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傳十二帝的清朝滅亡後,百萬清軍去哪了?有一支在1984年才解散

2020-12-10 騰訊網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636年,由生活在東北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創建伊始,政權為後金。努爾哈赤戰死後,其子皇太極接管了後金政權,並於1636年將國號改為「大清」。

1644年,隨著駐紮在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投降,大清攝政王多爾袞趁勢率清兵入關,歷經20多年的時間,先後平定了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之後康熙帝又鎮壓了三藩之亂、統一臺灣,最終完成了全國統一。

可以說,極盛時期的大清王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同時也奠定了中國人口大國的基礎。但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王朝,在傳了十二位帝王,統治華夏大地296年後,終將還是走向了覆滅。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帝王——清廢帝溥儀,在紫禁城頒布退位詔書,清朝滅亡了。

「今全民心理多傾向於共和制度,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全民期盼和平解決,若拂逆多數民心,予亦何忍因一民族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之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清朝覆滅了,但是在清朝滅亡時,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共駐紮著約百萬的清軍,而這百萬清軍究竟又去了哪裡呢?在這百萬清軍中,大致可分為八旗兵、綠營兵和新兵三類。

先說八旗兵

八旗兵是清朝初期橫掃中原王朝的王牌軍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一支鐵血部隊。在清朝入主中原時,八旗兵人數達到了二十萬。他們能徵善戰、敢於拼殺。可以說,若沒有八旗兵,也就沒有後來大清朝統一中國的事情了。

然而,隨著清朝一統天下後,這些八旗兵都受到了優厚的待遇,整日裡只知道吃喝玩樂,早已丟失了當初氣吞山河的霸氣,戰鬥力下降很快。直至清朝末期,八旗兵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大清滅亡後,由於失去了原本的優厚待遇,大部分八旗兵都窮困潦倒,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再來說一下綠營兵

綠營兵是清朝常備兵之一。順治初年的時候,由收編的明軍以及其他漢兵構成,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所以稱之為綠旗兵。在鹹豐帝統治前期,綠營兵大約有六十萬左右。

大清朝晚期時,綠營兵日趨腐敗,戰鬥力也是江河日下,最後被改編為巡防營。清末清軍成立後,綠營兵名存實亡。民國初年,數十萬綠營兵被改編為警察性質的地方治安部隊。

最後說一下新軍

晚清時期,由於八旗兵和綠營兵的不堪大用,清廷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局勢,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這支新招募的軍隊,「習洋槍,學西法」,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和裝備、史稱新軍,全稱「新建陸軍」。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清王朝總共訓練出了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總人數約20萬人。

武昌起義爆發後,陝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數個省份的新軍紛紛起義,脫離了清王朝的掌控。國民政府成立後,這些新軍搖身一變成為了新政府統治下的軍隊。

然而,在查閱史料的時候發現,還有一支清軍在清王朝滅亡後並未消失,而是依然堅守著營地,這支便是一支駐紮在香港九龍的清軍。

大清覆滅後,這支軍隊的處境可謂十分尷尬。其中有部分士兵選擇了回到內陸家鄉,而剩餘的士兵則留在了九龍城寨。根據《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的約定,中國官員和士兵可駐紮在九龍城內。

眼瞅清朝覆滅,民國政府弱小,大英帝國想吞併這裡,但遭受到了駐紮在這裡的清軍頑強抵抗,終究還是沒有得逞。挫敗了英軍後,九龍城寨便成為了不受各方管制的法外之地,裡面也是藏汙納垢,犯罪率也是居高不下。

