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放屁的尷尬。
比如,清晨上班,電梯間站滿了人,你帶著耳機聽著音樂,沒有忍住放了一個連環屁。
可能瞬間讓電梯間空氣凝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所有人都會放屁,包括Angelababy,有研究發現,每人每天平均要放14個屁。
屁,之所以味重,因為它富含某些特殊氣體。
屁中99%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組成,只有1%的氣體氣味難聞,比如說硫化物。(臭不臭和它最相關)
對了,不要憋屁,可能回流到口腔,呼出來,所謂,屁不能獨吞,有屁了,儘快找個沒人的地方,輕鬆大膽的放完,舒爽。
不知道你沒有發現,有時候屁多,一天能放幾十個,有時候好幾天都沒有什麼屁,有時候放屁伴隨清香(可能是香水),有時候放屁奇臭無比。
為什麼呢?到底是吃了什麼,在影響我們的放屁數量和質量呢?
一.什麼會增加你的放屁量?
顯然,飲食習慣和食物種類,在影響一個人的產屁量,但是,影響氣體產生並積聚的原因並不止於此,還可能包括:
1.胃酸太少
胃酸對一個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對於正常人來說,年齡越大,胃酸的分泌量也會越來越少,所以,有些老人,一天的屁量嚇死人。
缺少胃酸,可能影響營養素和礦物質的吸收,還可能導致細菌、病毒、寄生蟲等趁虛而入,讓你更容易感染病菌。
再者,在低胃酸的條件下,未被消化的食物顆粒會被某些細菌代謝,從而導致腹脹和放屁。
2.便秘
食物在消化過程中,停留的時間越長,細菌發酵和腸道氣體過量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
3.腸道菌群異常
存在於消化系統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每個人的比例都不相同,一些微生物組過分生長,會讓人體更容易產生氣體。
4.氣體積聚
未消化的食物殘渣被困在結腸中,這會增加結腸細菌的發酵,進而產生氣體。
二.如果吃了某些食物之後,屁就很多,那這些食物就是你的重點「消除」對象。
1.豆子與其他富含棉子糖的食物黃豆、斑豆、菜豆這些豆類,還有青花菜與蘆筍,都含有許多纖維、寡糖。我們的小腸內沒有分解它們所需的酶,所以寡糖保持原樣進到結腸,但結腸裡的細菌擁有這種酶,它們爭先踴躍地使寡糖發酵,進而產生大量氣體。
2.洋蔥、大蒜與韭蔥
這些食物含有聚果糖,聚果糖是種果糖聚合物,是另一種需要由腸道細菌而非小腸消化酶來分解的複雜碳水化合物。不同種類的洋蔥產生的屁量也不同。
3.全穀物食材包括全穀物麵包、麩皮、燕麥等。它們滿載著可溶性纖維,直接送達結腸,你仿佛能看見自己的腸道細菌興奮搓手、流著口水的樣子。這些食物可以製造大量的屁,但是不太可能為屁臭味做出什麼貢獻。
4.水果這一項大概出乎你意料之外,但是包含李子、杏子、乾果李、桃子在內的很多水果(特別是果乾),都含有天然糖醇,這會讓細菌們在大腸裡開心發酵,樂在其中。
5.未成熟的香蕉和熟透的香蕉比起來,未成熟香蕉有較多澱粉(屬於聚合醣類)與較少的單醣,這些抗性澱粉直接通行至結腸進行消化。這類香蕉無害,只是我不懂為什麼有人想吃還沒熟的香蕉。
6.肉類與乳製品高蛋白食物不一定會增加我們的排氣量,但對於臭味卻是大大的加分。蛋白質有兩種胺基酸會分解成很臭的硫化物。有研究顯示,半胱氨酸這種胺基酸能增加腸胃裡的硫化氫排放量高達700%。
7.高脂肪食物油脂在小腸被分解為pH值低的脂肪酸時,我們會釋出高pH值、鹼性的碳酸氫鈉來中和它。碳酸氫鈉與脂肪酸的中和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人感覺脹氣。
8.十字花科蔬菜又稱為高麗菜、花椰菜、青花菜以及抱子甘藍。這些蔬菜含有許多可溶性纖維,可供細菌飽餐一頓,內含硫與氮這種物質讓十字花科蔬菜帶輕微苦味,並且會分解為氣味強烈的帶硫化合物。
9.馬鈴薯與穀物這些食物含有可製造屁的聚果糖,會在結腸中分解。有個意想不到的變化很有趣:它們其實會減少臭味。研究顯示,食用馬鈴薯與穀物會使硫化氫產量減少75%。
10.乳糖牛奶微甜是因為含有這種糖,它會讓人更容易放屁,尤其是有乳糖不耐的人。如果你有這種情況,那麼你的小腸缺乏能分解乳糖的消化酶,乳糖會轉而由結腸裡的細菌來分解。細菌吃下沒消化過的乳糖會製造出氫氣,這也是乳糖不耐症的診斷依據之一。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男性健康補腎養生方面的知識,那就關注友貝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