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不管是皇帝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離不開一件共同的事情,那就是吃飯。都說民以食為天,在物質生活條件不好的家庭之中,吃飯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存下去,但是在有錢的大戶人家裡面,吃飯更多的是為了享受到食物帶來的滿足感。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看到過關於古代皇帝的電視劇,在那些影視劇之中,我們不難發現皇宮裡面的貴人的飲食結構是非常地奢華的,尤其是皇帝,最基礎的區別,皇帝的吃飯是使用的御膳這個詞語,而其他人就只是用吃飯兩個字,那麼吃飯和御膳之間存在什麼差異呢?那我們來研究一下乾隆皇帝都是吃什麼的吧!
早膳:伺候飯菜九桌,每桌十二品;羊肉二方一桌、胡豬肉二方一桌、盤肉八盤一桌、壽意蒸食爐食一桌、小食三桌六盒
乾隆帝在飲食上面是從節儉變成了奢華,最後是繁雜的轉變。光早膳就有九桌的食物,但是根據歷史史書的記載,皇帝每一種食物最多不能超過三口,所以一般就是嘗嘗味道就換下一道菜了。而且吃不完的飯菜大多數是賞賜給伺候皇帝用餐的小太監或者是侍衛。
午膳:燕窩扁豆鍋燒鴨絲、酒燉鴨子、燕窩肥雞絲、羊肉片、託酒鴨子、清蒸鴨子、燒狍肉攢盤、巧果、孫泥額芬白糕
眾所周知,乾隆在位的時候經常會南下江南,根據史書的記載,乾隆每一次下江南都會吃的一道食物就是酒燉鴨子。乾隆對於吃鴨子是有目共睹的,在皇宮的御膳房裡面光做鴨子的廚師就有很多。皇帝用午膳不超過一小時,但是廚房裡面的人需要從清早就開始忙活。
晚膳:熱鍋一品、琺瑯碗菜六品、攢盤肉一品、點心三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
一般來說,晚膳是屬於點心類的,因為古代的晚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般就是用完膳之後就是就寢的時間。所以皇帝吃的也是比較簡單的,當然這個簡單是對於早膳和午膳來說的。
這僅僅是乾隆皇帝一天的食物,在碰到節假的時候宮裡面的夥食是有著更大的變化的,光看皇帝這一天的食物,我們就能感受到吃飯和用膳的區別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