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社會頑疾。一直以來,中小企業如要擴大再生產,要麼通過內生式積累,要麼借道民間高利貸。
供應鏈金融優勢在於不以借款企業的主體信用為依託,而取決於債務人的信用評估資產質量。加上,目前行業普遍發生一個變化:底層交易基礎設施已經線上化和數位化。這意味著大量的中小企業的交易數據得以沉澱下來,由此可衍生出線上的供應鏈金融產品。
線上化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利用沉澱下來的產業數據,以此為企業和資金方提供金融和徵信服務,包括風險評估、貸後實時預警與授信調整等。這降低了風控的難度。因此,線上化供應鏈金融在近幾年受到政策、資本和銀行的關注。
今天要介紹的大樹金融,是金融科技公司薔薇控股旗下的供應鏈金融平臺。薔薇控股可以說含著金鑰匙出生,其於2017年7月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18億元,由16家民營企業發起。其中不乏巨人網絡和中民投等明星公司。
據薔薇控股方面介紹,大樹金融一端是可穿透核實的資產生成平臺。另一端對接資金方的資產流轉平臺(主要包括銀行、交易所、商業保理公司、財富管理機構等)。
大樹金融主要面向B端,強調交易自償性及閉環性。企業受邀成為平臺的註冊用戶之後,可通過提供歷史交易數據,獲取供應鏈授信額度,並在線自動完成訂單、預付、存貨、應收類供應鏈融資貸款。該類業務傳統銀行業已操作多年,但由於自動化程度低、科技應用不足,給自身帶來融資風險的同時也未能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痛點。
大樹金融執行董事兼CEO陳衡告訴36氪,大樹金融希望利用金融科技,滿足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小、散、短、頻」的市場融資需求,即金額小、主體分散、融資期限短、頻繁操作。
大數金融模式
大樹金融的風控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總體來說,系統會跟據公開市場數據判斷企業提供數據的真實性,並核定授信額度,辦理融資操作。其中,平臺運用了AI技術基於交易數據處理授信、放款與貸後流程,並藉助區塊鏈「不可篡改」、「唯一可信」與「數據加密」的特點,核正交易與融資的各個環節。
供應鏈金融前景廣闊,得益於政策+科技的利好。陳衡表示,供應鏈金融符合金融脫虛向實的政策導向,又是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優質載體。隨著企業交易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政府公共數據的公開力度不斷加大,AI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陳衡認為,團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金融從業經驗豐富。陳衡在大型商業銀行有16年交易金融從業經驗。其業務團隊有多年銀行、券商、律所的工作經驗,擁有大量客戶儲備及渠道資源,也清楚行業特點,這有利於建立不同場景下的風控模型。同時,科技團隊成員曾就職於IBM、阿里、百度、中信、TD Bank等企業,具有深厚的網際網路與金融數據建模經驗。
大樹金融供應鏈平臺已完成一期開發,且已在製造、消費、醫療等行業儲備了一定的業務量,平臺將於12月底正式投產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