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南京雨花臺紀念館:犧牲的烈士多為年輕人,最小才16歲

2020-12-11 去驢行
天邊的老馬

南京這座城市,是可歌可泣的。在中國最危難的時刻,這座古老的金陵滿目瘡痍,無辜的百姓倒在屠刀之下,無數先輩英豪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撐起民族的脊梁。謹記歷史,緬懷先輩,在南京是最為令人觸動。在南京,除了大屠殺紀念館外,雨花臺也是要去的。

雨花臺是一個綜合性景區,有老金陵四十八景的雨花閣,以及二忠祠,木未亭等多達十幾處名勝古蹟,在南京的古代歷史上有著諸多的意義。但在近代史上,雨花臺卻成為一處刑場,無數的愛國青年在此犧牲。直至建國之後,才逐漸改建成一處以紀念烈士為主題陵園。

紀念館的展出讓人更為觸動,從其陳列的人物年齡上看,犧牲的多為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有些人大學才剛剛畢業,還有一些剛迎娶新娘,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家世良好,但都還沒來得及享受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就投奔革命事業最終犧牲了自己。

曉莊十烈士,是展廳陳列忠平均犧牲年齡最小的十位學生。根據陳列的內容顯示,他們犧牲時平均不足20歲,出生於貴州的袁諮桐,在雨花臺犧牲時才16歲。按照今天的學齡,那也才是一位上高一的男孩,人生還有很多精彩的事都還沒開始。

《最後的家書》是參觀者最沉默的地方。21歲的陳景星剛考上金陵大學,第二年他本可以回到遼寧家鄉與母親和妻子女兒相聚,但為了革命事業留在了南京,最後遭到逮捕壯烈犧牲。展館中所展示的家書,便是陳景星在犧牲前2個月發出。

與陳景星一同從遼寧鐵嶺老鄉走出來的石璞,就更為年輕。這位有「神童」之稱的少年,只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初中學業,年紀輕輕就考入金陵大學,堪稱民國時期的學霸。少年被捕入獄後,面臨敵人的嚴刑酷打,他卻冷笑怒斥,最後與陳景星等一眾同學共同被殺害。

在雨花臺犧牲的年輕英雄,還有非常多。雖館內所展出的文字,不過寥寥數筆簡介,但細讀一番都能夠感受到那個黑暗年代的壓迫,而這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以及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則是那黑暗中的「光」。

不忘自己的文化歷史,就要多走走看看各地的歷史博物館。想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和先輩們是如何守護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破碎山河,就得去看看那些保存下來的近代戰爭遺蹟,以及烈士陵和紀念館。

我們的一生還很長,還有很多的機會去看看美麗的詩和遠方,追逐那些好看有趣的網紅景點,甚至飛去各國城市,領略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但一定得抽出一點時間,去看看自己的上下五千年歷史,去了解近代歷史上的悲劇,以及那些為國為民族犧牲的先輩。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但上一代的人犧牲太多太大。在日漸美好富強下的你我,或許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銘記。

