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為何1987年還有清兵出現

2020-12-15 文化歷史太有趣

辛亥革命的炮火,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皇帝也被推下了神壇。在歷史長河中,一個朝代的更迭滅亡後,它的軍隊也必然會或被消滅或被改編。但是,清朝滅亡後卻存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到了1987年還有一支清兵存在,令人匪夷所思。那麼這支清兵為何會存在這麼長時間呢?

得以保存的百萬大軍

自從吳三桂降清,清軍入主中原以後,歷經接近三百年的統治。清王朝雖然在滅亡前,整個體制早已經落後腐敗不堪,但是在史書上的評價,清王朝所有的皇帝裡面並沒有出過一個昏君。

在初期,順治到乾隆幾朝皇帝,可以用文治武功去評價,並且靠著十全武功打下了大大的疆域,可以說清王朝的領土面積以及作為,也是相當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但是清王朝最大的弱點也和前期的過於強大密不可分,故步自封導致出臺了「閉關鎖國 」的錯誤戰略,從而使中華無法睜眼看世界,當西方列強敲開大門的時候,依然做著天朝的春秋大夢。

不過清王朝的滅亡,和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有所不同。大凡一個王朝滅亡,都是被對手逐漸剿滅殆盡,而清王朝卻是像一座大廈一樣轟然倒塌。武昌起義的炮火剛剛敲響喪鐘,各省便紛紛宣布獨立。

慈禧太后雖然禍國殃民,但我們不得不認可她的政治才能。在經過兩次鴉片戰爭以及太平天國的重創之後,大清王朝竟然在一個女人手上苟延殘喘,並一度延續將近半個世紀的壽命。而慈禧太后也是個對權力極其貪婪的人,在她深知自己快要死去的時候,生怕光緒皇帝會在自己死後東山再起,推翻自己生前所做的一切,竟然選擇將一個幾歲的娃娃推上地位。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光緒皇帝就那樣順理成章地早她一步離開了人世。

慈禧太后死後,她的外甥女接替她的太后位置開始垂簾聽政。慈禧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外甥女這層血緣關係,這樣即使在她死後,她的所有決策也將會被隆裕太后保留下來。

可她沒有料到,她一向看好的袁世凱,原本希望他會保全自己外甥的地位,卻想不到在她死後短時間內,袁世凱會搖身一變,從一個奴才變成了竊國大盜。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這場運動中,其實我們並不能否定袁世凱的功勞,也正是在袁世凱軟硬兼施之下,並且和隆裕太后達成優待協議,才使清王朝甘心落幕。

也因為這場「逼宮退位」的事件,使隆裕太后在史書上留下了「女中堯舜」的美名。在大清國已經完全腐朽的前提下,隆裕太后面對無法挽回的局面,發揮出了超出常人的智慧,不僅保住了皇室血脈,更避免了生靈塗炭。也正是在這種前提下,大清朝的百萬軍隊並沒有得到在戰爭中被剿滅的結局,而是進行了平穩過渡。

那麼清王朝歷史上的所有軍隊都包括哪些呢?

由強悍到紈絝的八旗軍

努爾哈赤創建了八旗制度,用八種不同顏色的軍旗作為標誌,戰時為兵,平時依然做著農耕生產的活。雖然這種半軍半民的制度並不算先進,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能算作正規軍,但是努爾哈赤卻生生將八旗打造成了一支勁旅。

隨著努爾哈赤一天天做大,並逐漸徵服了蒙古和東北地區,所以又增設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也就是說滿清的八旗兵,其實相當於24旗兵。

清王朝正是以八旗軍為基礎,在初期南徵北戰所向披靡,最終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但是,隨著清王朝佔據中原之後,八旗制度的弊病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八旗制度過於嚴格,一旦入旗,除非皇帝開金口進行抬旗,否則將永遠世代不能變更。

