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東街口?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2020-12-11 騰訊網

每每經過福州的大街小巷時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由來是什麼呢?

東街口

東街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始名左通衢,宋代改名鳳池坊,明代俗稱東街通衢,也稱左通衢,由此定今名。我們現在所說的東街口一般都是指靠近八一七路(東百)這邊的路口。

雙拋橋

傳說昔日有王氏男子與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門婚事,兩人便於月夜在此橋投河自盡殉情自殺。不過標準的說法應該是說此橋原名「合潮橋」,原先下接兩條河流,與之前的另外一座橋「發苗橋」合稱「雙拋」。

塔頭

塔頭路和塔巷不同,並沒有古塔,而是與動詞的「搭」有關。說的是明末戚繼光率兵抗倭到達塔頭橋頭的時候,領頭舉帥旗的士兵的頭被倭寇砍了下來,但沒有砍斷、還連著皮掛在那裡(是不是有點恐怖哇),但是他依然舉著旗幟向前衝。他的無畏行為鼓動了士氣,士兵們奮勇殺敵、勢如破竹,最終取得了勝利。為了紀念「搭頭殺倭寇」這一動人事跡,便將此地命名為「搭頭街」,最終諧音為「塔頭街」。

西禪寺

西禪寺作為福州的五大叢林之一,位於西郊怡山之麓,福州大學的旁邊。西禪寺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隋末損毀。於唐朝重新修建,寺名先後從「清禪」到「長慶」,再到最終與東南北禪寺對應的「西禪寺」,不再易名。

溪口

溪口指的是「鱔溪口」,傳說在閩越王王郢時,在這裡住有一條長達三丈的大鱔,王郢號「白馬三郎」 的三兒子,騎著一匹白馬和這條大鱔搏鬥,最終人、馬、鱔同歸於盡英勇犧牲。後人為了紀念白馬三郎,便修建了「白馬王廟「,同時將此地命名為「鱔溪」。

新店

自元代起,這裡成為了市區通往連江和羅源的重要通道,這條新路兩邊擁有眾多店鋪,俗稱「新店」,以區別於擁有店鋪的舊路。

南公園

南公園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平南王耿精忠的私人園林「耿王莊」。後來耿精忠謀反失敗,此園也被毀滅。之後的閩浙總督左宗棠將這個廢棄的園林改成了「桑園」,左宗棠死後這裡還修建了一座「左公祠」。至於名稱改為「南公園」,還是要拜之前在「十四橋」裡提到的許世英所賜啦。

五一廣場

五一廣場從宋代至清代都是練兵場,史稱「南校場」。到了1929年改成了體育場,1968年開始改建廣場,1970年5月1號建成,為了紀念這個時間就把名字改成了「五一廣場」。

於山

戰國時期有一個少數民族「于越族」來山上居住,於是就把他們住過的這座山叫做「於山」。

鼓樓

作為福州最重要的中心區的名字,鼓樓當然就更著名了。鼓樓始建於唐元和十年(815年),號稱「全閩第一樓」,為威武軍門。內置滴漏器計時和鼓角打更,成為全城最為矚目的城樓。

屏山

屏山的「屏」取得是「屏障」、「屏風」的意思,也就是形容這座山的形狀。屏山附近古蹟眾多,包括著名的歐冶池和華林寺。

左海公園

我們通過左海公園來講「左海」。「左」是古時的「東」,「左海」也就是「東海」。這說明福建的位置在東海之濱,至於「左海」這個詞開始作為福州的別稱則是始於清朝的嘉慶年間。

鼓山

鼓山是福州著名的旅遊勝地,因為在它的頂峰有一塊像鼓一樣的巨石,每逢颳風下雨便會發出類似打鼓的聲音,所謂的「石鼓名山」就是這個意思。

旗汛口

清朝的時候北京旗營抽調官兵和家屬,南下進駐福州城。旗汛口就是兵營的大門口。

道山路

道山路因烏山上的「道山亭」而得名,烏山是道教勝地,上面還有紀念八仙呂洞賓的呂祖宮,山腳下還有紀念白玉蟾真人的白真人廟。

倉山

倉山古名瓜藤區,俗稱藤山;明朝洪武年間,有鹽商在江南橋(也就是相當於解放大橋的中洲島到倉山的這一段)南面的山上建立了鹽倉,名叫「鹽倉前」,藤山也隨之改名為倉前山,簡稱倉山。

西營裡

我們由西營裡這個地名來衍生開來,講一下福州地名中帶「營」的地名的總體來由。福州自唐朝以來戰事不斷,五代十國的閩國時期、明朝嘉靖年間的戚繼光抗倭時期、清順治的八旗入閩時期都有大量軍隊駐紮城內,直接催生了許多帶有「營」字的地名。可惜很多帶「營」的地名的歷史已經無從考證了,實在可惜。

