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過草地 領略歷史風雲

2020-12-18 搜狐網

  魅力四川·2006「藏羌走廊之旅」

  22日上午,告別黑水縣,「魅力四川遊」藏羌走廊之旅的獲獎網友、民族夥伴及媒體記者一行24日,又踏上了前往紅原大草原的旅途。

  初見雪山 網友忘記高原反應

  前往紅原途經壤口路段,沿途上是奶子溝80裡彩林:滿溝杉林仿佛著了火似的,金黃通紅,半山是蒼翠松柏林,山頂則是終年積雪,形成一山三景的奇觀。

11點左右,旅行團來到了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三座雪山———海拔4300米的亞克夏雪山。來自杭州的19歲的女孩杭杭,第一次看見雪,更沒有領略過滿山的積雪的壯觀。下車後,她迫不及待地衝向雪地,不顧零下七八度的低溫,興奮的和其他隊員一起打雪仗。爬山時還有隊員稱自己感受到了高原反應,在雪山頂,高原反應似乎已被大家忘記了。隊員穿著羽絨服,鼻子凍得通紅,在雪地上撒野瘋跑,拍照留念。亞克夏雪山的埡口下。在亞克夏雪山埡口,有中國海拔最高的紅軍烈士墓,因為山上大霧籠罩,因此沒能看見烈士墓。

  經過短暫的停留,11點30分,旅行團來到查針梁子,這裡海拔高達4800米,也是阿壩海拔最高之地,比拉薩的海拔還要高。山頂矗立著一座巨大石碑,註明這裡是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這裡,也是長江和黃河的源頭。

  草地露餐 遭遇冰雹襲擊

  越過查針梁子,汽車緩緩下行,山型越來越柔和,幾分鐘後,眼前突現寬闊的大草原。70年前,紅軍在這裡留下鮮紅的足跡,因此周恩來總理後來將這片土地命名為紅原。而當年紅軍艱難跋涉的險惡之地,如今成為自駕遊的天堂:成群的黑犛牛閃現在車窗外,黑木子帳篷冒出嫋嫋炊煙。

  約12點,旅行隊到達龍日壩草原,選擇了一塊牧場作為露餐地。一下車,仿佛置身於一個天低雲垂的世界,隊員們興奮得大呼小叫。

  隊員們正眉飛色舞,天邊一片烏雲擋住陽光,緊接著就是噼裡啪啦的雨點,隨後就是豌豆大的冰粒子。隊員們連忙收拾東西,奔回車內。一路上,忽兒陽光普照,忽兒冰雹大作。讓人領略了草原氣候的多變。

  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聞名中外的月亮灣。站在高山觀景點俯視月亮灣,嘎曲河彎曲迂迴,形成各種島嶼、半島,有的彎如月亮,有的如龍蛇舞動,據說一共有九十九道彎曲河道。

