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欲借「旅行泡泡」激活旅遊業

2020-12-12 瀟湘晨報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8日報導稱,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該國新增新冠病例降至個位數。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得到控制,馬來西亞正在與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協商共推「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計劃。在此之前,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已達成正式協議,計劃在兩國恢復安全通航後,儘快建立跨塔斯曼海峽「旅行泡泡」,嘗試在疫情後重新開放邊界,拉動旅遊消費。

「泡泡」一詞,在英語當中常常被用來解釋為「交際圈子」。在疫情封城期間,紐西蘭衛生部門提出一個家庭是一個「泡泡」,大家要「躲在自己的泡泡當中」,不要碰到其他「泡泡」,以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隨著疫情逐漸好轉,「泡泡」也不斷擴大,從一個家庭,再到一個學校,一個社區,到最後整個國家成為一個安全的「泡泡」。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紐西蘭人開始呼籲開啟「澳新旅行泡泡」,希望兩個國家之間人員自由往來,入境不需要強制隔離。

紐西蘭是澳大利亞除了中國之外的第二大遊客來源國,而澳大利亞是紐西蘭第一大遊客來源國。在兩國的疫情控制都表現不錯的情況下,「澳新旅行泡泡」被認為是可行的開放方案,有利於拉動旅遊和貿易往來,尤其是疫情後旅遊需求可以得到釋放,對於兩國陷入停滯的旅遊業和航空業會有一定幫助。

除了澳新兩國,法新社7日報導稱,歐洲一些國家也在考慮建立特殊的「旅遊走廊」或「旅遊泡泡」,讓來自低感染風險國家的人自由旅行,不需要在目的地進行14天隔離。泰國旅遊局局長育他薩5日表示,泰國總理巴育最近指示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準備就「旅行泡泡」協議進行雙邊談判,談判的首批國家將在亞洲國家之間進行。

不過,目前澳新政府對於跨塔斯曼海峽「旅行泡泡」還在審慎考慮當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付諸實施的時間表。「旅行泡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壓力,激活旅遊業。但決策者和民眾最大的擔憂還是疫情的反覆讓「旅行泡泡」變成「旅行泡沫」。▲

