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會員是指用戶需要付費購買會員身份的一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中,根據平臺制定的會員方案,用戶交完會員費後,可以獲取專屬權益。付費會員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在快速發展,而且衍生出了多種付費類型。為什麼會付費會員發展如此迅速?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設計關鍵?文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據悉,截至2019年12月31日,肯德基會員數量超過2.15億,必勝客會員數量超過7000萬,相比去年同比增長35%和33%。
付費會員卡持續受到消費者歡迎,在第四季度售出超過300萬張,從付費會員卡項目推出以來已經累計售出1500萬張,尊享卡帶來的銷售佔比持續增加。為什麼會KFC付費會員發展如此迅速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設計點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下。主要內容包括:
上周末,孩子突然想吃肯德基,娃命難違,我們就去了家附近的KFC。點餐的時候,發現有個「親子卡」活動,於是就好奇的了解了一下,看完之後,我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親子卡會員。
回到家後,職業病就犯了。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開卡?是什麼吸引了我呢?」,簡單做下自我分析。
其實我不算是肯德基的忠實粉絲,吃肯德基的次數比較少,但是如果吃漢堡類的快餐,我首選肯德基。
我兒子才是真正的目標用戶,因為他更喜歡吃肯德基,基本上1~2周就會吃一次。因此當考慮是否開卡時,我認為吃肯德基對我來說是強需求。
肯德基線下門店眾多,特別是地鐵、商場等人流量密集的場所。我家附近、孩子周末上課的地方都有肯德基門店,與孩子的生活軌跡重合度較高,到店就餐比較方便,無需外送費等額外消費。因此開卡後不存在消費障礙點。
肯德基的商品基本可以說老少鹹宜,用戶接受度較高,不會因為口味等問題,讓孩子無法接受。
拋開平臺差異等因素,用戶進行開卡決策時,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值不值得付費開卡」。這裡面包含了2個關鍵因素,會員費和權益價值。
會員費是一定的,變動的是用戶對權益價值的認知。親子卡的權益有什麼特點呢?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肯德基的親子卡權益並不複雜,我將權益劃分為四種類型,抽離出一個簡單的權益模型,可以明顯看出權益的分層設計。
1)開卡權益
作為開卡權益,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權益,就是免費享受價值68元的親子桶。而「親子卡」會員費是78元,基本保證了用戶可以「一單回本」,消除了用戶支付「會員費」時的回本擔憂,很容易激發用戶的開卡欲望。
2)日常權益
激起用戶開卡欲望後,需要通過各種日常權益,提升權益的價值感。又可以促進用戶到店消費,產生二次消費。肯德基採用了低價商品(冰淇淋/蛋撻)周末免費贈送的策略,可以更好的吸引用戶到店使用消費。
3)關鍵節點權益
特定節日的消費行為,可以減少了用戶的記憶負擔,保證用戶不容易忘記使用消費券。而在消費之後,用戶也會產生獨特的記憶點,提升對KFC的消費好感。另外半價權益進一步增強用戶省錢認知。
4)推廣權益
我之前偶爾會看到家長和小朋友聚在肯德基舉行生日會,知道在肯德基有這項服務,但從未主動了解其中的細節。辦卡之後,我主動了解了權益內容,從而對生日會有了更多的認知。
因此這項權益主要目的,或許是佔領用戶心智,鼓勵更多的用戶在肯德基舉辦生日會。
總結下親子卡體驗設計的特點:
1)開卡立享,增強用戶獲得感
肯德基「開卡立享」的形式,讓用戶認為自己免費吃了一頓,從而提高了開卡權益的價值感。同時對於「免費」獲得套餐,用戶也不會太計較親子桶中的商品種類。
如果我們將「開卡立享」權益,換成「再付20元立享88元親子桶」。用戶可能就要考慮「又要付錢,這權益不咋地啊」,「還要再花費20元,總共要花掉98元,這頓飯超支了」等,「桶裡有什麼呢,是不是我喜歡吃的」等疑問,會增加用戶決策過程中的阻礙點。
2)特定商品,減少用戶思考
由於肯德基食品的普適性,開卡立享的親子桶食物是特定的,用戶不需要自選。也沒有採用68元的優惠券、折扣等形式。因為特定的套餐可以減少用戶選擇和思考時間,縮短用戶思考路徑長度,避免思考過程中的用戶流失。
3)權益簡單化,快速決策
親子卡權益數量不多,但是聚焦就餐核心權益,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同時方便用戶理解。例如周末免費,半價商品等,裡面沒有複雜的計算公式,用戶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就可以快速做出決策。
4)門店推廣,清除開卡障礙點
肯德基到店消費,為產品推廣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當用戶在開卡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尋找店內工作人員得到快速解決,從而減少了用戶的後顧之憂。例如我當時想要了解下「半價桶」價格是怎樣的,直接諮詢店內人員就解決了。
同樣的設計也體現在拼多多、淘寶月卡中。面對下沉市場用戶,兩者都將權益簡單化處理,通過簡單直白的無門檻券、優惠紅包作為賣點,主打「回本」、「30天未使用全部退款」等策略,對於平臺新人、忠實用戶都可以形成較強的吸引力,提升用戶開卡轉化率。
天貓會員店採用的是「券+新人價商品」的策略。
連續包季的會費是25元,而新人價商品的省錢金額基本可以保證用戶「省回會費」。商品定價主要採用1元新人價的形式,基本消除了用戶的價格疑慮,保證用戶不需要各大平臺比價,減少用戶比價過程中的流失。
另外新人價商品主要是普適性很強的生活快銷品,作為生活必需品,可囤貨、消耗快,用戶在商品選擇時不會消耗過多的精力。
用戶一旦開卡後,形成了沉沒成本,每月多種規格的滿減券又可以提升用戶的消費頻率,從而提升商品轉化率。
付費會員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在快速發展,而且衍生出了多種付費類型,例如主打權益價值、追求豐富權益的淘寶「88會員」、京東「PLUS會員」,主打省錢的拼多多「省錢月卡」、淘寶「紅包省錢卡」,還有「付費會員制」的天貓會員店等。
無論哪種付費會員產品,開卡率都是產品的核心指標。而在體驗設計上,我們需需要減少用戶的開卡阻力,增強用戶的權益感知,縮短用戶的思考路徑,從而更好地為商業賦能。
子牧先生。公眾號: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體驗設計師。8年網際網路行業經驗,擅長體驗設計思維、設計方法論、互動設計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