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的高點擊量催生外地遊客前來成都實地遊覽,帶動城市旅遊經濟快速增長
不久前,網絡大V和網紅齊聚劍門關,展開直播,讓古老的劍門關也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大唐芙蓉園「挖」來網紅「不倒翁小姐姐」巡演攬客;網絡帶貨頂流主播李佳琦與高德地圖聯合上線2019年「雙12」語音導航包;知名美食博主李子柒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美食與休閒田園生活成為Youtube最受歡迎中國人等……從網紅帶貨到直播賣票,擁有極高流量和驚人帶貨力的網紅正快速從電商滲透至文旅市場,文旅行業與網紅經濟的「蜜月期」已悄然而至,網紅效應已快速蔓延至文旅市場的多個領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成都文旅行業正深入挖掘我市豐富的文旅資源,積極將「李佳琦、薇婭、李子柒們」擁有的巨大網絡流量帶到線下,推動文旅市場流量變現和消費能級提升,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文化旅遊+短視頻」
城市文旅營銷「新利器」
如今人們越來越接受「文化旅遊+短視頻」的形式來了解旅遊目的地。不少城市利用豐富的科技元素、藝術元素與文旅場景相融合,讓景區形成現象級火爆傳播。「文化旅遊+短視頻」成為城市文旅營銷「新利器」。
2018年,西安攜手抖音,通過開展達人深度體驗、製作抖音版城市短片等,對西安城市形象進行全方位包裝推廣,推出了火爆全國的永興坊「摔碗酒」、大唐芙蓉城「不倒翁小姐姐」等,推動《長恨歌》《夢長安》等一批優質旅遊演藝吸引大量遊客紛至沓來,龐大的客流量和多層次消費需求使西安的文旅網紅經濟快速發展。
張家界與快手合作推出「專題活動+魔法表情+定製歌曲」的全民發現張家界活動,專為年輕人定製的「土家族3D頭飾」魔法表情和《有一個地方叫張家界》的專屬歌曲,賦能當地遊客和行業生態,獲取更多粉絲客源。重慶的李子壩輕軌、洪崖洞、空中巴士長江索道等網紅景點深入挖掘彰顯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出具有較大傳播價值的文化IP。
故宮博物院聯合電商平臺成功打造出極具人氣的故宮IP,趣味實用的文創產品受到追捧,《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綜藝的誕生,更是吸引了大量忠實粉絲激發消費欲望。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聚焦盛唐氣象和歷史文化,以傳統美食吸引全國觀眾粉絲,成為西安最強宣傳片,西安從「被動帶貨」發展為「主動出擊」。
去年抖音視頻點讚量全國第二
催生外地遊客來成都旅遊
快節奏與慢生活完美融合,優雅從容與前衛時尚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共融共生,擁有天府文化深厚底蘊的成都憑藉獨特的城市氣質、休閒文化和生活美學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成都打造「網紅城市」已嶄露頭角,把握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趨勢,推進新文旅與新媒體有機結合、協助借力,創新文旅網紅經濟思維方式和促進機制,大力塑造和傳播「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培育文旅網紅經濟新場景新品牌新業態,利用「網紅經濟」撬動文旅市場疫後快速復甦。《抖音數據報告》顯示,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春熙路等成都的著名文旅場景連續蟬聯「抖音播放量最高的景區TOP10」榜單。《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成都以40.3億點讚量成為全國第二大「點讚城市」,僅次於北京,榮獲「2018中國城市新文創活力排行」首位、「夜間經濟十強城市」 「2020年10大淘寶直播之城」第八位。
短視頻的高點擊量催生外地遊客前來成都實地遊覽,帶動城市旅遊經濟快速增長。日益流行的短視頻催生出一種新型打卡式「文旅經濟」,強大的社交屬性帶給文旅場所巨大的流量接口和廣泛的傳播性。年輕人選擇對網紅景點進行打卡—拍照—發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已成為完成一場旅行整體流程的固定模式。
動漫影視、音樂美食……
成都文旅網紅經濟大有潛力
大熊貓、天府綠道、動漫影視、音樂美食……成都文旅行業發展網紅經濟大有潛力。2020年抗疫期間,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加入淘寶直播和iPanda熊貓頻道共同開展的「國寶與你同行」特別節目,吸引22萬網友在線觀看直播,iPanda熊貓頻道24小時直播間吸引800多萬人次參與。新都沸騰小鎮瑪歌莊園、崇州竹藝村、蒲江明月村等天府綠道上的消費場景成了人氣火爆的網紅消費打卡地標。針對外地過夜遊客提升休閒度假產品,打造出「龍門山·柒村」精品民宿產業園。途家《2019年上半年民宿發展報告》顯示,成都連續三年蟬聯「國內最熱出行目的地TOP10」榜首。
據了解,2020年1月以來,成都天美工作室製作的全民手遊《王者榮耀》用戶暴漲75%,除夕夜創造了全球日營收20億元的新紀錄。成都愛迪科信科技有限公司憑藉《末日遠徵》星戰題材遊戲,月營收增長超過200%。成都新飛翔聯合小米、廣州螢火蟲等國內知名數字文創企業共同舉辦線上「IGS宅漫展」,吸引超過4000萬網民在線參與。我市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製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2019年文創產業最大「爆款」,票房接近50億元,位居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位。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電影特效由MORE VFX成都分公司參與製作,培育出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等一批明星作家。
2018年啟動的街頭藝術表演項目至今已完成表演5000餘場次,累計時長1萬餘小時,孵化原創音樂作品100餘首,榮獲「四川十大文創品牌」稱號。疫情期間,咪咕音樂免費向全國移動用戶開放視頻彩鈴業務,用戶規模快速上升到1億,較疫情前增長46%,產值同比增長75.9%。
此外,成都目前還擁有3000多家風格迥異的書店,居全國書店總數第二位,言幾又、方所、鍾書閣、文軒等「最美」書店成為網紅打卡地,到成都遊覽高顏值書店已成為旅遊標配,通過直播平臺、電商平臺等帶貨直播,創新培育閱讀消費新場景。青城武術、道明竹編、蜀繡等非遺項目通過微博平臺進行「遇見非遺」網絡直播,提供了足不出戶欣賞非遺產品的機會,話題閱讀量達17.3億人次,討論量38.6萬人次。
成都滿街的川菜館、火鍋店、小吃店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成為成都連續10年蟬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最好註腳,新生代網紅餐飲表現突出。成都作為 「奢侈品消費第三城」和與上海、北京、杭州並稱的「中國四大時尚之都」,構成了中國時尚一線城市的主力方陣。業內專家指出,我市把握疫後新趨勢擁抱互聯培育新消費,推動成都成為世界級「網紅城市」「長紅城市」。(記者 王嘉 攝影 胡大田)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