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 與牛肉價格相當(圖)

2020-12-21 荊楚網

 

 圖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銷售的普通鱘魚

  

圖為:漁政、工商部門現場調查後,責令水雲閣餐館撤下違規廣告牌

  圖為:執法人員從漁灣農家菜館的菜單上划去非法銷售的魚類

 

圖為:風光村一家餐館以普通雜交鱘冒充中華鱘銷售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周治濤 曹磊 通訊員嚴念 實習生王喆 陳楠 徐晨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在黃河、珠江等江河中生存的中華鱘種群眼下已不見蹤跡,而長江自然種群因資源嚴重衰退,正遭遇與長江白鰭豚、長江江豚相似的命運。

  根據相關法規,捕殺、食用中華鱘均屬違法行為。不過,有讀者反映,在武漢東湖風光村一帶,一些餐館公然將中華鱘印上菜單,每公斤售價數十元,與牛肉價格相當。

  餐館銷售的中華鱘是真的嗎?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博弈?連日來,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暗訪

  市場上「中華鱘」低價熱銷

  根據市民提供的信息,記者來到風光村公交車站附近的一家農家菜館,見到招牌上赫然寫著「中華鱘」字樣。

  「真是中華鱘嗎?」記者以食客身份詢問。服務員立即從水箱撈出一條背部有道道硬鰭的大魚,「這就是中華鱘。」

  記者看到,這條「中華鱘」身體修長,吻部尖而上翹,皮膚顏色偏黑。餐館老闆稱,店中銷售的是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子二代,可以放心食用,平時點這道菜的客人很多。

  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一家水產批發店,記者看到兩個大水缸中裝著近百條鱘魚。店主稱,這些都是正宗中華鱘,而且價格實惠,批發價每公斤僅30多元,相當於普通牛肉的價格,銷售情況很好。

  連日來,記者還走訪了白沙洲水產市場、漢陽月湖橋附近部分餐館,發現不少商家公然銷售「中華鱘」。不過根據記者拍下的圖片,省水產局漁政處專家初步鑑定後表示,它們並非真正的中華鱘,而是俄羅斯鱘和雜交鱘。

  另據武漢市農業局漁政船檢港監管理處資源環境保護科統計,該市每年接到市民舉報的非法經營中華鱘案件數十起,經過核實,基本都是冒充事件。

  查處

  經營普通鱘魚也需許可證

  前日上午,武漢市農業局漁政處和武漢市武昌區工商部門聯合行動,對風光村一帶多家餐館進行了突擊檢查。漁灣農家菜館、水雲閣等餐館被查出在沒有相關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以普通雜交鱘冒充中華鱘銷售。

  武漢市農業局漁政船檢港監管理處資源環境保護科負責人丁培介紹,即便是普通鱘魚,也屬於特許經營範圍。當執法人員要求餐館老闆出示鱘魚經營許可證時,對方卻無法出具。「武漢市持有鱘魚售賣許可證的單位不足百家,沒有這個許可證,不能經營鱘魚。」丁培說。

  詢問中,餐館老闆們都承認,他們知道所售鱘魚不是中華鱘,更不是野生的,之所以冠以「中華鱘」的標籤,只為吸引消費者。一位老闆還表示,他不知道要辦理鱘魚售賣經營許可證。

  經過調查,武昌區工商分局中南工商所執法隊隊長萬文生表示,這些餐館打著銷售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旗號經營,涉嫌虛假宣傳和非法經營,可處以盈利所得5倍罰款;如果尚未出售盈利,則將處以1萬元罰款。此案目前仍在處理中。

  解讀

  非法經營中華鱘得不償失

  市場上究竟有沒有真正的中華鱘?國內研究中華鱘的權威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表示,非法經營中華鱘的可能性不大。

  「近3年來,國家未批覆中華鱘科捕繁殖項目,長江流域所開展的增殖放流幼體中華鱘,均為2009年之前的繁殖苗種。」危起偉介紹,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的養殖和利用都直接受到國家農業部的統一管理。同時,由於中華鱘對水體的含氧量要求極高,對水壓也很敏感,養殖難度較高,熟練掌握中華鱘養殖技術的單位和個人不多。

