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歷時9個月改造,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今天開放!

2020-12-17 南京發布

經過9個多月的施工布展

改陳昇級後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今天正式開放

本次展陳以「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跡展」為主題,上版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跡,總面積4550平方米,總展線938米,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主線,展陳文字量達9萬餘字,集中展出圖片522張、文字版92塊、吊掛字13塊、文物435套879件、油畫5幅、銅像5座、場景6個、視頻5個,整個展線共設有15個駐足點。

新增5位烈士生平事跡

除了基於近年來的最新史料徵集及研究成果,本次還新增了5位烈士(分別是趙文秀、謝曦、李林泮、顧浚、於以振)的生平事跡,共有121張圖片和129套262件革命文物。

集中選取烈士的圖片、遺物、話語、故事等展陳在同一區域,意在通過他們自己來告訴我們,他們的初衷。

展館內隨處可見的鏽紅色鋼板牆,象徵著雨花英烈的的鋼鐵意志與紅色夢想,而展廳上方蜿蜒曲折的鏽紅色鋼板裝置,則寓意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辛革命之路,開創了國內紀念館的先例。

有哪些特色展廳?

序廳

以12座白色石材豐碑為主體造型,其中10座豐碑鐫刻著已知姓名烈士的名字,2座為無名烈士紀念碑。在序廳入口的正前方,巨大的金屬藝術字「信仰的力量」從主題牆上方「直衝」而出,彰顯氣勢磅礴的精神力量。主題牆下方的前言文字,均以傳統的掐絲技藝製作而成,輔以燈光的映照,仿佛紅色記憶在筆劃的曲屈轉折間閃亮。

長夜星空

在展館的中堡,用燈箱形式集中展示一整面牆50位烈士的生平事跡,寓意這時期犧牲烈士之多。LED燈營造出的「漫天星光」的效果,象徵每位烈士個體所散發的信仰之光,閃耀在漫漫長夜,照亮革命道路。

中堡營造的蒼穹頂上,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呈現出烈士英容,與星光交融,供人瞻仰。

緬懷廳

以9位烈士的9件典型遺物雕塑為主體造型,其中有郭綱琳在獄中磨製的「永是勇士」銅心、陳子濤主編革命刊物《文萃》時使用的公文包等,每件遺物背後都有一段驚險跌宕的革命歷程。

雕塑底座上設有二維碼,可通過掃描了解更多烈士及遺物相關的內容介紹。

家書廳

牆面上的一封封烈士家信,字跡或蒼勁、或娟秀,文筆或平實、或蘊藉,都潛藏著英烈們心底最為真實的悲歡喜樂和理想情懷。

值得一提的是,家書廳還配備了「朗讀亭」互動體驗區,大家可以誦讀並存儲成音頻文件,與歷史人物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

未來之夢

雨花英烈中不少人不僅是獻身革命的烈士,也是研究中國革命道路和理論家。早在1920年,惲代英就撰寫了《未來之夢》,之後又發表多篇文章,闡述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構想。

「未來之夢」展廳以黑白影像為主基調,將惲代英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其發人深省的的話語交織疊映,這是一個與先烈對話、與自我對話的意境空間,發人深省,啟迪冥思。

6個場景

分別以鄧中夏、惲代英、羅登賢、許包野、中共南京地下黨組織、北平五烈士等烈士個體或群體為原型,在小空間內呈現大主題。

哪些展陳內容值得回味?

(滑動看全文)

基本陳列分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4個階段來展現英烈事跡。

第一部分「光榮北伐 革命先鋒」,主要展示了在大革命時期,與封建軍閥鬥爭而犧牲的6位烈士的生平事跡;

第二部分「力挽狂瀾 前僕後繼」,主要展示了大革命失敗至抗戰全面爆發前後,為挽救革命危局、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鬥爭而犧牲的128位烈士的生平事跡,這也是本次陳列內容最多分量最重的部分。

這部分分7個單元:

「時代先驅鐵肩道義」,陳列鄧中夏、惲代英2位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重要領導人;

「鬥爭中堅理想勝天」陳列26位黨中央領導機構的重要骨幹、各省市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八挫八起擎旗不倒」陳列19位中共南京黨組織八次破壞中被捕犧牲的主要負責人;

「風華少年青春壯歌」陳列21位犧牲時非常年輕的烈士,他們中大部分還是在校學生;

「黃埔英華取義捨生」陳列9位國共合作時期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從1期到6期都有;

「親密朋友肝膽相照」陳列鄧演達國民黨左派、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創始人鄧演達;

「長夜群星璀璨天地」陳列以群像的形式陳列50位烈士。

第三部分「奮起抗戰 中流砥柱」按照最新的理論成果,將抗日戰爭的起點拉到1931年,展示了14年抗戰的烽火歲月中,在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中犧牲的17位烈士。

