以及34個省會簡稱順口溜,一起來看看吧。 一、渝是哪個省的簡稱1、渝是哪個省的簡稱?
  • 重慶市簡稱為什麼是渝 重慶為什麼被稱為橋都
    省份簡稱,指中國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每個省份都有它自己的簡稱。1997年重慶從四川省分立,成立重慶市(直轄市),簡稱是渝,那麼重慶為什麼簡稱渝呢?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對於每個省的簡稱而言,其確定的原則並不是盲目的,有的或許只是從名稱中選出具有代表性、關聯度很高的字來指代這個省份,但是更多的還是要基於該省份的歷史文化、地理風貌等因素的考量。每個省份簡稱確定的背後,無不濃縮了當地獨有的歷史文明。接下來,咱們就通過以下文字,逐步了解各省份簡稱的來歷。
  • 重慶名字及簡稱的由來
    重慶是一個喜慶的名字,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千裡為重,廣大為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天下設置36郡,巴郡為其中之一,轄江州(今重慶江北區)、墊江(今重慶合川)、閬中、江陽、宕渠(今四川渠縣)、符縣6縣。
  • 從南京的簡稱說說城市簡稱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本地和周邊地區的人大多應該是知道的,離得遠的就不一定知道了。雖然說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南京可不是簡稱「南」。這麼一來另外幾個帶「寧」字地名的城市懵了,如寧波、南寧、西寧,它們沒法用寧來作自己城市的簡稱。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省份名 簡稱 省會北京市 京 北京天津市 津 天津上海市 滬 上海重慶市 渝 重慶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簡稱取省份名稱和省會城市名中的一個字。2. 簡稱取省份名稱中的一個字,簡稱和省會城市名沒有聯繫。3. 三者在字面上沒有任何聯繫。4. 有五個省有兩個簡稱,其中一個簡稱包含在第1、第2種情況裡。第二步 分類記憶各類省份的名稱。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
    這則各省簡稱順口溜大家一定不陌生: 京津滬渝直轄市 那為何山東又簡稱「魯」不簡稱「齊」呢,一些公認的說法是,齊國雖大,但論禮儀,論對中國的影響,魯國才更具代表性,尤其是這裡誕生了孔子,其創立的儒家文化影響中國幾千年。因此,相比齊國國力的強盛一時,魯國在文化歷史上的影響力更持久。
  • 探討成渝這個稱呼:成都前重慶後並無問題,但兩地簡稱使用不規範
    2020年5月,成 渝 城 市 群的發展已經提上了日程,這也是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後的中國有一個官方定位的城 市 群。對於「成渝」這個叫法,本身也有一些爭議,一個是成都、重慶誰應該在前面, 一個是「成渝」這個簡稱是否合理。
  • 中國各大城市簡稱,北京是京、上海是滬,哪個城市的簡稱最好聽
    中國最多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這34個省級行政區也分為23個省和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其中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縮寫,這也是國家認可的縮寫,但不是每個城市都可以有自己的縮寫,一般來說,只有一些省級城市可以有自己的縮寫,那你知道我國城市有簡稱嗎?它們的簡稱還有什麼不同?
  • 湖南為何要簡稱「湘」其中真正含義,當地人也說不清楚!
    湖南為何要簡稱「湘」其中真正含義,當地人也說不清楚!湖南,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湘軍」稱號更是揚名天下。對湖南最初的印象,就是山水秀麗,美味小吃數不勝數。湖南地處於中國中南部,與江西、重慶、貴州、廣東等地相鄰,不管是旅遊還是外出工作,都不需要費心轉車或者擔心形成太遠。就算是與湖南相隔較遠的陝西等地,只需要坐上飛機兩三個小時便能到。所以湖南人特別會吃喝玩樂。
  • 湖北為何簡稱鄂而不叫楚?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鄂能勝出?