  據了解,目前我省僅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武漢)、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宜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武漢)等少數單位獲國家農業部批准,可開展中華鱘馴養研究。

  丁培表示,非法經營中華鱘將會得不償失。在長江禁漁期,每名漁民每年可獲得上萬元的政府補貼,發現舉報非法捕撈和經營中華鱘的行為,還可獲得不菲的獎勵。而一旦查處有人非法捕撈和經營中華鱘,則會受到吊銷證照、高額罰款乃至刑事處罰的嚴厲懲處。

  相比中華鱘,普通雜交鱘養殖條件不高,易於運輸且外形相似,普通市民不易分辨,因此,一些商家用雜交鱘冒充中華鱘銷售,以迎合部分食客的獵奇心理。

  觀點

  市場開發利用時機不成熟

  近年來,為拯救瀕危的中華鱘,經有關部門批准,福建、廣東等地辦起一批中華鱘飼養場。能否通過規模化人工繁殖將中華鱘推向市場?業內專家表示,由於中華鱘自身繁殖的特殊性,市場開發和利用的時機尚不成熟。

  「中華鱘懷卵量大,增殖放流的相關技術比較成熟,在經過科學論證和法律批准許可的情況下,那些資金、水源、場地條件良好的企業,可以開展有限制性和計劃性的養殖開發。」危起偉說。但他同時表示,即使中華鱘成功實現子二代規模化繁育,其養殖至性成熟也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過早投入市場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他不主張銷售中華鱘幼魚。

  針對雜交鱘等冒充中華鱘的現象,危起偉認為這不利於中華鱘的保護:一是它踐踏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嚴肅性,不利於對中華鱘的保護;二是這種行為如果不被制止,就會掩蓋非法捕撈、銷售真正的中華鱘的行為。

  省水產局漁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市場需求,我省近年來從國外和外省共計引進了17種鱘形目魚類,主要品種為匙吻鱘、西伯利亞鱘、施氏鱘、俄羅斯鱘等,用於發展養殖生產,這些鱘魚品種經過反覆雜交,已經衍生出眾多的雜交鱘品種。

  據了解,全球現存的27個鱘魚種(亞種)中,我省長江江段分布有中華鱘、白鱘和達氏鱘三種,均為我國特有,且都已被列入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而作為全國鱘魚主產區,我省鱘魚產量佔全國養殖總產量近四分之一,各類鱘魚養殖面積超過290公頃,年產量超過6000噸,生產苗種近2000萬尾。

  連結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溯河洄遊性魚類,屬我國特有古老珍稀魚類,被譽為「活化石」。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我國嚴格實施中華鱘特許養殖和經營利用制度,無論是野生還是人工養殖的中華鱘,都不允許市場銷售、食用。

