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到1987年才被解散

2020-12-08 騰訊網

古代王朝更替的時候,前朝軍隊的去向問題向來是新朝建立初期亟需解決的問題。當然了,具體方式也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要麼是遣散回鄉,要麼是編入新朝軍隊,繼續留用。不過這其中也有些比較極端的皇帝,會下令將其全部除掉,以免留下禍患,不過這種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少,一般情況下就是統而治之。

但是相比之的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卻沒能像前面的朝代一樣,在滅亡後還有下一個封建王朝來接替,它所迎來的是全新的時代。那麼問題來了,清朝滅亡之後,其清軍殘部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清朝的兵制!

清朝的兵制

清朝前期的軍隊,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兩種。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製的基礎上所創立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其中八旗,又為分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每旗皆設立都統,由中央八旗都統衙門掌握,地方督撫則無權調撥八旗軍隊。

公元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帝便下令將原來的八旗制度進行了改革,由皇帝親自掌管上三旗,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三旗。順治帝此舉,將原來的八旗制度,改為了「上三旗」和「下五旗」,從而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的王公貴族掌握的局面。此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順治帝還極力加強上三旗的實力,使得原來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大為削弱,直到最後被完全取締。

關於清朝的兵制,實際上在不同時期皆不相同,可以說,清朝的兵制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比如在清朝中後期的時候,由於各地農民起義的興起,則產生了漢族地主自行招募操練的團練鄉勇。比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等。

等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袁世凱又開始在華北地區組建了與時俱進的新式陸軍,即後來的北洋軍。還有張之洞在南方組建的自強軍等。據記載,在清朝滅亡前夕,清朝陸軍有六十萬左右,但其中的17萬多的現代化正規軍已經脫離了清朝的統屬,因此不算做清朝的固有軍隊。

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這些軍隊都去哪兒了呢?

清朝軍隊的去向

清朝滅亡後,這些軍隊大部分都被收編進入了「新軍」中,還有一部分則脫離軍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然了,凡事總有那麼幾個例外,清朝遺留下來的大部分軍隊雖然被收編進入了新軍中,但是卻有一支5萬人的清朝守軍,因為地處偏遠地區而被世人所遺忘!這支軍隊便是駐紮在九龍城寨的五萬清軍!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被「遺忘」的清軍

我們知道,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中英雙方籤訂了《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島。但是香港島北面的九龍城寨卻依舊屬於清政府管轄,而既然具有管轄權,那麼就可以在此地駐兵。因此在原來的基礎上,清朝政府又向此地派遣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加固其城牆防務。

在清朝滅亡之前,英軍一直以來都沒有對九龍城寨發動過大的進攻,但是在清朝滅亡後,英軍便開始打九龍城寨的主意了,不過無奈此地軍士英勇頑強,很好地抵抗住了英軍的一次次進攻。

1984年,中英兩國籤訂了《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達成協議共同拆除城寨,並將本地居民進行遷徙。1993年,九龍城寨被正式拆除!

小結

駐紮在九龍城寨的這支清軍,在清朝滅亡之後雖然遭到了「遺忘」,但是他們卻一次次的對抗英國殖民者,捍衛自己的土地。這也算是他們愛國守土的表現吧!

