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經開區開發建設局和
通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就亦莊新城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行政職權
和關聯事項完成移交
這也標誌著亦莊新城
以北京經開區管委會為實施主體
「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共建共享」
的融合發展進入深度實施階段
完成移交後,
北京經開區政府第一時間
對新領域就進行規劃施工
快來和小亦一起看看吧
建設領域首個行權項目開工
4月9日,開發建設局承接賦權之後,首個涉及兩區八鎮建設領域行政職權和關聯事項的馬駒橋鎮C-07、C-09地塊共有產權房項目建築工地已經開工。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行使部分行政權力和辦理部分公共服務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行權決定》),新擴區的165平方公裡,與城市建設相關的開發建設權限交由經開區管委會統一行使。
《行權決定》發布後,經開區開發建設局和通州區住建委做了多次溝通,將業務分為工程建設、房地產和房屋管理、住房保障以及徵收拆遷四個專題進行了交接,雙方還就職權交接工作及交接過渡期達成了共識,即堅持權責明晰、密切合作、提高效率、服務群眾的原則,確保職權行使不受影響,相關事項有序銜接。
通州君解讀:看來臺湖鎮和馬駒橋鎮的發展大計,終於被提上議事日程!
我們先看看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好傢夥全都是高精尖啊,全都是北京科學、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項目。
然而,亦莊經濟開發區卻面臨現有用地不足的情況,所以與之搭界的臺湖鎮、馬駒橋鎮的土地就被提上議事日程啦!
「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共建共享」,誒,和北京副中心與北三縣的四統一好面熟啊,看來是頂層設計沒錯了!
再看看亦莊怎麼統一開發馬駒橋、臺湖:著力推進臺湖鎮和馬駒橋鎮的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亮了,這也是臺湖鎮、馬駒橋鎮最薄弱的環節,上班路上滿是眼淚,應該是廣大通勤族心中的痛。
去年年底,亦莊的控規公式,展示了牛叉哄哄的地鐵和路網建設:
亦莊新城規劃範圍包括現階段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開發區」)範圍、綜合配套服務區(舊宮鎮、瀛海地區、亦莊地區)、臺湖高端總部基地、光機電一體化基地、馬駒橋鎮區、物流基地、金橋科技產業基地和兩塊預留地(這些,都是通州地界),以及長子營、青雲店、採育鎮工業園。
其中,現階段開發區面積約66平方公裡(功能區範圍約60平方公裡),開發區外大興部分面積約83平方公裡,開發區外通州部分面積約76平方公裡。按照行政轄區劃分,大興部分面積約131.5平方公裡,通州部分面積約93.5平方公裡。
以下的圖中,藍色線條以東屬於通州區。
臺湖次渠地區基本都屬於亦莊新城,馬駒橋鎮都屬於亦莊新城。
公共服務設施方面,《規劃》提出,構建面向產業、人才和市民三位一體的特色公共服務體系,形成「雙軸七核、多廊多點」的公共服務設施空間結構。
雙軸,即以榮華路和宏達北路兩側軌道交通站點密集處,形成南北貫穿的公共服務主軸;沿涼水河和新鳳河形成以生態開敞活力為主要特徵的濱水活力軸。
七核,就是依託榮京東街地鐵站、涼水河濱河公園、亦莊火車站、南海子公園、體育公園等形成以科技、服務、創新、活力、協作為核心的公共服務中心。
這個被北京鐵路公司廢掉的亦莊站,是七大核之一,有點粉刺啊!北京鐵路公司,不講政治,悶聲作大死。
臺湖高端總部基地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要吸引一批國際企業總部!
臺湖走的科技服務國際交往,依託於規劃高鐵站,不知道這個高鐵站是被北京鐵路公司廢掉的亦莊站,還是城際鐵路聯絡線的亦莊東站。
這裡牛大了,還規劃有高等院校,會是哪一座大學要來呢?
主要包含,中試基地、產學研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情報服務機構、企校共建研發中心。
早前,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亦莊會場活動中,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所高校、科研院所宣布與開發區企業達成合作並籤約。
這個高校,會是上述10所高校中的哪一個嗎?
真是值得讓人期待。
七大核分布圖!
臺湖光機電一體化基地,走的是智能製造,圍繞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我的天啊,妥妥的高大上!
馬駒橋的金橋科技基地,大力發展5G、集成電路!馬駒橋還是產業預留發展空間,還要建成宜居社區。
下面就是大家最關心的軌道交通了!
與京津冀、雄安新區、首都機場、大興新機場及以遠地區依託S7、國家幹線鐵路,S7就是城際鐵路聯絡線+環北京城際鐵路。城際鐵路聯絡線將京瀋高鐵、京唐(京濱)城際、京津城際、京滬高鐵、京九高鐵、京廣高鐵,全部連成一線。
與三城(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依託17號線、M21線(S6),與北京副中心依託M21線(S6)、M102線,與中心城及周邊新城依託M24線、M31線M8線南延、M17線,新城內部依託中低運量的有軌電車。
與上一版想比,M24號線比較神奇了,是不是說的就是地鐵亦莊線啊,上一版中的M29不提了,又提起了M31線,地鐵四環線也不提了。難道是規劃縮水了,還是因為副中心的強勢崛起,導致亦莊新城規劃變動比較大?
