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鬥彩、琺瑯彩和粉彩?琺瑯彩瓷器價格一路猛漲

2020-12-19 往事如煙盡消散

今天小古簡單說說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都有什麼區別,學好了就再也不怕別人忽悠你啦!

五彩

五彩瓷器,明嘉靖時期產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基本色調以紅 、黃、綠、藍、紫五色彩料為主等帶有玻璃質的材料,按照花紋圖案的需要施於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爐經過700--800攝氏度的高溫二次鉳燒而成,其特點是創造了釉下青花與釉上彩料相結合的裝飾方法。

特徵: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

粉彩

粉彩始於康熙時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影響創作的一種釉上彩的新品種,初創時,彩繪方法與古彩很相似,多沿用古彩的才會方法,僅在紅色的染色中運用了琺瑯彩中才能見到的胭脂紅,光彩較足。

特徵: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書工細膩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立體感強,不僅手感立體,而且表現的對象也立體、逼真。

鬥彩又稱逗彩,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

創燒於明朝成化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

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畫面出現釉下青花與釉上鮮豔色彩爭研比美,故稱「鬥彩」。

特徵: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小杯胎體之薄幾同蟬翼,可映見手指。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

琺瑯彩

琺瑯彩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亦稱「瓷胎畫琺瑯」。 琺瑯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明麗,畫工精緻。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瓷器拍賣價不斷飆升,並且跨越億元關口。出手+171-5528-8340早在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過牆枝蝠桃紋大盤」,以1520萬港元成交;在2002年,又一件雍正琺瑯彩題詩過枝梅竹紋盤以3252.41萬港元成交;現在更是無價之寶。2005年一隻清乾隆御製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現存我國國家博物館)在蘇富比拍賣行舉辦的秋季單件專品拍賣會上以1.1548億港元買下。據悉,該瓶曾於1975年出現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其時的成交報價為1.6萬英鎊,30年時刻,身價暴漲了近千倍。

