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地區發生的暴亂行動,背後始終存在著美國的身影。正是因為美國各大基金會和組織的暗地支持,才會讓「港獨」分子擁有走上街頭打砸搶燒的勇氣。
而當中國通過了涉港國家安全法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迅速宣布了對於中國的懲罰措施,聲稱要用嚴厲的手段對香港地區進行制裁。隨著之後越來越多相關法規的通過,美國方面似乎鐵了心在香港問題上與中國角力。
美國將限制涉港資金流動
根據中國青年網6月12日的報導,日前美國財政部通過媒體表示,他們經過討論決定將對資本市場施加影響,其中就包括限制經過中國香港的資金流動措施。而這之前川普就特意指示金融市場工作小組,必須儘可能保護美國投資者的利益不受限制政策的影響。
如今美元的利率始終維持在歷史低位,因此有不少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港幣市場,這也顯示出來資本對於香港金融體系和港幣的信心。
限制措施帶來的影響
鑑於美國世界金融大國的地位,而香港的支柱產業又是金融業,因此美國選擇用金融的手段來制裁香港也是意料之中。香港地區的專業人士指出,過去10年以來,香港地區是美國最大的進出口盈餘交易對象,然而每年香港本地出口到美國的貨物止戰總量的2%。
如果美國要進行制裁措施,顯然對於本國經濟的衝擊會更加嚴重。另外香港地區也是西方國家在亞洲最為重要的金融市場,在這裡已經形成了與國際金融相配套的一系列必要條件。美國如果要在香港地區製造金融風暴,最終只能損害自身的利益。
因為中美兩國之間關係變得越發緊張,所以許多中國企業應暫時擱置在美國上市的計劃,這件事對於美國金融市場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除了二級市場的逐漸脫鉤,從去年開始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已經急劇下降,甚至創下了10年來的最低記錄。此次美國政府信誓旦旦要對中國進行制裁,恐怕也是一種出於無奈的反擊。
美國自從貿易戰以來,一直試圖採用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的崛起勢頭。繼去年將香港問題作為籌碼之後,今年即使面臨嚴重的國內問題,也不忘採取經濟手段插手香港地區的治理。對於美國的霸道行徑,中國方面始終保持反對態度。所謂的制裁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果,最終只能讓美國引火燒身。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