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很幽默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一讀就想笑

2020-12-06 慶餘說詩詞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諸如「戲題」、「戲書」、「戲問」之類的詩歌作品。這些作品因題中都有「戲」字,一般被統稱為「戲作」。雖然它們的總數量佔比不大,但卻表現出了濃厚的調侃幽默色彩,為那個時代社會帶去了輕鬆和愉快。如李白為了表示對杜甫的關心,就曾寫下一詩《戲贈杜甫》:「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戲問花門酒家翁》,便是唐代詩人岑參筆下很幽默的一首詩。說到岑參,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多數是善於寫邊塞詩,風格奇峭,氣勢磅礴。但讀了這首詩後,你會發現岑參原來這麼幽默。雖然它只有短短的4句,但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一讀就想笑。那麼岑參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呢?

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此詩的創作背景。公元751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十載,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調任河西節度使。於是任安西節度幕府的岑參,便和其他同事一道跟隨高仙芝去了涼州城。河西節度使,就是唐朝在涼州(今甘肅武威市)設置的節度使。當時正值春天,岑參在涼州城中偶遇一老人賣酒,於是寫下了這首格調幽默輕鬆的小詩。

《戲問花門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即一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還擺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花門樓口。花門,即花門樓,是涼州城中的一個館舍名。單從這兩句詩來看,並無幽默之處,而是以白描手法,實寫了涼州城中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

雖然沒有過多語言詳細說明,但我們可以想像定是美酒飄香的沁人情景。除此之外,七十歲的老人,擺上千個酒壺和酒甕,不僅反襯了當時喝酒人的數量之多,也反襯了大唐盛世的時代背景下,邊塞安定,一片祥和的環境氣氛。同時它也為下文點明「戲問」的詩題作了鋪墊。

然後,我們再看詩的後兩句「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即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很像一串串銅錢,我便把它摘下來向您買酒喝,不知道您肯賣不?這裡的榆莢,就是榆樹的果實,春天生長,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榆錢。而知道了這兩句詩的意思後,我想岑參這不是欠打嗎?

但事實上,岑參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將涼州城中的生活化成了詩。它的詼諧、幽默,其實襯託出的是盛唐時期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而我們也能夠從這首詩中,口語化的語言裡,感受到屬於那個時代的人情味,它迴蕩在歷史的長河裡,也像一股涓涓細流,流淌在了我們的心中。我想這就是岑參幽默能力所賦予的詩歌魅力。

