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凡爾納故鄉的機械居民

2021-02-15 artpower藝術力量


凡爾納主題公園以「蒸汽朋克」作品為主,機械動物演繹荒誕。

想像有一天你正漫步在凡爾納的故鄉

法國西北部的南特市(Nantes)的街頭

沿著盧瓦河畔飽覽美景

忽然一隻12米高的巨象映入你的眼帘

這麼大隻還會動,嚇死寶寶了

如果你沒有嚇得抱頭鼠竄

就會發現這隻一邊嚎叫一邊噴氣的巨象

是由木頭和鋼鐵構成的

不要驚慌

島上的機械居民歡迎你的到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city

那麼,凡爾納到底是誰?為什麼以他的名字命名主題公園? 法國博物學者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神秘島》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被傳頌。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他生於法國南特市,當地人引以為傲,除了為他建立紀念博物館之外,還建立起一座以他的幻想為主題的樂園充滿了既復古又奇幻的風格。

儒勒‧凡爾納

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

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樂園

2004 年開始,南特市政府開始執行,這項特別的主題樂園計劃,這裡你看不到可愛的布偶,而是一隻只由鋼鐵及木材組合而成

機械魔鬼魚

結構精密的機械巨獸,其構想的源頭,就是來自於達文西與儒勒‧凡爾納

筆下的幻想世界

蒼鷺飛行器

在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當中,對於科技層面的描寫相當特別,直到20世紀,才出現一專有名詞足以詮釋,稱做「蒸氣龐克」(Steampunk)。

蒸汽風格畫作

這種風格產生的背景,與歐洲工業革命息息相關,也正好與儒勒‧凡爾納的生卒年代非常接近。

蒸汽城市

這座名為「南特島的機器」,的主題樂園分為幾大部分,從園內現有的種類規模來看,其工藝的精緻程度,已經夠讓人嘆為觀止了。

機械槍烏賊

更棒的是,幾乎所有機械,只要拉拉杆或踩踏板,機械裝置也會隨之動作滿足操控的無限想像。

可以操控的機械蜘蛛

巨象是機械樂園中,最具標誌性的代表物,身高12公尺,身長21公尺,整體由將近50噸重的鋼鐵組成。

重達50噸的機械巨象

光是身上用來維持機械運作,的潤滑油就有2000公升,平時它住在中央大街上

一棟船型的鋼鐵建築之中。

不僅會動,還會噴水的說

當它大步出去時,這龐然巨獸給人帶來的壓迫與震撼,簡直無可匹敵。

威猛的攻城機械,簡直了

巨象的背上與兩側身上,均有露臺式設計,可以搭載50名乘客,載著他們遊歷整座樂園。

原來還是個代步工具

在巨象的內部乘客可以看到齒輪如何驅動象腿

機械巨象結構圖

控制巨象的機師不但告訴乘客有關巨象的故事,也會讓它發出渾厚的嚎叫聲

發出怒吼的巨象

機械長廊內部是一個寬廣的空間,所有最新完成的機械生物或產品,都會先送到這裡

充滿了各種異形的機械長廊

進入展區,你往天空看去,甚至會發現一隻翼展,有8公尺寬的可載人蒼鷺

蒼鷺飛行器

這裡還設有一間實驗室,來研究設計那些奇特生物,包括螞蟻、食蟲植物和角蟬等等

這個是什麼鬼?小編也好奇(或許是恐龍)

在這裡,遊客可以親自動手操作這些精巧的機械,包括機械巨象與海洋世界旋木等等。

會吃人的植物和會吃人的動物

這裡還有全歐洲獨一無二的風洞用來測試及模擬這些飛行機械的運作

舒克,舒克,開飛機的舒克

機師在風洞內控制「飛行跳蚤」時,必須戴上護目鏡及頭盔,並綁上安全帶因為它模擬飛行的速度,可是超過時速100公裡呢!

飛行跳蚤?

位於盧瓦河岸,面對著儒勒‧凡爾納博物館,「海洋世界旋轉木馬」化身成為自成一格的海上城市直徑22公尺,高25公尺,不可思議的巨大。

海上世界旋轉木馬

第一層是海底,這裡有巨型螃蟹,反向前進的機械魷魚,或海底潛水裝置等14種各式機械,供遊客乘坐及操作

不知道坐在魔鬼魚嘴裡和螃蟹背上是什麼感腳

2007年園方開始建造蒼鷺之樹的分支,也嘗試在上面栽種真正的植物,20公尺長的粗大鋼鐵枝幹,可延伸至廣場及酒吧等地,可供遊客行走。

蒼鷺之樹,巨象到哪兒都搶鏡

看看這些奇妙的生物如何誕生,不過由於製作的機械與工具都相當大,為避免危險及驚擾到製作者,遊客是透過兩個7.5公尺高的露臺,來俯瞰工作坊

製作師:起開,不要打擾我

LA Machine 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街頭表演與道具製作,南特島機械城並非他們唯一的作品

機械動物生產車間

對他們來說,機械的運動本身,便足以表達語言及情感

蒸汽地鐵站

透過這些人造機械,可以提升轉化我們觀察城市的角度,無論是未來或現在,只要人類的想像力不滅!

