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單車迎來今年第二次漲價,共享單車的下半場,騎車不如坐公交

2020-12-17 小兔說科技

時隔4月,哈羅單車在今年迎來第二次漲價,從8月9日起,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相比於此前30分鐘1元上漲了50%。

對於共享單車的價格上漲,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單車行業曾經燒錢補貼大戰已經結束,活下來的單車企業,為了生存,普遍上調價格,這是共享單車進入下半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共享單車盈利的核心是每天車輛的使用人次,通過車輛投放、維護、服務等運營能力的提升不斷的提升車輛的使用頻次,即使單次收費價格略低,也可以實現盈利。

但是,單車這個東西實在是同質化嚴重,憑服務來實現差異化或者說提升客戶黏性實在太難。

在經歷了燒錢大戰和洗牌大戰之後,共享單車迫切需要盈利,所以漲價是必然趨勢。

今年3月,天氣逐漸回暖,受季節性影響的共享單車行業又將迎來「春天」,隨著用戶騎行數量的快速增長,便有了今年第一輪調價。

3月21日,小藍單車率先調價,將起步價調整為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為每15分鐘0.5元。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摩拜單車、哈羅單車在北京地區實行漲價。

在第一輪漲價之後,7月26日摩拜單車在上海、廈門和廣州等城市宣布計費又出新規則。

8月9日哈羅單車的計費規則實施後,也將是今年的第二輪漲價。

共享單車在接連幾次漲價,雖然漲幅金額並不高,但每次調價總會觸碰市場神經,引發不小的熱議。

藉助共享單車出行的消費群體多數還是價格彈性高的人群,對這些人來說,共享單車並不一定是剛需。一旦提價帶來的收益抵不住因為價格敏感而流失的消費力就會得不償失。

不少網友發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見:有部分用戶說可以接受,也有用戶表示到了騎車比坐車更貴之時,只有轉而乘坐公交車出行了……

