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源標題: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成功返回樣本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

「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而隼鳥 2 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也就是另一顆小行星 「1998KY26」。

據公開資料,隼鳥 2 號於 2014 年 12 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 年 6 月飛抵距離地球約 3 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 「龍宮」附近,並對 「龍宮」進行了全面的信息採集。「龍宮」直徑約 1 千米,它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 46 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是 2003 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於 2010 年成功將 「絲川」小行星的物質微粒送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隼鳥號密封艙分離工作失敗,而日本方面決定以回收樣本為優先,使其整個機體進入大氣層,第一代 「隼鳥號」的機體也因此燃燒殆盡。目前的隼鳥 2 號是隼鳥號的後繼探測器。

在全球範圍內,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空前之高,尤其是 JAXA 還在推特和油管上日英雙語文字 + 圖片 + 視頻直播,但國內相關宣稱並不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召開記者會時,該計劃負責人津田雄一教授表示,「探測器非常順利」,並強調 「認為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成果。」

IT之家了解到,除隼鳥 2 號外,美國 2016 年發射的奧西裡斯 - REx 探測器於今年 10 月在小行星 「貝努」上取樣,預計 2023 年將樣本送回地球。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人類首次取回地月系以外的碎石,日本隼鳥 2 號現已成功返回樣本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此次可能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人類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投下的一個裝有小行星「龍宮」上塵土樣本的返回艙,已經成功在地球著陸。 「隼鳥2號」情況簡介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 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 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日本隼鳥二號成功降落 第二次帶回小行星樣本
    而在離開地球六年後,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今天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的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行星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隼鳥2號的返回艙直徑接近40釐米,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在大約3000攝氏度的高溫中,1分鐘內從接近11.6公裡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降到3公裡每秒。
  • 日本隼鳥2號 成功將小行星「龍宮」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 日本探測器小行星樣本密封艙將於6日落入澳大利亞境內
    (觀察者網訊)歷程6年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其裝有小行星樣本的密封艙將於當地時間12月6日凌晨2點47至57分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該計劃負責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教授津田雄一激動地期待稱「一定要看到『星星的碎片』」。
  • 「嫦娥」2000克月壤剛攬件,日本官宣帶回太空樣品
    近來,國際太空領域可以說是捷報頻傳,「嫦娥五號」在落月挖土任務行雲流水般完成後,已經踏上「回家」歷程,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球土特產「打包」帶回地球。另據早前報導,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經經歷了大約6年的太空飛行,2014年12月,隼鳥2號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先後兩次短暫著陸在小行星「龍宮」表面。
  • 「嫦娥五號」2000克月壤剛攬件,日本官宣帶回太空樣品
    近來,國際太空領域可以說是捷報頻傳,「嫦娥五號」在落月挖土任務行雲流水般完成後,已經踏上「回家」歷程,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球土特產「打包」帶回地球。而與此同時,據中國青年網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當天宣布,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內裝小行星碎石。
  • 帶回小行星碎石樣本探索太陽系起源
    「隼鳥2號」探測器降落在小行星「龍宮」的模擬圖  12月5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6日凌晨2時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   密封艙或在澳沙漠著陸   據日本廣播協會報導,密封艙的投放地點是澳大利亞軍隊訓練的場所。該地平時對人員出入實施嚴格管制,但此次允許媒體4日對回收密封艙的相關設施進行採訪。
  • 人類首次發現系外天體,不像小行星,科學家懷疑是「探測器」!
    地球上空時常會出現一些不明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來到地球附近軌道的時候,難免會和地球的運行軌道出現重合的狀況,正是這樣的狀況,會有一些小行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來到地球上,甚至會墜毀在地球陸地表面,它們進入地球後形成了我們常常所說的隕石,一些行動過快的隕石,甚至還能夠造成地球出現災難,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
  • 日本隼鳥2號成功降落小行星 2020年帶回太陽系歷史
    在距離地球3.4億千米距離上,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著落在一個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收集了小行星的巖石樣本,預計在2020年隼鳥2號將攜帶樣本返回到地球,揭開太陽系早期歷史。隼鳥2號隼鳥2號是日本航天局(JAXA)開發的探測器,是隼鳥號的繼任者,隼鳥號在2010年成功帶回了小行星「絲川」的巖石樣本,而隼鳥2號目標是採集小行星「龍宮」(Ryugu)的巖石樣本。絲川和龍宮都屬於近地小行星,科學家想通過研究小行星的物質組成,探索太陽系的早期歷史。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捕捉到了近地小行星Ryugu的近照
    日本隼鳥 2 號探測器,剛剛拍攝到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近地小行星 Ryugu(龍宮)的圖像。 在登陸之後,它將部署一個著陸器和三個漫遊車。在返回地球之前,它們會在小行星表面形成一個人造隕坑(鑽孔取樣)。隼鳥 2 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繼隼鳥 1 號之後的拓展任務,後者仍是當前唯一帶著太陽系小行星表面樣本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隼鳥 2 號抵近想像圖從設計和外觀上,隼鳥 2 號都很好地借鑑了它的前輩。不過為了提升飛行任務的可靠性,它的科學儀器也經過了大量的升級。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
    中新網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7月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圖片來源:官網截圖)據報導,計劃負責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表示:「看到了漫長旅途的終點。期待迎來展示龍宮巖石碎片的那一天。」
  • 日本隼鳥號時隔7年返回地球 被喻「不死鳥」
    「絲川」小行星遊太空7年 「不死鳥」歸巢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返回地球,有望首次帶回小行星巖石樣本如果密封艙內確有樣本,這將是人類首次直接獲得月球以外天體的巖石樣本。7年前飛往「馬鈴薯」造價高達1.38億美元的「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體積如一輛普通汽車,重約500公斤,太陽能電池板展後長約5米。2003年5月9日,「隼鳥」號搭乘M-V型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朝目的地「絲川」小行星駛去。
  • 「龍宮」小行星土壤樣本首次面世:跟地球差別很大,呈黑色砂粒狀
    (圖片來源: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周一,日本科學家向全球公布了首張「龍宮」小行星巖石樣本照片,這種黑色沙塵是由隼鳥2號探測器最近帶回地球的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