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幹巷?鳥弄?在福州這麼久,竟然不知道這些地名咋來的!

2021-02-14 福州日報

福州的地名不計其數,其中不乏有些非常獨具特點的。這些地名或優雅或美感,或搞笑,使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尋其來歷。現在烏山君就帶大家來逛逛榕城那些有趣的地名。

@鄭小秀/攝

近日,福州一條「粉幹巷」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粉幹巷長近200米,兩端分別連接高橋路和廣達支路。這是一條新開的道路,難道是以巷子裡曾有粉幹店命名的?並不是,其實命名為「粉幹巷」是沿用了古地名「粉幹道」。『道』意為內河與陸地相連的過道、便道,這裡曾經是福州粉幹的裝卸小碼頭。附近還有一座叫「粉幹道橋」的古橋可以用來佐證。

「粉幹道」的名字歷史悠久,現在只是還原歷史。把這條巷子命名為「粉幹巷」既能傳承歷史文化,又能宣傳福州地方傳統美食,是福州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

@千堆雪/攝

屏山公交車站背後,新建起一塊題寫著【大樹下】巷的牌坊。從巷口牌坊走進一條寬不到兩米,全長100多米的小巷。很早以前,這兒種有一棵大龍眼樹,巷名由此而來。早年這條巷子也稱龍眼樹下巷、大樹巷,後來逐漸發展成大樹下巷這個名字。

目前福州不少巷名已經成為歷史,比如七星巷、小花巷、小井巷等名字都已經消失。福州坊巷名稱文化味濃厚,基本一個地名就有一個典故,希望保留的老地名都能儘量傳承下去。


在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有一條古老的小巷——秘書巷。它南臨東大路,北倚永安街,東通溫泉,西鄰瓊河。巷口一座具有宋代建築風格的牌坊,統領著以木構為主的廂房、庭院相比鄰的逶迤巷身,經朝歷代而至今幸躋於福州的十三坊一百七十巷中。秘書巷向來是福州東門一帶的繁華去處。此地舊稱「善壽坊」,因宋時陸蘊、陸藻兌弟居此,官至秘書,故改稱「秘書巷」。也有人說,近幾十年來,因秘書巷東邊的溫泉路前後,聚居著不少領導人及隨員,竟使這裡成為當代各界秘書們出入往來之常地,面致古巷名附今實。


走進位於鼓樓區於山路的於山風景區,沿萬象亭西的一條小路北行幾步,便可發現一處別致的小天地,一處圍牆拱門上書有「補山精舍」四字,。補山精舍始建於宋朝,是寺僧接待達官貴人的客房。現存建築為清代道光年間重建。

何為「補山精舍」?首先來說「精舍」的含義,這個比較好理解——精緻的屋舍。「補山」就更厲害了,要了解「補山」之意,得在周邊多走幾圈,原來,古人在這裡建起這座樓臺,是為了讓於山看起來更有氣勢!由於補山精舍是山上一處僻靜隱秘的小院,一旦關閉門戶,即便大聲私語也不擔心隔牆有耳,1933年秋,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選擇在這裡召開秘密會議,密謀聯共倒蔣抗日,並於11月20日發動反蔣「閩變」,史稱「福建事變」,這一事件是福州現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事。

補山精舍現為「福建事變展廳」,展示福建事變相關人物、事件的圖片和資料記載,可參觀體會國家危難多事之秋英雄人物的使命與壯舉。

       罕見的以農特產筍乾而命名的「筍乾弄」。福州路街巷弄之名,或傍人名、山名、寺名、河名等等,但像南禪山弄至亭前街一條東西走向,長僅150米不到的小巷,卻以農特產筍乾而命名的「筍乾弄」,實屬罕見。原本隨著早期上下杭商業的興起,福建閩西汀州的商家在與上下杭臨近的弄堂,設立了存放筍乾的倉庫和交易筍乾的場所,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條弄叫「筍乾弄」了。隨著歲月的的變遷,你走在那青石板鋪就的巷弄裡,弄還在屋依舊,但卻失去了往日熙來攘往的商人與筍乾揮發的香味,唯有你見到住在當地的老人,言談之中不時有著對筍乾弄曾有的無限留戀和一聲嘆息。而能為之見證的是那地道的「柴埕厝」和那高聳的青磚樓,還殘留著昔日的點滴「輝煌」。


