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號小衛星為京城守水

2020-12-13 中國水網

  當前,北京16個重點大中型水庫的水位動態變化、地表水源的含氧情況和水土流失等信息,已全部被北京一號小衛星的「火眼金睛」看在眼裡。15日,負責小衛星運營的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智勇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市科委和市水務局已聯手啟動水資源遙感動態監測研究科技項目,一旦本市出現水源告急,小衛星將提前拉響警鈴。

  如今,已正式進入超期服役期的北京一號小衛星,並未因「年事已高」而放慢工作節奏,反而在本市一些重大科技項目中勇挑大梁。作為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城市之一,本市此番成功將衛星遙感技術引入水務管理工作,力圖用高科技手段護駕稀缺水資源。

  「通過北京一號小衛星定期拍攝並傳回的遙感影像圖,我們可以及時掌握本市各大水庫和河流等地表水資源的變化情況。」王智勇透露,用空間分析工具計算後,哪裡有水源、水面面積有多大,技術人員都將一目了然。「一旦降雨淡季出現水庫水位快速下降等緊急情況,小衛星會提前發出預警,水務部門可提前採取應對措施。」

  眾所周知,近年來,本市持續從外地大量調水進京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但對周邊流域水資源量、水質情況不清楚,也一度成為水源調度的最大困擾。

  「調水也要在對方城市水資源豐沛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王智勇說,當前,小衛星的遙感觀測技術能及時反饋相關南水北調流域地表水資源量、流域汙染狀況、河道變化、水土流失情況等信息,為本市跨區域水資源調度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除此之外,為了讓市民喝上放心水,北京一號小衛星還在天上日夜守護著京城的水源安全。當前,周邊共有五大水系流經本市,分別是潮白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薊運河水系和大清河水系。其中潮白河和永定河更是直接流入本市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水源水質安全與否關係重大。

  此時的北京一號,儼然已化身守水「天將」。一旦兩河上遊出現大型養殖基地、新建化工廠等有可能造成水源汙染的大型建築,它將第一時間拍照取證,並向相關部門發出預警。當然,在北京一些河道周邊拔地而起、給防汛體系造成隱患的違章建築,自然也逃不過小衛星的「天眼」。

  記者了解到,未來,北京一號小衛星還將重點在農田水利建設、汙染源防治、城市硬化分析、水土流失及泥石流調查等方面展開技術攻關,充分利用遙感技術為首都用水安全保駕護航。

 

