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解密IH 這個技術為何炒上天
1、電飯煲突然火了,也帶火了「IH」
2015、16那兩年赴日購物成為了全年的大事件,2015年總計500萬國人遊客,去日本買了近800億元的商品,2016年這兩個數字又分別增長到637萬與900億。
連續兩年,國人幾乎買空了日本的電器商店,「爆買」入選日本年度流行語大獎,電飯煲與馬桶蓋一起成為了最暢銷的日本產品。
↑↑↑國人爆買電飯煲,圖片來源日經新聞
國人爆買的影響深遠,直到現在,日本亞馬遜的廚房家電的分類裡,還有一個專門用中文標註的電飯煲品類。
日本日用產品的熱銷有著很多原因,這裡不過多探討,不過日本作為電飯煲的發明國,在電飯煲技術的積累上無疑是深厚的。
而且隨著更多的日本電飯煲進入中國,日本電飯煲的各種賣點也刷新了消費者的認知,什麼「南部鐵器」、「豪熱」、「極の羽釜」等華麗的詞彙成為了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日亞電飯煲排行前10位中有5個IH電飯煲
其中日本電飯煲應用最廣泛的「IH」技術,毫無疑問成為了這兩年國產電飯煲學習,宣傳最廣泛的一個賣點,如今也成為了國內400元以上電飯煲的標配。
可以說,沒有IH,你就不是一臺合格的高端電飯煲。
2、IH技術到底是什麼?
IH即英文induction heat,電磁加熱,也就是我們平常用的電磁爐的加熱技術。
↑↑↑電磁爐工作原理圖
這個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法拉弟的電磁感應,利用交流電轉化為磁場,磁場接觸到鍋具後,鍋具內部就會產生渦流效應,渦流推動鍋具內電子運動,使鍋具直接發熱。
簡單的說,就是電能轉化為磁場,磁場再與鐵鍋(內膽)「摩擦」生熱,從而在不使用明火的情況下,進行加熱。
正因如此,使用電磁加熱的鍋具必須導磁(通常是鐵、金、銅材質),這也是一般的鋁鍋無法在電磁爐上用的原因。
↑↑↑這同樣也是IH電飯煲普遍強調「鐵釜」(鐵質內膽)的原因
可以看到,IH本質上是一種加熱技術,那沒有IH之前原本電飯煲是怎麼加熱的呢?IH又憑啥把它換掉呢?
傳統電飯煲是使用加熱盤加熱,簡單的說加熱盤就是一個大功率電阻,電流通過電阻時會產生熱量,然後加熱盤再把熱量傳導至內膽底部進行加熱。
↑↑↑傳統電飯煲的加熱原理與電陶爐差不多
而IH相對傳統的加熱盤,有這麼幾項好處。
3、IH的特點
①IH的好處
傳統電飯煲的熱盤加熱,熱量從最底部的熱盤到最上層的大米,有一個傳導的過程,很容易出現底部水已經燒乾,頂部還溼著的加熱不均勻的情況。
而使用IH之後,(一般是鐵質或合金的)導磁內膽在煮飯時會整個內膽同時發熱,特別是米飯四周的內膽壁也會發熱,這樣米飯的受熱更加均勻。
↑↑↑IH加熱基本可以這麼理解
這也是IH電飯煲通常是「厚釜」(即比較厚的鐵內膽)的原因,越厚的內膽,發熱時每個方向的熱量就越均勻。
理論上講,受熱更加均勻的米飯,米粒吸收水分更徹底,口感更加一致,底部也更不容易煮糊。
不過相較於簡單的加熱盤,更複雜的IH加熱方式帶來了更複雜的硬體,也帶來了電磁爐的幾個「老毛病」。
②IH的壞處
1)與電磁爐相同,使用IH技術的電飯煲也需要風扇主動扇熱。
原因是在加熱過程中,電磁爐內部的各個大功率半導體元件和線盤都在發熱,與內膽接觸的地方也會將內膽的一部分熱量傳導至內部,不散熱容易發生事故。
↑↑↑米家電飯煲底部的散熱器
2)有風扇,就必然有更大的噪音,還記得電磁爐嗡嗡嗡的聲音麼?
3)與電磁爐相同,機器20-40釐米距離內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不過超出這個距離輻射就衰減到0了,影響不大。
總的來說,IH技術帶來的更均勻的受熱方式,雖然繼承了一些電磁爐的老毛病,不過為了煮的飯更好吃,這些小問題又算什麼呢?
↑↑↑米家IH電飯煲4L
那麼米家IH電飯煲4L到底表現究竟如何,能否充分發揮IH的優勢,帶來更好的煮飯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