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個小氣鬼,他曾舉辦過一次最大的千叟宴,每桌的菜價折合人民...

2020-12-21 歷史店

清朝的皇帝標榜自己以「孝道」治理天下,他認為:孝敬父母的人,自然會順從朝廷,尊重皇權,故此,乾隆皇帝在1784年的正月,舉辦了一次最大規模的千叟宴。

乾隆為何要在這一年的正月,舉行這麼大的宴會?原因很簡單,因為乾隆遇到了一件雙喜臨門的好事情,1、《四庫全書》已經編纂完成,這是文化的盛事,亦是國力昌盛的綜合象徵。2、他的五世孫出生,這代表著乾隆已經是五世同堂的幸福皇帝了。

這次千叟宴超過了往屆,光人數就有3000人,不僅有朝廷重臣,還有鄉野老叟,總之一句話,光是宴席的席面就開了800張。

乾清宮的正中,擺放著乾隆的御桌,剩下的799張桌子,擺放在殿內、殿外、兩廊還有乾清宮前面的廣場上,3000名參加宴會的老叟們,按照身份和等級紛紛入座。

正月可是北京城一年最冷的時候,故此,桌子有一物必不可少,那就是火鍋。有了這個可以煮出熱湯熱菜的好東西,至少3000名老叟們可以不必考慮寒冷天氣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文獻記錄,王公大臣,一二品官員還有外國使臣為一等桌,一等桌的菜單和擺設如下:銀火鍋和錫火鍋各1個,豬肉片1盤,羊肉片1盤,鹿尾燒鹿肉1盤,煺羊肉烏叉(羊背肉)1盤,葷菜4碗,蒸食壽意1盤,爐食壽意1盤,螺螄盒小菜2盤,烏木箸2隻,主食為肉絲湯飯。

三品官員到九品官員,以及商賈兵民老叟的宴席為次等桌,每桌擺火鍋2個(銅製),豬肉片1盤,燒狍肉1盤,蒸食壽意1盤,爐食壽意1盤,螺螄盒小菜2盤,烏木箸2隻,主食為肉絲湯飯。

這時,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乾隆舉辦這一次千叟宴,單說菜品一項,一共花了多少錢(不折合銀兩,折合人民幣比較直觀)。

(3000名老叟進京,衣食住行,任何一項,都是一筆龐大的費用,小編不算這筆招待費、車馬費,只算這800桌千叟宴的菜品一共花了多少人民幣)

在清宮的舊檔案中,關於這次千叟宴,有一個食材總單,這樣寫道:

千叟宴共用:白面750.75斤,白糖36.125斤,澄沙30.5斤,香油10.125斤,雞蛋100斤,甜醬10斤,白鹽5斤,綠豆粉3.125斤,江米4鬥2合,山藥25斤,核桃仁6.75斤,幹棗10.125斤,香蕈0.5斤,豬肉1700斤,菜鴨850隻,菜雞850隻,豬肘子1700個,玉泉酒400斤,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

結合上面的記錄,小編認為這張食材單,還漏掉了三樣東西:鹿尾燒鹿肉、狍肉還有羊肉。我們將鹿尾燒鹿肉算200斤、羊肉200斤(一等宴席上才有,次等宴席上沒有)狍肉算600斤。

下面就是這些食材換算人民幣的帳單:

白面750.75斤x2元=1500元

白糖36.125斤x5元=180元

澄沙30.5斤+香油10.125斤+雞蛋100斤+甜醬10斤+白鹽5斤+綠豆粉3.125斤+江米4鬥2合+山藥25斤,核桃仁6.75斤+幹棗10.125斤+香蕈0.5斤≈1000元

(豬肉1700斤X20=34000)+(菜鴨850隻+菜雞850隻X20元=34000元)+(豬肘子1700個x30=51000元)+(玉泉酒400斤x20=8000)≈127000元

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5000元

狍肉600斤+羊肉200斤+鹿肉200=1000斤x40元=40000元

(800桌千叟宴的總價)1500元+180元+1000元+127000元+5000元+40000元=17468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每桌菜品的單價是174680元÷800≈201元

(以上菜品的價格儘可能按照現在市場的價格、並且多算一點,小編數學學得不好,算得不太仔細,小的錯誤難免,請讀者多見諒)

