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淺的非法集資到底有哪些套路?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防止受騙?

2020-12-18 熱點時報

非法集資已經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非法集資犯罪形勢嚴峻,案件高發多發、涉案金額攀升;涉及範圍廣泛;手法各異、欺騙性強,對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和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今年 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非法集資的「非法性」、主觀故意、單位犯罪的認定和涉案下屬單位的處理、犯罪數額等認定依據問題。並開展了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非法集資涉及面廣,危害極大。不僅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更是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非法集資活動嚴重損害群眾利益, 一些非法集資案件的發生導致受害者損失慘重,有的傾家蕩產,甚至有的發生破產以及危害生命安全,嚴重危害社會穩定。

據相關部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立案非法集資案件1萬餘起,同比上升22%;涉案金額約三千億元,同比上升115%,重案大案件多發,平均案值達2800餘萬元,同比上升76%。

那麼,如何識別非法集資的那些套路呢?任為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避免非法集資的風險呢?

首先,我們看看非法集資有哪些特徵?如何了解這些特徵?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 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簡單地講,根據現行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法集資就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行為。

根據上面的定義,是不是非法集資主要識別以下四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吸收資金的行為是不是經過相關部門批准?

如果沒有經過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非法吸收資金就屬於非法集資;

二是吸收資金的行為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每個吸收資金的行為在法律上都有嚴格的資金對象,如果向非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就屬於非法集資。

三是否違規向社會公眾進行廣泛的宣傳?

如果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各種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就屬於向不特定對象宣傳吸收資金的信息或向社會公眾擴散吸收資金的行為就屬於非法集資;

四否違規承諾超常的高利回報?

如果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超常的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進行還本付息或者給付超常回報就屬於非法集資。

因此,是不是屬於非法集資具有四大特徵: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向社會公開宣傳吸收資金的信息、吸收資金的行為沒有經過相關機構批准、承諾回報。

其次,如何識別非法集資套路?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避免受到非法集資的陷阱?

現在非法集資的套路很多,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只有了解這些基本的套路,才能有效的識別這些非法集資的陷阱,從而避免上當受騙。

一是以國家政策的名義,一些非法集資披上響應國家政策的外衣,所以有很大的欺騙性

一些非法集資往往會打上國家政策牌,有的以「響應國家林業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的名義,有的以「中央西部大開發項目」,有的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名義,虛構項目並編造投資前景,有的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往往假借國家、區域或行業、金融發展政策,行非法集資的違法犯罪之實,不僅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也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損失。

經常在一些不發達地區發現一些機構以國家西部大開發項目所謂的項目進行集資詐騙活動,比如投資3800,一個人最多投資10份,再發展3個下線,幾個月以後可以月薪過萬,幾年可以收入幾百萬。這就是典型的非法集資詐騙行為。

所以,千萬不要被一些人用所謂的國家政策、內部項目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所蒙蔽,不能參與這樣的集資活動。

二是以創新的名義,通過各種創新的方式進行包裝式非法集資

近幾年非法集資活動越來越具有隱蔽性,特別是國家大力支持創新發展,因此一方面假借迎合國家政策的名義,另一方面專業化的團隊操作,具有較強的欺騙誘導性。一些組織機構愈加嚴密、組織結構更加複雜讓人難以識別,甚至打著「經濟新業態」「金融創新」等幌子,不僅包裝成具體項目,還具有債權標的,而且有擔保物或者擔保機構為依託,清晰的業務流程、專業規範的合同文本,噱頭緊跟形勢、名義更加新穎,對投資者具有更喲的迷惑性,辨別難度更大。

杭州某公司以高額返利為誘餌,並以虛誇投資項目、虛假宣傳公司上市等方法騙取投資人信任,向社會不特定人員騙取資金,涉嫌集資詐騙犯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

因此,千萬不要對那些所謂的時髦項目進行投資,除非你真的有投資能力。

是非法集資「泛理財化」特徵明顯,一些非法集資都是以理財產品投資的方式出現,因此對一些社會化理財產品一定要謹慎

一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曾經風靡大江南北。而實際上這句話的流行卻是網際網路融資平臺和社會融資機構大力宣傳的結果,目的就是通過宣傳理財方式,誘導投資者購買社會化的理財產品。