  專家介紹,公眾食用鱘魚時,可進行簡單鑑定:中華鱘的吻部通常較為鈍圓,雜交鱘的吻部則較為尖銳上翹;中華鱘背部的骨板為13塊左右,雜交鱘背部的脊骨更多一些。

相關焦點

  • 江蘇-常熟~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嚴查!
    走上餐桌?中華鱘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近日,虞山分局執法人員聯合農林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對轄區某酒樓開展檢查時發現大廳海鮮房區的魚缸上有1黃色夾子標籤,標籤上有「品名:中華鱘,價格38元/斤,加工費15元/斤」等字樣。
  • 酒店普通鱘魚冒充中華鱘 中華鱘上菜單標價68元
    記者 錢朱建 報導  一些飯店為吸引眼球,以養殖的普通鱘魚冒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幾年前,這樣的手法就曾多次被媒體曝光。最近,從蘇州到上海朱家角旅遊的蕭小姐在新江南大酒店用餐時,發現該店居然仍在用這一伎倆,菜單中「清蒸中華鱘」的標價為68元。
  • 萬餘條「中華鱘」被毒死?專家:魚塘養殖均為雜交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殷剛攝經調查,初定養魚戶養殖的中華鱘疑遭他人投毒死亡。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偵查。此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將人們的視線再次聚焦到中華鱘身上。作為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養魚戶可以自由養殖中華鱘?野生的中華鱘目前生存狀況如何?「不可能是中華鱘,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人自由養殖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煥章研究員看了此新聞報導後,肯定地回復科技日報記者。
  • 鰉魚、中華鱘傻傻分不清 ,「天價魚」背後其實是魚販子的詭計
    它有可能上餐桌嗎?如果上網去查,你會查到一大堆五花八門的答案,比如有的說鰉魚就是中華鱘,長在南方就是中華鱘,長在北方呢,就是鰉魚;還有的說陳先生在漁村吃的是鰉魚和中華鱘的雜交品種。問了問水生動物研究所的朋友,對方強烈懷疑若干條目是魚目混珠的魚販子編寫的,因為每一種說法都對賣魚非常有利。
  • 申城多家飯店售賣"中華鱘"? 幾乎都是雜交品種食用合法
    原標題:申城多家飯店售賣「中華鱘」?  據《勞動報》報導,飯店裡公開售賣「中華鱘」?近日,多位市民向本報熱線打來電話,稱滬上部分海鮮餐館內提供「中華鱘」食用。市農委對此明確表示,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絕對禁止食用。
  • 消費-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的價格貴嗎
    相信大家都很少聽說過市場上叫賣的中華鱘魚,因為中華鱘在市面上非常稀少,一條中華鱘魚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更別說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了,不知道公然養殖的中華鱘價格貴不貴呢?中華鱘在從小我們從課本上就得知的一種珍惜物種,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
  • 合肥餐館售賣「中華鱘」不一定是真的 說「中華鱘」價格可以賣高點
    合肥一家火鍋店售賣的「中華鱘」中華鱘因刺少骨軟,營養價值高,如今被不少餐館端上餐桌。「知道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那麼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吃嗎,餐館經營者需不需要有什麼證件?」近日,市民劉小姐在合肥一家火鍋店就餐時,發現該餐館有售賣「中華鱘」,表達了上述疑惑。相關閱讀》》》【視頻】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吃嗎?
  • 達氏鱘與中華鱘,材料選擇及鑑定方法
    達氏鱘的體色,在幼魚和未成熟個體當中(尤以幼魚為甚),其體色分布是以側骨板為界的,上部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下部是乳白色,上下界限分明,無體色過渡區。但是隨著體長的增長,進入成熟階段後,其體色就不再以側骨板為界和上下分明了,而是逐漸體色過渡區。兩種鱘屬魚類種群特點的比較和檢索為了能正確鑑別達氏鱘和中華,現將達氏鱘和中華鱘兩個種群的形態、性狀及習性特點。
  • 湖北宜昌:2500尾中華鱘、長江鱘「回家」
    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宜昌段舉行 付蓓蓓 攝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11月18日舉行,25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長江鱘等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 "中華鱘"上餐桌 飯店:人工飼養有合法許可證