仙塔街

仙塔街可真有住著神仙的寶塔麼?並非如此,的確是有塔,是建於梁乾化年間的丁戊山安福寺的崇慶塔,這座塔俗稱「新塔」,在清末的時候毀滅。仙塔自然就是新塔的福州話諧音啦。

吉庇路

吉庇路則是「三坊七巷」最南邊的一條巷。吉庇巷的歷史典故也是頗有趣味:說的是朱熹的學生鄭幸之以典元的身份出任江西安撫使,政績卓著,鄰居們便稱呼此巷為「及第巷」。「及第」諧音「吉庇」,由此得到了這條巷的名稱。

佬藥洲街

佬藥洲街在臺江農貿市場附近,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街。佬藥洲街俗稱「老鴰洲」,因為這裡曾經是一片沙地,是烏鴉的棲息地。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原稱是「老鷹洲」,福州話中老鷹稱為「佬藥」,由此得名。不管是烏鴉還是老鷹,都說明了這裡曾經的地理情況——是一片沙洲。

國貨路

國貨路的定名,說的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洋貨充斥福州市場,導致民族工業紛紛破產,一批愛國之士號召大家「支持國貨抵制洋貨」。吳養賢先生在南公園內集資建立了「福建國貨促進大樓」用以陳列國貨,同時在路邊樹立了一座「請用國貨」的石碑。