據有關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投資理財類非法集資案件佔全部新發案件總數的30%以上。而且非法集資通過網絡化趨勢得到快速的傳播和發展,傳統的非法集資方式藉助網際網路規模進一步擴大,大量的不規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使得非法集資包裝成理財產品傳播更快、覆蓋範圍更廣、產品銷售更便捷、資金轉移更迅速。

因此,面對社會化的理財產品、網際網路融資平臺的理財產品,購買時一定要小心,因為多數情況下可能會成為非法集資的陷阱,要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購買正規的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這是防止非法集資陷阱的重要方式和保障。

四是以承諾高額回報為誘惑,騙取一些貪圖高收益的人投資非法集資

所有的非法集資,無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也無論是什麼產品,其根本的特點都是以高息、高回報、高收益為特徵,誘使那些貪圖利益的人掉入非法集資陷阱。

因此,如果所承諾的收益率大幅超過同期社會平均利率水平的,就有可能是非法集資。陝西某公司在一年的時間內以「投資煤礦經營」等名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高達1.956億元,3132人深陷其中! 主要方式就是採承諾最高年利息高達36%!中晉非法集資系列案中,以「中晉合伙人計劃」的名義變相承諾高額年化收益,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達人民幣400餘億元,有客戶經理自曝提成達30%,加約10%的承諾利息;廣西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過程中,以每月支付1%至10%不等的利息為承諾,共向679個社會人員、單位非法吸收存款合計11.8億餘元。

非法集資者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對投資者有很大的誘惑性,而集資初期的投資者往往能按時足額拿到本息更讓人深信不疑。但是在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有的集資者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有的集資者難以持續而資金鍊斷裂,最後都導致集資參與者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因此,要防止掉入非法集資陷阱,千萬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投資高收益、「理財」高息等陷阱,不要接收受先返息」、高返現之類的誘餌。

五是虛假宣傳造勢,明星代言助攻,廣泛的社會宣傳是非法集資的重要特徵,也成為非法集資的判斷標誌

本來集資就應該是以特定人群為對象,但是非法集資卻是向不特定人群進行非法吸收資金活動,有一些非法集資活動在宣傳上一擲千金,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對非法集資活動進行包裝宣傳,製造虛假宣傳聲勢。有的還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邀請名人、學者和官員站臺造勢,提高非法集資的可靠性;還有的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以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因此,在面對非法集資時,千萬不要相信各種媒體的宣傳,更不要相信所謂的名人站臺和學者專家的介紹,要理性投資。

六是熟人朋友推薦利用親情誘騙,經常會遇到熟人朋友推薦高收益投資產品的情況,有可能是非法集資

很多案例的受害者都是經熟人推薦購買了「理財產品」以高收益為誘餌、以10%甚至24%以上的年平均收益率推薦給熟人和朋友,成為非法集資的重要特徵。

近幾年的一些特大非法集資案,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就是以高收益為誘餌誘惑投資者上當,而熟人和朋友推薦則成為詐騙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更有一些帶有傳銷性質的非法集資的參與人,利用親情、友情、同學情,以推薦高收益投資產品、理財致富的名義,以可以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極力將熟人、朋友、同學甚至鄰居進行投資或者購買包裝的理財產品,加入,使集資規模得到快速擴張。

因此,即使是熟人和朋友推薦高收益的投資產品和理財產品,也一定要謹慎投資,防止落入非法集資陷阱之中。 (作者:麒鑑,專注於財經金融)

本文作者原創,專注於財經金融熱點分析與評論,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作者,嚴禁抄襲