    湖北省簡稱鄂,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也有人認為湖北省簡稱楚更恰當,原因是湖北自古屬於楚國核心地界,集中代表了楚文化。湖北為何簡稱為鄂而不叫楚呢?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這其實與湖北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 必讀: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由來
    中國幅員遼闊,領土廣袤,由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等省級行政區組成。每個省級行政區都會有一個簡稱,通常用在道路命名或者車牌號等上面,在此為大家講述各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的由來。重慶——渝:重慶原為四川省會,古稱巴,隋朝改稱渝州,由此得名吉林——吉:吉林是滿語「沿著大河」的意思,因為沿著松花江。簡稱取名字的一個字遼寧——遼:因在遼河流域,取遼河永安之意。簡稱取名字的一個字黑龍江——黑:因河得名。
  • 各省車牌簡稱,車牌簡稱的由來
    4、重慶市(渝)渝A重慶市區(江南),渝B重慶市區(江北),渝C永川區,渝F萬州區,渝G涪陵區,渝H黔江區5、河北省(冀)在我國,每個地方都有簡稱,各省的車牌簡稱就是根據簡稱而來的,且每個省市有具體的車牌號定義,由字母表示的。
  • 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的由來
    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2個特區的簡稱都是怎麼來的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向來介紹,當然也存在簡稱由來屬於不同方向的,這是因為有些省(市)的簡稱有二種稱呼,故而分不同方向來介紹。按春秋戰國時國家位置來取簡稱的山東省(魯),齊魯大地嘛山西省(晉),春秋時期中原200年霸主晉國所在地陝西省(秦),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所在地雲南省(滇),春秋戰國時的滇國所在地3.按古代州和地區所在地來取簡稱的
  • 重慶簡稱「渝」,有名的美食之都,去這裡,這些美食一定不能錯過
    重慶簡稱「渝」,又有「山城」的別稱,是我國的中心大城市之一,位於長江上遊地區,近年來名譽全國和世界。重慶近年來為什麼會這麼「火」?」近年來的重慶真的是火爆網絡,重慶之所以能火遍全網和世界,重慶那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重慶的建築大多是依山而建,所以有時候即便你身在商場或廣場上,你都可能不知道自己身在那一層,就如「佛家」所說的「一花一世界」那樣奇妙,吸引著全國,甚至全世界很多遊客紛紛前往一探究竟。
  • 湖北省為何不簡稱「楚」,而以相形見絀的「鄂」為簡稱
    文|遠在小河對岸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
  • 安徽為什麼簡稱「皖」而不簡稱「徽」呢?
    即便是李寡婦的家中有錢,但是也都無法支撐,最終,李寡婦還是很好心的將自己一生的積蓄全部都貢獻了出來,就此才讓長260米,寬為8米的十六孔橋出現在了練江上,橋將兩岸連接到了一起,就此也讓兩岸的百姓們獲得了很大的便利。雖說是善意的行為,但是最終李寡婦還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甚至還惹上了殺身之禍。
  • 漲知識:中國各省份簡稱的命名根據是什麼?省份簡稱順口溜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每個省份都有自己對應的簡稱,而省份簡稱的由來,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取省份全稱中的一部分作為簡稱比如,北京的簡稱是「京」,天津的簡稱是「津」,東北三兄弟的簡稱是「黑吉遼」,這種簡單粗暴簡稱,一共有20個,分別是:港、澳、臺、黑、吉、遼、京、津、新、藏、青、蘇、蒙、浙、甘、陝、川、貴、雲、寧。
  • 簡明扼要說說我國各省省名及簡稱的由來
    重慶(渝): 宋光宗將恭州升為重慶府,意為「喜慶雙重」。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古名為「渝州「,所以簡稱「渝」。山東(魯):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 因古代魯國影響較大,故簡稱「魯」。宋代在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得名開始。古代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廣西(桂):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西自古盛產桂樹,自秦朝時就設桂林郡,故簡稱「桂」。黑龍江(黑):以黑龍江而得名。 取「黑」字作簡稱。
  • 中國每個省都有簡稱,但這5個省很特殊,都有2個簡稱
    如果被問及我國有多少個省,絕大部分人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來是23個;如果被問及這23個省是什麼時候定下來,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答案是1988年;如果再被問及這23個省的簡稱,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但可能都回答不全,因為在這23個省中,有5個比較特殊,他們有2個簡稱,這五個省分別是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