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極光創投於芳:今年的醫療健康賽道如同前幾年的網際網路,VC要...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讓公共健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中之重。如此,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大健康行業亦佔據了創投圈的絕對C位,投融資火熱程度無出其右。

2020年正是北極光創投(以下簡稱北極光)進軍醫療健康領域的第十個年頭。回顧這家深耕早期科技VC機構在醫療領域的收穫,可以說成績斐然——曾先後投出了華大基因、中信醫藥等企業;投資的澤璟製藥、奕瑞科技今年相繼登陸科創板;同時,北極光作為天使投資人支持創立的燃石醫學,於6月成功掛牌納斯達克,並為其創造了超百倍的帳面回報。

北極光執行董事於芳是北極光醫療健康行業的負責人之一,加入該機構前,她曾任職於強生中國心血管部門多年,對於中國的醫療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近日,這位直爽的80後投資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的專訪,分享了她在醫療領域的觀察與思考。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醫療市場,狹義的「擁擠」、廣義的「寬闊」

談及今年醫療健康的火熱程度,於芳表示,「2020年的醫療行業就像2014、2015年的網際網路,過去需要幾個月時間調研的項目,現在可能只給你一兩周去判斷」。

但事實上,賽道的風並非起於2020年。在她看來,是宏觀政策的持續引導、本土醫療資源的稀缺,疊加科創板橫空出世以及突發的疫情等因素,讓醫療行業在2020年格外顯眼。

具體而言,一方面,科創板註冊制的推出進一步激活了資本市場的調節機制,直接解決了創投退出周期過長的問題,為投資人和創業者指明了方向。她調侃稱,醫療企業IPO就如同一場長跑,如今科創板之下則是「長跑沒有了最後一圈」,「退出、流動性都被激活了,整個周期性看得更清楚,大家投資、創業的意願會更強」;另一方面,則是2020年的疫情「黑天鵝」進一步暴露了醫療資源擠兌問題,也讓公共健康受到了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

據投中數據,2020上半年,醫療健康市場PE/VC投資交易數量298起,交易活躍度高居各行業首位,交易規模約94.13億美元。

這樣的「活躍」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資本與創業者「扎堆」以及賽道的擁擠。不過,於芳認為,當下的「扎堆」只是狹義的,從更長時間維度與供需關係來看,醫療行業離「擁擠」還很遠。

她坦言,資本與創業者的熱情確實存在於行業的少數細分領域。「例如,大家都看到某一特定創新藥、醫療器械能出成果,於是一擁而上。但醫療創業者更應該原發性地去解決問題,而非將目光局限於當下的風口,他們應該思考迭代創新,比如下一代創新藥或者器械能做什麼、將來疾病的輔助手段是什麼、趨勢會是怎樣的。」

與此同時,與網際網路賽道強調的創造需求不同,我國居民在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剛性需求長期存在,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此外,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醫藥器械軟硬體、醫護比例等資源供給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需進一步提高。

「激烈競爭之下,更激進、往前衝」

「所以整個中國醫療市場上的『擁擠』只是狹義上的。廣義來看,還需要大量優秀的從業人員、資本、新技術投入到行業裡,以及宏觀政策的引導,推動行業持續向前。當然,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醫療行業也是絕對向好的。」於芳這樣說道。

即便如此,現階段的熱鬧也給行業帶來一系列的困擾——項目估值快速上漲、過度競爭以及資源的浪費等。而在眾多問題中,於芳首當其衝要面對的是爭奪優質標的時間大幅度壓縮。「從前一個項目有充足的時間去盡調,但現在,你不得不用更短的時間和有限的信息做研判。」

她告訴記者,這樣激烈的競爭也曾讓自己陷入短暫的消極情緒中,但很快她意識到當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時,一線投資人如果不積極應對當下的問題,可能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往前衝,用更激進的方式去爭奪好標的並幫助其成長」。

談到篩選項目的標準,她表示,「早期項目基本不會有完美的,我們遵循的原則和木桶原理相似,不要求所有木板又高又齊,同樣也不能有極端的短板、缺陷」。

對於優質標的補短板,於芳則十分相信資本的力量。「不管是創始人缺乏商業背景、賽道不夠寬或者團隊部分功能缺失,這些都可以在資本的介入後通過有規劃的人員招聘、策略的調整等手段去解決。」

此外,對於2020年疫情之下,PE/VC的投資邏輯是否發生改變。於芳指出,醫療行業的技術門檻與研發周期決定了產業前後端的弱聯動性。「今天你在終端上感受到的某一個需求的變化,它會傳導至前端研究,但它不應該對前端產生過大的影響。如果大家一擁而上,那肯定是有問題的。事實上,真正好的投資人不會如大家想像的那樣產生巨大的聯動效應,並且去呼應這種聯動。」