相關焦點

  • 教你如何分辨青花,粉彩,新彩,琺瑯彩,鬥彩
    很多朋友分不清什麼是鬥彩,什麼是粉彩,什麼是新彩,接下來帶著大家認識一下這些瓷器。首先是鬥彩,鬥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鬥彩又叫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好似爭奇鬥豔而得名。
  • 區別「五彩」、「鬥彩」與「粉彩」瓷器,這一篇就夠用
    在瓷器史上,先後出現了五彩、鬥彩與粉彩瓷器,很多「老司機」都說不明白它們的本質區別是啥,今天小編冒昧的試一下。粉彩瓷器首先,不管是五彩還是鬥彩,我們得先說明白,彩是什麼?在鬥彩中,青花的作用非常明顯,多用於勾勒所畫圖案和器物口沿的輪廓線。在五彩瓷器中,青花的作用則與其它彩沒有區別,只是多居於釉下。上面的內容說了五彩和鬥彩瓷器的區別,那麼五彩和粉彩有什麼區別呢?
  • 瓷器鬥彩五彩粉彩三彩,如何區分這三彩
    鬥彩、五彩、粉彩均為瓷器彩繪的一種工藝,遠遠觀之,端雅大方,色澤妍麗,並未覺有何差異,然而細察之,的確能發現其不同之處。且各有其特色,一「彩」可分三瓷也,此三瓷之異,可如下分辨之。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
  • 琺瑯彩之外的又一燒造大作——粉彩瓷器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粉彩瓷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豔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
  • 粉彩瓷器的巔峰:瑰麗華美的雍正粉彩瓷器鑑賞
    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其瓷器質量高超,彩釉品種空前豐富,有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粉彩、鬥彩、五彩、琺瑯彩,以及各種顏色釉瓷。釉上釉下彩繪,高低溫色釉無所不備,唐英《陶成紀事碑》記雍正彩釉達五十七種之多。其粉彩、琺瑯彩、色釉及仿古瓷的藝術成就最高。器物造型豐富,圓、琢各式具備,製作精巧。器形俊秀典雅,瓷質瑩潤,胎薄體輕,胎質潔白。
  • 外來的琺瑯彩,如何融入中國瓷器製造,創造出了美麗的琺瑯彩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出現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的瓷器精品。後來到了元代後期,開始出現以藍白相間的青花瓷為代表的瓷器。到了明代,這種藍白相間的瓷器,為明代代表性的產品。明代中期,出現了鬥彩工藝。這使得瓷器表面開始呈現萬紫千紅的狀態。到了清代,隨著東西方交流的更加普及,來自西方的琺瑯彩繪畫技術流入到中國。
  • 鬥彩是一種創新技法,它把釉上彩與釉下彩完美融合
    沈人文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一篇"皮球紋"的文章中提到鬥彩時還叫做「豆彩」。有時候,學者們會寫作「逗彩」。甚至歷史上,鬥彩雞缸杯一直被稱為「青花五彩雞紋小杯」。鬥彩的說法不過才幾十年而已。在明代,釉上能「鬥」的彩,只有五種;但到了清代後出現了琺瑯彩、粉彩後來還有新彩,其實也可以把它們歸入鬥彩之中。只不過後世總是習慣性地把鬥彩、粉彩、五彩、琺瑯彩相提並論,總會讓人們誤會鬥彩是某種特殊的彩料,與其它彩繪手法是並列關係。這無疑增加了一些理解鬥彩與其它彩繪關係的難度。
  • 乾貨:清代瓷器鑑賞口訣大全
    清代三百多年歷史處於中國瓷器工業已經成熟,世界手工業大發展和歐洲工業革命的時代。在瓷器製作業,清政府派督陶官督造官方用瓷。而官方以欣賞和把玩要求制出賞品瓷。加之這時的制瓷工業受國內外影響深,外來的琺瑯彩被用在中國瓷器上,瓷器的其他方面也極度發展,如:有瓷製作的宮廷用轉心瓶,鏤空雕塑複雜的燻爐等。
  • 中國瓷器釉色大全!(收藏必備)
    中國陶瓷釉色種類繁多,大致可以青花、粉彩、琺瑯彩、晶彩、結晶釉、鬥彩、古彩、墨彩、水點桃花、釉裡紅、料器琺瑯、白釉、黑釉、鈞釉、青白釉、白釉黑彩、乳白、金屬釉。歷史上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胎體,它是陶瓷的美麗外衣,有的單純如一,有的五彩繽紛。
  • 經常聽的釉上彩和釉下彩,到底是什麼?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的過程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彩瓷主要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 鬥彩,致敬!粉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全器十六道紋飾,十五種釉彩。口部為紫地、綠地琺瑯彩纏枝花紋各一周。頸、肩部有仿汝釉、青花纏枝花、東青釉印花各一周,各層紋飾間以金彩弦線相隔。腹部祭藍地描繪金開光彩繪十二幅吉祥圖案,其中六幅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卍字帶等,寓意「丹鳳朝陽」、「太平有象」、「吉慶有餘」以及樓閣山水、博古圖案等。足內施豆綠釉,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 珠海億緣文化:遺落民間的清宮《琺瑯彩五福捧壽紋盤》震撼現世
    清代瓷器上畫5隻蝙蝠以象徵五福,構圖常以四隻蝙蝠環一壽字,壽字中間又一蝙蝠,亦有以五隻蝙蝠環以壽桃或壽字的,意即「五福捧壽」。五福捧壽紋於清乾隆朝頗為盛行。粉彩、琺瑯彩、鬥彩、礬紅均有燒造。《書·洪範》中有五福之說。
  • 收藏拍賣行情觀察瓷器板塊:彩瓷風雲
    鬥彩和五彩是繼青花之後的另兩種彩繪瓷器,均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種色彩,施彩工藝也頗為相似;而粉彩則是後來產生的另一種彩瓷。《南窯筆記》的作者認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圖案的就稱為鬥彩。陶瓷史上最負盛名的鬥彩是明代成化鬥彩,其中鬥彩雞缸杯更是精美絕倫,這與成化瓷器修胎極精緻細薄和施釉極晶瑩潤白有關。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藝術價值極高的鬥彩瓷器製作。     五彩是在已燒成的白瓷上以低溫色料描繪圖案紋樣,然後經第二次入窯燒成,最主要特點是有絢麗的色彩。
  • 精品推薦—青花瓷,粉彩,鬥彩瓷器
    瓷質大型器皿燒造極為不易,龍鳳紋亦是檔次規格較高之物,此大缸具有穩定的發色和細膩的繪畫筆觸,實乃是一精品佳作。起拍價:28000元名稱:清康熙 五彩詩文瓷枕L:46cm說明:無錫文物商店舊藏,此五彩脈枕器型端莊,紋飾流暢,釉面溫潤,傳世包漿自然。畫工嫻熟,五彩豔麗,做工精湛,實屬難得一見的美品!
  • 明青花五彩的分類和成化鬥彩簡介
    青花五彩的範圍比較大,它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混合彩瓷總稱。青花五彩主要分為「早期青花五彩」、「青花鬥彩」、「後期青花五彩」三個主要分類,接下來本文將介紹青花五彩的特徵和成化鬥彩。成化青花五彩鴛鴦蓮池紋盤2、青花鬥彩青花鬥彩創製於成化時期,之所以稱其為「鬥彩」,是因為該類彩瓷用釉下青花勾繪圖案輪廓,再用釉上彩填繪裝飾,
  • 拍賣新視野:清朝粉彩瓷器佳作精品賞析
    拍賣新視野:清朝粉彩瓷器佳作賞析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粉彩瓷以絢麗奪目的色彩、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格調,深受廣大藏友偏愛,在拍賣市場上也是各大收藏家競買熱點之一。
  • 古老的中國製造,傳統的標籤:我國瓷器的四大代表
    要論到古代中國最能讓世界各國人記住中國的名字和對中國製造印象最深刻最能成為代表標籤的,無非就是茶葉、絲綢和瓷器。而其中,小編個人覺得瓷器最有代表性,而中國的英文單詞「CHINA」也是與瓷器的英文單詞是相同的,有說法就是專門用瓷器的英文單詞命名了中國,可見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印象最深的還是瓷器。那我們就來說說瓷器,古代中國的傳統四大代表瓷器都有哪些?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清朝的琺瑯彩
    琺瑯彩的評價《陶雅》中寫道:"雍正窯極精之脫胎瓷畫,有四絕焉。質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絕也;薄如卵幕,口噓之欲飛,二絕也;以極精之顯微鏡窺之,花有露光,鮮豔纖麗,蝶有茸毛,且頸項豎起,三絕也;小品而題極精之楷篆各款,細如蠅頭,四絕也。"這便是評價雍正朝琺瑯彩瓷器的。
  • 一個小小的「雞缸杯」款式和圖案都不算複雜,它憑什麼值2.8億?
    清康熙鬥彩盤 1662-1722年Doucai and iron-red Dragon dish@ 香港蘇富比康熙那個時期,國強民盛,他可不僅僅是復興了「鬥彩」,他是將歷史上所有的名窯,都復燒了一遍,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創燒了一種新的瓷器,那就是「琺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