共享單車漲價就可以盈利嗎?要想實現盈利,僅僅靠漲價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實現精細化運營,提高單車使用壽命,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集體漲價,1小時4元,騎車比坐公交貴?
    原標題:1小時4元,騎車比坐公交貴?!共享單車集體漲價,你還會騎嗎? 今年4月份以來,多家共享單車平臺先後上調價格。除了杭州,還覆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各家平臺的漲價幅度是多少,是否影響市民出行使用的積極性呢?
  • 顏色少了價格漲了:濟南共享單車迎來「黃、藍、青」三色時代
    顏色少了,價格卻漲起來了經歷多次洗牌之後,除了看到市面上共享單車的顏色越來越少,人們的另一大直觀感受莫過於——共享單車的價格正在上漲,甚至不如坐公交車實惠。「這一趟花了四塊錢,比坐公交車貴多了。」近日,小半年沒騎共享單車的張林市民發現:小區門口公交站牌旁的共享單車比以前多了不少,除了「多出來」的車子,還有「漲起來」的價格。張林家住魯能領秀城小區,單位在歷山路,平常上下班都是坐公交。6日周末加班,張林心血來潮地騎了趟共享單車去單位。一騎才發現,共享單車早已不似昔日那般實惠,「騎這一趟花了3元,比坐公交車還貴。」
  • 共享單車進入下半場 哈羅單車何以獲青睞?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說起共享單車,沒有人會忘記貼上「便利」這個標籤:出去辦事,如果路程不遠,首選共享單車,取車、停放方便,不用受堵車之苦,還綠色環保。上下班,從家到公交、地鐵站或者站點到單位有點遠,騎上一段單車,輕鬆又節省時間。
  • 哈羅單車的員工剪短了青橘單車的車鎖,是誰動了共享單車的奶酪?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單車確實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共享單車剛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就經常是騎著OFO和摩拜單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由於共享單車的出現,我們的生活確實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共享單車剛剛興起的那段時間,各大共享單車巨頭都是在積極地布局自己的市場,同時各大巨頭也是在大量的燒錢,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要想佔有一片市場,他們就需要先打敗這個市場上的競爭者,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很好的發展下去。但是在共享單車後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卻發現國內一下子出現了好多種共享單車。
  • 昆明哈羅單車漲價 市民細算「出行帳」
    原標題:哈羅單車漲價 市民細算「出行帳」  自4月北京哈羅單車宣布漲價以來,5月28日起,昆明哈羅單車也悄悄漲價了。昨日,記者在哈羅單車App界面中看到,彈出窗口顯示計費標準為1.5元/30分鐘,相比哈羅單車剛進入昆明時1元/30分鐘的計費標準有所上漲。
  • 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從去年9月開始,哈羅單車更是迎來了高光時刻,在進行品牌升級之後,哈羅單車變成哈羅出行,目前,其旗下不僅包含有單車、助力車、汽車,同時還將介入出行的網約車和生活類服務等,前段時間,哈羅出行還聯合螞蟻金服、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正進軍電動車市場中,做起了供應鏈環節中的充電業務。  哈羅正在由一個單一的平臺向著多元化發展。
  • 哈羅單車漲價一小時收費4元,網友:這還是共享單車嗎?
    哈羅單車漲價一小時收費4元,網友:這還是共享單車嗎?就在前段時間關於哈羅單車漲價的消息滿天飛,這也是自從摩拜單車還有小藍單車宣布漲價之後第三款宣布漲價的共享單車,很多人都覺得共享單車漲價之後就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了,還不如去打車了,很多人士都認為共享單車漲價是因為這樣的幾個原因。
  • 哈羅單車漲價背後的原因
    最近,共享單車漲價悄然拉開序幕,阿里巴巴旗下的哈羅單車由1小時1元的收費漲到1小時4元,漲幅最高,進而引發熱議。哈羅單車為何漲價? 漲幅為何高於其他共享單車?此時阿里希望重新布局共享單車,而哈羅也瞅準機會並抓住了它-- 選擇阿里作為靠山。哈羅單車開始進攻一線城市,大量的哈羅單車在一線城市隨處可見,支付寶接入哈羅單車的入口,引入更多流量。為了能以理性、非補貼的方式爭奪更多用戶, 哈羅與支付寶聯合推出」信用免押「, 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哈羅單車,也迫使其他公司採用信用免押的模式。這無疑給同行一次沉重的打擊,哈羅也趁機迅速的積累起用戶。