【來源:環球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柬埔寨欲借「旅行泡泡」激活旅遊業,獲準入境者不需要隔離
    」計劃,讓來自低感染風險國家的人民自由旅行,藉此激活旅遊業。旅遊部部長唐坤7月31日召開會議,討論「旅行泡泡」計劃。唐坤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柬埔寨也受到衝擊。迄今為止,全國3000家旅遊服務公司倒閉,包括酒店、客棧和餐廳等,造成5萬名職員失業。
  • 文旅觀察丨疫情反覆冒頭 無情戳破「旅行泡泡」
    最近被屢屢提及的「旅行泡泡」計劃,被視為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旅遊業求生的一種嘗試。此概念對前景迷茫的旅遊業來說,顯然是一個吸睛十足的應對方案。多國欲借「旅行泡泡」激活旅遊業為重振旅遊市場經濟,一些國家大膽嘗試「旅行泡泡」計劃,但各地開放程度不一。早在4月份,歐洲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就宣布它們在5月互相開放邊境,允許彼此的公民在這三個國家之間旅行,而不必在抵達時自我隔離。
  • 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計劃建立 「旅行泡泡」,重啟兩國旅遊業
    兩國總理強調,放鬆政策將是「互惠互利」,有助於貿易和經濟復甦,重啟旅遊業和運輸業,允許親人重聚,並表示如果成功的話,將推廣給更多「太平洋家族成員」。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計劃建立「互惠互利」的跨塔斯曼海峽「旅行泡泡」。 資料圖澳大利亞商業團體對此表示歡迎。
  • 新冠肺炎保險、「旅行泡泡」計劃、政府補貼……各國挽救旅遊業
    當前,多國正在總結經驗、制定規劃,為旅遊業恢復發展和未來轉型積蓄力量。土耳其推新冠肺炎保險旅遊業是土耳其的經濟支柱,其年均接待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六,旅遊收入位居世界第十四。據土耳其文旅部統計,整個2019年,土耳其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4%,入境遊客人數約為5000萬人。而今年一季度,土耳其遊客同比減少22.11%。
  • 恢復旅行不能靠等?多國嘗試「旅行泡泡」拯救旅遊旺季
    從未聽說過「旅行泡泡」或「空中橋梁」對嗎?如果是,那麼你有必要看下去了。據NBC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急於挽救旺季旅遊業的部分國家提出了「旅行泡泡」的方案,即有限度地互相開放旅遊。旅行泡泡,就是指製造暢通無阻的「走廊」,讓旅客能在「泡泡」內自由流動,無須接受隔離檢疫。
  • 新冠肺炎保險、「旅行泡泡」計劃、政府補貼各國想盡辦法挽救旅遊業
    當前,多國正在總結經驗、制定規劃,為旅遊業恢復發展和未來轉型積蓄力量。土耳其推新冠肺炎保險旅遊業是土耳其的經濟支柱,其年均接待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六,旅遊收入位居世界第十四。據土耳其文旅部統計,整個2019年,土耳其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4%,入境遊客人數約為5000萬人。
  • 多國政府出臺刺激旅遊消費措施 全球旅遊業現區域性回暖跡象
    多國政府出臺刺激旅遊消費措施 全球旅遊業現區域性回暖跡象 經濟參考報   2020-11-25 10:28 [摘要]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亞太等地區趨緩,多國旅遊業現回暖跡象,加上政府出臺刺激旅遊消費措施,全球旅遊業將呈現區域性回暖態勢。
  • 入境人次暴跌99.7%,「旅行泡泡」能拯救香港旅遊業嗎?
    為拯救本港旅遊業,港府自6月起即先後與11個國家啟動建立旅行泡泡的商討,10月15日,港府宣布與新加坡就此先達成原則性協議。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稱,雙方將於未來數周就已確立的框架敲定細節,完成後即可恢復兩地往來。而新加坡稍早就已宣布,10月15日起自香港入境的旅客強制隔離期先由14天縮短至7天。
  • 博雅研究丨「旅遊泡泡」是方舟抑或泡沫?(上)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旅遊業暫時陷入停滯,但人們的旅遊需求並沒有消失。多國正在總結經驗、制定規劃,想方設法挽救旅遊市場,渴望快速提振經濟。受疫情影響,一般國際航班入境都需要有14天隔離期,最基本的國際旅行都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屢屢提及的限制少、風險低的「旅行泡泡」計劃,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應對方案,被視為飽受疫情摧殘的旅遊業求生的一種有益嘗試。
  • 歐洲多國欲放寬邊境限制 旅遊業「復甦」之路還有多遠?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歐洲多國欲放寬邊境限制,旅遊業「復甦」之路還有多遠?隨著歐洲國家的逐步「解封」,旅遊業開始成為「重啟經濟」的重要手段。歐盟委員會指出,旅遊業作為歐洲主要經濟部門,創造了近10%的經濟產出。27個成員國之中,數百萬個工作崗位依賴著旅遊業,佔歐盟所有勞動力的12%。
