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羅馬地標建築、擁有2000年歷史的鬥獸場南側已比北側低了15英寸(約合38釐米),可能需要進行類似比薩斜塔的結構性維修。鬥獸場南側緊挨著羅馬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有關部門認為,交通擁擠產生的「動態震動」可能是造成鬥獸場傾斜的主要原因。

鬥獸場負責人、考古學家羅塞拉·雷亞說:「如果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我們就需要處理兩個分離的建築結構,並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

始建於12世紀的比薩斜塔曾因其穩定性隱患對公眾關閉了10年。通過加固斜面和地基,比薩斜塔2001年得到了成功的修復。

雷亞認為,鬥獸場也需要進行類似的修復工作,專家需要評估出最好的維修方案。一項2100萬英鎊(約合2.105億元人民幣)的維修款提議已於7月30日被提交到義大利文化部。(北晚)

相關焦點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古代羅馬的象徵,是我們在歐洲的第一個景點。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代表了古代羅馬建築的最高水平,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幾千年來,它在文明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鬥獸場演變成一個城市的象徵,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個羅馬的城市和一個義大利的國家古代羅馬的鬥獸場是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建於公元72年,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後威斯巴西安皇帝的偉大成就而建造的。80000名猶太囚犯辛辛苦苦工作了八年才完成。鬥獸場佔地20000平方米,周長527米。它能容納9萬名觀眾。
  • 羅馬鬥獸場(圖文)
    舉世聞名的羅馬鬥獸場或稱競技場實際上是一片斷垣殘壁。如果不是川流不息的遊客進進出出,一個人站在那高聳入雲的破牆頭子底下,肯定會提心弔膽:誰知道這屹立了上千年的傢伙會不會轟然倒塌,叫人葬身瓦礫之下呢?
  • 羅馬的象徵——古羅馬鬥獸場
    這裡是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的象徵,到羅馬沒來大鬥獸場就像到中國沒爬長城一樣。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羅馬鬥獸場:羅馬永恆的象徵,千年前的鬥獸場歷史!
    羅馬鬥獸場又譯作古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 走進了解羅馬鬥獸場
    與外圍三層不同,羅馬鬥獸場的第四層——也是最靠內的一層——由大面積的石壁組成,上面點綴著小窗戶。來到鬥獸場的內部,這裡的看臺也和今天的體育場一樣分了許多層。不過千萬別認為人們可以隨意就座。在古羅馬,鬥獸場內部的座位也是嚴格按照等級尊卑和地位高低來分配的,由低到高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分區。
  • 最佳旅遊好去處,義大利最古老的鬥獸場:羅馬鬥獸場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是義大利的羅馬鬥獸場。就如它的名字一般,它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和奴隸決鬥的地方。它佔地面積有2萬平米,其中牆高57米,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稱。它可以說是羅馬來,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了。
  • 古羅馬鬥獸場思考
    條條大路通羅馬,據說西方人都這麼說。斯巴達克斯起義,小時候我們讀過這一課。西歐之行,我們直奔義大利首都羅馬,儘管早就做足了功課,但當我們鑽出地鐵,迎面看到全世界都熟悉的古羅馬鬥獸場的斷臂殘牆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如此規模,如此巍峨,現代與古代如此近距離,這時空實在讓我們一下子難以轉換過來。
  • 古羅馬鬥獸場
    今天介紹的建築是古羅馬鬥獸場,英文Colosseum,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又譯做羅馬角鬥場、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競技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位置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市中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 羅馬旅行必去地標景點: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世界有名的地標。作為羅馬的重要景點,鬥獸場是去羅馬的旅客必去之地。遊覽鬥獸場的最好方法是參加鬥獸場的官方參觀團,因為這些官方團會帶你去一些鬥獸場裡不對外開放的部份,非常超值。上午去完旁邊的古羅馬廣場過來大概中午時分,鬥獸場入口已經排滿了人。跟官方團的好處就是不用排大隊,直接進去領票。領票的隊通常會小很多,減少排隊浪費的時間。領了票後售票員讓我們在第四號門等我們的領隊。我們報的是個英文團,他們也有其他語言的團給遊客選擇。
