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5後少年開麵包車穿越三大洲34國家 環遊世界是多少人的夢?
上海95後少年駕駛麵包車到南非 穿越34個國家 有夢想真好!
以夢為馬,餵馬劈柴,給每一座高山,每一天河流命名,去遠方,大概是很多少年的夢想,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上海有三名95後少年駕駛一輛沒有空調的麵包車,穿越三大洲34個國家,到達南非。
我年少時候,想遊遍全國,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人有夢想,最終還是會實現的。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遠方,我也時常旅行。為什麼要旅行,旅行是一种放松,旅行是獲得一種新鮮感,旅行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他能讓你暫時放下,放下你繁瑣的工作,放下人際關係。當你心情不好,或者失意失利的時候,或者疲憊不堪、心力交瘁的時候,你需要旅行。
旅行是治癒系的,可以療傷,旅行是放縱式的,可以發洩。旅遊有很多目的,旅行可以讓你了解風土人情,可以讓你看外面的世界。前幾年,有個女教師辭職了,她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她走了,她去了。她很瀟灑。
很多女孩子,很喜歡三毛的書,喜歡她流浪的生活,喜歡她的《撒哈拉沙漠》和流浪愛情。三毛說,自己從小的理想是撿破爛,是流浪,被老師批評,但是後來基本上她是一個流浪作家。許多年後,有個叫做沈巍的流浪漢且撿破爛的火了,成為知識網紅。在這個網紅貶義的時代,沈巍或許是清流。
人生會面對許多桎梏,許多煩擾,那麼去旅行吧,什麼也不想,帶上幾本書,帶上筆記本,去山裡、去湖邊,去寫作,去走一走,去看一看。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去遠方,去環遊世界,和心愛的人,這是理想,這是浪漫,但是衝動很衝動,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日子,我們未必能實現。
世界那麼大,上海三個少年去看看了。還有山東一對夫婦,辭職,帶著孩子去旅行,去環遊世界,還有一個小夥子,買了帆船去環遊世界,他們在別人眼裡很瀟灑。其實旅行也是勞碌和辛苦的,風餐露宿,他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甚至是危險,比如迷路,比如車禍,比如敲詐勒索,比如搶劫。但是很多時候他們是快樂的。
他們是勇敢的,也是有收穫,更是有經理的,96後,今年也有23歲了,應該是大學才畢業,這樣的畢業旅行,詩意、艱辛,現在一些年輕人並不就業,自主創業或者看看再說,對於許多人而言,放不下工作,放不下賺錢,放不下家庭,沒有時間,必須朝九晚五,必須生存和生活。在城市、行業裡、職業裡、職場裡,都會很多約束,考核、同事關係,寫作就完全自由麼,寫作有很多禁忌,很多管制,很多規矩。寫作無法發表、出版或者沒有流量、點擊,可能會餓死。
我曾經想做一個旅行作家、美食作家,走遍全國、世界,走遍全國基本做到了,等我實現財務自由,我或許是想走遍世界,但是現在這個念頭淡了,其實哪裡都是一樣,風景就在身邊,等你把風景看遍,可能就是想在一個小城市湖邊,看看夕陽、吹吹風。
心若安處是故鄉,有激情去世界,去月球,去宇宙,去高山大海,那是旅遊。有閒情,在不知名的小鎮,在不知名的村莊小住,看看走走,也是旅遊。旅遊,就是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不常去的地方,去經歷,去體驗,去看人家的生活,去暫時離開自己的生活。無所謂遠近,心遠地自偏吧,從這個意義上,所有離開家的行走,離開城市、鄉村的跋涉都是旅行,所有在路上的徵程都是旅行。
那就讓我們收拾行囊,現在就出發,那就讓我們風一樣的去遠行,永遠在路上。
文|蘇白傳媒 現代印象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