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脫的蘇軾,在送別好友的宴席上,寫了一首詞,同歌女較起了勁

2020-12-09 歷史東風吹

時間在一點點向前,萬事萬物都有輪迴,人事物都隨著季節隨時更替,最欣喜的是與人相遇,最痛苦的是舊相識的離開。但生活還在繼續,沒人能夠阻止「聚散終有時」,坦然接受才是釋懷的最好辦法。

今天要說的蘇軾的這個作品,裡面充滿了對分別的感懷,東坡先生便是經歷了欣喜後,又遭受了痛苦,因為很久沒見的老朋友相見又匆忙同他道別,於是東坡先生寫下了這首詩,不光是對朋友的不舍,也同時隱喻了世事的無常。

《臨江仙·送錢穆父》蘇東坡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01蘇軾感嘆老朋友的遭遇,慚愧自己的變化

這句話蘇軾感慨了老友這幾年的經歷,自從上次分別已經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而三年過去了,他依然獨自行走在江湖中,獨闖天涯,踏遍了世俗紅塵。

此時,蘇軾的感慨也不是沒有道理,彼時的他也非常心煩,因為受到朝廷裡同僚的排擠,讓東坡先生身心俱疲,見到多年老友,也讓自己傷透的心得到了寬慰。

02朋友狀態極好,可憐自己

這句蘇軾直接誇讚感嘆自己的朋友,即便是飽經風霜已經有三年之久,但看面色依舊是滿面春風,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和被生活蹂躪後的頹廢。

可以看出,東坡先生極其佩服這位老友。感嘆他的心態比自己好,想到自己的種種遭遇,放在好友身上,好像根本就不值一提。

03稱讚朋友的氣節,像自己一樣

看起來這位老朋友就像一口毫無波瀾的古井一樣,十分的平靜。好像並沒有受到挫折的影響。就像秋天的竹子一樣正直,有骨氣。

蘇軾絲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同時也有一點同情老友的遭遇,但看到他這般有精神,也就放心了。

同時也是在安慰自己,我們兩個人的遭遇差不多老兄已經這麼有氣節了,我自己也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被困難所打倒,被世俗所沾染。

04就要離開,心情不美麗

可是朋友連夜就要趕著離開,才剛剛見面,還沒有平復內心的喜悅,心情就又一下子變得不好了。這裡描寫到的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雲霧。

這麼突然的情緒變化,弄的蘇軾措手不及,但是他又不得不為這位老朋友送行。蘇軾的心情一下子從山巔跌到了谷底,只是實在是不能強留,於是只好用慘澹的風景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05蘇軾展示可愛一面

這裡提到了兩個人吃飯請的一位歌妓,本來即將經歷離別已經非常傷心了,剛剛調整好情緒,痛飲解除心中的惆悵,這歌妓卻還跑到酒杯前面搔首弄姿,唱一些令人傷心的歌,快點停下吧,我們不想聽了。

可愛的東坡先生終於在這一句表達出了自己的情緒,讓人看出了他也有心煩的時候。沒想到竟然還把這樣的心煩寫進了詩裡。連歌姬的表演都不想看了,能看出心情是多麼差。

06富含哲理,感嘆生命無常

生命就像在頂風的道路上逆行,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人,沒有什麼特別的,遭遇都一樣,路途一樣漫長,慢慢走吧,聽天由命是很好的選擇。每個人來到人間都是一種苦難,只要看開一些,苦難也就不是苦難了。

後世的很多讀者認為,東坡先生這首作品的最後一句的意思,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在官場上受到排擠,種種不公平的遭遇,他早已經能夠非常平和地應對所發生的一切。作為豪放派的他,直言不快導致了他現在的處境,但這一切都沒有把他打到。

蘇軾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悽慘,低落消沉的心境卻無人訴說,只能全部寄托在詩詞當中。 想要了解他的一生,這裡推薦大家這套詞傳,其中包含《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歷史東風吹結語: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當過官的普通人,一生中也一定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困頓不堪,但不公平和排擠有很多。

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生來皆苦,大家一起走在生活這條不平坦的路上,倒不如慢慢走,慢慢看,也許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或者說,生活已經這麼難了,不如好好地調整好心態,至少接下來的路不會就會順遂很多。