       在洋中路有一條小弄,它的名字叫鳥弄。弄不長,最多只有二三百米,弄裡到處掛著曬衣服的東西,不怎麼雅觀。但你可能不知道,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這條裡弄可是福州市區喜歡鳥鳴的人們時常光臨的地方。因為這條弄裡匯集了市面上所有可供觀賞的鳥類,還兼營鳥籠、鳥飼料等,由於多家經營,加上種類齊全,商家待客態度和氣,整條裡弄人聲與鳥鳴構成和諧的音符。雖然如今鳥弄名不符實,但住在這裡的老人,一見到我在拍攝,仍舊掩飾不住他對往昔的留戀,  「過去可不像現在這麼冷清,有時你想進來還要擠一擠才能進去……」


在熱鬧非凡的湖東路上,藏著一條幽靜的小巷。能補天巷位於冶山歷史文化保護區內。能補天巷僅數百米長,呈「Y」字形,巷內都是密集的居民樓。小巷比較窄,僅容一輛汽車單向行駛。能補天巷的名字來源於一個螞蟻補「天」字報恩的傳說。傳說中善良的秀才用樹枝救起一群螞蟻,秀才考科舉時把考卷中的「天」字寫成「大」字。螞蟻為了報恩,擺成一橫,把「大」字變成「天」字。  


從地圖上可以搜搜到福州市馬尾區的一個地名叫「和尚背尼姑」,該地名,旁邊是一個「山」的符號,地址顯示在福州市馬尾區,相鄰的還有鷹貓山、彭山、老鼠坑山等。不過,有一個真正的「和尚背尼姑」景點,在福州晉安區宦溪鎮官田林場的獨屏山上,叫法是當地民間流傳下來的。地圖上應該找不到。

來源:福州微文明

  「掌上福州」太實用啦!目前開通的服務有天氣、12345、市民服務中心、12315、公交、動車、醫院預約、高速路況、港澳籤注、招聘、快遞單號查詢、違章查詢等

  趕快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吧!

>>>安卓手機戳這裡下載<<<


「掌上福州」安卓版下載二維碼

(長按識別)

>>>蘋果手機戳這裡下載<<<

「掌上福州」蘋果版下載二維碼

(長按識別)

  如果您的手機提示不允許安裝未知來源的應用軟體,請進入手機設置界面,打開「安全」,勾選「未知來源」,之後再次掃描下載即可。

福州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
微信號暱稱微信號福州日報fuzhouribao福州晚報fuzhouwb福州日報教育新時空fzrbjiaoyu福州晚報東街口dongjiekou-FZWB福州日報HAPPY團fzrbhappy福晚招考通fzwbzkt福州新聞網fzxww83762780homeland家園
homeland_mag