相關焦點

  • 2020年出現的非法集資新套路
    近年來國內非法集資活動受到嚴格查處及追查,以往各種套路已為我們所耳熟能詳。如謊稱民營銀行、擔保企業,虛構借貸平臺、養老項目、教育機構等吸收資金或售賣原始股。但隨著媒體的曝光與大眾的熟悉,許多非法集資開始進行了幾個方向的轉變:一是以投資新型項目名義非法集資。
  • 大連老媽樂涉非法集資,店長同樣獲刑的3點警示
    大連老媽樂涉非法集資,店長同樣獲刑的3點警示2018年以前,大連地區的不少中老年人,估計都聽過一個名為「老媽樂商城」的投資項目。「老媽樂」涉非法集資,店長同樣獲刑給我們了3點警示:第一、警示:助紂為虐的員工,也有罪,應該受到法律懲罰:因為:「集資詐騙罪主要是按照數額來定罪「。
  • 京法巡迴講堂丨如何識破非法集資「套路」,社區廣場的這堂課都講清...
    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1以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2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法官解讀以上兩起案件屬於典型的以項目開發為由的非法集資案件,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大量的投資人復投現象。原因在於投資初期,公司的投資項目可以按時返利,不少投資人能夠收回本金,甚至拿到不少利息。但這其實是非法集資的慣用「套路」,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及資金,犯罪分子會讓投資人先嘗到高額回報的「甜頭」。
  • 【掃黑除惡】山陽區法院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暨打擊非法集資宣傳...
    活動中,通過懸掛橫幅、宣傳展板、發放宣傳彩頁、諮詢互動等方式,法官們給群眾講解有關非法集資、套路貸等違法案例,引導群眾提高警惕,增強防範詐騙風險意識,並就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和如何維權的問題作出了詳細解答。廣大群眾通過認真閱讀宣傳資料,聆聽法官以案說法,更加直觀、立體地了解對掃黑除惡及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相關工作的知曉度。
  • 渤海銀行天津奧城支行成功堵截非法集資案件
    渤海銀行天津奧城支行認真履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力度,指導廣大金融消費者有效判別,防範非法集資詐騙,切實保護了金融消費者資金安全。 近日,一位中年女士來到渤海銀行天津奧城支行櫃檯辦理業務,聲稱要把200餘萬元轉帳給北京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打擊非法集資典型案例選登:陝西華西股份公司出售原始股集資詐騙案
    【編者按】2013年5月,全國各地集中開展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向社會公眾宣傳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金融知識,並通過以案釋法揭示非法集資的欺騙性、風險性和社會危害性,營造社會公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的社會氛圍。
  • 大連市一家公司非法集資千萬
    涉案金額上千萬元,涉及投資人員900餘人,大連又一家以高息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公司出事了。而這家公司今年曾經因涉嫌非法集資宣傳被通報,其卻仍大肆宣傳,並幾次變動註冊地、股東、法人代表,以逃避打擊。
  • 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一)
    您知道非法集資的套路嗎?典型的非法集資活動有哪些慣用手法?如何才能讓自己和身邊人遠離陷阱?為提高各族群眾防範非法集資的意識,保護群眾合法利益,沙依巴克區零距離推出「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專欄,帶您了解防範非法集資知識,遠離非法集資,擦亮眼睛識破騙術,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 【話洛陽】當心以租車返利為名的非法集資陷阱
    洛陽市處非辦提醒市民對此應認真鑑別,謹防上當受騙。案例 2015年10月,姚某在江蘇省靖江市註冊成立某汽車貿易公司,從事汽車租賃業務。該公司的租車流程很簡單,客戶只需支付車款的70%作為託管資金,隨後成為公司會員,會員在合同期內可以免費使用該車,每月還可獲得託管資金1%的返利,合同期滿後,客戶歸還車輛,公司退還託管資金。由於該租車業務利潤十分可觀,經宣傳、推廣,陸續有不少投資者找姚某租車。 由於姚某的車都是從外地租來的,每筆租車業務,他要負擔租金和每月的返利,漸漸地,資金周轉開始困難。
  • 如何識破非法集資陷阱,馬上消費來幫忙!
    你是否接到過所謂「理財顧問」的電話,他們打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旗號,向你推薦各種所謂「理財」產品,這其中有很多是非法集資陷阱,讓人防不勝防。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為大家梳理了非法集資案件的常見陷阱,下面就讓我們一一破解非法集資陷阱吧。
  • 老年人如何防範非法集資陷阱
    購買會員數量越多、等級越高,返利越多,且通過每介紹一人購買會員給予人民幣1280元獎金的方式,鼓勵已購買的會員介紹他人購買會員,並許諾會員兌換「老媽樂商城」禮品或參加免費旅遊,以此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截至案發,共向500餘名中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1億餘元。