直到1984年,中英兩國籤訂了《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雙方決定共同拆除九龍城寨。隨著協議的籤訂,原本生活在這裡的清朝最後一支軍隊,也最終解散。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時,百萬清軍去哪了?有一支隊伍熬到了1987年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期,在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帶領下,國力強盛,鄰國俯首稱臣。後期,因為閉關鎖國、官員無能、政治腐敗等因素而逐漸落後於西方列強,被西方列強追著打,還籤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到了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帝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退位詔書,清朝從此滅亡。
  •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滅亡後,100萬殘餘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1987年的中國是什麼樣?80後的人應該最有發言權,城市生活的人們已經開始接受「丁克」,農村的漢子們還在田地裡汗流浹背耕作。80年代的城市生活我不太熟悉,但農村生活卻是記憶尤深。
  • 清朝滅亡以後,清軍殘部去哪了?時隔70年後才被人發現
    除此之外,慈禧掌權時,花費更是毫不節制,想一出是一出,最荒唐的是拿軍費過生日,有這樣的人在,清朝不滅亡還能昌盛嗎?通過查閱史料發現,清軍部隊大多數的士兵都加入了北洋軍。然而,這只是說在中原大陸上的部隊,其他地方還有,據說有一支百萬人的部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發現蹤跡。直到1987年,時隔70多年後,人們才有了發現。鴉片戰爭後,香港大部被英國佔領,九龍還歸中國管,因此當時清廷派了部隊駐守,防止有什麼變動。
  • 我國最後一支清軍!清朝滅亡仍堅守孤城,直至1987年解散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1912年卻被滅亡了,雖然在清朝滅亡之後,軍隊大部分被民國收編,但是在中國還是能看到一支清軍,這支清軍一直堅守75年,直到解放軍到來,當時全國都在抵抗外敵,就沒有時間去管這支清軍了,中國正式成立解放之後,才有時間去將這支隊伍解散,有些人就有疑問,中國戰亂很多年
  • 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一支部隊竟到1987年才被發現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儘管當時清政府軍隊的戰鬥力可能並不及西方國家,但是士兵人數卻並不少,據後來考證,清政府當時的兵力約有一百多萬。對此,也有人可能會好奇,那在大清王朝滅亡後,殘留的清軍去哪了?讓人意外的是,其中一支清朝部隊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那這些清政府的軍隊到底去了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清朝滅亡幾十年後,中國還有一支清軍!
    清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當時世界上保有軍隊最多的國家,足足有上百萬的軍隊。但是在清王朝滅亡後,仿佛一夜之間,這上百萬的軍隊都消失不見了。他們有的被就地解散,有的加入到了各地軍閥部隊成為了炮灰,但是令世人費解的是還有一支清軍在清朝滅亡後依然存在了幾十年,這支清軍就是香港九龍寨城的駐軍。
  • 清朝覆滅以後,殘剩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我們都知道,即使清朝在列強面前不堪一擊,但是其軍事力量還是十分龐大的,手握百萬清軍,比如在洋務運動中,清政府就曾經一手培養了排行世界第九的北洋海軍。那麼,清朝覆滅之後,這些清軍都去哪了呢?在中國古代,戰敗的軍隊大多都是被新的王朝收編為自己的軍事力量,那麼戰敗之後的清朝,是否也是如此呢?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到1987年才被解散
    但是相比之的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卻沒能像前面的朝代一樣,在滅亡後還有下一個封建王朝來接替,它所迎來的是全新的時代。那麼問題來了,清朝滅亡之後,其清軍殘部都是怎樣處理的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清朝的兵制!清朝的兵制清朝前期的軍隊,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兩種。
  • 溥儀下臺後,清朝百萬大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熬到92年
    導語:溥儀下臺後,清朝百萬大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熬到92年主體:在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有一些貴族也去往了其他的地方,或者已經像老百姓一樣過著普通的日子,而當時有一些貴族都去從商,當然也有的是用自己家裡的錢,一直等著過日子,不過最後也有錢被用完的時候,所以在那個時代就發生了一個大變化。在清朝那個時候建立了很多支軍隊。
  • 大清覆滅後,100萬殘餘清軍被遣散,有一支卻支撐到1987年才解散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並沒有表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統治者驕傲自大,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乾隆後期就走上了衰敗之路,因乾隆帝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國庫銀兩大量消耗,再加上閉關鎖國,以至於清廷徹底落後。鴉片戰爭時,面對英國侵略者的入侵,百萬清兵卻打不過這些入侵者,反而各個染上了毒癮,整天精神萎靡,沒有半點戰鬥力。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兵更是節節敗退,如果不是曾國藩訓練的湘軍,恐怕整個大清就被滅國了。