  • 共享單車下半場,免押後企業靠啥活?
    由於擔心押金難退,市民孫小姐早在去年就退了摩拜和ofo的押金,只留下了哈羅單車,可哈羅在南京數量少,有時候走幾個停車點才能遇到一輛。現在摩拜免押,她又有了新選擇。  7月5日,摩拜單車宣布在全國範圍內無門檻免押騎行。這樣一來,共享單車的有押金陣營僅剩下ofo一家。  採訪中,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就在摩拜宣布免押的當天,不少ofo用戶倒戈,立即申請退還了ofo的餘額及押金。
  • 肆無忌憚地開始漲價了!在阿里的幫助下,哈羅單車最終熬死了對手
    近日,我接收到了哈羅單車給我發送的一則消息,助力車漲價了,由原來的2元錢30分鐘變成1元錢10分鐘。不只是助力車漲價,單車的費用也是一直在漲,月卡費用從以前的一塊錢一個月變成了現在的九塊多一個月。現在中國的共享出行,好像摩拜和ofo都已經不行了,反而是哈羅單車後起之秀挺到了最後,在阿里的幫助下,哈羅單車最終熬死了對手。
  • 共享產品集體漲價怎麼回事 共享單車漲到1小時4元
    前兩年最火爆的共享經濟,如今似乎風光不再。曾經遍布杭城的各色單車,只剩藍、黃、橙幾種顏色還在堅守。打不開更大的市場,漲價成了共享企業的普遍做法。8月15日,摩拜單車在杭州推出新版計費方法,在時長費的基礎上,加收起步價。而這並不是共享單車首次漲價,早在今年6月,哈羅單車就已經大幅提高了時長費用。
  • 共享單車又漲價 貴過公交地鐵還騎嗎?
    昨天起,摩拜單車開始在北京調整計價方式: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出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  眼看著如今共享單車的起步價已悄然貴過普通公交車價格,1小時騎行的路程和花費性價比已經不如地鐵,還要不要騎成了不少市民的疑惑。
  • 一家獨大後的哈羅單車為何頻頻漲價?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已經融入進我們的生活。然而,在ofo折戟、摩拜被收編後,一直以廉價著稱的共享單車卻在今年多次漲價,發起者則是如今一家獨大的哈羅單車。作為共享單車領域的佼佼者,哈囉單車於今年多次修改計費規則。
  • 哈羅單車為什麼要漲價?
    相較於大肆補貼的ofo、摩拜,哈羅單車則一直低調和冷靜很多。哈羅單車瞅準了時機,找到了阿里作為靠山,而阿里也正希望擺脫ofo的泥潭,重新布局共享單車。哈羅的漲價,雖然有些出乎用戶的意料,但也是哈羅理性運營的結果。哈羅單車計費規則?
  • 漲價了,共享單車你還騎嗎?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胡佳麗 付光宇)近日,幾家主要的共享單車均不約而同悄然漲價。當資本潮水退去,行業經過一輪洗牌後,存活下來的共享單車將如何在共享經濟的「下半場」再出發?共享單車漲價了,你還騎嗎?
  • 摩拜和哈羅單車漲價,你以為只是為了盈利?
    共享單車是這幾年的一個新鮮事物,早期由於各共享單車企業競爭市場份額,大量給用戶補貼,讓大家的共享單車騎行費用很低。從今年開始以摩拜和哈羅單車為主共享單車企業陸續開始漲價,起步價從1元變成1.5元。大家只從表面上看,摩拜和哈羅單車漲價了,有些人認為共享單車漲價,會失去一部分用戶。難道摩拜和哈羅單車不知道漲價會失去一些用戶嗎?為什麼摩拜和哈羅單車非要漲價呢?
  • ofo又漲價!三大共享單車,騎哪種最划算?
    如果你是一名經常使用共享單車的網友,那你一定的注意了!從20日開始,ofo將取消支付寶免押金服務,並且已經用完月卡的用戶,也開始漲價了!而且這個漲價還是不小數額。公交卡用滿30次都有6折的優惠,這ofo沒優惠就算了,還三分鐘就收2塊錢,按照ofo滿大街爛車的情況,這一頓車騎下來...估計沒有六七塊都下不來。相信看到這裡,不少小夥伴都開始嘀咕,ofo這麼貴了,那以後我們還能繼續騎共享單車嗎?
  • 共享單車的下半場,還能怎麼玩?
    二是青桔單車,它是滴滴的「親兒子」,雖然相繼投資了ofo、接管了小藍單車,但滴滴還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靠不住,於是推出了自營單車品牌——青桔,寓意著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的果實。希望背靠1.2億的網約車用戶,向單車領域拓展。那麼,共享單車下半場,究竟有什麼新花樣?
  • 共享單車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在現而今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了。在從家到單位,從單位到家,人們在單車的往來穿梭中,工作著,生活著。在共享單車成為日用工具的一部分後,圍繞著單車引出的一堆故事,自家也忍不住發出不少感慨來。
  • 共享產品集體漲價,哈羅單車從2塊漲到4塊,你會騎它嗎?
    2019年5月,摩拜、小藍車、哈羅單車紛紛漲價,其中哈羅單車漲價直接翻倍,從每小時2塊漲到4塊。這哪是我騎車?明明是它騎我嗎!共享單車為什麼漲價呢?不賺錢唄。共享單車前期投入大,維護成本高,除了收租金外,盈利模式並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