相關焦點

  • 福州寶藏地名大揭秘,粉幹巷,能補天巷,渡雞口...
    胡同而我們大福州則以坊巷出名雖然我們和它朝夕相處,穿梭於大街小巷中但其實對身邊的這些地名常常只是匆匆一瞥也許會覺得某些地名很有趣,哈哈一笑......三坊七巷其實,每條街巷都有一段故事~很多可能連粑粑麻麻們都不知道呢
  • 閩都風情:饒有風趣的福州地名
    中新社福州六月四日電 題:饒有風趣的福州地名  作者 蔣禕  福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地名的饒有風趣,就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積澱的一種體現。  福州的地名浩繁而有趣,據一九八0年普查資料,共計有四千兩百六十多條。翻閱《七閩現代骨董錄》,發現過去福州民間喜歡把地名串編起來,念起來倒也朗朗上口。
  • 福州城市故事,國貨路,茶亭……你知道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嗎
    上次有小夥伴留言說想了解國貨路的故事,今天就來扯一扯福州國貨路的來源。國貨路國貨路,顧名思義,就是賣國貨的地方。(此文終……)哈哈,開個玩笑。國貨路可是歷史悠久,是福州第一條馬路中的一段。經歷過改造,終於成現在這副模樣。國貨路的前身叫金墩路,福州金壋的古地名就是金墩。金壋街,曾經有故事說,三個外地人週遊福州,走出南門外數裡路,看到田裡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可是三人並不知道那是水塘,就說:「看!黃金!此處就是金堆洋。」後來這個田間的土地果然獲得了大豐收。
  • 福州網友拼音糾錯:巷弄的「弄」讀nòng還是lòng?
    「鼓樓區東街街道大雅裡前弄,原名馬房裡,系前清養馬的地方,前弄養馬,後弄供飼養人居住;華大街道井弄,弄裡有口古井,在鐘山大中寺附近,名『鍾蒂井』,故名;舊米倉弄則是因為這兒曾是宋代存糧的倉庫。」市地名辦工作人員說,「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且為大家熟知的。」他說:「還有一些弄名的由來,與人物有關。」
  • 【話說上海】哪裡來的這麼多張家宅、楊家弄?| 移民與上海的地名
    在古代,由於封建宗法制度的維繫,地名亦大都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姓氏來命名。在這些以姓氏命名的地名中,除部分已考據認定為移民地名外,其尚未考據成因的姓氏地名中,大都也應該是從別處移居者的姓氏命名的。只不過這些移居者有的是從上海市他縣或本縣他地移遷而來,有的是由外省市的移民所構成。但無論怎樣,對於當地而言,他們都是移民。而若終究其源,則基本上均屬於外省市的移民或其後裔的衍散所構成。
  • 福州網友拼音糾錯:巷弄的「弄」讀nòng還是lòng?
    「鼓樓區東街街道大雅裡前弄,原名馬房裡,系前清養馬的地方,前弄養馬,後弄供飼養人居住;華大街道井弄,弄裡有口古井,在鐘山大中寺附近,名『鍾蒂井』,故名;舊米倉弄則是因為這兒曾是宋代存糧的倉庫。」市地名辦工作人員說,「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且為大家熟知的。」他說:「還有一些弄名的由來,與人物有關。」
  • 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雙拋橋 傳說昔日有王氏男子與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門婚事,兩人便於月夜在此橋投河自盡殉情自殺。 於山 戰國時期有一個少數民族「于越族」來山上居住,於是就把他們住過的這座山叫做「於山」。
  • 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每每經過福州的大街小巷時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 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
    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中國的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我們的每個地名都是有出處的。中國之大,無奇不有,想必大家都看過一些奇奇怪怪的路名,那麼下面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一起看看吧!造甲村因「造鉀」演變為「造甲」如果不看名字,你們一定認為這是一個假貨橫行的村子,說不定還是中國的假貨集中營,因為劣跡斑斑而被起了一個「造假村」的外號,造甲城村是明永樂二年定名的,但是早在唐朝或者更早就已是行軍、駐軍、製造兵器的地方和古戰場。那個時候,村裡不但出產過製造盔甲的金屬,而且還造過盔甲和其他作戰兵器。隨著時代的推移,原來的「造鉀」現已被稱為「造甲」了。
  • 福州首個公交站牌展示地名典故
    福州首個公交站牌展示地名典故   狀元境公交車站出現「地名由來」站牌   近日,福州「狀元境」公交車站站牌變了模樣,在乘車線路信息之下,以前的廣告變成了一段簡潔的文字典故,對「狀元境」地名的由來及其歷史故事做了介紹