參考文獻:《清史稿》、《滿洲史研究》、《劍橋中國晚清史》;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1987年的中國是什麼樣?80後的人應該最有發言權,城市生活的人們已經開始接受「丁克」,農村的漢子們還在田地裡汗流浹背耕作。80年代的城市生活我不太熟悉,但農村生活卻是記憶尤深。
  • 清朝滅亡時,百萬清軍去哪了?有一支隊伍熬到了1987年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期,在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帶領下,國力強盛,鄰國俯首稱臣。後期,因為閉關鎖國、官員無能、政治腐敗等因素而逐漸落後於西方列強,被西方列強追著打,還籤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到了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帝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退位詔書,清朝從此滅亡。
  • 清政府滅亡後,清軍殘部下場如何?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雖然後面清朝做出了改變,但終究改變不了封建主義的性質,清朝的滅亡是必然的。歷史的車輪是無情的,落後就要挨打。雖然中國當時的軍隊非常的腐敗,但是不可否認軍隊的人數是非常的多。在清朝被革命軍推翻之後,士兵們也明白自己的去路,大部分的士兵,在當時都是靠吃俸祿為生,根本沒有真材實料。
  • 我國最後一支清軍!清朝滅亡仍堅守孤城,直至1987年解散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1912年卻被滅亡了,雖然在清朝滅亡之後,軍隊大部分被民國收編,但是在中國還是能看到一支清軍,這支清軍一直堅守75年,直到解放軍到來,當時全國都在抵抗外敵,就沒有時間去管這支清軍了,中國正式成立解放之後,才有時間去將這支隊伍解散,有些人就有疑問,中國戰亂很多年
  •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都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所以每一個朝代都要為自己培養一支極具殺傷力的精銳部隊,而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坐擁大量軍隊,滅亡之後,這些清軍殘部的去留,就成了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1636年清政府由生活在東北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接管政權,正式將國號改為「大清」。
  • 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一支部隊竟到1987年才被發現
    對此,也有人可能會好奇,那在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讓人意外的是,其中一支清朝部隊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那這些清政府的軍隊到底去了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針對這個問題,一些歷史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其實,當時清政府的軍隊除了大家熟知的八旗兵和綠營兵以外,還有其他幾支軍隊,比如湘軍,北洋新軍等都是在清政府滅亡時還存在的軍隊。
  • 清朝覆滅以後,殘剩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中國近代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遭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侵略,中國人民一度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也就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被就此推翻,辛亥革命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使民族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從此中國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 1987年一支清軍被發現,為何經歷抗戰、解放戰爭,還能安然無恙
    但是遺留下來的問題卻很多,尤其是大量清軍的去向問題。在鴉片戰爭時,清朝的八旗兵還有20萬,綠營兵還有60萬,總兵力雖然達到了80萬但是戰鬥力很弱,所以只能被打的節節敗退。那麼這麼多的人,在清朝滅亡後都去哪裡了。其中八旗兵主要是旗人為主,最初是由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兵民結合的制度,沒有戰事的時候從事日常勞動;有戰事的時候則自備糧食,組織戰鬥。
  • 清朝滅亡幾十年後,中國還有一支清軍!
    但是在清王朝滅亡後,仿佛一夜之間,這上百萬的軍隊都消失不見了。他們有的被就地解散,有的加入到了各地軍閥部隊成為了炮灰,但是令世人費解的是還有一支清軍在清朝滅亡後依然存在了幾十年,這支清軍就是香港九龍寨城的駐軍。
  • 共傳十二帝的清朝滅亡後,百萬清軍去哪了?有一支在1984年才解散
    但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王朝,在傳了十二位帝王,統治華夏大地296年後,終將還是走向了覆滅。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帝王——清廢帝溥儀,在紫禁城頒布退位詔書,清朝滅亡了。
  • 清朝滅亡後,為何1987年還有清兵出現
    在歷史長河中,一個朝代的更迭滅亡後,它的軍隊也必然會或被消滅或被改編。但是,清朝滅亡後卻存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到了1987年還有一支清兵存在,令人匪夷所思。那麼這支清兵為何會存在這麼長時間呢?得以保存的百萬大軍自從吳三桂降清,清軍入主中原以後,歷經接近三百年的統治。
  • 清朝滅亡後,100萬清軍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撐到1987年
