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證實確實是侏羅紀晚期的恐龍足跡

2020-12-25 川北在線網

  因為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在老家拍攝的疑似「恐龍腳印」的視頻,四川宜賓百花鎮的網紅周超(微博名@鄉村超娃)沒想到,自己竟真「招來」了古生物學專家,證實確實是侏羅紀晚期的恐龍足跡。

  10月18日,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一行來到四川宜賓百花鎮,現場考察發現了獸腳類實雷龍足跡,這是侏羅紀晚期巨大食肉恐龍足跡,也是在四川盆地首次發現的侏羅紀晚期大型食肉恐龍足跡。

  恐龍足跡圖片

 

  鄉村網紅拍視頻「招來」古生物學專家

 

  「發現」恐龍足跡的視頻,是10月2日周超和父母在宜賓百花鎮老家拍攝的。

 

  今年26歲的周超此前和父母在浙江一帶務工,半年前,回到老家的周超開始嘗試拍攝記錄鄉村生活的視頻。因為父母曾提到,小時候聽老輩說,老家「野雞坡」上有很大的「雞爪印」,於是決定去現場拍點視頻。

 

  「那天剛開始是沒找到的。」周超說,有足跡的地方,曾是一個晾曬稻穀的「曬場」,現在已廢棄不用,長滿了雜草。恰好,偶遇了一位在附近養鴨的老人,將他們帶了過去。之後,周超將尋找過程和現場簡單的視頻發到了網上。「其實第一次(腳印)拍得不是很清楚。」周超說,宜賓百花鎮緊鄰自貢,所以當時也有猜測,會不會是恐龍腳印?

 

  讓周超沒想到的是,微博評論區,不少人手動艾特「呼喚」古生物學專家邢立達求證。10月3日,周超真的收到了邢立達的私信。「我當時還不知道他是誰。」周超說,他又給邢立達發了一些照片過去,「邢老師表示,先讓人來看看。」

周超告訴紅星新聞,10月16日,邢立達的學生一行先到百花鎮「踩點」,清理了現場的雜草、泥沙,果然露出清晰的腳印痕跡,「完全沒想到,我本來以為(發到微博)就是一笑了之的事情。」周超說,他一直覺得這就是以前曬場上留下的痕跡,但10月18日,不僅邢立達老師,還有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專家也到了現場,「我還在想,要不要這麼『誇張』?」周超說。

18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周超一直陪著考察團隊,看著團隊一點點清理、測量、倒模拓印,他這才相信,原來自己拍到的真是恐龍足跡。

  考察現場

 

  周超說,等待倒模時,邢立達還收到一網友私信,表示附近的一個水庫附近也曾發現過大量類似足跡。邢立達便說要去看看,周超又帶路去了水庫。遺憾的是,因為該網友始終聯繫不上,無法確定具體位置,只能抱憾而歸。

 

  「第一次看到(考察恐龍足跡),確實很好玩,邢老師人也很幽默。」周超說,他爸爸還誆邢老師吃了超級酸的橘子,惹得邢老師直皺眉頭……

 

  5枚大足跡系侏羅紀晚期獸腳類實雷龍足跡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告訴紅星新聞,在考察現場一共發現了8枚恐龍足跡,其中5枚大的足跡,是獸腳類大型肉食性實雷龍足跡,小型足跡中有1枚為植食性恐龍異樣龍足跡,還有2枚是小型肉食性恐龍蹺腳龍足跡。最具有意義的,就是這5枚獸腳類實雷龍足跡,其中單個足跡最長55釐米、寬43釐米,可以推測出這是比較大型的肉食性恐龍,體長估算有六七米。足跡之間的步幅較長,大約有4米,說明跨步很大,推測是在一個快速行走或奔跑的過程。

  彭光照表示,經過考察發現,這屬於侏羅紀晚期遂寧組的恐龍足跡,此前在這個層位曾發現過恐龍骨骼化石,但恐龍足跡還是第一次發現。

 

  侏羅紀晚期實雷龍足跡的發現,有什麼特殊意義?