相關焦點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別》:「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白居易《南浦別》:「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徵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等。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
  • 蘇軾一首送別好友的詞,最後一句將離別之苦渲染的淋漓盡致
    蘇軾性格開朗,待人坦誠,心胸豁達,即便在充滿矛盾與爭鬥的官場上,也結交了無數的朋友,如陳述古、楊元素、蘇伯固等。但宦海沉浮,升遷貶謫司空見慣,歡聚離別更是家常便飯。蘇軾十分多情,一旦與朋友分別,惜別之情便油然而生,分手之後也常常思念感懷。所以,送別贈答詞的數量很多,感情也真摯深厚。這一點從送別陳述古的詞中,便可略見一斑。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在蘇軾有一次去密州任職官員,在赴任的途中到達潤州,而當地的太守許仲途專門擺設大宴席來接待蘇軾,當然還有一些官妓伴隨著舞蹈。在當時就有兩個官妓主動向蘇軾提出不想做官妓了,深切地懇求蘇軾能替他們在太守面前說一說。
  • 蘇軾的一首送別詩,情緒的反轉,讓友人得到勸慰,離別不再傷感
    所以說,多愁善感的文學家們寫的離別,都是有非常濃厚的個人情感的,總能給人傳達一種壓抑的信號。但是,也有一部分作品,在描寫離開的時候,用自己非常開闊豁達的心情,渲染出整個作品非常釋然的基調。這些作品中,最經典的就是宋朝的大詩詞作家蘇東坡的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蘇軾的一首詞,叫做《臨江仙.送錢穆父》。一起來看一看蘇軾對於分別的解讀,以及他豁達的心境。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一提起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詞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但是在仕途上卻是跌宕起伏。但蘇軾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蘇軾並不是我們定勢思維中的那種刻板書生的形象,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非常幽默而且「調皮」的人。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歐陽修傳世書法蘇軾第三次來到平山堂的時候,歐陽修早已去世,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歐陽修當年的親書手跡,其中就有一首《朝中措》的詞: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這首詞有一條小序「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原來劉原甫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學者劉敞,他是歐陽修的好友。嘉祐元年(1056)劉敞出守揚州,當時在京城汴梁的歐陽修為劉敞餞行。此時歐陽修回憶起自己揚州工作的經歷,寫下了這首送別詞《朝中措》,對劉敞的揚州之行寄予厚望。劉敞到任後登臨平山堂,想起平山堂的的創建人、他的好友歐陽修,就將歐陽修的這首餞行詞刻在了平山堂的牆壁上。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告別詩在古時候時非常常見的,因為那時候的別離說不定就是一輩子了,所以感情會格外的深厚,別離會格外的傷感,今天讓我們來讀一讀蘇軾別離時寫給好友的一首詩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朋友家的亭子風景太美,蘇軾寫下一首灑脫的詞,最後一句流傳千古
    如此美景,自然不可無詞,於是,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一首極其灑脫的詞——《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 蘇軾為了送別老友,寫下一首《臨江仙》,最後兩句驚豔了後世千年
    二人短暫的相聚之後,蘇軾填詞一首,為之送行。詞作末句和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的名句,意思相近,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宴席上敬酒的姑娘,請不要緊皺你的眉頭。人生本來就像是一個大客棧,我也和你們一樣,大家都來來往往的過路人。「改火」是上古時鑽木取火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節日,相傳是「寒食節」的起源。在唐代,官府會在寒食日賜給百官「新火」。所以「改火」的周期就固定為一年了,「三改火」就是三年的意思。
  • 送別好友之際,辛棄疾寫下一首詞,鐵骨錚錚的他悽然落淚
    這個名字,便出自於辛棄疾的一首詞《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為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詞,讀懂了受益終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說起宋詞有一位大文豪那是怎麼也繞不過去,也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蘇軾,他的一生可謂是堪稱傳奇,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那都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而他筆下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首比一首經典,其中很多的詞作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也是一首很抒情,同時又充滿了哲理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漫不經心,蘇軾也是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蘇軾最有出息小兒子的一首詞,豪情和灑脫不輸父親
    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就是蘇洵、蘇轍、蘇軾三父子在文壇的地位。但或許是才名太盛吧,這蘇家父子一生宦海沉浮,吃盡了苦頭,特別是蘇軾更是嘗盡苦楚。以至於對於自己的三個兒子,蘇軾在《洗兒詩》中發出了「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感慨。事實上,蘇軾有四個兒子,除其中一個夭亡外,其它三個兒子雖不如父親那般耀眼,但也都算得上一表人才。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 蘇軾作一詞慶賀好友喜得貴子,引用2個典故,逗得眾人開懷大笑
    因為陳季常特別怕老婆,所以蘇軾就寫了一首《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從這裡面還出了特別經典的「河東獅吼」一詞。蘇軾僅用4個字就將好友陳季常怕老婆的事情體現得淋漓盡致,之後更被天下人所知,簡直堪稱最佳損友。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蘇軾的詞作,也是他的調皮一作。
  • 蘇軾最想得開的一首詩,其中7個字大俗大雅,卻道盡其一生灑脫
    被貶黃州是蘇軾一生漂泊的開始,卻也是詞壇的一大幸事。被貶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等多首千古絕唱。在這一首首詞作中,我們見識了蘇軾的豁達,也了解了他的悲情,可以說這段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詞作題材,讓他終於站在了詞壇之巔。
  • 蘇軾和弟弟每人寫了一首《水調歌頭》,誰的水平更高?
    蘇軾的大名不用多說,論豪邁灑脫,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關於蘇軾還有一個文壇佳話,那就是「三蘇」。就是蘇軾的父親和蘇軾的弟弟,這一家父子三人都是大文學家。很多人會認為,蘇轍的水平比不過蘇軾。其實不然,「唐宋八大家」不是那麼容易評上的。蘇轍在詩詞方面,或許沒有蘇軾名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