有人說M29就是南部聯絡線,M31就是北部聯絡線,北部聯絡線怎麼跑到南部了,真是關公戰秦瓊,一通操作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沒譜。
上圖並非本版規劃
在下圖中的新意就是,地鐵M21線(S6)有了向南的支線,這個支線去哪裡呢?肯定不是去找爸爸,而是去找兄弟去了,那就是去大興國際機場。
也就是說,從亦莊城區、馬駒橋地區可以通過M21支線去大興國際機場,而不用去臺湖地區乘坐S7(城際鐵路聯絡線),難怪大興機場一直說預留有S6軌道交通,現在這個謎團揭開了。
所以呢,臺湖地區去大興國際機場,有了兩個選擇,一個是S7(城際鐵路聯絡線),另一個就是有了上述M21線(S6)支線。
從臺湖方面傳來的規劃建議顯示,原來M102是下面這樣走的啊:調整規劃D2線,連接亦莊站、演藝小鎮中心、臺湖公園與環球影城。
從(被北京鐵路公司廢掉的)亦莊火車站引出,向東南方向掘進,進入張臺路後一路向東,在藝術大道(星湖園)設演藝小鎮中心站,在九德路設置臺湖公園站。
之後老司機的火車一路向北,越過京哈高速以後,文體兩開花,一直向北直搗黃龍,抵達7號線雲景東路站(萬盛東站)。
通過上圖(圖源:通州區十三五規劃)可以看到,M102線走萬盛東站的設計,其實是R1支線的死灰復燃,利用前人的規劃成果進行修改,真香定律永不過時。
另一路一路向東,在蕭太后河與環球影城水系之間一條幽靜之處設環球影城南站,之後一路繼續向東進入傳說中的張家灣古鎮(涉及到即將棚改的六小村),以及位於梁各莊的張家灣設計小鎮,這一走向是否成為環線地鐵的一部分,仍有待觀察。
我們再看看另一條神奇的天路——S6,可以看到,S6在臺湖地區,先引入亦莊高鐵站,與亦莊高鐵站以及亦莊地鐵站十字換乘。
亦莊高鐵站成了廢物點心,於是,S6另闢蹊徑吧,在兩站一街地區繼續上演傳說,這個圖中,它要跟城際鐵路聯絡線接軌,也就是亦莊東站(擬建火車站)。
那麼問題來了,S6、城際鐵路聯絡線亦莊東站,離17號線終點站——亦莊站前區南站也不遠啊,這倆站怎麼進行換乘呢,難不成用擺渡車?
通州君倒是希望兩站合一,模式參考張家灣車輛段與施園高鐵站進行一體化開發,地下走地鐵和車輛段,上蓋部分搞商業開發,這樣減少資金壓力,同時也能最大程度讓乘客方便。如果兩站換乘距離稍長,可以學學機場的步梯。
亦莊新城的道路也十分發達!
亦莊新城(臺湖、馬駒橋),也是要對標北京副中心的!
臺湖高端總部基地附近,除了前文所說的高校,還要大提升啊,有計劃的投放用地,同時做好基礎教育設施同步配套。
水綠貫城建四個城市級公園
構建全域綠色空間結構,建設森林城市,構建「一帶一廊,四主八副,水綠貫城」的綠色空間結構。
依託鳳河,以南海子公園為起點,結合區域滯洪蓄洪需求,形成包括湖面、溼地公園、運動公園等在內的生態水域景觀體系,營造形態豐富濱水休閒文化綠帶。重點規劃建設麋鹿溼地森林公園,在遊覽線路、景觀設計等方面充分體現苑囿文化。
打造涼水河文化生態走廊,提升涼水河西段景觀品質,沿線分段布置科技創新成果與企業展示區,建設東段濱河綠化景觀,豐富濱水空間形態,塑造多樣濱水駁岸,增加親水公共空間,打造為亦莊的文化名片,形成生態與文化複合型城市廊道。
涉及到通州部分,有東石公園、北神樹公園、臺湖溼地公園、通明湖公園、涼水河公園、馬駒橋溼地公園。
此外,還要高水平建設南海子公園、臺湖溼地公園、國際企業文化園、通明湖公園等四個城市級公園,提升公園綠地景觀品質。
繼續強調,防止亦莊新城與北京副中心黏連發展,也防止與武清和廊坊黏連發展,所以新城之間,到處都是大公園,挺好的。
馬駒橋地區,進一步做好村莊城鎮化,集體產業用地騰退,所以,還得繼續拆拆拆啊!
最後又提到高鐵站,真是執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