 

  彭光照解釋說,一方面,通過基礎數據,從生物學方面,可以判斷恐龍自身的大小、計算其當時的運動速度等。同時,通過足跡的發現,可以推算當時恐龍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足跡只能在當時溼軟土質的泥沙層沉積物質上才能留下來,比如說湖邊、河邊。」

 

  彭光照說,如果足跡數量多,還可以推測出湖泊、河流的水體。「恐龍和現代動物一樣,需要喝水、進食。」在這塊區域,發現了3種不同類型的恐龍足跡,說明當時這塊區域是比較特殊的,可能是食物充足、可能是水源地。

 

  邢立達:紀錄片記錄全過程,希望更多人保護化石

 

  10月23日,邢立達在微博發布了這次考察恐龍足跡全過程的紀錄片,並表示「我們嘗試這樣一種新的方式,來為你們呈現最新的科學考察動態」。顯然,網友迅速地跟評、轉發,證實大家「很喜歡」。

 

  23日,紅星新聞聯繫到邢立達,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通過紀錄片這樣的方式,是因為此前團隊在浙江研究過的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原本想等到結果更清晰、論文發表之後,再做宣傳,但是後來發現,老百姓把這個恐龍足跡用水泥給蓋上了。所以這次,直接發布考察紀錄片,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恐龍足跡的發現和考察過程,更好地保護這些化石。

 

  而通過網絡「發現」線索,這也不是第一次。邢立達說,現在社交媒體成熟,學科研究人員與網友的交流關係變得扁平化,能夠跟進大眾提供的一些線索,這種方式也挺好的。

 

  如何處理?專家:「將形成調查報告上報,制定保護措施」

 

  彭光照介紹說,因發現恐龍足跡的地方位於宜賓境內,目前,自貢恐龍博物館已將發現侏羅紀晚期恐龍足跡的情況向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匯報,此次調查的數據將形成報告,再由省廳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通常來說,根據保護原則,如果足跡數量較多、較為密集,可以原地原址保護;如果足跡數量少,方便取樣保護,也可以取樣放置到博物館收藏展示,用作科普教育。」彭光照解釋說。

 