此外,她還表示,科技賽道講究「遵循主線」的智慧,VC既要用開放的心態關注周圍的變化、順勢而為,按照機構的「先天基因」有策略、按比例地進行調整,同時又需要把握節奏,警惕變化過於頻繁、背離主線。

同樣,北極光創投的2020年亦是堅守大於調整。於芳稱,「主線——早期硬科技,這是不會變的。唯一的微調就是去年開始注意到投資距離上市的周期變短了,可能會適當做一些中後期的投資。」

相關焦點

  • 北極光創投楊磊:企業要做好未來12個月都無法融資的準備
    清科私募通顯示,國內投資圈少數深耕前沿科技領域的風投機構北極光創投,其2019年絕大多數投資均流向了醫療健康、IT服務、生物醫藥、半導體、機器人和智能硬體等領域。恆大研究院公布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即指出,當下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受衝擊最大。事實上,北極光所投項目並不在此次衝擊的重災區。
  • 紅杉、君聯、北極光、軟銀中國如何看待疫情過後的醫療健康投資?
    本文通過對紅杉中國、君聯資本、北極光創投、軟銀中國等VC機構和多名投資人的採訪,力圖去探尋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邏輯和方向。大健康的投資邏輯十多年前,現為華蓋資本創始人的許小林,還在建銀國際產業基金總經理的任上。在梳理產業基金的投資方向時,他關注到了一條曲線。「醫療這個行當,第二年不會比前一年差,但是它也不會出現爆炸式的增長。
  • 北極光創投的2018:深耕早期、堅守科技創新
    在PE/VC圈,北極光創投(以下簡稱北極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創始人鄧鋒早年在南加州求學的經歷和網際網路創業史,給這家機構增添了一抹矽谷VC的色彩。近年來,在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配置策略,將注意力加速轉向未曾涉及的產業之時,北極光仍保持著不緊不慢的投資節奏,堅守在創立之初即看好的科技創新領域。
  • 北極光創投的2018:堅守科技創新初心 重點布局三大領域
    在PE/VC圈,北極光創投(以下簡稱北極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創始人鄧鋒早年在南加州求學的經歷和網際網路創業史,給這家機構增添了一抹矽谷VC的色彩。近年來,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配置策略,將注意力加速轉向未曾涉及的產業,而北極光卻仍保持著不緊不慢的投資節奏,堅守在創立之初即看好的科技創新領域。
  • 卓福民:創投機構投資大健康產業應當具備「三心」
    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聯席理事長卓福民就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和投資接受了中國證券報的獨家專訪。卓福民表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進程,並對行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了十分積極的深遠影響。從創投行業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大健康產業的加快發展為投資機構帶來更多投資機會;但另一方面,醫藥醫療產業的發展也尤其需要長期的創新資本投入,投資人對此應當具備「三心」,即專心、耐心和良心。
  • 創投周報 Vol.53|本周投融資迎來年後首個大爆發,醫療賽道繼續狂奔...
    36氪經公開資料整理,具體的融資賽道和輪次分布情況如下圖:重要融資事件本周頭部投融資迎來大爆發,共計有14筆上億級項目融資。融資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及教育賽道。疫情當前,資本加碼布局醫療賽道,新藥研發及數位化醫療刻不容緩。專注於血液製品的「大安製藥」獲得 11.22 億人民幣戰略投資融資。承擔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試點工程「浪潮健康」獲得了銀河投資等機構 1 億人民幣融資。
  • 北極光創投鄧鋒:不追風口,只在熟悉領域長期深耕
    在北極光長長的投資名單裡,包括美團、中文在線、兆易創新、華大基因、APUS、山石網科、中科創達、VIPKID等明星企業,分布在TMT、先進技術和醫療健康三大領域。北極光專注於早期的投資策略自創立堅持至今,它投資了20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80%是A輪及以前項目,只有20%是B輪及以後。
  • 融中財經:「紳士」北極光,15年的堅守和摒棄
    在成立之初,北極光便瞄準早期科技。科技賽道的特性使北極光的發展看起來非常「穩健」,沒有大起大落。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北極光也進行著不斷「革新」,比如在投資賽道上,逐步從to B擴展到消費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到今天已經形成TMT、先進技術、醫療健康三大賽道的清晰投資格局。
  • 創投周報 Vol.45 | 企服、醫療賽道持續領跑;9筆億元級融資,科技...