    實際上,清朝也曾經輝煌過。在前期的時候,清朝在多個皇帝的帶領下,不僅十分的強盛,甚至還擴大了領土疆域,讓許多國家都依附著清朝,年年進貢。但是到了雍正後期的時候,便開始逐漸的走向了衰敗。當時的清朝,由於朝廷的奢侈,已經成為了一個空殼子。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清朝的軍隊人數並不少,到了末年時期,人數更是達到了100萬之多。
  • 大清覆滅後,100萬殘餘清軍被遣散,有一支卻支撐到1987年才解散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並沒有表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統治者驕傲自大,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乾隆後期就走上了衰敗之路,因乾隆帝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國庫銀兩大量消耗,再加上閉關鎖國,以至於清廷徹底落後。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兵更是節節敗退,如果不是曾國藩訓練的湘軍,恐怕整個大清就被滅國了。實際上在剛建國時,八旗兵的戰鬥力是非常迅猛的,1583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族,並開創八旗制度,他們是兵民合一的軍隊,閒時農耕,戰時作戰,其實力很是彪悍。為了作戰的需要,清廷又組建了綠營軍,這支部隊是由被收編的明軍組成,主要組成人員是漢人。
  • 清朝覆滅,100多萬的清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堅守75年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期統治者是十分昏庸的。這就致使國內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而且國外的列強也加緊了進攻中國的腳步,終於在1912年,袁世凱在給予了清朝王室十分優渥的投降條件之後,溥儀頒布了退位的詔書。清朝就此泯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 清朝滅亡以後,清軍殘部去哪了?時隔70年後才被人發現
    通過查閱史料發現,清軍部隊大多數的士兵都加入了北洋軍。然而,這只是說在中原大陸上的部隊,其他地方還有,據說有一支百萬人的部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發現蹤跡。直到1987年,時隔70多年後,人們才有了發現。鴉片戰爭後,香港大部被英國佔領,九龍還歸中國管,因此當時清廷派了部隊駐守,防止有什麼變動。
  • 清亡後幾十萬清軍去哪了?軍隊堅持到92年,差點打下一片江山
    這支部隊撐到1992年,差點打下一片江山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無力的外交史,而作為中國最後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清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1840年英國人用大炮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清朝的統治開始慢慢走向衰落,但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清朝消亡後,100萬清軍去了哪裡?直到1984年出現在了香港
    中國歷史上的1912年2月12日,隆皇太后以「太后」的名義宣布退位,這標誌著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王朝已經瓦解。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消失,讓我們感慨萬千。在清末,風雨飄搖時,它甚至迫使無數的百姓充到民兵。清末統治者想利用這些民兵與西方列強戰鬥,以獲取生命的光芒。但慈禧太后的態度過於貪婪而無趣,使她不願與大國抗爭。面對大國的入侵,慈禧太后控制下的清朝只是敷衍性的抵抗,使帶有仇恨的民兵並沒有發揮作用。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剩下的一百萬人清軍去了哪裡 ?
  • 清軍最後的5萬人去哪了?守城到1987年,英國卻沒有辦法?假的!
    比如說我們今天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很多自媒體說大清滅亡之後,還有一支清軍留在了人間,這支清軍數量還不少,高達5萬人之多!這支清軍駐守在什麼地方呢?駐守在九龍,就是今天香港的九龍。駐守這個地方有23公頃,這支清軍聽說大清滅亡了之後也不班師回朝救,就像當年趙他聽說秦朝滅亡了,乾脆自己就留在越南了,這支清軍就留在香港,留在九龍了。而且一待就是上百年之久,一直待到1987年,當時中英聯合公報都籤了兩三年了,香港再過十年要回歸了,這支清軍才徹底消亡。
  • 大清滅亡後,有一支清軍駐紮在香港境內堅守到1993年,叫九龍城寨
    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政府,這座地處九龍的哨所便有了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此後,清政府不斷擴建、增防,並於1847築起城牆,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寨城」。清政府與英政府就九龍城寨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爭議,可事實上,雙方都沒有實施行政管理權。九龍城寨自此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居民也開始湧入昔日的軍事要塞。
  • 溥儀下臺後,清朝百萬大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熬到92年
    導語:溥儀下臺後,清朝百萬大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熬到92年主體:在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有一些貴族也去往了其他的地方,或者已經像老百姓一樣過著普通的日子,而當時有一些貴族都去從商,當然也有的是用自己家裡的錢,一直等著過日子,不過最後也有錢被用完的時候,所以在那個時代就發生了一個大變化。在清朝那個時候建立了很多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