    近日,市民王先生撥打了本報熱線80889088,稱在人民一路上一家名叫「鱘龍香生態魚府」的餐館裡面出售中華鱘,並且用來做全魚宴:中華鱘不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嗎?飯店裡怎麼能賣呢?原來這些中華鱘都是人工繁殖的,飯店取得了相關許可證後是可以經營利用中華鱘的。
  • 俄羅斯鱘和美國匙吻鱘雜交出了「獅虎魚」,生物學家:不敢相信
    作為一種人為因素造就的淡水魚優良品種,臨時還沒有名字,你能稱作小金龍匙吻鱘或是匙吻金龍鱘,由於他們的媽媽和爸爸各自來源於俄羅斯鱘(也叫金龍王鱘)和美國匙吻鱘。「獅虎魚」的出現在分子生物學界造成了很大的震驚,水生物科學家所羅門·大衛說:「當我們見到它的情況下,我多看看了雙眼,我只是不相信。我在想,俄羅斯鱘和美國匙吻鱘怎麼可能雜交」?
  • 溫州漁民捕到五六十斤重大魚像極了中華鱘
    經縣漁政執法人員及水產技術人員初步鑑定,該魚不是中華鱘,是雜交鱘。為慎重起見,又請省內鱘魚養殖專家鑑別,也認定為雜交鱘,很可能是鱘魚鰉魚的雜交種。這是我縣漁民首次在甌江水域捕獲雜交鱘,可能是養殖水域逃逸或市民放生所致。漁政執法人員表揚了漁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行為,並告訴漁民這是外來物種,不要放回自然水域。如何辨別雜交鱘和中華鱘?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老闆說是湘江電打的,湘江有這樣的魚嗎?」
  • 品嘗中華鱘的鮮美需謹慎,避開飯店噱頭,小心觸犯法律
    在眾多的魚類中,中華鱘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類,其中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過確實不能食用的,因為野生的中華鱘是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食用時犯法的。野生的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華鱘魚是特產的魚類,並且全身都是寶,頗有「長江魚王」的風範。
  • 溫州一"大潤發"出售"中華鱘"?價格竟比白對蝦便宜
    昨天,一網友在網上發圖稱,有「活化石」之稱的「中華鱘」正以25.9元/500克的價格在蒼南一超市裡熱賣?!售價居然比白對蝦還便宜。  網友提供的照片顯示,蒼南龍港大潤發超市水產區的冰塊上擺放著七八條鱘魚,商品標籤顯示為中華鱘,售價25.9元/500克。緊挨著鱘魚擺放的是冰鮮白對蝦,售價39.9元/500克。  「鼎鼎大名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價格竟然比白對蝦還便宜!」
  • 水產店出售「中華鱘」,一斤29.99元 泰州漁政先暫扣再鑑定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最近有市民向泰州漁政部門舉報,當地一家農貿市場有水產店掛牌出售中華鱘。6月12日,當地相關部門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了查處。在泰州這家農貿市場一家水產店,執法人員看到,該店魚缸裡養了三條疑似中華鱘,魚缸上面的標籤上標註有「中華鱘」,價格為每斤29.99元。水產店主張某告訴執法人員,這些魚是他從上海以每斤24元的價格拿的,剛賣了十多天,銷量並不高。張某說,自己清楚知道野生的中華鱘不能售賣,這些都是人工養殖的。
  • 洪水中大量鱘魚靠岸,各地頻繁有人釣獲,是中華鱘嗎?
    大大小小的鱘魚都有人釣起 怎麼判斷自己釣起來(捕獲)的是保護動物中華鱘還是雜交鱘? 另外一個較為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魚頭部長度:中華鱘頭部較鈍而短,雜交鱘一般頭部尖長,幾乎佔到身長的1/5。 建議參考釣獲時的情景,綜合進行分析判斷。
  • 漁民從甌江捕獲中華鱘?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他趕緊把這條怪魚帶回家,附近的鄰居得知紛紛前來觀看,很多人說這可能是國寶——中華鱘。  老林讓兒子在網上搜索中華鱘的信息,發現怪魚的確與中華鱘很相似,如果真是中華鱘,那它就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老林頓時心慌起來,立即報警。  下午1時許,龍灣公安分局狀元派出所民警夏克楚迅速趕到現場。
  • 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吃?醒醒吧,不僅違法還有假
    中青在線上海8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李翀 記者 王林 楊傑)中華鱘有「長江魚王」、活化石之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是一直以來,網絡上和民間都流傳著「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食用」的說法。那麼,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到底能不能吃?
  • 江西九江市彭澤縣一漁民在碼頭公然出售"中華鱘" 經鑑定屬人工養殖
    一名正在碼頭邊等貨的魚販子告訴潯陽晚報記者,買下「中華鱘」後,他就立即打電話給漁政部門,希望漁政部門能夠確認一下。  接到舉報之後,彭澤縣水產局漁政股的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經過他們初步判斷,該魚並不是「中華鱘」,而是人工養殖的「雜交鱘」,隨後工作人員還將拍攝的照片發給了武漢中科院的專家,看過照片後,專家也認可了這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