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看展來啦!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精品文物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宅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這麼多天宅下來,小編隆重推薦雲看展,

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欣賞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精品文物,

或許「疫情假期」結束之後,

從家裡走出來的將是一個歷史文物大拿!

1、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基本陳列

網址:http://hhxs.xz.gov.cn/hhxs/clzl/005001/

2、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展覽動態

網址:http://hhxs.xz.gov.cn/hhxs/clzl/005002/

3、館藏精品文物欣賞和推介:

網址:http://hhxs.xz.gov.cn/hhxs/clzl/005003/4、漢畫館宣傳教育及志願者活動

網址:http://hhxs.xz.gov.cn/hhxs/jyxx/5、

宅就是為社會做貢獻,這麼多天宅下來,小編隆重推薦雲看展,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精品文物,或許「疫情假期」結束之後,從家裡走出來的將是一個歷史文物大拿!網址: http : / / hhxs . xz . gov . cn/hhxs/clzl / 005001 /。

相關焦點

  • 遊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看漢代珍貴文物!讓人眼花繚亂!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畫面主體為展翅欲飛的鳳鳥,長尾大冠,昂首挺立。《山海經·大荒西經》云:《有五採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鳳鳥為鳥中之王,是幸福吉祥的象徵,見則天下安寧。畫面左刻青龍,其尾下拖;右上角為人首蛇軀圖像。
  • 徐州:家門口「觸摸」漢文化 漢畫像石藝術館「搬進」社區
    為創新文旅企業復甦振興,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走進社區,讓市民家門口「觸摸」漢文化。今天上午,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工作人員帶著漢畫像石和文創產品走進了奎園新居小區,現場介紹和演示拓片的製作方法,讓市民近距離了解和體驗漢畫像石拓印的風採。
  • 江蘇徐州漢文化景區、龜山漢墓、徐州博物館、漢畫像石藝術館旅遊
    徐州博物館旅遊景點實拍圖三四、江蘇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旅遊景點推薦漢畫像石藝術館是以展示和收藏漢畫像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是繪畫與雕塑的結合徐州漢畫像石浮雕具有較強的浮雕感,經常使用深浮雕,而且畫面豐富、多層次、非常豐富。徐州漢畫館的漢畫像石80%以上是從徐州及其周邊地區民間收集的,只有少數是從考古發掘出來的。博物館裡有許多漢代的石像,其中最著名的是1982年在邳州燕子埠發現的漢畫像石墓志銘,碑文上寫著:「故彭城相行長史事呂守長繆宇」、「和平元年(150)七月七日故,元嘉元年(151)三月廿日葬」等等,字體是漢朝八分隸書的官方手稿。
  • 遊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看東漢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場景!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縱100釐米、橫221釐米、厚20釐米。圖中屋內刻一對夫婦坐在榻上抱著孩子逗引。屋左邊的軺車應是夫君回家乘坐的車輛,屋右樹上拴著馬匹。屋上有龍、鳥以為吉祥。這幅圖畫似為表現久別重逢其樂融融的喜悅及家居安樂的情景。邊飾幔紋、菱形紋、齒紋。
  • 比武、胡漢交戰、車馬出行: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巡禮六
    比武、胡漢交戰、車馬出行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巡禮之六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題材豐富、內容廣泛,包括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現實生活等內容,包含了漢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是漢代社會的一個縮影,是一部漢代史。
  • 烏獲扛鼎 胡人騎象 東公西母: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巡禮之七
    烏獲扛鼎 胡人騎象 東公西母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巡禮之七 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題材豐富、內容廣泛,包括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現實生活等內容,包含了漢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是漢代社會的一個縮影,是一部漢代史。
  • 江蘇徐州漢文化景區、龜山漢墓、徐州博物館、漢畫像石藝術館旅遊
    徐州博物館旅遊景點實拍圖三四、江蘇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旅遊景點推薦漢畫像石藝術館是以展示和收藏漢畫像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是繪畫與雕塑的結合,它們以陰線雕刻和淺浮雕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漢代的生活方式。
  • 預告|國潮漢風——徐州書畫精品展將於徐州藝術館展出