大家是否大飽眼福呢?最後為大家獻上凡爾納的話:

但凡人能想像到的事物

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

——凡爾納

本圖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認真地聊聊蒸汽朋克:我們為何如此敬畏機械之美
    與凡爾納的硬科幻風格相對的,是H.G Wells的軟科幻,《世界大戰》(史匹柏2005年拍過改編電影)《時間機器》《隱形人》,史蒂芬森的《化身博士》都是對後來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但是其他一些,如筆者基本沒怎麼看過的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和觸手臉神話,雖說也是差不多時代的幻想小說,怕是就很難算進蒸汽朋克的範疇了。
  • 「蒸汽朋克」的時代:美國建國100周年費城科技展
    在當時的展會上,讓我們看到許多「蒸汽朋克」的影子。剛好,那時正是現在「蒸汽朋克」電影、小說所通常設定的時代。蒸汽朋克多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將蒸汽的力量無限擴大,虛擬出一個蒸汽科技極度發達的時代。往往充滿著一種懷舊與復古的風格。現在,關於蒸汽朋克的電影很多,最早出現的大概是1927年的《大都會》。
  • 後現代科幻兩大巨頭: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
    小說、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而這其中,又以「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最吸人眼球。如若把這概念放到影視語境當中,朋克文化則成了一種離經叛道的,非傳統的,具有反叛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而賽博(cyber數碼)代表的是現今或近未來的數字信息科技,蒸汽(steam)代表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複雜機械組合,蒸汽為主動力為代表的科學技術。
  • 蘑菇小課堂開課啦,帶你了解「蒸汽朋克」是什麼
    但是問題來了,蒸汽朋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他又是從何而來? 但其實早在真正的維多利亞時期,當時很多作家就創作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蒸汽朋克作品,比如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裡(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和《八十天環遊地球(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 全球文化雲蒸汽朋克拯救地球重造感官王國奇遇記
    造型古樸,體積龐大,結構複雜,以蒸汽鍋爐為動力,螺旋槳、齒輪、活塞、軸承、旋鈕、管道共同組成眼花繚亂又極具序列美感的連鎖裝置,透著令人匪夷所思的想像力。擎天怪獸的一舉一動,鍋爐熱氣蒸騰,活塞起伏錯落有致,精準咬合的大小齒輪互相帶動旋轉。蒸汽朋克洋溢著對機械質感的熱烈讚美,也造就了南特機械城獨樹一幟的機器美學,以及叛逆與懷舊水乳交融的神奇商業模式。
  • 我們常常說的「蒸汽朋克」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蒸汽朋克可不是老老實實的「古裝電影」,它往往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想像,構造出一個科技水平遠超現實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裡的蒸汽動力的效率和可塑性往往高得嚇人,甚至是21世紀的現在都無法比擬,它所推動形成的是一個不同於現實社會發展軌跡的烏託邦。
  • 來自機械的怒吼 玩家推薦蒸汽朋克風格遊戲
    泛黃的銅管、奇異的機械及蒸汽繚繞的街頭,很多人對於有些懷舊的蒸汽朋克風格情有獨鍾,無論是讓人費盡心思的《機械迷城》還是沉醉其中的《生化奇兵》,亦或是前幾年風頭大勝的《地鐵》系列都讓蒸汽朋克愛好者大呼過癮,現在來自貼吧的吧友@笑面joker君推薦了他所喜歡的蒸汽朋克遊戲
  • 「蒸汽朋克」四大神器(上)
    答案是,它們都構造了架空世界,都具有維多利亞時代的美學風格,都出現了複雜的蒸汽驅動的機械。簡而言之,它們都是「蒸汽朋克」電影。什麼是蒸汽朋克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代表著以蒸汽機為動力、使用機械傳動的各種機器。
  • 蒸汽朋克,魅力來襲
    蒸汽朋克丹尼爾·坦勒發明的機器如同出自19世紀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一般,他的化名丹·艾特曼在德語區的蒸汽朋克界可謂家喻戶曉。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的蒸汽朋克都熱愛維多利亞時代的事物,擁有科幻情結;這個群體有他們所鍾愛的小說、電腦遊戲和漫畫,充滿創意的粉絲們常常身著復古的未來派裝束。在新書《蒸汽朋克:丹·艾特曼》中,這位47歲的蒸汽朋克詳細記敘了他的發明誕生的過程,也為注重細節的蒸汽朋克們提供了許多製造機器方面的小建議。坦勒先生,您形容自己是一位蒸汽朋克,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雷神「蒸汽朋克」機械鍵盤簡評