編輯:成楊

相關焦點

  • 「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原標題:「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記者張航)今天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成功發射  有望降低對國外的數據依賴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訊(見習記者 林煥新)9月12日,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代號:BNU-1)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
    本報北京12月11日電(趙金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北京時間12月11日0時4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慎終如始 眾志成城——北航在行動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團隊開展「空事衛星一號」集成測試「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技術驗證工作的開展,為推動空管監視由陸基向星基轉變,做出了積極有力的探索,將為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全面建設降低風險,促進我國空管系統全球化建設進程
  • 快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失利
    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連帶衛星一同墜毀,目前正在排查失利原因。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預報:西昌天氣有利於嫦娥一號衛星發射
    中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  中央氣象臺24日11時發布嫦娥一號衛星專項氣象預報顯示,24日17時至20時,西昌發射場區天氣多雲間晴,氣溫17℃至15℃,偏西風一二級,雲量四至七成。天氣情況有利於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發射升空。
  • 我國四大天文臺、站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新華社上海10月25日電(記者 王蔚)我國上海佘山、北京密雲、雲南昆明和烏魯木齊南山四臺大型射電望遠鏡,通過VLBI聯網技術,25日凌晨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25日,上海天文臺臺長、VLBI測軌分系統總指揮洪曉瑜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時說,上海、北京、昆明、烏魯木齊四地的射電望遠鏡先後在25日4時32分、5時05分、6時47分和7時28分跟蹤接收到嫦娥一號衛星發射信號,信號很強且穩定,說明衛星按預報軌道運行,狀態一切正常。
  • 中國衛星吉林一號高清拍攝美軍航母港口 微博@長光衛星引關注(圖)
    他們曝光的衛星圖片是這家公司的「吉林一號」光學A星4月16日拍攝的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的影像,停靠在港口內的不同類型艦船清晰可辨,頗為壯觀,至少有一艘航母和數艘驅逐艦。 「吉林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以省命名的自主研發衛星,於2015年10月發射。「吉林一號」組星由4顆小衛星組成:主星「吉林一號」光學A星重420公斤,解析度為全色0.72米;1顆重65公斤的靈巧成像驗證星,解析度優於5米;2顆分別重95公斤的搭載星——靈巧成像視頻星,可以拍攝4K超清視頻,解析度為1.12米。 這名專家表示,中國的商用衛星拍到他國的一些地面照片也很正常。
  • 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獲「北鬥獎」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 (楊欣 記者付毅飛)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23日在成都召開。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李祖洪,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王永泉,在開幕式上獲頒「北鬥獎」。
  • 「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釋放中國航天哪些信息?
    「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釋放中國航天哪些信息?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題:「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釋放中國航天哪些信息?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胡喆  7月9日11時56分,我國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巴遙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送入預定軌道。  「巴遙一號」是遙感衛星,也是巴基斯坦自我國採購的第二顆衛星。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是巴基斯坦自主研製的一顆科學實驗衛星。
  • 內蒙古攜手銀河航天:明年發射玉泉一號AI試驗衛星
    網易科技訊11月24日消息,由內蒙古發改委、北京市投促局、呼和浩特市政府、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17年內蒙古現代服務業推介會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現代服務業項目(北京)洽談會」在北京召開。
  • 8個問題+1個動畫→讓你讀懂衛星「懷柔一號」
    更威風的是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以後天上也有咱懷柔元素了~先一起40秒回顧火箭發射時Q衛星為啥叫「懷柔一號」?A這衛星全名叫「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個科學衛星任務,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將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 「巴遙一號」團隊故事:打造一流出口遙感衛星相機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趙竹青)9日11時56分,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上天並進入預定軌道。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是巴基斯坦的首顆低地球軌道地球觀測衛星,將為巴基斯坦農業、林業、城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災害監測管理、國家安全等方面貢獻巨大力量。「巴遙一號」星上搭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研製的2臺1m/3m全色多光譜相機。
  • 「快舟一號甲」火箭及衛星發生成功 太保產險回應獨家承保
    5月12日9時16分40秒,「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搭載「行雲二號」01、02雙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太保產險方面透露,這是第七次為「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提供保險保障服務。中國太保產險發麵介紹,本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星、02星由首席承保,01星更被命名為「武漢號」,火箭箭體塗刷了「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字樣和醫務工作者群像,向英雄武漢和廣大醫務工作者表達崇高敬意。2019年,中國太保產險共承保衛星發射險項目(含初試在軌)16個,涉及衛星27顆;在軌保險項目34個,涉及衛星85顆。
  • 國產衛星高景一號傳回高清圖:西安鐘樓車輛走向清晰可辨
    國產衛星高景一號傳回高清圖:西安鐘樓車輛走向清晰可辨 白國龍 陳杰/新華社 2017-03-20 14:02
  • 天通一號02星升空,打破航空領域海事衛星壟斷更進一步
    北京呼風喚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天通一號02星升空  打破航空領域海事衛星壟斷更進一步  文 | 謝鷹    天通一號是我國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也被稱為「中國版海事衛星」,它工作於S頻段,上行1980~2010MHz,下行2170~2200MHz,該頻率屬於衛星移動頻率,由中國電信負責運行維護,採用1740號段,可以為用戶提供基於衛星的移動通信業務。  天通一號能幹什麼?
  • 衛星專家披露:京城轉運天宮17公裡走了1小時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 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將於9月29日晚發射。就在發射兩小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衛星製造廠副廠長洪偉接受了環球網的獨家專訪。他為我們介紹了天宮一號與中國此前太空飛行器在功能和結構上的區別,並獨家披露了在北京城內運轉「天宮一號」的眾多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