入關之後,清王朝又將這些八旗子弟完全由國家贍養起來,八旗子弟從生下來,便可以領取朝廷的補貼。這樣,也使八旗子弟不用為生活擔憂,長久之後開始變得懶散。久而久之,八旗兵戰鬥力急劇下滑。到了平定三藩的時候,八旗兵早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擺設,若不是清王朝即使成立了綠營兵,估計清朝就提前結束了。

清末那些整日玩鳥鬥雞、遊手好閒但有爵位領月錢的所謂旗人,便是八旗軍的後代,清朝滅亡後,他們也就泯然眾人了。

平定三藩的綠營兵

綠營兵的起源也相當的早,是皇太極在和明朝的對峙中,處於處理明朝降兵降將的考慮,設立了綠營兵制度。綠營兵在平定三藩的戰爭中,表現出了勇猛的特點。吳三桂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卻會被滿清收編的漢人軍隊打敗。

綠營兵後來逐漸成為清朝的精銳部隊,到了鹹豐年間,人數發展到了六十萬。但是綠營兵同樣和八旗兵一樣屬於世襲制,戰鬥力也一步一步下降。在和太平天國打仗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戰鬥力。後來,清廷乾脆將其降格為地方部隊。清朝滅亡之後,這些綠營兵自然而然轉變為維持地方治安的警察了。

中興大清的湘軍淮軍

太平天國戰爭爆發時候,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徹底敗落,而滿足的王公大臣也已經腐敗,除了吃喝玩樂沒有幾個能打仗的。此刻的清王朝,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寄希望於漢族大臣身上,並準許漢臣回鄉辦團練。

曾國藩屬於大器晚成,在多年的蟄伏中對歷史兵法深有心得。曾國藩仿照戚繼光的戰法,另闢蹊徑創建了湘軍。湘軍的組成,並非什麼武林高手之類的,而是靠宗親關係組織起來的平民。但是,這種底層貧民組成的隊伍,卻創造了奇蹟,不僅吃苦耐勞,並且形成了整體戰鬥力。而曾國藩在打仗方面,又採用了強大的朝廷支持,和太平天國打起了消耗戰。曾國藩的湘軍開始被太平軍虐得像狗,後來卻又越戰越猛,最終直搗天京。

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曾國藩逐漸做大,擁有兵馬30多萬,為清廷所忌憚。而曾國藩審時度勢為求自保,選擇了解散湘軍。但是由於湘軍大部分屬於湖南人,所以在湖南當地還保留了一定編制,至辛亥革命後,這些湘軍被國民政府收編,後來被解放軍全部殲滅。

曇花一現的北洋軍

但是,與曾國藩的湘軍相比,李鴻章的淮軍算是取得了不錯的結局。李鴻章在清王朝的地位,在曾國藩之後一度舉國輕重。因為淮軍建立初期,就是仿照西方軍隊建制的新式軍隊,連教官都是聘用洋人,已經具備了現代軍隊的雛形。後來,李鴻章大搞洋務運動,組建北洋水師,大部分淮軍被編入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建立的初衷,正是瞄準了中華要進軍海洋的重要目標,所以在花費上不惜重資打造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力量。但是,腐朽的清王朝當時已經無所救藥,所以這支中國第一代海軍被甲午戰爭消耗殆盡,而餘部在民國後被改編為巡洋艦隊以及長江艦隊,只是風光已經不在。

淮軍的另一部分,在清政府組織北洋新軍的時候,進行了整編。北洋新軍在袁世凱的運作下,逐漸成為了袁世凱的私家軍隊。清朝滅亡後北洋水師和北洋新軍,理所當然成為了袁世凱的北洋軍閥部隊。

清朝滅亡,成立了中華民國,連年的軍閥混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各個派系中都有這些清軍殘部的身影,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似乎都已消失殆盡。但在30年前的1987年,在香港竟然還存在著一支清軍餘部的據點,這個據點就是香港九龍城寨。