基本陳列以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收尾,近距離感受風雨如晦的革命歲月,全景式回顧雨花英烈們為真理上下求索、為信仰一路前行的厚重足跡。

Tips

與展館硬體設施相配套的電子導覽、語音講解、網上展館等系統也將全新上線,大家還可通過電子留言臺實現留言、線上獻花、列印明信片等功能。

地址:雨花臺區雨花南路215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30-17:00(下午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滑動看全文)

今天上午,「雨花英烈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初心」暨全國文藝工作者「雨花臺紅色文藝創作採風規劃」研討會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開幕。雨花英烈事跡感人至深,雨花英烈精神催人奮進。會上還發布了關於建立「雨花英烈紀念地聯席會議」制度的倡議書。

南京發布工作室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 | 張洋珊

相關焦點

  • 信仰的力量 | 用圖片帶你走進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新展廳
    在烈士紀念館門庭南北兩面均雕有「日月同輝」花崗巖浮雕,該浮雕出自著名建築設計師齊康之手,它象徵著烈士精神與河山共存,與日月同輝,這也成了雨花臺的標誌。2017年,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迎來了自建館以來的第3次改造,經過9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及施工布展,將於2018年1月5日紀念館將正式向觀眾開放。圖為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外景。(攝/鄭歡)
  • 恭喜「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南京新增兩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加上新增的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目前南京一共有5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城南雨花臺烈士陵園南端的任家山上,外觀為重簷屋頂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它東西長92米,南北長49米,中間主堡高度為26
  • 人民海軍成立後首批犧牲烈士照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珍藏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陳列展覽部近期正對館藏珍貴史料進行整理,陸續從歷史文獻之中又找到了許多南京本地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記錄。近日,工作人員整理史料時,發現了人民海軍成立後首批犧牲的烈士照片。其中,包括人民海軍成立後首批犧牲的六位烈士裡何友生、吳本祥、陳一啟、顧立卿等四位烈士的照片,另有其他渠道提供的王幼琴烈士照片。
  •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用「沉浸式講解」 獻禮七一
    中宏網江蘇6月30日電(記者 萬紅琳 孔巍) 為慶祝建黨99周年,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首創"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30日正式上演。鄧中夏、惲代英、吳振鵬、許包野、鄧演達、郭綱琳、李耘生、袁諮桐……一個個閃亮耀眼的名字,如同一座座高聳入雲的豐碑,始終矗立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的靈魂深處,他們的故事通過扮演者的精彩演繹,一幕幕曾經的歷史畫卷穿越時空而來,在紀念館的展廳里舖陳而開,讓觀眾親身參與、親眼見證。
  • 親眼「見證」英烈故事,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將上新沉浸式講解
    親眼「見證」英烈故事,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將上新沉浸式講解 2020-06-2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參觀南京雨花臺紀念館:犧牲的烈士多為年輕人,最小才16歲
    在南京,除了大屠殺紀念館外,雨花臺也是要去的。雨花臺是一個綜合性景區,有老金陵四十八景的雨花閣,以及二忠祠,木未亭等多達十幾處名勝古蹟,在南京的古代歷史上有著諸多的意義。但在近代史上,雨花臺卻成為一處刑場,無數的愛國青年在此犧牲。直至建國之後,才逐漸改建成一處以紀念烈士為主題陵園。
  • 參觀南京雨花臺紀念館:犧牲的烈士多為年輕人,最小才16歲
    在南京,除了大屠殺紀念館外,雨花臺也是要去的。但在近代史上,雨花臺卻成為一處刑場,無數的愛國青年在此犧牲。直至建國之後,才逐漸改建成一處以紀念烈士為主題陵園。根據陳列的內容顯示,他們犧牲時平均不足20歲,出生於貴州的袁諮桐,在雨花臺犧牲時才16歲。按照今天的學齡,那也才是一位上高一的男孩,人生還有很多精彩的事都還沒開始。
  • 雨花臺旅遊景點攻略
    這9位烈士是誰?這麼高大威武、渾厚凝重的雕塑出自哪位大家之手?他們是成千上萬革命先烈的代表,而不是具體的哪些烈士;這個群雕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劉開渠大師設計,由廣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體創作完成的。還有的同志問為什麼選9個人?這是根據中國的"9"為大為多的傳統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臺犧牲的先烈人數非常之多。塑像為什麼建在這裡?
  • 南京雨花颱風景區|感受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與人文景觀色彩
    雨花颱風景名勝區是我來南京遊玩計劃裡面的必去行程。>詳細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路215號營業時間:淡季:6:30~17:30旺季:6:30~18:30人均消費:免費交通攻略:地鐵1號線在中華門站下,步行約700米即到雨花臺北門
  • 南京|我在世外桃源的雨花臺等你