綜觀岑參的這首詩,主要就是用淺近的語言描寫眼前的人和事,格調詼諧、幽默。而這類能夠讓人一笑,比較輕鬆愉快的詩歌,顯然也很容易被口口相傳。所以杜確在《岑嘉州詩集序》中曾說岑參的詩:「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裡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當然,詩歌中的「戲作」還有一些,你覺得哪首是你一讀就想笑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很適合冬天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溫暖了整個心窩
    坐在火爐旁,會讓你感到溫暖;喝一杯熱水,也會讓你感到溫暖。但是,你知道嗎?品讀古典詩詞,不僅能讓你感受到溫暖,而且還是由心而發。譬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高僧僅有一首詩流傳於世,只有短短的4句,卻成千古名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絕句》,便是一首關於春遊的佳作。它出自於南宋著名高僧志南之手,是一首抒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七言絕句。志南的生平早已不可考,他在當時詩壇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那麼有名,但是他的這首小詩,卻以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在當時聞名遐邇。
  • 岑參遠出塞外,寫下這首詩寄給妻子,短短4句都是思念的淚水!
    《題苜蓿峰寄家人》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天寶八載(749年),岑參在安西都護府任職時,曾遠出塞外,到苜蓿峰。苜蓿峰,是玉門關外的一座山。岑參便是在此處,適逢立春,頓起思家念親之情,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實際上是岑參寫給家人的一封書信,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也安慰家人的思念。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像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內一青螺」,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想像奇特的千古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楊萬裡寫荷花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美到了骨子裡!
    從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到唐詩王昌齡《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再到宋詞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句句扣人心弦!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李清照的詩作,儘管她的詩現存很少,卻可以說是首首佳作。如《夏日絕句》便以噴湧而出的愛國之情,震撼人心,千古傳誦。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詩《春殘》,來感受李清照在詩中的高超表現技術和動人的藝術魅力。首先,它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它的創作時間無法確定,但是通過詩意來看,它是李清照晚年寄居某地,於某一年的晚春時節所作。
  • 白居易寫中秋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名垂千古,值得一讀!
    說起有關於中秋節的詩詞,大家心裡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首呢?我猜大多數人應該和我一樣,想起的是蘇軾的那一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要這一整首詞都太經典了,而且還被譜了曲,能夠唱出來,這樣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也就更深。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葉紹翁春遊時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美豔了整個春天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遊園不值》,便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春遊時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相信大家對於這首詩並不陌生,畢竟它誕生出了一個成語「春色滿園」和一句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顧名思義,這首詩寫的就是葉紹翁春日遊園時的所見所感。因此它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囊括了滿天絢麗的春光,可謂美豔了整個春天。
  • 岑參喝醉酒寫下一首很經典的詩,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現在一說起岑參相信對於絕大部分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一定是不會陌生,他的很多詩作,都非常的經典,最為著名的便是他的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裡面有這麼兩句,可以說是唐詩裡的千古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4句就有3句經典,其中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而很多大詩人的詩詞,更是堪稱有水墨畫般的質感,哪怕是只有文字,也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風景,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更長天一色」,只這簡單的一句,讀之便像有一幅水墨畫卷已然鋪開在我們的眼前;或者是「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春香小洞幽」,只是這樣的遣詞造句,便讓人已然在青草之地嗅到一股股春香,不得不說古人的詩詞真可謂是登峰造極。
  • 他一生只作一首詩,短短2句,卻讓範仲淹羞愧不已,還誕生一成語
    順帶一提的是,乾隆是我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雖然他並不專業,但卻對詩充滿了熱情,一生創作的詩達到了39340首。 當然,也是因為不專業,乾隆雖然寫了這麼多詩,流傳下來的幾乎寥寥,大部分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口水詩。反觀我國古代另外一批詩人,他們和乾隆完全是兩個極端,一生作詩極少,但每首都是傳世經典。
  • 岑參將自己的「春夢」寫成詩,短短4句,便打動了很多人!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夢》,便是一首有關「夢」的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岑參之手,是岑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提及岑參,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的那些金戈鐵馬、宏大氣魄的邊塞詩。其實除了這些讀後令人震撼的邊塞巨作,岑參的某些詩可謂寫得悽婉迷離,感人至深。《春夢》便是其中代表。
  • 古代最著名的一首新婚詩,只有短短4句,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對於這樣重要的時刻,文人墨客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優秀作品,比如唐代詩人朱慶餘便寫過一首名為《近試上張水部》的洞房詩。雖然這個作品非常直白,並且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近試上張籍水部/近試上張水部/閨意獻張水部》唐代·朱慶餘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唐詩中心酸又現實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直抵人心!
    蘇軾慨嘆人生之短暫,寫下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不同詩人的不同境遇,詩歌所能展現的心靈感悟和審美感受也就不同。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題長安壁主人》,它所展現的是詩人張謂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心靈感悟,以及一種心酸又現實的審美感受。縱然它只有短短的4句,卻能直抵人心。因為無論古今,像張謂所描述的「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這種現象都比比皆是。
  • 白居易不太出名的一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是濃縮版《琵琶行》
    雖然很經典,但一想到全文背誦,還是令很多人頭皮發麻。其實,大多數人不知道的白居易還曾寫過一首詩,同樣也是聽女子演奏後寫就。根據詩題我們便知道,詩人是在一個夜晚,聽女子彈箏。這首詩不太出名,只有短短4句,但卻是濃縮版的《琵琶行》。詩歌開頭一句便描繪了一幅美人月下彈箏圖。「紫袖」四字一出,彈奏者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 唐代三流小詩人,卻寫出字字句句對仗的奇詩,短短28個字出神入化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詩的作者名叫柳中庸,與柳宗元是本家,但是名氣卻無不如柳宗元,在當時只能算是個三流小詩人。柳中庸存詩只有13首,其中以邊塞詩居多,這首《徵怨》是其中最佳之作,也是其一詩成名的奇詩。這是一首七絕,句句對仗,而且隨便拿出一句都是絕對,可謂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絕。
  • 一首找不到作者的肉麻網紅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愛與喜歡的不同
    而在古代愛情詩詞中,我們讀到的永遠是深情不已。從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再到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似乎每一首詩都在訴說著痴心絕對。似乎在大詩人眼中,每一場愛都是那麼濃烈,那麼深情。那麼有沒有一首詩能道出愛與喜歡的不同呢?有的!比如本期這首《蒼狗長風》。
  • 楊萬裡很「可愛」的一首詩,寫爬山的經歷,短短4句滿滿天真童趣
    文/顧無【引觴漫談】在唐詩當中,我們好像很少讀到一些小的題材,關於一朵花的綻放,一滴雨的下落,一隻鳥兒的歌唱。漢唐盛世,自身的格局大,生活在其中的文人們,所求也大。的人們嚮往著建功立業,嚮往著邊疆生活,嚮往著一切大的理想,大的場面,大的情感。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