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前,李雲龍總是先為父親擦擦臉,擦擦手。
父親用筷子不是很方便,李雲龍不時地餵上父親幾口。
父親正在李雲龍的幫助下練習走路。
課餘時間,李雲龍經常推著父親出去轉轉,解解悶。
李雲龍將父親扶上輪椅。
雖然說話不方便,但是父親能聽懂別人的說話。
大眾網濟南9月23日訊(記者 於瀟瀟 趙洪棟)考上大學本是一件喜事,可家裡有一個無人照料的偏癱父親卻讓來自淄博的大學新生李雲龍犯了愁。考慮再三,這位19歲的小夥子決定帶著父親到濟南上大學。9月22日,李雲龍帶父上大學剛好1個月,記者在山東英才學院的宿舍樓內見到這一對父子。
高三開始帶父親上學,曾想放棄上大學
英才學院輔導員公寓一樓走廊盡頭,有一個十幾平米的宿舍。一進門,李雲龍攙著父親李志祥,扶著東牆上的一根橫竿,正在練習走路。見到記者進來,李志祥努力地伸了下右手,笑著,口中則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李雲龍告訴記者,父親這是在歡迎客人。
李志祥今年45歲,由於腦溢血引發的偏癱,他只能靠兒子照顧日常起居。由於待客,雲龍要將父親攙扶到輪椅上。他把輪椅推到父親身後,然後自己繞到父親身前,雙手抓住父親的兩隻手。李志祥向前傾斜,用雙臂的力量支撐全身,緩慢下坐,兩人的胳膊都暴起了青筋。為了幫助父親復健,每一天雲龍都要這樣扶著父親起坐,練習走路。
今年19歲的李雲龍是臨淄區齊陵鎮石廟村人,在他3歲時,母親因病去世。14歲時父親又得了腦溢血,生活不能自理。2012年,李雲龍上高三,不幸再次發生,疼愛他的奶奶離他而去。當時只有18歲的他,撐起了這個家庭。
對於這個18歲少年來說,那段日子艱苦異常。為了照顧父親,李雲龍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照顧父親洗漱好,為他按摩全身,做好早飯,然後去學校。中午午休時間,他要跑回家給父親做好飯,收拾家務。晚上做完晚飯再去上晚自習,到學校時,往往第二節晚自習已經開始了。下了晚自習,李雲龍忙趕回家,給父親按摩完,服侍父親睡下以後,才開始複習功課。
整個高三,李雲龍就是這樣奔走著度過的。在邊照顧父親邊學習的日子裡,李雲龍參加了今年的高考,考上了山東英才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的專科。
然而,拿著錄取通知書,李雲龍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無人照顧,學費又高,父子二人只有每月六百多元的低保,生活常常入不敷出,要靠姑姑接濟。
李雲龍不想去上學了,悄悄把錄取通知書收了起來。
就在李雲龍準備放棄入學時,山東英才學院為他打開了綠色通道。山東英才學院院長夏季亭說:「了解到李雲龍家庭情況後,我們為他減免了一半學費,單獨安排了一間教工宿舍供他們居住,並把父子倆接到了學校裡。」
開學那天,李雲龍推著輪椅上的父親,走進了大學,也走進了這個約10平方米的新家。雖然條件很簡單,只有兩張高低床,一個小桌子,但他收拾得整潔明亮,父親也穿得很乾淨。雲龍說,條件比在老家時好多了,他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照顧父親。
兩個饅頭一份菜 四元午餐感受父子情深
午飯時間,李雲龍跑到食堂買了一份簡單的飯菜:兩個饅頭和一份炒麵筋,共花了四元錢。回到宿舍,他為自己和父親倒了兩碗白開水,父子倆邊吃邊喝。李雲龍說,他也很想為父親改善一下夥食,無奈條件實在有限。
李志祥的脾氣比較急,記者與雲龍聊天的時候,他偶爾想要說句話,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李雲龍一邊安慰他別著急,一邊給記者「翻譯」父親的話,這些話只有他能懂。
李雲龍說,父親的病就是從急脾氣上來的。2008年生病後,原本已經慢慢康復,沒想到2009年又一次發病,而家庭條件太差,沒有錢繼續治療,只能出院回家。
父親生病後,偶爾會衝雲龍發脾氣,「他生病了心裡難過,我作為兒子,只能盡力照顧好他。」李雲龍說。
現在,除了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李雲龍偶爾還會推父親到校園裡散散心,欣賞一下校園裡的風景。為了方便輪椅的出入,學校在宿舍大門口還專門加設了方便輪椅出入的裝置——一個專門下坡的板子。
採訪中,記者發現雲龍父親經常看著兒子笑。雲龍說這是因為生病引起的一種反應,但記者更願意相信這是父親對兒子的誇讚。由於病情嚴重,李雲龍的父親連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喪失了。不過一提起兒子,他就會豎起大拇指。
畢業後想創業,想用自己雙手改變命運
李志祥的床頭放著一個血壓計。今天早上,李雲龍剛用它為父親測了血壓,看到血壓正常,他才放下心來去上課。
除了測血壓,他還專門去學習了按摩,每天早晚,他都為父親按摩身體。癱瘓多年,李志祥的肌肉一直沒有出現嚴重萎縮。「我現在可以說是半個保健醫生了。」李雲龍笑言。
這是他憑自己努力能做到的,而由於沒有錢,李志祥一直沒有吃藥,對此李雲龍很著急,但又無可奈何。「根本沒有錢買,如果能吃藥,父親肯定恢復得會快些。」李雲龍說,現在父親頂多是在血壓升高時吃些降壓藥。
李雲龍告訴記者,他準備儘快找到一份勤工助學的工作,掙錢給父親改善一下夥食。他希望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最好是自己能創業,我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好好給父親治病,讓他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李雲龍說。
李雲龍的孝心和堅持感動了許多同學。記者採訪時,英才學院一名大三的學生吳世活帶著一盒月餅來探望父子倆。
吳世活說,他是聽同學說起李雲龍的故事,專程過來看望的,雲龍帶著父親來上學非常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任何困難面前,都會堅持對父親的孝心,這是我們每個人該學習並發揚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學校已經為李雲龍申請了助學貸款,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還會儘可能為他提供一些勤工助學崗位,以幫助他順利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