    怎麼玩轉雨花臺早晨,儘早趕到梅崗,之後至雨花閣欣賞古樓風光,隨後進雨花颱風景區欣賞景區美景,接著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中午時去汶萊風情園就餐,小憩一會兒,然後遊逛北部的浡泥國王墓和菊花臺公園。十月,丹桂飄香,萬朵秋菊競相開放,場面十分壯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輩自然難以親去採菊以泥古,但憑欄遠眺,近觀細品,發一發思古之幽情,賞一賞菊臺之美景還是很雅致的。
  • 南京|我在雨花臺等你
    怎麼玩轉雨花臺早晨,儘早趕到梅崗,之後至雨花閣欣賞古樓風光,隨後進雨花颱風景區欣賞景區美景,接著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中午時去汶萊風情園就餐,小憩一會兒,然後遊逛北部的浡泥國王墓和菊花臺公園。-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花神大道-軟體大道-汶萊風情園-浡泥國王墓-菊花臺公園雨花颱風景區-紅色旅遊景區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路215號雨花颱風景區位於南京城中華門南1公裡處,是一座以紅色旅遊為主體,以自然山林為依託
  • 清明將至 南京雨花臺皖籍烈士後人尋找中
    「很多烈士根本沒辦法去知道他們的故事,就是這1519個名字,找出來也非常困難。」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副館長向媛華告訴記者,國民黨當時有份報紙叫《民生報》,上面經常會刊登這類消息,例如1930年8月19日,《民生報》用大幅標題聲稱:「昨槍決共黨二十名圖在『首都』暴動響應湘贛『共匪』」。
  • 9月1日起 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恢復運營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1日訊 今天,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發布公告,自2020年9月1日起,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採取預約、限流措施有序恢復開放。
  • 1983年4月 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開放
    1983年4月4日   1983年4月4日,地處錢塘江畔六和塔附近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經過整理的蔡永祥烈士事跡陳列館對外開放。
  • 南京市委常委集體瞻仰梅園新村紀念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
    龍虎網訊 6月21日,根據市委常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市委常委同志用一整天時間進行集中學習,集體瞻仰梅園新村紀念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並進行交流研討。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張敬華強調,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最生動的教材。
  • 聞名遐邇的雨花臺景區
    雕塑後面是當年國民黨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臺崗的東、西兩側,還有「西殉難處」和「東殉難處」。雨花臺主峰峰頂平臺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毛主席書寫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臺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這是由東南大學齊康教授綜合全國各地578個草案後定稿的。
  • 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國慶不可錯過的紅色旅行線路,看過來
    2020年9月30日我國迎來第七個烈士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今天是我國第7個烈士紀念日,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顯得格外莊重。這裡為大家推薦幾處悼念烈士追憶先人的旅行路線,感受新中國一路走來的崢嶸歲月。
  • 多家媒體聯合尋找60名雨花臺烈士親人(圖)
    ,雨花臺那一片片小小的土地上,自此浸透烈士們的鮮血,時時撞擊著我們的記憶。  採訪中,幾組數據深深地觸動了記者:  1927年以後,雨花臺淪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數十萬位烈士在此犧牲,其中,僅1519位有名有姓,絕大多數,只留下了一個名字,沒有任何資料;知道家鄉在哪、年紀大小等基本情況的,僅163位。  「很多根本沒辦法去知道他們的故事。就是這1519個名字,找出來也非常困難。」
  • 紅色記憶:壽陽縣尹靈芝烈士紀念館正在施工中
    尹靈芝烈士紀念館始建於1966年,屬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黨史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四十年來,紀念館在宣傳烈士英雄事跡,繼承烈士革命精神,尤其在教育青少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壽陽縣人民政府投資680萬元將尹靈芝烈士紀念館進行了遷建。全館佔地2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34平方米。2007年投資200餘萬元的館內布展順利竣工,尹靈芝烈士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依山就勢,環境優美,分停車區,瞻仰區,憑弔區三部分。瞻仰區建有紀念廳,東西陳列室以及接待室和辦公室,中心位置矗立著烈士塑像;憑弔區建有墓室和墓碑以及開闊的憑弔廣場。
  •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將迎來改造升級,傳承優良精神
    ,服務社會為宗旨,以搜集、收藏、保管、研究川陝蘇區時期紅軍烈士事跡、遺物和紅色文物,舉辦陳列展覽,傳播紅軍烈士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保護紀念館組成部分內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職能。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主館落成於2012年1月,佔地2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