  • 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雙拋橋 傳說昔日有王氏男子與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門婚事,兩人便於月夜在此橋投河自盡殉情自殺。 於山 戰國時期有一個少數民族「于越族」來山上居住,於是就把他們住過的這座山叫做「於山」。
  • 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
    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中國的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我們的每個地名都是有出處的。中國之大,無奇不有,想必大家都看過一些奇奇怪怪的路名,那麼下面這些掉節操的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麼?一起看看吧!造甲村因「造鉀」演變為「造甲」如果不看名字,你們一定認為這是一個假貨橫行的村子,說不定還是中國的假貨集中營,因為劣跡斑斑而被起了一個「造假村」的外號,造甲城村是明永樂二年定名的,但是早在唐朝或者更早就已是行軍、駐軍、製造兵器的地方和古戰場。那個時候,村裡不但出產過製造盔甲的金屬,而且還造過盔甲和其他作戰兵器。隨著時代的推移,原來的「造鉀」現已被稱為「造甲」了。
  • 福州這些寶藏地名,讓你一聽就想來!
    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味道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你有沒有被福州的某處地名所吸引?在鼓樓區的鬧市中就有一條可以用「七轉八彎」來形容的老街巷——七轉彎巷。這條連接了仙塔街和東泰路的小巷全長兩三百米,因原有七處轉彎而得名。隨著福州小街巷的改造拓寬,如今只剩三道彎。
  • 在湖州生活了這麼久,是時候知道這些地名裡隱藏的秘密了!
    在湖州生活這麼久,走過那麼多地方,一個個熟悉的地名,你留意過它們背後的故事嗎?有些讓人大吃一驚哦!
  • 福州的市花是什麼?看看三坊七巷的傳統文化,體會地名的雅俗交錯
    一般人都會以為茉莉花代表的是蘇杭之地,其實呢,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而杭州的市花是桂花。1、船政文化發源地福州馬尾馬尾是福州的一個區,位於三江(烏龍江、白龍江與琴江)交匯處。這個在鼓山和閩水之間的地方,從公元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福建船政起,馬尾就成了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 就一個地名,裡面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的秘密
    可就這麼一個到現在存在感還這麼弱的的寧夏,一個小小的地名竟然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不知道你知道多少?北魏時期,這些少數民族的皇帝,看著靈洲這個地名不順眼,就給起了個極具鮮卑民族特性的名字——薄骨律鎮。
  • 臺灣的地名原來是這麼來的!!
    報導稱有大陸遊客開始深究臺灣地名,「他們會在網上討論恆春、墾丁、鹿港這些地名的由來,甚至有人搭臺鐵火車,細數從北到南各車站名稱。」的確,地名包含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從地名入手,是深入了解臺灣的一條通道。
  • 福州五校大學生挑戰「地名拼讀」 「拼音王」誕生
    這50個地名,越往後,越不好拼讀,才過了5分鐘,東南快報記者就已看見一些在辯論場上叱吒風雲的辯手們,開始抓耳撓腮啦。交卷時,周辰陽同學長籲一口氣:「看著這些地名,我突然發覺自己是文盲,再拼讀幾個,真要崩潰了。」
  • 福州的市花是什麼?看看三坊七巷的傳統文化,體會地名的雅俗交錯
    3、反映福州古代文化教育興盛的地名福州的古代教育隨著科舉制度的創立,變得日益興盛。福州歷朝中進士達3000多人,狀元近20人,有「家庠序而人詩書」的說法,也給現在的福州留下了頗具文教因素的地名。比如福州貢院附近的貢院前坊和麗文坊、與孔廟相關的聖廟路、取自福州府學的府學裡和府學弄,與鰲峰書院相關的鰲峰坊和鰲峰洲。還有體現了福州狀元輩出的的狀元境、狀元街、狀元弄、狀元峰、狀元嶺、吉庇巷和早題巷等地名。
  • 福州九彩巷弄原是一塊韭菜園 曾走出黃花崗烈士
    ­  九彩巷,含九彩弄、內九彩巷與外九彩巷,如今是片祥和的生活社區,而時日巷內方家,曾走出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聲洞和東方傑出的女畫家方君璧,他們是當時福州傑出青年的代表人物。­  尋常巷弄人家「蝦油」小鋪巧匠­  「韭菜園,今俗作九彩園,名未詳何取。有二巷,合而出於小古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