在鴉片戰爭中,香港被割讓給英國租界,租期99年,但還是清朝的國土,所以還有清軍駐守。由於清軍向來都是世襲制,因此九龍清軍的子孫名義上也還是清軍。清朝滅亡後,這些駐軍子弟不願回國,就駐守在九龍成為了土皇帝,所駐守的九龍城寨成為了英國、港英政府和民國三不管的地方。直到1987年,中國處理香港問題,決定拆除九龍城寨,從此,此地歸屬香港管轄。這支名義上的駐軍也宣告解散了。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依然有50000清兵在此駐紮,直到1993年才被拆除!
    清朝滅亡後,依然有50000清兵在此駐紮,1993年才被拆除!清朝最後一塊屬地,1993年才被拆除,警察都不敢去抓人!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其腐朽無能,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只能割地賠款,這一點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於1912年宣告結束,但大家可能想像不到,在中國還有一個地方,不但遵循大清的法律,還駐紮了五萬多名清軍,一直堅守到1993年!
  • 清朝滅亡幾十年後,中國還有一支清軍!
    但是在清王朝滅亡後,仿佛一夜之間,這上百萬的軍隊都消失不見了。他們有的被就地解散,有的加入到了各地軍閥部隊成為了炮灰,但是令世人費解的是還有一支清軍在清朝滅亡後依然存在了幾十年,這支清軍就是香港九龍寨城的駐軍。
  • 清朝滅亡後,戰無不勝的八旗軍下落如何?直到1987年還在硬撐!
    萬曆43年,努爾哈赤為了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首創「八旗制度」。 八旗軍營中有,除了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等常規隊伍,還有虎槍營、火器營、神機營等特殊隊伍。清朝歷代皇帝都十分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由於他們的重視,八旗軍隊的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1987年的中國是什麼樣?80後的人應該最有發言權,城市生活的人們已經開始接受「丁克」,農村的漢子們還在田地裡汗流浹背耕作。80年代的城市生活我不太熟悉,但農村生活卻是記憶尤深。
  • 清朝滅亡時,百萬清軍去哪了?有一支隊伍熬到了1987年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期,在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帶領下,國力強盛,鄰國俯首稱臣。後期,因為閉關鎖國、官員無能、政治腐敗等因素而逐漸落後於西方列強,被西方列強追著打,還籤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到了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帝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退位詔書,清朝從此滅亡。
  • 清朝滅亡後,100萬清軍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撐到1987年
    實際上,清朝也曾經輝煌過。在前期的時候,清朝在多個皇帝的帶領下,不僅十分的強盛,甚至還擴大了領土疆域,讓許多國家都依附著清朝,年年進貢。但是到了雍正後期的時候,便開始逐漸的走向了衰敗。當時的清朝,由於朝廷的奢侈,已經成為了一個空殼子。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清朝的軍隊人數並不少,到了末年時期,人數更是達到了100萬之多。
  • 大清滅亡後,一百多萬的清軍去哪了?還有一支熬到1987年
    大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歷史上有著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即便如此到了清朝末期,清王朝也一樣變得腐敗不堪,最後在辛亥革命中走向了滅亡,清王朝的滅亡標誌著統治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消失。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到1987年才被解散
    但是相比之的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卻沒能像前面的朝代一樣,在滅亡後還有下一個封建王朝來接替,它所迎來的是全新的時代。那麼問題來了,清朝滅亡之後,其清軍殘部都是怎樣處理的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清朝的兵制!清朝的兵制清朝前期的軍隊,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兩種。
  • 清朝滅亡仍堅守孤城,直至1987年解散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1912年卻被滅亡了,雖然在清朝滅亡之後,軍隊大部分被民國收編,但是在中國還是能看到一支清軍,這支清軍一直堅守75年,直到解放軍到來,當時全國都在抵抗外敵,就沒有時間去管這支清軍了,中國正式成立解放之後,才有時間去將這支隊伍解散,有些人就有疑問,中國戰亂很多年
  •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都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清朝,終於在1912年2月12日,在北洋軍閥袁世凱的逼迫下,清帝溥儀下詔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從此清朝正式滅亡。可說,清王朝自立為帝,閉關鎖國,政治腐敗,官吏無能等種種因素,無不一一促使清王朝落後於西方列強,甚至在強敵壓迫下,籤署一系列不平等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回首清朝走過的道路,在軍力上,初期也能看到希望。
  • 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一支部隊竟到1987年才被發現
