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主題公園以「蒸汽朋克」作品為主,機械動物演繹荒誕。
想像有一天你正漫步在凡爾納的故鄉
法國西北部的南特市(Nantes)的街頭
沿著盧瓦河畔飽覽美景
忽然一隻12米高的巨象映入你的眼帘
這麼大隻還會動,嚇死寶寶了
如果你沒有嚇得抱頭鼠竄
就會發現這隻一邊嚎叫一邊噴氣的巨象
是由木頭和鋼鐵構成的
不要驚慌
島上的機械居民歡迎你的到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city
那麼,凡爾納到底是誰?為什麼以他的名字命名主題公園? 法國博物學者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神秘島》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被傳頌。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他生於法國南特市,當地人引以為傲,除了為他建立紀念博物館之外,還建立起一座以他的幻想為主題的樂園充滿了既復古又奇幻的風格。儒勒‧凡爾納
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
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樂園
2004 年開始,南特市政府開始執行,這項特別的主題樂園計劃,這裡你看不到可愛的布偶,而是一隻只由鋼鐵及木材組合而成
機械魔鬼魚
結構精密的機械巨獸,其構想的源頭,就是來自於達文西與儒勒‧凡爾納
筆下的幻想世界
蒼鷺飛行器
在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當中,對於科技層面的描寫相當特別,直到20世紀,才出現一專有名詞足以詮釋,稱做「蒸氣龐克」(Steampunk)。
蒸汽風格畫作
這種風格產生的背景,與歐洲工業革命息息相關,也正好與儒勒‧凡爾納的生卒年代非常接近。
蒸汽城市
這座名為「南特島的機器」,的主題樂園分為幾大部分,從園內現有的種類規模來看,其工藝的精緻程度,已經夠讓人嘆為觀止了。
機械槍烏賊
更棒的是,幾乎所有機械,只要拉拉杆或踩踏板,機械裝置也會隨之動作滿足操控的無限想像。
可以操控的機械蜘蛛
巨象是機械樂園中,最具標誌性的代表物,身高12公尺,身長21公尺,整體由將近50噸重的鋼鐵組成。
重達50噸的機械巨象
光是身上用來維持機械運作,的潤滑油就有2000公升,平時它住在中央大街上
一棟船型的鋼鐵建築之中。
不僅會動,還會噴水的說
當它大步出去時,這龐然巨獸給人帶來的壓迫與震撼,簡直無可匹敵。
威猛的攻城機械,簡直了
巨象的背上與兩側身上,均有露臺式設計,可以搭載50名乘客,載著他們遊歷整座樂園。
原來還是個代步工具
在巨象的內部乘客可以看到齒輪如何驅動象腿
機械巨象結構圖
控制巨象的機師不但告訴乘客有關巨象的故事,也會讓它發出渾厚的嚎叫聲
發出怒吼的巨象
機械長廊內部是一個寬廣的空間,所有最新完成的機械生物或產品,都會先送到這裡
充滿了各種異形的機械長廊
進入展區,你往天空看去,甚至會發現一隻翼展,有8公尺寬的可載人蒼鷺
蒼鷺飛行器
這裡還設有一間實驗室,來研究設計那些奇特生物,包括螞蟻、食蟲植物和角蟬等等
這個是什麼鬼?小編也好奇(或許是恐龍)
在這裡,遊客可以親自動手操作這些精巧的機械,包括機械巨象與海洋世界旋木等等。
會吃人的植物和會吃人的動物
這裡還有全歐洲獨一無二的風洞用來測試及模擬這些飛行機械的運作
舒克,舒克,開飛機的舒克
機師在風洞內控制「飛行跳蚤」時,必須戴上護目鏡及頭盔,並綁上安全帶因為它模擬飛行的速度,可是超過時速100公裡呢!
飛行跳蚤?
位於盧瓦河岸,面對著儒勒‧凡爾納博物館,「海洋世界旋轉木馬」化身成為自成一格的海上城市直徑22公尺,高25公尺,不可思議的巨大。
海上世界旋轉木馬
第一層是海底,這裡有巨型螃蟹,反向前進的機械魷魚,或海底潛水裝置等14種各式機械,供遊客乘坐及操作
不知道坐在魔鬼魚嘴裡和螃蟹背上是什麼感腳
2007年園方開始建造蒼鷺之樹的分支,也嘗試在上面栽種真正的植物,20公尺長的粗大鋼鐵枝幹,可延伸至廣場及酒吧等地,可供遊客行走。
蒼鷺之樹,巨象到哪兒都搶鏡
看看這些奇妙的生物如何誕生,不過由於製作的機械與工具都相當大,為避免危險及驚擾到製作者,遊客是透過兩個7.5公尺高的露臺,來俯瞰工作坊
製作師:起開,不要打擾我
LA Machine 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街頭表演與道具製作,南特島機械城並非他們唯一的作品
機械動物生產車間
對他們來說,機械的運動本身,便足以表達語言及情感
蒸汽地鐵站
透過這些人造機械,可以提升轉化我們觀察城市的角度,無論是未來或現在,只要人類的想像力不滅!
大家是否大飽眼福呢?最後為大家獻上凡爾納的話:
但凡人能想像到的事物
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
——凡爾納
本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