您沒有看錯,乾隆真是小氣鬼,201元一桌的菜價,非常令人尷尬。這次千叟宴的席面真的很寒酸。但有一點,乾隆領著3000名老叟耳邊聽著音樂,口裡品著美食,這絕對是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這些老叟們,說句真話,跟皇帝在一起吃飯,又跪又拜,還得顧忌著禮儀,誰也吃不好,但能參加千叟宴,這豈不是可以炫耀一輩子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飯局 乾隆千叟宴上的白水人
    請過白水人嗎?請看「乾隆千叟宴上的白水人」—— 乾隆千叟宴上的白水人作者:範忠山春和景明,鄉間採風。出白水縣城向北10裡,就是下徐村,村南是一條東西大路,路北以前是空曠的麥場,現在緊靠路邊已經修滿了村民的莊基。筆者就在這裡看到一通石碑,它高高地豎立在路北面村民的大門前。
  • 乾隆「千叟宴」上的白水人
    筆者在該村看到一通石碑,高高地豎立在大路北面村民的大門前。石碑坐北面南,下有石龜底座,碑高307釐米、寬78釐米、厚21釐米。近前觀看,方知此碑乃是記載本村監生馬星鬥於嘉慶元年赴京參加乾隆「千叟宴」的碑石。其內容涉及馬監生赴京經過,皇上御賜《千叟宴》詩章和黃紅白藍絹紗布匹、銀牌、鳩杖等物品,以及主人歌功頌德之詞,立碑者為其子孫。
  • 中國十大酒局之乾隆千叟宴:宴請5000多老人 怎麼了為奪命的宴會的
    清朝268年只舉辦4次   現在見於史料記載的,千叟宴只舉辦過四次,其中康熙朝兩回,乾隆朝兩回。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好大喜功,諸事都效仿祖父康熙,自然不會放過千叟宴這樣一個籠絡人心,歌功頌德,宣揚自己「十全武功」的機會。   乾隆第一次舉辦千叟宴是在1785年,當時的理由是為了慶祝自己在位五十年整。這次宴會受邀的老人一共有3000多人,在人數規模上遠超康熙年間的千叟宴。宴會舉辦時,坐在龍椅上的乾隆,看著、聽著座下數千老者跪在地上山呼萬歲,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 1796年,乾隆在紫禁城舉辦「千叟宴」,為何宴後多位老人就此離世
    清朝時候著名的「康乾盛世」,便將兩者都佔了,康熙年間修了《康熙字典》,舉辦了兩次「千叟宴」,乾隆年間修了《四庫全書》,也舉辦了兩次「千叟宴」。乾隆皇帝最後一次舉辦千叟宴是在1796年,也就是他走下帝位成為太上皇的第一年,儘管85歲的乾隆身體還算健康,但他為了讓自己尊敬的祖父成為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主動走下了帝位,讓自己的兒子顒琰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多位老壽星吃完御膳後,回家就接連抱病去世
    這一次的排場一點兒都不比康熙那時候的小,據說連一百四十幾歲的老人都來了,期間有個141歲的老人,讓乾隆非常驚奇,於是詩興大發,為這位老人寫了個上聯:祖孫兩舉千叟宴,史策饒他莫並肩。」本來這是乾隆展示自己愛護老人,愛惜人民的一次好機會,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參加千叟宴的老人在回家之後,絕大部分都病倒了,然後就死去了。
  • 乾隆舉辦千叟宴後,為何有許多老人相繼離世?看看究竟有多折騰人
    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但其實在乾隆帝在位時期,乾隆皇帝還真的請了一群老人吃飯,不過這群老人內心深處可並沒有感覺到有多麼幸福,相反,這些老人覺得這是一場比鴻門宴還可怕的飯局。 這場宴會就是乾隆帝舉辦的「千叟宴」,而在「千叟宴」之後,有多名老人去世了,這其中原因何在?
  • 為何說參加「千叟宴」的很多老人都被乾隆折磨死了,這是怎麼回事
    乾隆是個喜歡被天下人稱讚的皇帝,而為了宣揚自己的「仁慈與恩德」,他就比較熱衷舉辦千叟宴,那麼為何有人說說參加「千叟宴」的很多老人都被乾隆折磨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清朝時期一共舉辦過四次千叟宴什麼是千叟宴呢,其實就是千人規模的大宴席,不過由於參加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所以被稱為千叟宴,乾隆並不是千叟宴的開創者,開創者是他的爺爺康熙皇帝。
  • 乾隆帝舉辦千叟宴,為何多位老人吃過御膳後,不久便接連抱病離世
    於是他下達了一道命令,他要舉辦千叟宴,邀請天下65歲以上的人來參加,這是一場不論出身的壽宴,那些年老的人都蠢蠢欲動,能面見天子,能與他吃飯該是多麼大的榮譽啊!這次酒宴聲勢浩大,熙熙攘攘的人群觥籌交錯,雖然皇帝在列,但是大家表現出一片歡聲笑語。
  • 邳州史話:戴莊二老乾隆千叟宴(朱思強 曹雲啟)
    與乾隆皇帝同年同月生。一生務農,兼做生意,在附近集鎮開設店鋪、錢莊多處,由於經營有方,生意興隆。再加上重視教育,將其長子培養成貢生,次子培養成登仕郎,在周圍村莊頗有名氣。乾隆60年,乾隆把皇位禪讓給嘉慶,在皇室內舉行授璽大典。為使大典隆重,在全國各地選出1000名治家有方、德高望重的老人參加千叟宴以示慶賀。
