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麥當勞和西貝等力推限期付費會員背後的那些門道兒

2020-12-18 界面新聞

文|筷玩思維 李三刀

提起會員制,這在餐飲業並不新鮮,會員制最原始的玩法就是記名或者不記名式實體會員卡,之後發展出了各類玩法,如儲值會員卡、純折扣卡、積分卡等,接入餐飲SaaS系統後,在消費即會員的理念下,大多實體會員卡從時代潮流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當下最普遍的線上會員制。

我們還看到一些餐飲品牌的新會員思路:會員分級,一是面向大眾的線上會員,偶爾給些折扣和優惠提醒,當然也有儲值的功能;二是高級會員,面向的是一些鐵粉、內部人員等,主要作用為所有菜品可享固定折扣,包括顧客免排隊等權益的「真VIP」。

在筷玩思維看來,這其中的問題在於:一是如果一家餐廳的品牌不咋樣,那麼門店會員玩得多溜都沒用;二是基於會員玩法的普及,顧客去哪兒都能成為會員,各種線上折扣渠道也比比皆是,似乎常規的會員玩法成了雞肋。

2019年,肯德基推出了有期限的付費會員制,近期我們看到麥當勞也加入了隊列,在一些線下門店,肯德基的服務員甚至化身為銷售員,極力引導每一個進店的顧客成為付費會員。我們可以做出大膽的推測,付費會員將成為一些連鎖餐飲品牌的競爭利器。

從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的新會員玩法說起,限期付費會員序幕已拉開?

肯德基目前主推的付費會員卡名為「大神卡」,與其它會員卡不同,大神卡是可選限期付費會員卡,有效期30天的卡費為28元,有效期90天的卡費為58元。顧客憑卡下單每日可免2次外送費,享大杯咖啡10元一杯(限每日一次)以及可選早餐6折優惠。

麥當勞近期也在推付費會員卡且花樣不比肯德基少,如90天39元的家庭麥卡、16元的6折早餐月卡(有效期30天,可用30次)、每日可免2次配送費的36元季卡和18元的麥樂送月卡,此外還有《創造營2020》聯名單品主力卡,分為7天10元、35天39元,可享多款每日特定單品的一次優惠價以及對《創造營2020》10-50次助力機會。

真功夫於6月1日也發布了功夫會紀念年卡,價格為29.9元(有效期365天),可享每日2次門店下單9折,與麥肯不同的是,真功夫特別強調了諸多限制,如必須本人使用、不可轉贈、不可與其它優惠共用等。

對於付費會員的推廣,門店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麥當勞比較尊重顧客自由,僅是在小程序點餐界面彈出,門店做視覺展示,服務員則被動針對顧客詢問做解答並引導。真功夫的點餐員則直接詢問顧客並引導其成為會員,大多時候,店長會給點餐員設一些轉化指標,以此激發服務員的積極性。

相比麥當勞和真功夫,肯德基玩得更開,在閒時,門店會安排服務員對每個點餐顧客進行推銷,詳細告知大神卡的種種權益,如果顧客有興趣,服務員甚至會拿顧客手機幫其開通。肯德基設置了一個小套路:讓大神卡和優惠早餐捆綁銷售,通過讓利的方式引導顧客開卡。

儲值會員仍然是餐飲業主流,但主流並不意味著最佳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限期付費會員並未見大眾品牌跟隨。即使是漢堡王,門店也還是常規線上儲值會員的玩法。

儲值會員門檻並不高,甚至門店都不需要開太久,即使只是一家剛開業的單店都能搞儲值會員。

比起付費即會員的常規玩法,從關聯度看,儲值更能綁住顧客,再從常規角度看,餐飲業是絕對現金流行業,綜合起來,我們就可以得出,儲值玩法就是將餐飲業從絕對現金流推向了預消費的上升通道。

如果說現金流意味著剛需,那麼預付費就意味著壟斷,有了儲值作為捆綁,顧客把未來的錢都投入到了某個品牌帳上。

那麼,某餐飲品牌有儲值會員,是否意味著門店就壟斷了顧客的消費權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從分析矩陣看,餐飲儲值會員制是一個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的玩法。

代入競爭,困局就明朗了,首先,為了拉動顧客儲值,商家需要贈送一定的菜品或者消費金額,同時顧客後續點餐還享有一定的優惠價(玩法不同但大多類似)。其次,儲值行為會提高顧客對門店的期望,如儲值顧客期待比普通顧客更好的服務,甚至對菜品的要求也高於過往等。第三,顧客可以在多家餐廳儲值,且這個儲值金對商家來說並非純利潤。