  • 國泰產險開展2020年度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加強金融知識以及風險防範知識普及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主動防範非法集資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根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0]595號)要求,國泰產險圍繞「守住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的宣傳月主題,積極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 【沙公提醒】非法集資是個「坑」
    非法集資這顆毒瘤可以說是生生不息讓不少個人和家庭傾家蕩產血本無歸非法集資是圈套收益根本不可靠瑞昌公安提醒廣大市民理財一定要理性千萬別信高回報 什麼是非法集資當前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領域是非法集資的重災區。非法集資的危害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後,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佔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因此,對消費者而言,一旦誤入非法集資陷阱,結局很大程度上便是血本無歸。
  • 聯璧金融和錢寶,目前定性到底是集資詐騙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作者:廣強律師事務所非法集資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 曾傑導語:聯璧金融到底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還是集資詐騙罪?相信這個問題是當下偵查機關的調查重點之一,另外,從錢寶案可以看出,刑事訴訟程序中罪名被司法機關變更的情況並不少見,立案時以非法集資,逮捕時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時改為集資詐騙,最終定型如何,還需要法院蓋棺定論;有不少錢寶的投資人疑惑,這種罪名變化對投資人、被害人獲賠、清退權利是否有影響?對於投資人、受害人而言是否有影響?受害者關心是本金能回來嗎?什麼時候回?回來比例多少?
  • 都是非法集資的套路「坑」
    你有沒有心動然後行動呢? 延檢君告訴你 千萬別信! 這都是套路!且通過每介紹一人投資註冊會員給予「介紹費」獎勵的方式鼓勵已註冊會員介紹他人投資註冊會員,並許諾會員以積分兌換禮品或參加免費旅遊等,以此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白瑋」項目共吸引300餘名中老年集資參與人入會,非法吸收存款人民幣30817705元。 可惡!
  • 江蘇銀行興化支行教您如何防範非法集資
    進入2020年隨著對非法集資傳統模式打擊力度加大,各種非法集資的方式也在翻新升級,名目噱頭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防範非法集資
  • 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及常見手段
    (一)非法集資主要表現形式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從目前案發情況看,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1.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2.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 發現非法集資,這樣舉報最有效!
    文件第五條規定,舉報人可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書信、走訪等方式向處非牽頭機構舉報非法集資線索,也可以向公安部門、行業主(監)管部門舉報,然後由該部門轉報同級處非牽頭機構。四、要提供哪些舉報材料?文件第六條規定,舉報人提供的舉報材料包括以下內容:舉報情況說明、能夠證明非法集資行為的有關證據、舉報人對舉報事項、內容和證據的真實性承諾、舉報人的名稱或姓名與聯繫方式、舉報受理單位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五、獲得舉報獎勵有哪些條件?
  • 細看營業執照 別落非法集資圈套
    當天,記者從東湖經偵大隊獲悉,近幾年,非法集資活動越來越多。今年春節後,報案人數持續增加。民警無奈地表示,警方一直在加大對非法集資的打擊力度,但還是有不少人受騙。  提醒一  小心正規執照「掩護」下的違法事  8月4日,東湖分局經偵大隊接到群眾報案稱: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接到線索後,東湖經偵大隊迅速行動。不久,該大隊就偵破了此案。在這起案件中,有142名老年人因「投資」被騙,被騙資金達256萬元。9月11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正式批准逮捕。
  • 現場說「法」,公布案例;大連公安部門提醒市民:遠離非法集資
    公布一批典型案例2018年大連市公安局經偵系統啟動多輪「金融風險排查專項行動」,破獲了「香州養老社區規劃」傳銷案件、鑫麗百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軍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等一批對社會造成較大危害的特大集資詐騙、非法集資、騙取貸款、傳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