  •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都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所以每一個朝代都要為自己培養一支極具殺傷力的精銳部隊,而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坐擁大量軍隊,滅亡之後,這些清軍殘部的去留,就成了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1636年清政府由生活在東北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接管政權,正式將國號改為「大清」。
  • 清朝覆滅,100多萬的清軍去哪了?有一支在香港堅守75年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期統治者是十分昏庸的。這就致使國內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而且國外的列強也加緊了進攻中國的腳步,終於在1912年,袁世凱在給予了清朝王室十分優渥的投降條件之後,溥儀頒布了退位的詔書。清朝就此泯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 清亡後幾十萬清軍去哪了?軍隊堅持到92年,差點打下一片江山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92字,閱讀約3分鐘清亡後數十萬清軍去哪了?在清廷一些人的整治下,這個龐大的帝國繼續維持了幾十年,清朝統治者慈禧也有了更鐵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威,但最終在辛亥革命後,清朝走到了盡頭。但當時清政府還有龐大的軍隊,他們去了哪裡?我們可以先看清軍的人數。
  • 清朝消亡之後,還有一支清軍駐紮在香港,頑抗82年後被夷平
    1911年孫中山先生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統治中華長達幾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就此終結,雖然清朝的統治被推翻了,但是百萬清軍卻沒有被消滅,晚清一共遺留下來兩支軍隊,一支便是袁世凱率領的北洋新軍,袁世凱便是憑藉這支部隊的強悍戰力竊取了大總統的位置,第二支部隊是八旗綠營,這支由漢人組成的軍隊
  • 清朝消亡後,100萬清軍去了哪裡?直到1984年出現在了香港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消失,讓我們感慨萬千。這不僅因為「它」開啟了中國難看的現代歷史,而且還因為「它」的消亡,使中國具有了今天的地位。我們都知道,為了更好地鞏固自己的統治,過去的朝代君主每年在全國範圍內徵兵,以維持一定數量的軍隊。在清末,風雨飄搖時,它甚至迫使無數的百姓充到民兵。
  • 清朝滅亡後,100萬清軍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撐到1987年
    但是有一段歷史,相信是很多朋友都不願意回想的,那就是清代。清代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在我們的印象中是非常無能的,也是非常恥辱的。實際上,清朝也曾經輝煌過。在前期的時候,清朝在多個皇帝的帶領下,不僅十分的強盛,甚至還擴大了領土疆域,讓許多國家都依附著清朝,年年進貢。但是到了雍正後期的時候,便開始逐漸的走向了衰敗。
  • 清朝滅亡後,為何1987年還有清兵出現
    在歷史長河中,一個朝代的更迭滅亡後,它的軍隊也必然會或被消滅或被改編。但是,清朝滅亡後卻存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到了1987年還有一支清兵存在,令人匪夷所思。那麼這支清兵為何會存在這麼長時間呢?得以保存的百萬大軍自從吳三桂降清,清軍入主中原以後,歷經接近三百年的統治。
  • 清政府滅亡後,清軍殘部下場如何?其中一支直到1987年才被發現
    在洋務派的主持下,軍隊學習西方資本主義,購買洋槍洋炮,僱傭外國教練,這雖然是一個進步,但是軍隊也是畸形的軍隊,軍隊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同時,還保持著自己舊的制度,軍隊還留有長矛,大刀當作武器。這就表現了當時中國的現狀。雖然後面清朝做出了改變,但終究改變不了封建主義的性質,清朝的滅亡是必然的。歷史的車輪是無情的,落後就要挨打。
  • 1987年一支清軍被發現,為何經歷抗戰、解放戰爭,還能安然無恙
    但是遺留下來的問題卻很多,尤其是大量清軍的去向問題。在鴉片戰爭時,清朝的八旗兵還有20萬,綠營兵還有60萬,總兵力雖然達到了80萬但是戰鬥力很弱,所以只能被打的節節敗退。那麼這麼多的人,在清朝滅亡後都去哪裡了。其中八旗兵主要是旗人為主,最初是由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兵民結合的制度,沒有戰事的時候從事日常勞動;有戰事的時候則自備糧食,組織戰鬥。
  • 溥儀退位之後,清朝上百萬的軍隊哪去了?駐紮香港的清軍混社會
    溥儀退位之後,清朝上百萬的軍隊哪去了?駐紮香港的清軍混社會文/蘇溯尬歷史我們都知道,溥儀宣布退位之後,並沒有被趕出故宮。雖然不是皇帝了,但當時的民國政府每年照常給他俸祿,照常的生活在皇宮中。溥儀和眾多的皇親國戚們,只能想辦法去生活。比如手頭寬裕一點的就會去做做生意,不寬裕的就找地方幹活,如果只靠著帶出來的家產,很快就會被餓死。但是,溥儀退位之後,清朝的軍隊跑哪去了呢?清朝八旗軍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勁的,入關之後軍隊的數量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因為清朝南方要低於倭寇,所以南方地區被派去了不少的軍隊駐紮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