  今天,隊員們仍將遊大草原,走進牧區老藏民的家,參觀寺廟,體會獨特的藏文化。

  早報記者牛紹強陳筱麗

相關焦點

  • 爬雪山過草地 信念與意志的考驗
    爬雪山過草地 信念與意志的考驗 發表時間:2016-06-26   來源:人民日報  就在這群山附近,紅軍遇到了長徵以來最為艱難的道路:雪山和草地。紅軍三大主力在數次過雪山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至少在萬人以上。死亡最多的,是擔架員和炊事員。擔架員不願意丟下那些在戰鬥中負傷的紅軍戰友,炊事員背著做飯的大鍋和儘可能多的食物,很多炊事員在雪山頂上坐下,就永遠不能再站起來了。
  •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那些草地現在不見了呢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那些草地現在不見了?工農紅軍1935年過的草地,就是川西北的松潘大草地,覆蓋範圍包括今天的松潘縣、紅原縣、若爾蓋縣,當年這是生命禁區、死亡陷阱。松潘草地是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1,天氣惡劣,因為沼澤溼氣大量蒸發,草地上經常籠罩著陰森迷濛的濃霧,看不清方向,部隊行軍不能掉隊,一旦掉隊,就不知道前進方向了。2,沼澤地,土壤已經液化,沒有堅實基礎,行軍部隊非常容易陷入泥地後,無法拔腳,越掙扎陷越深,無法施救。3,無人居住,沒有村落,後勤供應增加保障等於零。
  • 「爬雪山過草地」背後的原因,你一定要讀的歷史真相!
    在這期間,「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下面咱們就好好講一講紅軍長徵,到底是如何爬雪山,怎麼過草地的。時間還得追溯到1935年6月。當時中央紅軍長徵剛剛完成「強度大渡河」戰役。與過雪山一樣,紅軍這次也是選擇了一個看起來最險最難得路。同樣的還是派出先遣隊打前陣。他們首先進入了大草地,這裡野草叢生,水草上霧氣繚繞,草叢下面是一片一片的泥潭,草地裡的水都是淤黑的,裡面充滿了腐殖質和微生物。如果在這兒腳被劃破了,傷口被水一泡就會爛掉。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2016-11-該劇集結佟瑞欣、劉勁、王伍福、朱宏嘉、陳銳、範雨林、沈保平、魏伊等演員,爬雪山過草地實景拍攝,重現長徵歷史畫卷。  該劇導演萬盛華曾執導《保衛延安》《歷史永遠銘記》等多部革命歷史題材劇。他說,這部劇是抱著對前輩、對紅軍的敬畏之情來拍的,靠的是六個字:真誠、真情、真實。  劇中毛澤東的扮演者是曾出演《梅花三弄》《大宅門》的國家一級演員佟瑞欣。
  • 種下「紅色」的種子 看小紅軍過草地爬雪山
    在紹興市魯迅幼託中心有一條紅色遊戲帶,在園的中大班孩子每周都要參加一次「銘記紅色歷史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 當年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他們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在我國的歷史上,尤其是在清朝時期,受到了西方勉強的殘酷侵略,後來又爆發了多次戰爭。所以我們能夠迎來今日的美好生活,離不開當初為了國家和人民英勇奮鬥的戰士們。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於當時我國犯了左傾錯誤,導致中央蘇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於是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徵。
  • 爬雪山過草地 越過艱險天地寬
    長徵苦,最苦在過雪山和草地。雪山茫茫、草地莽莽,紅軍在一次次跨越中,也用腳板底越過艱險,走出革命道路的天地寬。 「金碑」照松潘,山中飛揚「紅飄帶」 從成都出發,大巴一路顛簸向北行駛7個多小時,記者來到「紅色古城」松潘縣。一路高山險峻、層巒疊嶂,抵達松潘時平均海拔已達2800米。下車時,記者便感覺有些頭痛和憋悶,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
  • 紅軍爬完了雪山為什麼還要過草地?
    長徵的路線:瑞金(1934年7月7日)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陝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宣告長徵的勝利結束。
  • 阿壩州:這裡讓「爬雪山過草地」成為紅軍長徵的代名詞
    他們在這裡翻越過長徵中最艱難的雪山,跨越過最艱苦的草地,留下《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從那時起,兩個名字「爬雪山」、「過草地」傳遍中國。日乾喬景區的藏族解說員切娜介紹,當時茫茫草地沒有現成的路,只能試探性地前進,一旦陷入泥沼,來不及救援就會被吞噬,紅軍糧食吃完了,只能靠吃野菜、草根、樹皮充飢。當年紅六軍團保衛局的七人過草地時,已斷糧好幾天,為了走出草地,他們只能分頭採一些野菜來吃,但又分不清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毒,於是決定選出一人先嘗,鑑別出無毒野菜供大家充飢。
  •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紅軍隊伍裡有不少小小年紀就參軍的戰士,  在大人的照顧下爬雪山過草地  在紅軍隊伍裡,小鬼們常常受到特殊的照顧。長徵開始後,肖林達當上了勤務兵,負責隊長的日常事務。肖林達回憶,那不是他伺候隊長,而是隊長照顧他。那時候他行軍困難,隊長經常背著他。  1936年5月,肖林達所在的紅六軍團輾轉來到雪山腳下。