也就是說,儲值會員制只不過是讓門店帳上更好看的一個玩法而已,這並不解決門店在競爭端的獨一性與壟斷性。

再者,對儲值會員做出讓利和優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門店的利潤,比如說我們常看到有充888元送888元的玩法,這類虛假繁榮背後抹不去的是老闆和員工的血淚。即使享有「5折」的消費權,顧客也同樣會提高自己的期望值,沒錯,這就是花50元買原本100元的產品卻期待150元的服務,這筆消費在薄利的餐飲業怎麼算都是虧的。

此外,還有一個客觀因素,比如說我們常看到這類新聞:「某老闆拿著會員儲值的錢去投資或者開新店而導致XXX」的事情發生。

從底層來看,儲值就是打破現金流,將餐飲業玩成了一家儲蓄消費類銀行。其中的矛盾在於:好的門店顧客才會去儲值,但如果老闆對儲值顧客太卑微,給出了大額的讓利導致充一筆就虧一筆,這就違背了儲值的底層邏輯,錯把會員當引流,培養了一堆「尸位素餐」的數據,這是相當不理智的,也不符合商業盈利的邏輯。

總體而言,儲值會員是一個好工具,只要打好了盈虧平衡的算盤即可。不過餐飲老闆也別對儲值會員期望過高,畢竟好的門店即使不抓顧客儲值,也可同樣顧客盈門。

限期付費會員與儲值會員的區別:儲值金是「燙手山芋」,會員費是「可用利潤」

西貝近期也推出了限期付費會員卡,花299元的開卡費即享年度VIP(有效期12個月),對於VIP會員,西貝贈其50元堂食券和100元甄選商城券以及2張39元的親子莜麵營體驗券,此外還包括門店菜品、商城可享VIP價等。

如果算一筆帳,只要去門店消費N次就能從VIP價格的折扣中將年費賺回來,那麼顧客就會付這筆費用,同時,顧客去的次數越多且點餐越「聰明」,那麼顧客權益就會超過開卡費用,簡單說,限期付費會員對西貝有三個回報:一是開卡顧客的一次性年費,二是讓開卡顧客形成一定的消費粘性,三是提高開卡顧客的復購率。

通過對比,我們知道了付費會員與儲值會員的一大特性差異:及時性。比如說買了麥當勞30天月卡的顧客心裡肯定有這樣一個算盤:30天內必須消費N次。

在此類顧客認知中,權益具備有效期,得趕緊用完,這是一方面,而如果商家給出有VIP價格的菜品被設計過,門店甚至可以引導付費會員點高利潤的菜品。

限期付費會員的另一大差異是:顧客給的會員費相對來說基本是純利潤,商家可以對會員費隨意處理,但對儲值金,商家則沒有這樣的操作自由度。

儲值會員的矛盾是:即使門店很優秀,但如果沒有一定的優惠,顧客憑什麼把錢存在商家處?這一來,門店給出了優惠以換來顧客「儲蓄」,但品牌卻要為此支付「利息」,同時還沒有這筆「儲蓄金「的操作權。

如果說儲值會員的核心是商家給出權益求著顧客來存錢,那麼付費會員的核心就是商家給出權益而顧客為此份權益買單,這就是儲值會員與限期付費會員的另一具體的特性差異。

如果說門檻與操作限制了儲值會員的未來,那限期付費會員門檻幾何?

考慮到當下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部分門店即使不怎麼賺錢甚至虧錢也要發展儲值會員,不過,困局在於儲值會員的門檻太低,一家還沒開業的門店都可以玩儲值套路,只要優惠夠多,總會有顧客辦卡,只不過兩方的認知是「互為韭菜」而已。

即使是兩家同樣優質的老店都在發展儲值會員,顧客大多也是看誰給的讓利更多就去哪家儲值,問題還在於:有AB兩家烤鴨店,顧客即使在A店做了儲值,但儲值顧客和其他顧客也同樣會去不儲值的B店消費,也就是說,儲值玩法降利潤是其一,不能最大限度鎖客是其二,而門檻之低只能是其三了。綜合起來,我們還可以認為,對於儲值會員來說,種種不利其實要起源於門檻問題。

我們從行業看,玩限期付費會員的品牌目前並不多,那麼,這究竟是付費會員門檻之高呢?還是餐飲老闆們不會玩?