  • 金秋十月,「瑪瑙千叟宴」亮相哈密文創園
    【瑪瑙千叟宴】【特色美食宴】「瑪瑙千叟宴」、「新疆特色美食宴」等奇石大餐,以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為基礎,以本地特色美食文化為亮點,合理利用新疆哈密奇石資源。【瑪瑙千叟宴】「瑪瑙千叟宴」桌長60米,寬2.4米,菜品1088道。千叟宴是清代宮廷的大宴之一。
  • 客家匾額文化,及藍氏「總憲第」的千叟宴御筆匾
    價值現存乾隆首次千叟宴御筆匾穿過悠長狹窄的古巷道,記者來到梅城江北老城藍屋巷,眼前這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三堂三橫圍屋名為「總憲第」。在這深巷古宅中,有著一塊乾隆賜予的御筆匾,具有223年的歷史,目前已移至中國客家博物館保護收藏。
  • 來看東莞人口第一村千叟宴,溫馨!
    千叟宴最早記載始於康熙五十二年,清帝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康熙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故得宴名。昨天,有著14000多人的東莞人口第一村麻湧鎮漳澎村熱鬧非凡。1012名老人在村心公園廣場共享千叟宴,大家歡聚一堂,喜氣洋洋!
  • 廣東南海西樵山筵開百席 千叟同食齋宴
    廣東南海西樵山筵開百席 千叟同食齋宴 >   中新網佛山12月29日電 (程景偉 張惠思 程鈺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廣東南海西樵山29日舉行「福如南海·壽比樵山」千叟宴,筵開近百席,一千多名長者一同品嘗齋菜。
  • 千叟宴、臘鴨扎、禾杆蓋珍珠、西江疍家美食
    其中1項民俗:獨樹崗千叟宴3項傳統技藝:白坭西江疍家美食製作技藝禾杆蓋珍珠製作技藝疍家臘鴨扎製作技藝目前,三水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32項>獨樹崗千叟宴獨樹崗村是三水區內最大的一條自然村,敬老愛老之風世代傳承。
  • 二月二龍抬頭 閬中2500名老人喜嘗千叟宴(組圖)
    今天上午,閬中成功舉辦第二屆社區「千叟宴」,特地邀請了當地理髮師、醫院共同參與,為老人免費理髮和體檢。  在千叟宴上,主辦方為老人們精心準備了傳統菜品,有獨具閬中特色的八大碗、有象徵有規有矩的高架蒸籠、意味團團圓圓著煎炸湯圓,涼拌椿芽等。老人們一邊享受傳統的壩壩宴,一邊聊家常、敘鄉情,感受著濃濃的人間溫情。
  • 邯鄲孝德堂舉辦第三屆「千叟餃子宴」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楊強強)10月4日,邯鄲孝德堂第三屆「千叟餃子宴」慶祝活動在邯鄲市南中堡村「孝德廣場」舉行。千餘名老人歡聚一堂,共話重陽,共慶節日,接受祝福。楊強強攝圖為活動現場,老人們共同品嘗「孝心」餃子宴。楊強強攝河北光牌面業總經理申江輝表示,連續多年承辦孝老敬親活動,意義不僅在於舉辦一天活動,而是要發揮企業帶動作用,為營造全民「孝老敬親」氛圍貢獻力量。圖為活動現場。
  • 乾隆皇帝舉辦的火鍋盛宴,恐怕至今無人能比
    譬如說,魏文帝曹丕就非常喜歡吃火鍋,每當他吃火鍋的時候就要一次吃好幾種鍋底。然而每一次吃火鍋的時候,一個方鼎只能盛放一種鍋底。如此一來,要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每吃一次火鍋就要提前準備好幾個方鼎。對此,曹丕覺得太過麻煩,於是曹丕讓人鑄造了「五熟釜」。「五熟釜」可以將一個鍋底劃分為幾個區域,各個區域湯底互不影響。
  • 康熙發明了滿漢全席,但同時又規定,每桌飯菜用銀不得超過八兩
    按說,這麼奢華的飲食巨作應該出自乾隆之手才對,可為何會是康熙創立的呢?康熙皇帝中晚期是大清盛世,在吃喝方面講究點本不為過,可是我們知道康熙帝是清代皇帝中較為節儉的皇帝,其鋪張程度遠遠不及乾隆。如果反過來講,或許滿漢全席在康熙時期那會並不奢靡。事實上,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的記載來看,康熙一朝所舉辦的最昂貴的筵席,每桌也僅僅只有八兩銀子而已。
  • 乾隆大概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了!
    涮羊腰子:清末的時候,端郡王載漪的大阿哥溥俊曾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儲,在宮裡住過幾年,他就曾說內廷涮肉,喜歡涮食羊腰片,而且與當時民間不同,是用刀切腰子的橫斷面,不僅片大,而且會格外鮮嫩。逾 千 人 的 夕 陽 紅 主 題 火 鍋 大 趴 踢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皇室又添新丁,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如期舉行了千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