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槓桿遊戲
摘要:中鹽股份行業重組型混改剖析
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訪美學者,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
編輯|億億
2019年9月剛剛過去,全國範圍內有46家中國國企開始進行以增資為基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掛牌交易。
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案例,是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混改項目成功落地。
中鹽股份,作為中國鹽業領域的國家隊,無論從產業地位、行業影響、企業規模等不同的方面來看,都是一家值得品讀的企業。
所以,作為9月份的國企混改經典案例,我們選擇它來和各位朋友一起思考分享。
既然是經典,我們首先需要講講中鹽股份混改案例給全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帶來什麼有價值的參考經驗。
我們認為,中鹽股份混改有兩好:1、戰略思考比較明確,好!2、架構搭建比較清晰,好!
明確的戰略和適當的重組,是混改成敗的基礎條件先來談談中鹽股份的戰略性問題。
如果問中國計劃經濟的最後幾個行業性堡壘還存不存在?
我想答案是早就不存在了,各行各業都很大程度上進入了或高或低的市場競爭狀態,每個行業的企業都必須使足了力氣才能活下去、過得好。
但如果問計劃經濟的影響在一些行業裡是不是還存在?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在長期計劃專營的領域裡,企業的模式、員工的觀念在很多方面都沒有完全適應市場化的環境。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轉型過程中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中國的鹽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在近些年得到了政府部門重視並進行快速推動。
中鹽股份的誕生,中鹽股份的混改,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歷史性事件,它不是一個企業的簡單股權多元化,或者上市發行股票的行為,而是整個中國鹽業體制市場化改革的縮影,也是最關鍵的篇章。
這個時代課題能否回答好,確實也考驗中鹽集團的戰略決斷力。
讓我們高興的是,中鹽股份的整體戰略思考是得當的,也值得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學習。
總體定位得當。
中鹽集團將中鹽股份定位於世界一流的鹽業企業,同時將優質資產和盈利能力較強的鹽業批發業務注入到中鹽股份,同時集團保留利潤水平一般的鹽化工產業。
雖然,目前以推動重組上市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更多以集團整體上市為方向,但是考慮到中鹽集團的產權、業務、體制改革仍停留在從計劃經濟轉型的初期階段,中鹽集團選擇目前這種集中優勢業務和資產,將最具競爭力的業務集中起來打造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設想,符合業務發展階段,也更容易推動改革。
拓展模式清晰。
鹽業,是一個規模經濟效應特徵明顯的行業。
鹽業企業的競爭力,核心之一是企業的業務規模、經營範圍和網絡能力。
但中國的鹽業經營,由於歷史性原因,形成了中央一級企業和各個省份一級兩層分離的局面。
中鹽集團作為國家鹽業企業,與很多省份的國有鹽業公司在同一行業、同一市場,形成了實質性的競爭性關係,這一分而治之的行業格局,能夠適應計劃經營下的行業管理要求,但是各省切分的市場結構,卻對市場化目標下的中鹽集團發展構成了挑戰。
本次中鹽股份成立和混改進程,令人印象較深的一點是,中鹽集團能夠充分和各個省份的鹽業公司聯合起來,通過業務合作、股權合作等形式,打通產業網絡和市場網絡。
中鹽股份在2013年重組成立時,是中鹽集團聯合國內七家省級鹽業公司進行的。同時,近兩年來,中鹽集團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參與到各個省份鹽業公司的改革進程中。
比如2018年12月,中國鹽業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鹽業公司合作,對於內蒙額吉淖爾鹽場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9年5月,中鹽集團通過增資擴股,控股重慶鹽業集團51%的股份,並改組為中鹽西南鹽業有限公司。
在本次中鹽股份混改當中,又把廣東鹽業公司和廣西鹽業公司作為投資者引入成為中鹽股份的股東。
通過各種方式的結合,中鹽集團正在全國努力捋順紛繁的鹽業經營組織格局。
正是因為中鹽股份的資產重組、產業拓展、行業整合、模式優化等等戰略思考得當,讓投資者對這家企業的發展增強了信心,推動了本次混改引戰的成功落地。
2.可持續發展的最優股權結構,是混改成敗中心要務
混改成敗先看戰略,再看架構。
健康持久的股權結構,是一個混改企業長期家庭幸福的基石,有天生缺陷的股權結構,是混改企業隨時陷入爭端的導火線。
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從全資國有進行混改,形成什麼樣的股權結構最優?我們一直以來的基本建議是:
一股領先+相對分散+激勵股份
這個結構在中鹽股份混改案例中,再次部分得到驗證。
通過混改,中鹽股份原股東所持股份數不低於總股本的60.1%,其中中國鹽業集團將持有中鹽股份55.577%的股權。新增13家股東所持股份數不超過總股本的39.9%,單一投資者最終所持股份數不高於總股本的15%。
這一結構體現一股領先和相對分散兩大混改最優股權結構的特點,雖然沒有直接實現激勵股份的設計落實,但是中鹽股份也說明將在未來合適時機儘快在各個層面推動中長期激勵的落地。
同時,成功的混改,除了股權結構整體健康可持續的條件外,還需要公司新老股東有機協同配合,新股東有能力為混改企業增加新的資源與活力。
中鹽股份在投資人選擇方面,提出了一個三維標準:價值觀契合、戰略有協同、實力有保障。
這個標準比之前其他國企提出的投資人標準增加了一條,「價值觀契合」,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提法,國企改革的投資人,應該不僅是「貌和」,更需要「神似」。
最終,中鹽股份確定的十三家投資者投資30億成為股東單位,這些企業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
類型1:戰略性財務投資者
戰略性財務投資者,如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等,它們將為中鹽股份不斷推動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類型2:行業內戰略投資者
混改為中鹽股份引入同行業優秀企業,通過競合的方式,實現行業內優勢企業的強強聯合。
行業內戰略投資者如廣東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3:跨行業投資者
混改引入跨行業投資者,為中鹽股份進行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提供助力。
跨行業投資者如溫氏投資有限公司、石羊農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令人注意的是,興業銀行出資4.84億元,成為唯一一家銀行金融機構戰略投資者。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之前參與了包括中國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個重大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混改領域的一支新軍。
總體看來,中鹽股份的混改,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受到了產業界的密集關注,受到了媒體圈的廣泛熱議,能夠登上2019年9月中國國企混改最典型案例,名符其實。
當然,混改落地,只是標識這家代表中國鹽業產業的核心力量在新時代成長發展走出第一步,未來長徵仍千裡萬裡,在改革計劃經濟的組織觀念和管理機制,在持續梳理複雜的股權體系和省市組織結構,在提升組織效率和業務效益等等重大方面,中鹽股份仍要繼續奮鬥,不斷前進。
讓我們祝福這家從計劃經濟走出來的公司,能夠有後發優勢,最終通過改革成為有競爭力的國企集團。
版權聲明:本文系知本諮詢旗下自媒體「混改風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北京知本創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核心專家團隊、最多原創管理技術、數百家大型國企諮詢服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