中亭街

我們知道解放大橋的前身是宋朝頭陀王法助奉旨建造的「萬壽橋」,也就是俗稱的「大橋」。建成後在中洲島上建了一個亭子叫做「中亭」,後來又在北邊築了一座「泗洲亭」,由於交通方便,很快就形成了繁華的中亭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叫東街口?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每每經過福州的大街小巷時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由來是什麼呢? 東街口 東街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始名左通衢,宋代改名鳳池坊,明代俗稱東街通衢,也稱左通衢,由此定今名。
  • 為什麼叫東街口?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原標題:為什麼叫東街口?福州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每每經過福州的大街小巷時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由來是什麼呢?
  • 福州東街口的這些事,你記得幾個?
    是福州最著名的商業街區之一在1700多年前的晉朝就已成為福州的商業區領風氣之先一直是這個老牌商圈在改革開放40年間的時代標籤今天的《改革開放40周年·印記》,讓我們透過時光隧道逛一逛東街口。上海西餐廳,你還記得嗎?
  • 城市時光機|福州東街口商圈的王者之路!
    要是問老福州,哪裡最能代表福州城,他們的回答一定會有「東街口」。東街口是福州最傳統的歷史文化中心,早在晉朝時期就已成為福州的商業區。2018年,東街口全面完成智慧商圈建設,在元宵節當晚更是以一場史詩級的燈光秀向全福州宣告:東街口,回來了!據三大運營商綜合數據統計,當日晚19:00~00:00,東街口商圈人流量達103.9萬人次,人潮洶湧,場面火爆異常。
  • 東街口不再是福州的中心,未來福州的中心在哪裡?
    很多人都覺得東街口是福州的中心,如果把時間往回撥十多年,可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福州是多中心發展的城市,東街口板塊和臺江是比較早形成商圈的,但是接下來西二環的萬寶蘇商圈也慢慢成熟了,接下來發展的是東二環板塊,現在東二環高地價房企也敢拿,就說明看中了這個板塊能高周轉。
  • 福州東街口郵電大樓重裝開業
    福州新聞網7月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石美祥/攝)經過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兩年左右的精心打造,東街口郵電大樓6月30日重返福州東街口商圈,全新裝修升級後的中國電信智慧生活體驗館也同時驚豔亮相。
  • 在福州這麼久,竟然不知道這些地名咋來的!
    福州的地名不計其數,其中不乏有些非常獨具特點的。這些地名或優雅或美感,或搞笑,使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尋其來歷。
  • 福州的市中心永遠是東街口,其他綜合體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圖片來自網絡由此可見,東街口在福州人的心裡的地位很難被動搖,那現在福州有沒有哪個商圈能和東街口掰掰手腕呢?福州現有的商圈綜合體福州是一個多商圈多綜合體的城市,北有東街口商圈,西有萬寶蘇,這兩個都是早期比較成熟的板塊,但要說城市新貴,可能就是東二環了。由於商圈發達和在建的幾個公園,這個板塊成熟度確實可以和東街口掰掰手腕。
  • 【閩商觀察】聚了回百萬人氣,福州東街口商圈如何逆襲?
    甚至有媒體以《福州東街口商圈超百萬人次鬧元宵》為標題,突出東街口的元宵盛況。  百萬口次逛東街口?  一篇《福州東街口商圈超百萬人次有序歡慶鬧元宵》的新聞報導,讓福州東街口商圈再次成為焦點。  好吧,用最簡單的數學來計算一下,如果平均一個人花10元錢,4個小時就給東街口商圈諸多商家帶來超千萬的營收; 平均100元/人,5個小時就是超過一個億的營收。  東街口這個福州最古老的商圈之一,再次王者歸來,要重返巔峰了?  古老而充滿活力  東街口,在晉朝就已成為福州的商業區,有1700多年歷史了。
  • 交通恢復 福州東街口商圈重現商業街
    東街口商圈是福州的商業地標之一。隨著地鐵一號線的全線試運行以及南街地下空間的改造完成,東街口商圈換新顏。昨日,海都記者從鼓樓區政府獲悉,東街口八一七路,隔離護欄已拆除,路面交通恢復正常,東街口商圈重現商業街。
  • 安華的諸多地名,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安華的諸多地名,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再說說安華鎮這些地名你一定會覺得它們都很有文化內涵安華安華這個地名明代就有了,最早有個安天村,村旁有安天涼亭,附近旁田地稱安天畈。後因人口漸漸聚集,在安天村舊址的下方(北面)形成新的村落,取名安下。方言「下」與「華」諧音,取安定繁華的意思,後來演變為安華。
  • 大連那些地名的由來 你知道幾個
    100多年前,俄國人開建了這個城市,起名為「達裡尼」,意為遙遠的城市,一個遠離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地方。日本佔領後大連後,於1905年將「達裡尼」改稱「大連」。而關於大連這座城市的地區名字命名,你了解多少呢?【傅家莊】 很久以前,有個姓傅的窮苦後生,從山東逃荒來到這裡,以打漁為生。
  • 福州東街口商圈企業捐贈數萬元財物幫扶助困
    福州新聞網12月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通訊員 彭輝)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鼓樓區30多名困境兒童、100多名環衛工人感受到濃濃暖意。11月30日,鼓樓區東街口商圈管理委員會、鼓樓區民政局、東街街道辦事處、鼓西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關愛明天 幫扶助困」活動,來自東街口商圈的愛心企業送上了暖心禮物。
  • 「一城雙展」首現福州 東街口地鐵換臉波普藝術
    這幾天經過福州地鐵東街口站,市民們都忍不住駐足觀望:色彩鮮豔的主題長廊、波普特色的創意拍照屋,平時冰冷匆忙的地鐵通道,顯然多了一份熱鬧和藝術氣息,猶如一座小型的「城市藝術館」,一時間成為全城熱議的焦點。
  • 重慶這些稀奇古怪地名的由來,第一個就讓你想不到……
    身為一個重慶人許多地方可能你都不知道由來比如伏牛溪是怎麼來的?天堂堡又是怎麼回事?當然,地名形成是有歷史原因的有的,則是......讓我們來梳理下這些有趣的地名跳磴鎮跳磴鎮原是一條老街,臨街有一條小河,小河上無橋,為了過河先人便在小河上立了一些石磴,腿短的要跳一下才能邁過,因此跳磴河、跳磴便由此得名。
  • 福州城市擴張之路步履蹣跚:市民的東街口情結成最大攔路虎
    言知君有一種擔憂,很怕福州人對福州城的「世界觀」永遠都走不出鼓樓、臺江,這種固執跟堅守,將會成為福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道路上的絆腳石。有一點一定要提前聲明下,寫本文並不是說東街口不好,也不是見不得作為福州市區傳統第一商圈的做大做強,而是希望大家藉此機會,好好思考下福州的未來,福州是不是只要一個「東街口」就夠了?福州城市中心多點開花是否會更好?
  • 重慶這些地名的由來 你知道幾個?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宗姬於巴,以江州(今重慶)為府,後幾易其名(改渝州、恭州),為歷朝重鎮。    渝州城北稱渝北。以位於重慶城區北部得名。
  • 福州東街口躋身全國商圈20強?
    新一線城市商業資料庫的資料顯示,福州東街口商圈進入了全國商圈top20!沒想到,因修建地鐵、圍擋南街、天橋拆除等原因,蕭條了五年的福州商圈「老大哥」的地位仍然屹立不倒。福州商圈排全國第19商圈,不但給生活帶來了便捷,而且還代表著這個地區的繁華。近期,全國TOP20城市商圈排名出爐,不少城市商圈上榜,其中當然也包括福州商圈。
  • 福州東街口商圈再起 新華都、大洋百貨等變身購物中心
    東街口,曾經是福州最著名的商業街區,說它曾經是福州商圈的「一哥」一點不為過。2011年2月,陪伴了老福州人26年的東街口天橋開拆;4月,東街口正式圍擋,這些都一一預示著「一哥」在最強商圈的衰退。隨後而來的東南西北各大新興商圈的四面夾擊,這位「一哥」無可奈何地掉出了最強商圈的榜單。
  • 雙線消費|遊跡福州,當「東街口嘉年華」遇到「雙十一狂歡季」
    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東街,從晉朝開始就是福州的商業街區。上世紀90年代,東街口更是作為福州的一張城市名片享譽全國。福州人當時對外都流行說這樣一句話:「不到東街口,不算到了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