    >徐州廣電傳媒集團承辦單位徐州書畫院徐州藝術館協辦單位徐州市美術家協會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6日—2021年1月7日展覽地點徐州市泉山區湖北路7號——徐州藝術館開幕時間2020年12月26日上午10點30分
  • 大漢王朝 石上史詩 | 漢畫像石藝術館走進徐州市第三中學,開啟校館...
    徐州三中副校長潘峻峰為楊孝軍館長頒發客座教授聘書「學貫中西的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自述平生激動過三次,第一次是在法國看印象派一個大展,第二次是看西安霍去病墓前石雕,第三次是看到漢畫像石。楊孝軍,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長,中國漢畫學會(國家一級學會)常務理事,江蘇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學術期刊《中國漢畫》《漢畫總錄》《藝術博物館》編委會委員,中國當代文博專家,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徐州市文物專家庫成員
  •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北兩館,為何只開放南館
    漢畫像石藝術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處於國家五A景區,雲龍湖的東側,雲龍山腳下,這處博物館分為南北兩館,不過,北館不對外開放,只能參觀南館,而漢畫像石藝術館,以陳列,收藏,研究漢畫像石為主,是國家四A景區,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景區線路漢畫像石博物館,是一座三層的展示區
  • 徐州遊學丨漢墓與漢畫像石(9.4-9.6)
    (圖源:微博博主@遺產君)2019年年底,我們將相聚徐州,品味漢文化的豪邁大氣,穿梭各大古墓,來一場神秘的穿越之旅,親手揭開歷史的塵封。(圖源:徐州文旅網)徐州博物館建於1959年,坐落在雲龍山北麓,是徐州市發掘、保護、陳列、收藏和研究歷史文物的綜合性博物館。
  • 徐州漢畫像石:體會劉邦故裡「大風歌」的遺風
    新近出版的《徐州漢畫像石通論》分「考古篇」、「圖像篇」兩部分共十二章,從考古學、歷史學、圖像學、民族學、社會學、美學、宗教學等不同的方面,用傳統的文獻分析和圖像考據,結合複合式方法論體系來對徐州漢畫像石進行了深入闡釋。
  • 畫風突變,看2000多年前漢畫像石如何煉成「網紅」|30組文創禮包送你
    其靈感均來自該館珍藏的漢畫像石文物哦。車馬出行圖也成為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館藏珍貴漢畫。   和以往的拓片、拓畫不同,這次車馬出行和傳統絲綢文化融合,形成絲綢藝術珍品。   發現沒?   近兩年來,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開始揭開莊重嚴肅神秘的面紗,讓人們看到了她青春靚麗的一面。這些物品都是根據漢代常用色,結合現代藝術表現,給人時尚年輕之感。
  • 楊孝軍:徐州漢畫像石中的牛圖像研究
    漢代,徐州牛耕很普及,並成為「耕農之本」,尤其對農耕文化的發展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漢畫像石中牛耕在漢代農業生產活動畫面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江蘇睢寧雙溝出土的漢畫像石「牛耕圖」,再現了當時的牛耕技術的發展——二牛抬槓的長轅犁以及耕犁的改進,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徐州地區漢代人們田間耕作場景和牛耕技術。
  • 「國潮漢風」徐州書畫精品展開展
    12月26日,一場涵蓋國畫、書法、油畫、雕塑等形式,展示徐州市美術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呼吸的展覽「國潮漢風——徐州書畫精品展」在徐州美術館開展。展覽活動由徐州市委宣傳部、徐州市文廣旅局、徐州市文聯、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廣電傳媒集團主辦,徐州書畫院、徐州美術館承辦,徐州市美協、徐州市書協協辦。展出的100餘幅作品為徐州書畫家2020年度省級以上獲獎參展的精品佳作,作品緊扣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時代主題,多視角、多方位地描繪美好和諧的全面小康社會圖景,展示新時代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 實拍圖來啦!長假首日5萬人遊雲龍湖 徐州景區哪最熱門好玩
    徐州博物館 國潮漢風·錦繡中華-國粹刺繡精品展正在進行 亮點:體驗中華國粹刺繡藝術 為弘揚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增進民眾對刺繡文化的了解,提高民眾對刺繡技藝的認知,徐州博物館特舉辦了「國潮漢風·錦繡中華-國粹刺繡精品展」,還有相關主題講座和互動體驗活動哦
  • 為什麼兩漢文化"看"徐州?漢畫像石告訴你
    徐州在漢代的藝術成就,隨著考古學的發展,逐漸被大家認識。"兩漢文化看徐州",究竟看什麼?為什麼是徐州呢?>"兩漢文化看徐州",可以說漢畫像石是徐州漢代藝術的代表,更是徐州漢代三絕之一。
  • 從漢畫石像發現徐州
    像石是一種用圖畫來講述故事的石頭,它有一系列描繪各種事件的圖像。徐州是漢朝的發源地,這裡的像石就是漢畫像石。國學大師馮其庸先生稱漢畫像石為敦煌前的敦煌!在中華文明中,乃至世界文明中,漢畫像石猶如一顆燦爛的瑰寶,熠熠發光。
  • 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舉辦「紙墨漢風——滕州漢畫像石精品展」
    聊城新聞網訊 (記者 王魯斌 通訊員 陳寧寧) 正元伊始,萬象更新,在元旦佳節之日,紙墨漢風——滕州漢畫像石精品展在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舉辦,此次共展出46幅漢畫像石精品拓片,展覽時間從1月1號開始截止到月底,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一樓1號展廳進行參觀欣賞。
  • 為什麼兩漢文化「看」徐州?文物告訴你
    "兩漢文化看徐州",已經成為徐州旅遊文化的特色旗幟, "兩漢文化看徐州"究竟看什麼?為什麼是徐州呢?,人們提到漢文化,想到的是高大漢家陵闕,精美的漢代文物,諸如漢玉、漢俑、漢畫像石、漢代銅鏡和漢代封泥印章,是漢文化鮮明的物質符號,而這些在徐州均集中出現,且數量龐大、質量精美,代表全國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