付費會員玩家不多,這既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利好的地方在於競爭不大,如顧客無需在綠茶餐廳和外婆家之間取捨,壞處在於市場公知度並不高可能帶來的推廣難題。雖然目前幾乎所有入局限期付費會員的都是連鎖大品牌,但也並不是說小門店就拿不到限期會員的門票。

實際上,限期付費會員也確實是有門檻的,舉個例子,對於黃燜雞米飯之類的門店,顧客既不可能去儲值,也不可能成為此類門店的付費會員,門店淪為大眾則顧客沒有儲值或付費動力。此外,連鎖品牌是加分項但也並非必須項,不過門店看起來像品牌則是必須的,如果門店服務質量一般、衛生一般,那麼顧客基本不會有預付費的需求。

在筷玩思維看來,要玩限期付費會員起碼得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服務體驗和品牌形象合格甚至優秀;二是門店優質產品數量足夠多,有足夠的優質產品才能撐起顧客的消費頻率和粘性,同時如果產品質量普通且沒有獨一性,顧客也不可能常來消費;三是產品迭代速度快且質量輸出均衡,研發實力是品牌生命力與顧客期待的一大源頭。

總體而言,優質的連鎖品牌確實是限期付費會員的一大基因,但也並不是說隨便哪個好品牌都能讓顧客預付費或者成為付費會員的,如果說儲值卡和限期付費會員制有何共性,答案就是高頻的復購率。其最終的核心為:不是好的會員玩法成就了一個好品牌,而是好品牌成就了好的會員制。

結語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建議任何品牌一上來就思考怎麼做儲值卡或思考怎麼做限期付費會員,也並不是說發展了一大批儲值會員或者一大批限期付費會員就能讓門店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老闆要分得清主次,先積累運營數據,看看門店的復購率與口碑如何,先有復購率再去思考怎麼做儲值會員或限期付費會員。

其邏輯為:好的品牌才有好的顧客粘性,之後才可能帶來正向盈利的會員玩法。限期付費會員也好,儲值會員也罷,這些都是工具,切勿為了虛假的繁榮而被之所困。

在市場競爭後期,我們首先得明白,唯有天才才能做出偉大的事兒。大多數人生而定性,人難以被設計,但好在門店是可以被設計的,餐飲老闆們先把門店底子搭好,才能在上面做加法,先有一定的口碑和復購率,才能去考慮會員制的具體玩法。

不可否認的是,限期付費會員制確實要比儲值會員制更適合餐飲業,但我們還是建議老闆在做付費會員前先玩玩儲值會員,但不要做出大額讓利,更不要讓儲值會員變成降利潤的砍刀,如果沒有大額讓利就做不了儲值會員,那只能證明門店底子不行,這時候老闆應該把精力花在門店基礎建設上,對於一些優質門店來說,既做儲值會員又做限期付費會員,這也沒什麼不妥的,設計好區隔規則即可。