  • 柬埔寨計劃「旅行泡泡」,中國或是首選對象
    柬埔寨旅遊部與部分民企旅遊業7月31日舉行會議,會上提出了一份「新鮮」的旅遊復興計劃——「旅行泡泡」。什麼是旅行泡泡?大概是指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雙向協議,向某一些疫情情況相若的地區開放邊境,或容許特定人群互通、旅遊,無須接受檢疫或隔離觀察,就如同將兩個國家或地區包在一個受保護的泡泡裡一樣,具體由雙方達成協定。
  • 歐洲「旅行泡泡」遭遇尷尬,疫情正在反彈讓旅遊業難上加難
    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建立特殊的「旅行走廊」(travel corridors)或「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s)——讓來自低感染水平國家的人自由旅行,不需要在目的地忍受14天的隔離。除此之外,多國政府還努力推動擴大青年就業和職業培訓,紛紛撥款補貼擴大錄用青年的企業。呼籲加大邊境開放力度目前,包括德國、法國等在內的歐盟國家紛紛推出資助旅遊業方案,希望邊境政策一旦放寬,可以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 歐洲「旅行泡泡」遭遇尷尬,疫情正在反彈讓旅遊業難上加難
    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建立特殊的「旅行走廊」(travel corridors)或「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s)——讓來自低感染水平國家的人自由旅行,不需要在目的地忍受14天的隔離。7月以來,歐盟各成員國相繼放寬邊境政策、各國開啟夏季旅遊季,但這也並未緩解旅遊業的尷尬局面。歐委會表示,歐洲航空業、酒店業9~10月的訂單仍舊低迷。
  • 柬上半年外國遊客數量同比降逾六成 以「國內遊」激活旅遊業
    中新社金邊8月4日電 (記者 黃耀輝 歐陽開宇)柬埔寨旅遊部4日發布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柬埔寨接待國際遊客超過118萬人次,同比下降64.6%,該國將以「國內遊」激活旅遊業。該報告稱,今年1月至3月,外國人入境柬埔寨分別超過54萬人次、38萬人次和22萬人次。在3月30日政府實施入境限制措施後,4月入境外國人數量從萬人降至4841人次。
  • 疫後恢復亞洲第一,泰國啟動「旅行泡泡」計劃
    02 「旅行泡泡計劃」與哪些國家合作?「旅行泡泡」計劃目前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始進行嘗試,推動類似計劃需要得到兩個國家的相互認可。對於首批啟動協商的目標國家,塔威信醫師表示旅遊與體育部已經有一個初步對象國清單,其中包括中國(含港澳臺)、越南、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也不排除周邊的寮國、柬埔寨甚至部分中東國家。03 為什麼推行「旅行泡泡計劃」?
  • 文旅觀察丨旅行泡泡「過氣」空中走廊上新
    大約3個月前,在疫情中深受重創的全球旅遊業似乎對「旅行泡泡」這一前衛的概念充滿信心,甚至將之視為夏季旅遊復甦的「救命稻草」。所謂旅行泡泡,即相鄰且疫情狀況相近的國家允許彼此公民在無需隔離的情況下跨境,通過互惠協議促使區域旅遊業擺脫休眠狀態。亞洲,歐洲及大洋洲的多個國家都曾考慮通過這種方式邁出跨境旅遊復甦的第一步。
  • 旅行泡泡已「過氣」?空中走廊能否成為跨境遊新出路?
    大約4個月前,在疫情中深受重創的全球旅遊業似乎對「旅行泡泡」這一前衛的概念充滿信心,甚至將之視為夏季旅遊復甦的「救命稻草」。所謂旅行泡泡,即相鄰且疫情狀況相近的國家允許彼此公民在無需隔離的情況下跨境,通過互惠協議促使區域旅遊業擺脫休眠狀態。
  • 拉美多國力促旅遊業復甦
    隨著隔離措施逐漸放鬆,拉美多國近期陸續重啟國內國際旅遊市場,力促旅遊業復甦。在馬丘比丘重開儀式上,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巴裡奧斯向馬丘比丘頒發了「安全旅行」標識,範圍涵蓋景區和周邊的餐館、酒店和交通設施。巴裡奧斯表示,旅遊業正在「漸進、負責任」復甦。目前,馬丘比丘景區每天允許675名遊客進入,為疫情前遊客最大承載量的30%。
  • 好消息:柬埔寨考慮「旅遊泡泡」,東協國家和中國、日本、韓國被納入!
    金邊郵報10日消息,這些國家包括東協另外9國:馬來西亞、汶萊、印尼、寮國、緬甸、菲律賓、越南、新加坡和泰國。另外還加上中國、日本和韓國。索非亞克稱,東協+3國的旅遊通道希望可以促進疫情導致旅遊率低的柬埔寨的回升。 他將「旅行泡泡」定義為一種特殊的旅行配套,計劃讓來自低感染風險國家的人 自由旅行。
  • 「旅行泡泡」計劃擱置!泰國連續多月入境遊客為0
    華輿訊據星暹傳媒報導 據路透社報導,泰國推遲與部分國家達成「旅行泡泡」協議的計劃,因為亞洲部分地區的確診病例每天都在不斷增加,給泰國至關重要的旅遊業帶來壓力,也使振興經濟的努力複雜化。泰國政府於6月份首次提出這一想法,以允許感染風險低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旅客來往,而無需旅客進行檢疫。但近日有泰國官員透露,鑑於其他國家的疫情爆發,現推遲了關於」旅行泡泡「安排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