  • 羅馬鬥獸場競技殺人場所!
    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已經快2000歲了。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條條大路通羅馬,千瘡百孔的羅馬鬥獸場
    何時有鬥獸場,何時就有羅馬,當 鬥獸場倒塌之時,也是羅馬滅亡之日.提到義大利,一定不能少了羅馬,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和文藝復興的歷史在我腦海裡翻滾,來到羅馬最重要的就是去看一看羅馬鬥獸場的千瘡百孔,被古代羅馬人的智慧所震撼,因為他集合了給排水,上下聯動怎麼運輸猛獸等開光裝置,是古羅馬人智慧的結晶。
  • 《古羅馬鬥獸場遺址》白日鼠-協助拍攝
    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鬥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鬥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徵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鬥獸場內部的看臺,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鬥獸場的真實名稱叫做佛拉維歐圓形劇場,由韋斯馬列西亞諾皇帝始建於公元72年,而由他們的兒子提圖皇帝完成於公元80年。
  •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我是2016年3月24號去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參觀的,是當地時間下午的3、4點鐘左右,一下旅遊大巴車,就看見遠處有彩虹掛在天上
  • 羅馬鬥獸場,感受歷史的滄桑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裡已有羅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於古羅馬廣場較低的一頭,是羅馬最具地標性的建築。這裡曾是角鬥士們性命相搏、死囚們與餓獅苦鬥的地方,也是永恆之羅馬的偉大象徵所在。
  • 《古老的羅馬鬥獸場》兩頭蛇-協助拍攝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古老的羅馬鬥獸場【第1幅圖】此作品由廊坊攝影愛好者幸先生在著名的蘇州地區拍攝
  • 輝煌雄壯的古羅馬鬥獸場的滄桑歷史
    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 古羅馬鬥獸場的真實名稱叫做「佛拉維歐圓形劇場」,始建於72年。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如今,角鬥士的身影已經不可見了,鬥獸場門口是那些假扮著羅馬戰士的義大利人與遊客收費合影的生財之地。鬥獸場內,人聲鼎沸的遊客將破落的競技場擠得滿滿的,完完全全地淹沒了來自兩千年前的嘆息。鬥獸場,古羅馬時期劇場建築,位於羅馬的威尼斯廣場南面,是古羅馬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是由維斯帕西安皇帝於72年開始修建,其子提圖斯皇帝於80年隆重揭幕。據說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服了10年苦役建成的。
  •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有多可怕,可容納5萬觀眾,角鬥士對決中,入場對決的角鬥士絕大多數都是羅馬帝國在打仗中俘獲的戰俘和奴隸,這些被俘獲的奴隸從關進鬥獸場的那一刻開始命運就被框定在「死"字上了,等待他們的是人獸搏鬥中的猛獸口中的食物,或者是在角鬥士對決中被對手殺死。
  • 建築風情: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提起義大利首都羅馬,很多人首先想到古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名觀眾,平均觀眾約六萬五千人。鬥獸場用來進行角鬥士的比賽、海戰表演、處決、重要戰役的歷史重演,以及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演出等。在中世紀前期已不再將羅馬鬥獸場用在娛樂用途,後來用作住宅、工作坊、聖職人員宿舍、防禦工事、採石場以及基督教聖地等。
  • 在羅馬鬥獸場刻字,愛爾蘭遊客被逮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說,近日,一名愛爾蘭遊客因在義大利羅馬鬥獸場的外牆石頭上刻字,遭憲兵抓捕。據悉,他可能將以破壞歷史和藝術價值建築罪名被起訴。 報導稱,這名32歲的愛爾蘭遊客將自己的名字縮寫刻在了鬥獸場的一面牆壁上,結果被保安發現,後者叫來了憲兵,將這名遊客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