可以用一句話表達:底子足夠好,穿上好的衣服才更好看。總之,好的門店配上一套好的會員玩法,這確實有助於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復購率成核心,麥當勞和西貝等力推限期付費會員
    從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的新會員玩法說起,限期付費會員序幕已拉開?   肯德基目前主推的付費會員卡名為「大神卡」,與其它會員卡不同,大神卡是可選限期付費會員卡,有效期30天的卡費為28元,有效期90天的卡費為58元。顧客憑卡下單每日可免2次外送費,享大杯咖啡10元一杯(限每日一次)以及可選早餐6折優惠。
  • 比儲值會員更高維的限期付費會員已冒頭,門店玩轉會員有哪些考量?
    2019年,肯德基推出了有期限的付費會員制,近期我們看到麥當勞也加入了隊列,在一些線下門店,肯德基的服務員甚至化身為銷售員,極力引導每一個進店的顧客成為付費會員。我們可以做出大膽的推測,付費會員將成為一些連鎖餐飲品牌的競爭利器。從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的新會員玩法說起,限期付費會員序幕已拉開?
  • 預付卡商家頻跑路,限期付費會員能否成為新趨勢?
    付費會員新玩法 「打折卡」受歡迎門店會員在原始階段主要是線上積分制,消費即會員,隨著行業發展,提高顧客黏性的難度提高,不少企業啟用了新的會員思路。在餐飲行業,會員制花樣迭出,西貝莜麵村就推出會員分級的形式,將普通會員與VIP尊享會員區分開,支付299元的門檻費可以成為其一年的VIP顧客,享受全菜品折扣,還有專屬禮物。
  • 麥當勞、西貝等大牌爭做兒童餐 背後邏輯是什麼?
    ;但另一方面,麥當勞、肯德基、西貝、老鄉雞等國內外大牌又爭相推出了自己的兒童餐。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迥然相異的做法?大牌爭做兒童餐的背後邏輯是什麼?今天,內參君為你帶來關於兒童餐的思考。拒絕接待兒童的德國餐廳先來講個故事。前不久,德國呂根島的賓茲小鎮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 2000萬的背後,樂視付費會員模式解讀
    前不久,寰寰姐獲悉,其2015年總付費會員數已達2000多萬,是單會員價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從已經公開的另一數據上,也能看出樂視付費會員的價值:2015年前三季度樂視付費會員收入超18億。 分析來看,敢於公布會員規模及收入,這些數據的背後,是樂視走出的創新之路。樂視通過生態優勢,打破了傳統的會員「廣告模式」,並通過會員服務增加了營收。
  • 從西貝、老鄉雞、吉野家看餐飲智能化的新手段
    西貝莜麵村 會員經營是它的經營重點,更神奇的是,在眾多餐飲店以免費為前提吸引顧客辦理會員卡的大環境下,西貝推出的是付費會員制,每年299元的會員費並沒有勸退顧客,反而在2018年就增加了67萬名會員,會員費收入達到2億元人民幣。
  • 2名前搜狐記者扎進餐飲行業做「媒體+培訓」,受麥當勞高管、西貝...
    在這一趨勢下,餐飲行業正朝著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路線成長,而職業化的背後,必然會出現行業更加專業、更加垂直的教育機構,而目前在中國缺少這樣的教育機構,尤其在線上。出於對餐飲行業的觀察,宋宣告訴創業邦,也正是因為中國缺少類似麥當勞「漢堡大學」這樣的系統性培訓管理機構,中國餐飲市場上沒有一個百億級以上的餐飲品牌。
  • 從KFC親子卡會員出發,聊聊付費會員設計
    付費會員是指用戶需要付費購買會員身份的一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中,根據平臺制定的會員方案,用戶交完會員費後,可以獲取專屬權益。付費會員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在快速發展,而且衍生出了多種付費類型。為什麼會付費會員發展如此迅速?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設計關鍵?文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 海底撈、西北提價 麥當勞推9.9元漢堡:疫情之下頭部餐飲不同打法
    一邊是海底撈、西貝莜麵村漲價,一邊是麥當勞、肯德基地國際餐飲巨頭,卻在此時採取了降價促銷的方式吸引客流。海底撈菜品漲價的消息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也引起了餐飲界人士關注。昨日,海底撈、西貝莜麵村漲價的消息報導出來,網友炸開了鍋。「工資沒漲,菜品上漲,真的不理解!」「漲價就等著加速死亡吧!」「惡性循環,等於慢性自殺!」「那麼多好吃的火鍋,又不是只有它一家!」
  • 我發現,網上那些會員的套路都一樣
