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二戰蘇德戰場被譽「絞肉機」,為何蘇聯士兵卻越打越多?
和平時代,沒有戰爭,沒有炮火,沒有傷亡,沒有流血。今天的我們過著十分幸福的生活,與自己的家庭,在節假日可以全家出遊放鬆,過節過年全家團聚有說有笑,哪怕是在天災人禍面前,也有國家給我們作保障。可是大家知道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過,是曾經無數先輩的犧牲和流血換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損失最大,歷時最久,涉及面最廣的戰爭。全世界有80%的人都捲入了這場戰爭,基本上沒有一個國家沒被卷進去的。當時,法西斯國家對很多的國家都發動了侵略戰爭,歐洲以德國為主,亞洲以日本為主。當時,由於人類科技的進步,熱武器已經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了。由於熱武器的威力十分的巨大,那個時候戰場上可以說是遍地的屍體。在蘇聯與德國的戰場上,是戰線拉得最長,戰爭面也最廣的戰爭,傷亡也是最多的,被人們稱為巨型的絞肉機。
早期的時候,由於德軍十分的擅長閃電戰,因此常常獲勝,而蘇聯則是節節敗退。但是蘇聯人卻是越打越多,以至於打到後期,德國戰敗了。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與戰鬥動員有著很多大的關係。首先我們要明白,德國戰鬥的目的是侵略,而蘇聯戰鬥的目的是保衛家園。在這一點上,人民的觀點是達成一致的,德軍的殘酷激發了反抗侵略的民族的血性,要知道,民族團結的力量是十分大的。
除此之外,蘇聯還採取了強制徵兵的制度,無論男女,只要年輕體壯的就要去當兵。還有監獄中的犯人,只要參戰,就可以將功贖罪,橫也是死,豎也是死,萬一在對抗德軍的時候沒有事,還可以獲得獎勵。因此蘇聯的士兵越來越多,直至後來德軍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