    最後一個部分,則是創投圈的每周精選,創投圈是36氪正在創建的創投人自己的朋友圈,內含大量乾貨 & 深度思考的分享。既然你看到這裡了,那請 Enjoy 下面的內容。 一周創投熱點 12月7日至12月13日,本周共計發生55筆融資,相比上周的71筆,出現了明顯的減少趨勢;企業服務(13筆)和醫療健康(11筆)賽道繼續領跑;教育(7筆)和物流(4筆)賽道跟後。
  • 2019開門紅:醫療健康細分市場發展搶眼 企業服務賽道依舊受追捧
    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60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2018年12月投資事件率減少了3.16%,本月境外投資表現穩定,醫療健康領域繼續蟬聯最受歡迎投資賽道,企業服務緊隨其後。
  • 丁香園獲新一輪融資,創始人李天天:醫療健康是主打心智的長賽道
    「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跟投。」作者:蘇打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12月28日,數字醫療健康科技企業丁香園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跟投。
  • 融資季 | 北極光創投+險峰長青 16大項目24小時限時首發
    「融資季」是「創投助手」發起的限時線上精品投融資對接會。依託於創投助手,以頂級機構/明星投資人/社群的在融項目為基礎,要在線上為5000個優質未曝光的創業者對接10萬次!從4月17日至6月17日,兩個月、八周時間,每周一和周四將會是頂級投資機構專場;周二和周三為明星投資人專場;周五為優質社群專場。
  • 北極光鄧鋒:今年募資市場比2019年更差,投資生態良性運轉需市場化LP
    在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眼中,投資市場需要認清的一個基本面是,不管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還是To B領域,」賭風口」的投資模式已無出路。這是因為,投資不是一件只看短期的生意,尤其是早期投資,關鍵在於以前瞻性思維認清大勢。回到整個投資生態,鄧鋒認為,未來的一級市場,一定是「一九分化」甚至是「5/95」的行業常態。
  • 2020中國創投高峰論壇10月16日登陸上海陸家嘴
    行業領跑者齊聚上海 論道中國創投新10年20年的發展與積累,我們看到PE/VC推動之下,中國創投創新與日俱增的變革:投資業態的豐富——風口賽道由往日消費網際網路獨佔鰲頭演變為新消費、產業網際網路、先進科技等賽道並駕齊驅;退出渠道的多元:註冊制試點改革之下,新經濟企業IPO的目的地不再局限於海外,科創板亦加速了硬科技企業成長的步伐
  • 醫療創投觀察 | 上海市創新力量地域分析
    創投決策,每個投資機構都有自己的判斷邏輯,但投資的出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於賽道的認可。這其中有很多值得去梳理的規律,比如這個階段的主流資本,重點事件,投資分布等等,除去單一維度以外,還同樣存在將多個維度進行組合分析的價值,動脈橙將陸續完成系列內容呈現,敬請期待。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進博會、阿里健康
    此外,上周,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開標,多款百元支架出爐,中位價700元左右;另頗受關注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迎來新進展,國家醫保局發布相關指導意見,對支付細節、醫保基金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專題動態上,億歐大健康上周報導了阿里健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及布局,同時還於近期專訪了民康生物董事長甘建民。
  • 系統性尋找下一個機會——北極光「未來十年」分享會
    對此,北極光創投高級合伙人吳峰認為,投資出海賽道,有三點必須提前考慮清楚,第一,選擇什麼地區;第二,選擇什麼品類;第三,選擇什麼樣的變現形式。在國內經歷的周期,在海外卻未必是一步不差的復刻。跨越其中幾個環節,直接走向終極形態也未可知,需要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2020-09-29 10:23:17 來源:中國證券網
  • 2019創投實況:BAT收緊腰包,錢都去哪了|數據掃描
    「深響」發現,無論是從融資項目數還是融資金額來看,企業服務和醫療健康都是今年最熱門的行業。  企業服務市場的火熱已有諸多信號,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戰略調整加碼To B業務,還是現階段企業對數位化轉型的需求,都在把資本越來越多吸引進這個市場。
  • 海外受阻擋不住張一鳴的野心:字節跳動悄悄殺入醫療
    近幾年,字節跳動在文娛、知識兩條內容賽道上頻頻出手,不僅投資了互動百科、天天鑑寶、中視鳴達、36kr、澎湃視聽等10餘家覆蓋多個領域的內容公司,還在PUGV風口來臨之際,重金砸下以巫師財經為代表的多名B站知識區UP主。 而對今年「意外」破局的醫療健康內容賽道,嗅到血腥味的字節跳動自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