    對市面上較火的幾種付費會員卡進行分析總結後,我發現:付費會員的體系內容基本就分為以下4個部分:會員基礎權益、會員特權、會員福利、會員維持機制。那麼本文就圍繞這四個部分展開。由於付費會員的付費特性,導致用戶一定會算一筆帳,付出的會費是否能夠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會員優惠省回來,大部分會員用的最高頻的優惠就是基礎權益,所以一般的用戶主要只會考慮「我一個月可能會買幾單。那這個月通過會員價省下的錢大概是多少,是否比會員費高」?
  • 2017餐飲流行「減肥」,沙縣、肯德基、麥當勞、西貝…都在玩!
    整體裝修和設計風格上,選擇綠色作為主色調,走輕現代工業風。沙拉是 K PRO 的主打,每天供應 12 種以上菜底、組成 4 款推薦沙拉和 6款時令食品。同時,這也是第一家賣啤酒的 KFC,選用的是日本的朝日啤酒。輕食概念背後是餐飲競爭的「返璞歸真」從日常街邊最接地氣的沙縣小吃,到主打快餐的肯德基,餐飲大咖紛紛打出「輕食」旗號。
  • PLUS會員突破2000萬,京東不止是「付費會員」造浪者那麼簡單
    C端的高光時刻只是表象,看懂京東PLUS會員背後的商業引擎,才能真正理解付費會員之於京東意味著什麼。京東PLUS會員:亞馬遜的「送」,沃爾瑪的「貨」時至今日,購買心儀電商平臺的會員服務,已經是不少消費者認知裡的常態。不過放在5年前,國內這樣的嘗試者卻鳳毛麟角。
  • 電商們為何要爭搶付費會員?
    、小紅書黑卡會員、網易考拉黑卡會員、京東Plus會員、蘇寧Super會員……2017年的零售圈,除了新的零售業態接連出現,琳琅滿目的付費會員也在向消費者招手。京東PLUS會員在物流、折扣及客服福利之外,可享受更多自營種類商品7天無理由退貨特權,自營商品售後服務免運費和免費上門取件「雙免」服務,以及高於普通用戶10倍的京豆回饋等。網易考拉則加推每月的稅費券、運費券以及不定期發放黑卡專享券。
  • 同樣是會員制度,為什麼豐巢騰訊被罵,愛奇藝麥當勞被追捧
    較於豐巢,騰訊的會員付費提前看六集電視劇,才是真正的割韭菜。雖然騰訊在一片反對聲中承認了錯誤,依然沒有挽回會員付費看電視劇的結局。其中前段時間熱播的《慶餘年》就是在一片罵聲中結束了第一季。騰訊被罵的三個原因。1.會員已經收費了,享受服務再收費,讓人受不了。
  • 以全民K歌為例,聊聊如何提高付費會員轉化率
    通過對營收公式拆解,發現影響會員營收的主要因素有DAU、付費轉化率、會員復購率、單次購買費用,本文僅提供一些提升會員付費轉化的一些思路供討論~一、付費會員營收指標拆解付費會員營收公式:會員營收 = 付費會員人數* ARPU值付費會員人數 = DAU*付費轉化率
  • 快餐的進階:Shake Shack、麥當勞、西貝都做了什麼?
    西式快餐的進階   今年三月,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總部宣稱,美國本土市場的 3500 多家門店將在五月完成改變,將之前一直使用的冷凍牛肉製成的牛肉餅換成新鮮牛肉,英國麥當勞公司對這一舉動表示支持,如果美國市場進展良好,英國方面也會考慮引進這一改變。
  • Costco付費會員制背後的會員心理分析
    其核心「付費會員制」裡到底蘊含了多少零售的哲學呢?特有會員制度而建立的堅實壁壘Costco的極致服務體驗從進門辦會員卡的那一剎那就開始了,因為它的會員政策超級人性化。會員分為精英卡(Executive)會員和普通卡(Gold Star)會員,年費分別為120美元與60美元,其中精英會員可以享受一年內銷售金額2%返利以及其他一些優惠。但最讓人心動的是以下條款:如果你申請辦理Costco的Visa信用卡,可以獲得60美元的返現;如果申請的是精英卡,但是對精英卡服務不滿意,隨時可以降級(downgrade)到普通卡,退回60美元。
  • 西貝會員福利大升級 五大福利全家共享
    趕快和親朋好友們相約,走進西貝,感受熱氣騰騰的西北菜風味與濃濃節日煙火氣!西貝莜麵村一直秉承著「隨時隨地一頓好飯」的原則,堅持「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優質菜品精神。為了讓顧客朋友們有更好的體驗感,西貝不斷完善線上會員服務體系,只為持續提升顧客體驗舒適度,西貝莜麵村的會員朋友們不僅吃到更多美味,還能提升幸福感,享受更有儀式感的生活。
  • 海底撈、西貝大幅漲價,麥當勞部分半價,消費者更點讚哪一家?
    海底撈雖然有一定的漲幅,但與西貝的漲價相比,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同樣身為明星企業的西貝莜麵村近日也被眼尖的網友發現漲價了,甚至比海底撈漲幅更大。西貝的土豆條燉牛肉原來20多元,現在已經80元了。為了要把失去的營業額賺回來,真可謂不擇手段了。其他同業是怎麼做的呢?
  • 麥當勞出新、肯德基促銷,「海底撈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緊隨麥當勞之後的肯德基,也在復工後,將春分半價桶、瘋狂會員周、6元早餐以及原味雞半價桶等活動提上日程。從速途網自身體驗來看,每逢促銷日來臨,肯德基門店人數便會有所增加。「我比較喜歡肯德基的一點在於,它的促銷商品中偶爾會涵蓋一下最近推出的產品,比如瘋狂會員周時的梅酒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