相關焦點

  • 參觀南京雨花臺紀念館:犧牲的烈士多為年輕人,最小才16歲
    在中國最危難的時刻,這座古老的金陵滿目瘡痍,無辜的百姓倒在屠刀之下,無數先輩英豪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撐起民族的脊梁。謹記歷史,緬懷先輩,在南京是最為令人觸動。在南京,除了大屠殺紀念館外,雨花臺也是要去的。但在近代史上,雨花臺卻成為一處刑場,無數的愛國青年在此犧牲。直至建國之後,才逐漸改建成一處以紀念烈士為主題陵園。
  • 人民海軍成立後首批犧牲烈士照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珍藏
    今年是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70年前的4月23日,即人民海軍成立當日,國民黨第二艦隊在南京笆鬥山江面起義,加入了人民海軍的行列。起義後不久,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致電第二艦隊起義官兵,稱他們的起義為「南京江面上的壯舉」,並且鼓勵他們「為中國人民海軍的光明前途而奮鬥」。
  •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用「沉浸式講解」 獻禮七一
    中宏網江蘇6月30日電(記者 萬紅琳 孔巍) 為慶祝建黨99周年,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首創"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30日正式上演。觀眾甚至可以參與到演員一對一互動中,與共產黨地下黨員"對話",現場聆聽激情澎湃的演講……演出融入展館,讓歷史"活"起來"浸式講解"由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社會教育部與南京紅色文化志願者聯盟聯袂打造。此次沉浸式講解的編劇,同時身兼南京紅色文化志願者雙重身份的王飛飛介紹,此次沉浸式講解劇本前後共計耗時20天完成。"
  • 信仰的力量 | 用圖片帶你走進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新展廳
    在烈士紀念館門庭南北兩面均雕有「日月同輝」花崗巖浮雕,該浮雕出自著名建築設計師齊康之手,它象徵著烈士精神與河山共存,與日月同輝,這也成了雨花臺的標誌。2017年,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迎來了自建館以來的第3次改造,經過9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及施工布展,將於2018年1月5日紀念館將正式向觀眾開放。圖為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外景。(攝/鄭歡)
  • 恭喜「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另外3家是: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市博物總館。 除此之外,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親眼「見證」英烈故事,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將上新沉浸式講解
    親眼「見證」英烈故事,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將上新沉浸式講解 2020-06-2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歷時9個月改造,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今天開放!
    經過9個多月的施工布展改陳昇級後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今天正式開放本次展陳以「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跡展」為主題,上版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跡,總面積4550平方米,總展線938米,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主線
  • 雨花臺位於南京中華門南,是南京的紅色旅遊景點
    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陳列了許多當年戰士們的書籍,手稿,衣服,寫作工具。雨花臺下常流水,小風吹動水波動。直奔忠魂亭,到達忠魂亭最頂能夠看到烈士陵園紀念館全景。站在烈士紀念館臺階上能夠看到忠魂亭全貌。雨花秋意雨花臺,丹楓紅火,銀杏金黃。古往今來,正道滄桑。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一部青史鑄千秋聖臺。基本上沿著中軸線走。
  • 清明將至 南京雨花臺皖籍烈士後人尋找中
    昨日,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採訪時,幾組數據深深地觸動了記者。  1927年以後,雨花臺淪為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數十萬烈士在此犧牲,其中,僅1519位有名有姓,這當中絕大多數隻留下了一個名字,沒有任何資料。知道家鄉在哪、年紀大小等基本情況的,僅163位。
  • 南京雨花颱風景區|感受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與人文景觀色彩
    行走在雨花颱風景區中,兩邊的樹木蔥蔥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不管是革命烈士陵園還是風景名勝區,我們都需要懷著敬畏之情來參觀大門正對面的烈士群雕是雨花臺的標誌,這裡也是北殉難處,每個人的神態迥異,但是卻有著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著實讓人震撼,把紅色革命記心中不僅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環境優美宜放鬆