  • 紅軍用什麼爬雪山過草地(高清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經過的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地形圖。(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 提供)「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這絕非戲謔之語,而是一語道出了長徵這一壯舉留給歷史、留給後人最醒目、最易生發感慨的印記,那便是一個「苦」字。長徵一路,紅軍官兵遭遇的苦難不計其數,難以名狀。且不說敵人一層又一層的圍困、一輪又一輪的追堵帶來的一場場緊張而慘烈的戰鬥,讓紅軍官兵承受了怎樣嚴酷的生死考驗,單就是走路——用雙腳去翻越那一座座陡峭險峻的高山,去跨越那一道道激流洶湧的江河,其中之難、之險、之苦可想而知。
  • 三過雪山草地
    三過雪山草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1日 16:15 來源: 任榮16歲參加紅軍,三次爬雪山過草地,經受了生與死的鍛鍊和考驗。抗日戰爭時期,執行保衛陝甘寧邊區的戰鬥任務,參加了大生產運動。解放戰爭時期,率部轉戰於熱河、遼寧地區,參加了遼瀋戰役,身上多處負傷,左腳被炮彈炸成殘廢。韓戰爆發後,他不顧傷殘,主動請纓參加抗美援朝。他戎馬一生,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回憶70多年的革命生涯,令將軍最難忘卻的是長徵路上的經歷。
  • 央視將播長徵大劇 重現爬雪山過草地
    該劇集結了著名演員佟瑞欣、劉勁、王伍福等人,其中爬雪山過草地的鏡頭為實景拍攝,向世人再現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大會師的壯闊歷史畫卷。  此外,該劇還特別呈現了陝甘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提供最後一個落腳點和抗日出發點的偉大功績,填補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空白。  該劇還客觀地表現了我黨我軍在最危難的時刻正確的選擇了領袖毛澤東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走向勝利的歷史畫卷。  為真實還原長徵史詩,劇組跋山涉水,深入雪山、草地、高原實景拍攝。
  • 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山 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 歷史濃縮在雕塑裡
    爬六盤山也確實艱辛,因為要到達2832米的紅軍長徵紀念館,確實很高。一路上可以看到紅軍長徵路上的重要節點,都以雕塑的形式表現出來。圖中這個雕塑主題,突破烏江。1935年1月,紅軍兵分三路,進入黔北地區,扎竹筏建浮橋,實施強渡烏江的行動。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 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4日 16:19 來源: 專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    新華網成都9月24日電(記者劉永華、吳傑、樊永強) 「長徵苦,最苦是雪山草地
  • 她爬雪山過草地,新婚第二天就和丈夫天各一方,再見面時白髮蒼蒼
    她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婦女抗日先鋒團的團長,一生曾三過草地,四爬雪山,和丈夫生活僅兩天,因為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不得不分開,47年後這對夫妻再見面,見面時已是白髮蒼蒼,兩人相見相擁而泣。這位女紅軍就是王泉媛。
  • 「過草地」「爬雪山」 這個「黨建運動會」不同尋常
    比賽中,運動員們穿越「封鎖線」,歷經「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過草地」「爬雪山」等挑戰,最終「會師吳起鎮」。賽場上,運動員們穩中求快、誓奪第一,精彩場面不斷﹔賽場外,啦啦隊員搖旗吶喊、掌聲雷動,加油鼓勁聲勢巨大。「我們把黨建和運動會相結合,為的是讓大家在學習中得到鍛煉,在運動中感悟黨建。」
  • 爬雪山,過草地,我們都是小紅軍
    那些幼兒園的小寶貝懂什麼是爬雪山,過草地嗎?知道天安門在哪裡嗎?明白五心紅旗是什麼嗎?過了耳朵之一關,就是一種、一次人生的教育。薰陶一次、教導一次,發現那白髮蒼蒼的爺輩的眼神有不一樣了,開始發光,回頭看看那冬季柏樹凋零的樹木都開始發芽、開始開花。白髮蒼蒼的爺輩的眼神有不一樣了,開始發光,回頭看看那冬季柏樹凋零的樹木都開始發芽、開始開花。這就是綠色的紅色的交融。這就是親子、爺孫輩的教導,短暫但是實在。
  • 三爬雪山三過草地的老紅軍賈少山:永留心間的長徵印記
    原標題:永留心間的長徵印記   編者按:萬裡長徵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徵精神。每一位紅軍戰士,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他們一生對黨矢志不渝。時光荏苒,那段崢嶸歲月親歷者的精神是留給後人最珍貴的財富,更是激勵我們走好新長徵路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