  邢立達也表示,根據此次考察,其團隊已做了兩個模型,下一步相關研究人員將根據模型以及拍攝到的照片,結合足跡的形態學進行對比,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將了解它在足跡分類裡的具體位置,測算其奔跑速度,將其與四川盆地裡發現的其他足跡與化石進行對比。」邢立達告訴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系侏羅紀晚期食肉恐龍留下
    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系侏羅紀晚期食肉恐龍留下 因為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在老家拍攝的疑似恐龍腳印的視頻,四川宜賓百花鎮的網紅周超(微博名@鄉村超娃)沒想到,自己竟真招來了古生物學專家,證實確實是侏羅紀晚期的恐龍足跡。 10月18日,四川自   原標題:足長55釐米!
  • 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北京地質專家趕往查看證實是實雷龍
    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北京地質專家趕往查看證實是實雷龍時間:2019-10-24 0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北京地質專家趕往查看證實是實雷龍 10月初有網友發現視頻有恐龍足跡,據調查摸索,是在一個四川當地的野雞坡。
  • 侏羅紀晚期大型食肉恐龍足跡首現四川盆地
    來源:華西都市報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發現恐龍足跡。10月中旬,一位宜賓「網紅」在微博發布視頻,稱在家鄉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發現「恐龍足跡」。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古生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彭光照、葉勇,副研究館員江山,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及其團隊組成調查小組,奔赴現場進行調查。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
  • 一串「雞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
    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古生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彭光照、葉勇,副研究館員江山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及其團隊組成的調查小組,奔赴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進行調查。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在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
  • 在四川宜賓發現巨大恐龍足跡 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產龍聖地?
    10月23日,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宣布,在四川宜賓發現巨大恐龍足跡,在考察現場發現了雷龍、異樣龍和翹腳龍足跡,其中雷龍足跡長度約55釐米,邢立達說這是首次在四川盆地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食肉恐龍足跡。恐龍是遠古時代的霸主,雖然已經滅絕了數億年,但是仍然吸引著很多人追尋它們的足跡,那麼除了宜賓我國都還有哪些著名的產龍聖地呢?四川省自貢市四川省自貢市與宜賓相距不遠,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自貢發現的恐龍化石雖然不是最多的,但大多是精品,我國最著名的恐龍幾乎都出自這裡。
  • 80後潮州籍學者發現肉食恐龍足跡,緣起於鄉間一串「雞腳印」!
    10月23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微博宣布,根據微博上的一條線索,他的團隊在四川宜賓發現巨大肉食恐龍足跡。就在幾天前,邢立達和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等一行人,來到四川宜賓白花鎮,通過現場考察,發現了實雷龍足跡、異樣龍足跡和蹺腳龍足跡。
  • 澳大利亞發現巨大肉食恐龍腳印,可能屬於侏羅紀晚期的頂級掠食者
    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巨大史前恐龍腳印,為人們描繪的「侏羅紀公園」提供了新的參考。根據這次腳印化石復原的恐龍和霸王龍的大小對比昆士蘭大學的專家在古生物學家安東尼·羅米利奧博士的帶領下,對昆士蘭南部的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研究,這些化石可追溯到1.65億至1.51億年前。也就是說,這些足跡來自侏羅紀晚期,為恐龍時代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 河北真是個風水寶地 潮州籍學者承德發現近三百個侏羅紀恐龍足跡!
    河北真是個風水寶地 潮州籍學者承德發現近三百個侏羅紀恐龍足跡!時間:2019-12-06 17:41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河北真是個風水寶地 潮州籍學者承德發現近三百個侏羅紀恐龍足跡!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34處●目前,全川共發現34處恐龍足跡化石點,分布在10個市(州)的16個縣(區)85%●從地理分布上,四川盆地南部(樂山、自貢、內江、宜賓、瀘州)與涼山州地區的恐龍足跡化石點最為豐富,分別有16處和13處,佔全川恐龍足跡化石點的85%獨一無二●地質年代分布上,四川的恐龍足跡化石涉及的地質時代連續而齊全
  • 避暑山莊恐龍足跡是怎麼發現的?
    昨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專家們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科研人員近年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總數近300個,分布在150多個鋪路石板上,這些足跡化石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 石板路驚現恐龍足跡!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大,保存完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足跡雖然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多年來一直有媒體陸續報導,但從沒得到官方權威機構證實。
  •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足跡,網友: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12月6日,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這次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不僅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而且保存完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 河北承德存在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河北承德存在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本報承德12月7日電(記者耿建擴、陳元秋通訊員鹹力東)日前,記者從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的「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的恐龍足跡研究。
  • 重大發現!侏羅紀猜想被證實:臨沂這裡驚現恐龍足跡化石群,現場曝光
    據介紹,臨沂郯城縣李莊恐龍足跡化石群的發現屬於偶然也是必然。橫亙於臨沭、郯城、東海、新沂四個縣的馬陵山,海拔不高,但狀如奔馬,恐龍時代的地層出露較好,一直延續到臨沭岌山,在沒有山頭的低矮丘陵裡,第四紀耕土層之下幾十釐米就可見白堊紀巖層。2015年,國內知名的恐龍獵人唐永剛與化石愛好者柳洋在該地探索時,意外發現了該地密集的恐龍足跡。
  • 侏羅紀早期?肉食性恐龍?重慶歌樂山發現疑似罕見恐龍足跡
    今(9)日,微博認證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微博號@邢立達發布消息稱: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
  • 四川古藺再發現一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
    封面新聞記者 劉建 李華剛 攝影報導四川盆地的恐龍化石很多。近幾年來,在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鎮,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8月25日,經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青年古生物學者邢立達等專家現場鑑定、確認,古藺縣又發現了一組形狀非常清晰、完整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說,這填補了四川盆地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發現很少的空白。「因為以前四川盆地發現的主要是骨骼化石,而且是在侏羅紀時期的特別多,白堊紀的幾乎沒有什麼發現。
  •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伶盜龍嗎?伊朗發現了兩趾恐龍足跡
    2017年7月13日,中伊等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區域的中侏羅世地層發現了神秘的二趾型恐龍足跡,這意味著一類長有羽毛的兇猛恐龍在1.7億年前曾經漫步在伊朗大地上。在過去幾年中,伊朗的地質學者在巴拉代地區發現了一批恐龍足跡,並邀請中國同行一起做了大量細緻的野外調查。「巴拉代的足跡非常棒!它們非常『新鮮』,是近幾年修建公路才暴露出來的,這對我們研究非常有利」阿巴西副教授介紹道,「這裡的足跡多數是圓形的蜥腳類足跡,三趾型的肉食龍足跡,但是,在和邢立達的一次考察中,我們意外在山腰發現了2個小小的足跡,足跡非常小,長還不到10釐米。
  • 古藺黃荊發現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丨專家還原一億年前的恐龍生活場景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青年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及其研究團隊,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兼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葉勇等專家專程來到古藺,對恐龍足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還原了白堊紀時期恐龍在古藺黃荊一帶的生活場景,並提出相關保護建議。
  • 承德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發現大量恐龍足跡
    原標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新華社石家莊12月6日電(記者秦婧、楊帆)記者6日從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的「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
  • 承德驚現恐龍足跡 這裡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承德驚現恐龍足跡 這裡原來是侏羅紀公園時間:2019-12-07 17: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承德驚現恐龍足跡 這裡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12月6日,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