    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我正在用的這款機械鍵盤,也就是「雷神(ThundeRobot)蒸汽朋克機械鍵盤」。雷神這款機械鍵盤的按鍵,採用了復古式的蒸汽朋克風格,按鍵則採用了圓形設計,同時按鍵上的符合,還採用了雷射鐳射鵰刻工藝,即便是長時間使用下,也不容易輕易褪色。
  • 美到極致 那些讓人慾罷不能的蒸汽朋克機械鍵盤
    遊戲《機械迷城》之後就有機會接觸了更多蒸汽朋克元素的的影視劇、遊戲作品,《機械迷城》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在《機械迷城》中每個人都是機器人,包括我操作的遊戲主角。充滿鏽跡的背景,沒有文字對白,主要的聲音來自機械設備的運轉、鋼鐵擊打。遊戲中的各個關卡充斥著年久失修、缺乏潤滑油的咯吱咯吱聲。
  • 遊戲文化:蒸汽朋克,虛擬與現實,魔法和機械的終極幻想
    如果說賽博朋克那種對待科技發展呈現的悲觀態度,那麼蒸汽朋克對科技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蒸汽朋克認為科技能讓世界更美好。他是一種文化,也可以是一種風格。同時蒸汽朋克作品幾乎都是以維多利亞時期作為背景,有著濃濃的英倫風,尤其體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上。禮帽,燕尾服,面具,夾鼻眼鏡,懷表,單片眼鏡這些元素常常出現於蒸汽朋克的作品中。蒸汽朋克是科幻中少有的營造出一種懷舊,古典氛圍的科幻。
  • 來自蒸汽朋克世界的機械動物
    來自蒸汽朋克世界的機械動物
  • 探討蒸汽朋克中的機械美學,你有怎樣的理解?不妨一看!
    在這一系列遊戲中,蒸汽機械有著極其全面的細緻表現。在電影方面,由著名的艾倫·摩爾(Alan Moore)的漫畫《奇異紳士聯盟》改編的同名電影,是近現代蒸汽朋克電影的代表之作,由老牌影星肖恩·康納利領銜出演,更是贏得了不菲的票房。隨著蒸汽朋克的流行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與蒸汽朋克風格借鑑交融相互影響。這也使得蒸汽朋克風格作品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大,形式越來越豐富。
  • 充滿想像力的機械世界 8款蒸汽朋克題材遊戲
    Steampunk,蒸汽朋克,是一種以工業革命蒸汽機械為表現形式的邊緣文化風格。
  • 漫談Steampunk:蒸汽動力與復古機械之美
    1.從維多利亞時代走來——關於蒸汽朋克發展歷史的概述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種科幻作品的分支,在蒸汽朋克的世界裡,常見的設定是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蒸汽動力機械和復古美學設計。Wells),凡爾納(Jules Verne),還有很多當代作家如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斯科特·韋斯特菲爾德(Scott Westerfeld)、史蒂芬·亨特(Stephen Hunt)和China Mieville,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出現了對於維多利亞時代以及蒸汽機械產物的描寫。
  • 當我們愛上《羞辱》時 我們也愛上了蒸汽朋克
    所謂蒸汽朋克是科幻的一個子分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對19世紀蒸汽工業充滿浪漫主義的暢想與無比痴迷。在這個背景下,內燃機沒有出現,電力幾乎沒有發展,統治著這個世界的是各種各樣先進的蒸汽動力機械。
  • 為什麼蒸汽朋克實際上是新維多利亞主義運動
    從那時起,蒸汽朋克便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一種設計風格和亞文化。蒸汽朋克注重定製,可循環再造和手工製作,以及高品質的材料和工藝。蒸汽朋克愛好者還對工業和機械(尤其是蒸汽動力的)感興趣。換句話說,蒸汽朋克將維多利亞時代與新時代相結合。
  • 蒙古2020年蒸汽朋克系列3盎司銀幣之機械蜜蜂
    一直有關注更新的藏友應該知道蒸汽朋克的第一枚作品是什麼?是庫克發行的《熱氣球》。蒸汽朋克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機械技術與現代應用的結合。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為年輕熱捧。各類玩具和工藝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這種結合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機械技術與現代應用,其獨特的外觀可以隨處可見。簡而言之,蒸汽朋克就是200年前從們用他們的知識和技術對未來的思考。這枚硬幣,利用增強的智能鑄造技術與超高浮雕的工藝手法,用現代結合古代世界的設計元素,創造了這一枚硬幣。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所有的機械細節部分,從帽子到眼鏡,再看服裝和背景,都體現了它的精緻。
  • 人們經常說的「蒸汽朋克」,它的歷史起源是什麼,發展又如何?
    前言:最近幾年,【蒸汽朋克】元素在一些幻想小說與網路遊戲中流行了起來。在過去幾百年左右的時間裡,蒸汽朋克不斷發展,它最初就是在維多利亞時期誕生的。本文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蒸汽朋克的發展歷史。蒸汽朋克的歷史由來蒸汽:從1900年左右生活在工業革命後的維多利亞蒸汽時代的人們的角度出發,這是對未來的想像。朋克:這是一種叛亂形式,就像蒸汽時代中各種階級制度在內部引起和遭受叛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