  • 南京|我在雨花臺等你
    怎麼玩轉雨花臺早晨,儘早趕到梅崗,之後至雨花閣欣賞古樓風光,隨後進雨花颱風景區欣賞景區美景,接著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中午時去汶萊風情園就餐,小憩一會兒,然後遊逛北部的浡泥國王墓和菊花臺公園。雨花臺因英烈的事跡而為當代人熟知,雨花臺建有歷史紀念館,此外還有方孝孺墓等歷史遺蹟,其環境清幽肅穆,是憑弔古人、緬懷先烈、覓靜尋幽的好去處。
  • 南京市委常委集體瞻仰梅園新村紀念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
    龍虎網訊 6月21日,根據市委常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市委常委同志用一整天時間進行集中學習,集體瞻仰梅園新村紀念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並進行交流研討。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張敬華強調,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最生動的教材。
  • 南京|我在世外桃源的雨花臺等你
    怎麼玩轉雨花臺早晨,儘早趕到梅崗,之後至雨花閣欣賞古樓風光,隨後進雨花颱風景區欣賞景區美景,接著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中午時去汶萊風情園就餐,小憩一會兒,然後遊逛北部的浡泥國王墓和菊花臺公園。地鐵:1號線(中華門站步行780米)勿要錯過的景點1.雨花臺瞻仰英烈館雨花臺因英烈的事跡而為當代人熟知,雨花臺建有歷史紀念館,此外還有方孝孺墓等歷史遺蹟,其環境清幽肅穆,是憑弔古人、緬懷先烈
  • 多家媒體聯合尋找60名雨花臺烈士親人(圖)
    第1頁:一、尋找英雄親人 第2頁:三、懷念英雄   1927年以後,無數位烈士在南京雨花臺犧牲  柳綠草青,清明「斷腸」,在烈士的背後,閃現著一張張因思念而淚流不止的臉龐——烈士的親人,有的還不知道親人的殉難之地,有的還在痴痴地等待烈士能夠活著歸來,有的,甚至因為家境貧寒,竟不能來雨花臺為犧牲的丈夫或者父親獻上一朵白花……  昨天,現代快報受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委託,聯手某網站等全國多家知名媒體,尋找烈士後人的同時,也有意幫助有困難的烈士後人來寧一圓「思親夢」。
  • 欣佩那個年代的民族脊梁——參觀雨花臺景區
    今天去了南京雨花臺景區,整個景區主要設置在一條中軸線兩側,重要的紀念碑和群雕前後坐落。環境優雅,莊嚴肅穆,空氣清新,乾淨整潔。革命烈士紀念館正在試運行,可現場預約參觀。裡面介紹了許多白色恐怖時期被壓押解南京處決的革命烈士,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很多人都是名門望族之後,名校學生。
  • 南京雨花臺--不願想起的記憶
    其實雨花檯曆來都是南京的一處名勝,風景宜人、氣勢宏偉。只是在1927年至1949年間不幸變成了血雨腥風的刑場,據稱共有十萬多人在此被國民黨政府處決,其中大多是中共的地下黨員。因此解放後南京市政府便在這裡建成了烈士陵園,表達緬懷之情。進大門,便是一段幾十米寬的大道,通向著名的雨花臺烈士群雕像。
  • 旅遊:尋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追尋英雄足跡,緬懷雨花英烈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把雨花臺當成屠殺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鄧中夏、惲代英等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在雨花臺被殺害。新中國成立後南京市政府在這裡建立了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雨花臺烈士陵園依東崗和中崗而建。
  • 雨花臺旅遊景點攻略
    這9位烈士是誰?這麼高大威武、渾厚凝重的雕塑出自哪位大家之手?他們是成千上萬革命先烈的代表,而不是具體的哪些烈士;這個群雕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劉開渠大師設計,由廣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體創作完成的。還有的同志問為什麼選9個人?這是根據中國的"9"為大為多的傳統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臺犧牲的先烈人數非常之多。塑像為什麼建在這裡?
  • 集結號,在英雄就義的雨花臺響起 - 現代快報
    柳綠草青,清明「斷腸」,在烈士的背後,總閃現著一張張因思念而淚流不止的臉龐——烈士的親人,有的還不知道親人的殉難之地,有的還在痴痴等待烈士能夠活著歸來,有的,甚至因為家境貧寒,竟不能來雨花臺為犧牲的丈夫或者父親獻上一朵小花……  昨天,現代快報受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委託,聯手江蘇都市網、新浪網等全國多家知名媒體,尋找烈士親人,同時幫助那些有困難的烈士親人來寧一圓「思親夢
  •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強化黨性—雲蘭裝潢黨支部參觀龍華革命烈士紀念館
    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活動和紀念建黨98周年為主旨。也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強化黨性,引導青年黨員回顧中華民族的革命歷史和學習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上海雲蘭裝潢黨支部於2019年6月27日參觀了龍華革命烈士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