    對此,也有人可能會好奇,那在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讓人意外的是,其中一支清朝部隊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那這些清政府的軍隊到底去了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針對這個問題,一些歷史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其實,當時清政府的軍隊除了大家熟知的八旗兵和綠營兵以外,還有其他幾支軍隊,比如湘軍,北洋新軍等都是在清政府滅亡時還存在的軍隊。
  • 清朝滅亡後,為何滿人都急著改漢姓,清朝貴族後裔說出其中原因
    01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大清滅亡,軍閥割據時代開啟。隨著清朝的滅亡,清廷皇室自然也是需要解散,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也就不吃香了,滿人也就能不吃香了,不吃香就當個平常人就好了,為何滿人都急著改漢姓?清朝貴族後裔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其中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即便是孱弱的清朝,要知道在明面上它也是有著一百多萬清軍,但這並不妨礙晚清挨打的命運。而對於這一百萬大軍,人們是比較好奇的,因為似乎清朝滅亡之後這些清軍也跟著消失了。所以在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其他的你可能或許還有些了解,但其中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的軍隊,你可能就聽都沒聽過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對這些清軍去處一一道來。
  •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 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 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古代皇帝的陵墓中有相當多的陪葬品,他們也會害怕自己去世後陵墓會被一些盜墓賊光顧,所以會安排一些人倆看管皇陵,當然也會給他們發放俸祿。下面就來說一下清朝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這些人發工資呢?
  • 清朝滅亡後,殘餘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建立之初,滿清政府為了維護統治,將軍隊收納於八旗之下。然而到了晚清時期,政治腐敗,朝廷貪汙,導致軍事建設懈怠,軍備廢弛,最終列強入侵,人民開始覺醒,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因此覆滅。那麼清朝滅亡後,殘餘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人發現。
  • 大清覆滅後,100萬殘餘清軍被遣散,有一支卻支撐到1987年才解散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並沒有表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統治者驕傲自大,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乾隆後期就走上了衰敗之路,因乾隆帝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國庫銀兩大量消耗,再加上閉關鎖國,以至於清廷徹底落後。鴉片戰爭時,面對英國侵略者的入侵,百萬清兵卻打不過這些入侵者,反而各個染上了毒癮,整天精神萎靡,沒有半點戰鬥力。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兵更是節節敗退,如果不是曾國藩訓練的湘軍,恐怕整個大清就被滅國了。
  • 清朝滅亡後,4支精銳之師哪裡去了?1支到了1987年才被發現
    據史料記載,清朝的先後組建了4支精銳之師:八旗兵,綠營軍,北洋水師,北洋新軍。依據清朝的兵制,八旗兵、綠營軍主要負責京城的防護,北洋水師主要用於海防,而北洋新兵是最後建立的一支隊伍。
  • 清政府滅亡後,清軍殘部下場如何?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正是因為八旗制度,清朝前期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才能夠,所向披靡。清朝奪得天下以後,軍隊就開始走下坡路。清朝在前中期的時候,就只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兵,八旗兵裡的大部分人都是滿人,這也是清朝當時的主力軍隊。還有綠營兵,是仿照明朝建立的,收編了當時明軍很多殘餘勢力,也算是比較精銳的部隊了。
  • 清朝滅亡以後,剩餘百萬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發現
    然而一個朝代的崛起,就代表一個朝代的消亡,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那麼清朝滅亡以後,剩餘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發現。一、朝代的尾巴20個朝代的輪番更迭,編織成了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而親手為中國這篇朝代文章寫下句號的便是清朝。
  • 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是滅亡了?
    清朝GDP世界第一,直到近代中日《馬關條約》後,清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才被美國所取代。這個結論來自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他的多部著作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在理論分析上,他的結論並無不妥之處。既然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是滅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