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

2020-12-10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

文章分別從中馬友誼大橋和印度大橋展開敘述。

文章稱,在印度洋的中心,2.1公裡長的中馬友誼大橋從一個田園詩般的環礁上蜿蜒而出,連接著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它的國際機場。

中馬友誼大橋 資料圖

按照「中印競爭」的老套路,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足跡讓印度感到不安,印度將該地區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認為馬爾地夫面臨「被拉離其軌道的風險」。

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

文章聲稱,這座6.7公裡長的大橋和堤道將把馬累與附近的三個島嶼連接起來,在長度、規模和價格上都讓中國的大橋「黯然失色」,號稱是馬爾地夫「最大的民用基礎設施項目」。

中國企業曾被許多媒體稱為「基建狂魔」。

詭異的是,CNN這篇超長的文章,接下來竟完全沒有再寫印度要在馬爾地夫修建這座橋的任何進展或消息。

CNN倒是花了很多篇幅講述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橋。

中馬友誼大橋於2018年完工,馬爾地夫前總統亞明將其譽為兩國雙邊關係的裡程碑。

(中馬友誼大橋)

亞明在大橋的開幕式上說:「我們感謝中國政府提供的援助,讓馬爾地夫人民的夢想成為現實。」開幕式上,亞明與中國的特使一起主持了煙花和音樂之夜的開幕式。

中馬友誼大橋能建起來並不容易。

2008年,馬爾地夫前總統加堯姆(Gayoom)首次宣布在馬累和機場島之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這座大橋不僅將馬累連接到機場島,還將連接鄰近的居民區胡魯馬累島(Hulhumalé)。

多年來,往返於這兩個島嶼之間的唯一途徑就是搭乘渡輪。在通勤高峰期,從胡魯馬累島(Hulhumalé)到馬累工作需要20分鐘的車程,排隊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

現在,開車過橋往返於馬累和胡魯馬累島之間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CNN的報導稱,這座橋最終是在亞明的領導下建造的,使用了中國的資金、工人和技術訣竅。最終花費了2億美元,中國提供了1.16億美元的援助和7200萬美元的貸款,其餘的由馬爾地夫政府支付。

齊馬姆曾是馬累居民和建築工人,2018年大橋開通後,他搬到了胡魯馬累島。他現在在胡魯馬累島擁有一家摩託車修理廠。生意很好,他說,他仍然每天去馬累購買補給。

他說:「以前我們不得不搭乘渡輪旅行,花費更多。」「現在有了這座橋,事情就容易多了。」

2017年前後,《環球時報》記者曾到馬爾地夫採訪。在胡魯馬累島上,中國建築公司一處工地旁邊就有印度人建的市政工程項目。類似的印度工程在馬爾地夫還有不少,但相比中國項目而言,印度建設的工程並不順利,中建附近的印度工地已停工半年有餘。

印度對馬爾地夫的心心念念,CNN解釋了很多:

馬爾地夫是一個由近1200個低洼珊瑚島和不到50萬人口組成的群島,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都是亞洲最小的國家。但它分布在印度洋一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水域和航道上。

據估計,印度一半的對外貿易和80%的能源進口都是通過馬爾地夫附近的海上航道進行的。中國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原油(截至去年佔其總進口量的62%)也是通過這些路線運輸的。

印度8月份承諾要在馬爾地夫的那座橋呢?

相關焦點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文章分別從中馬友誼大橋和印度大橋展開敘述。文章稱,在印度洋的中心,2.1公裡長的中馬友誼大橋從一個田園詩般的環礁上蜿蜒而出,連接著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它的國際機場。按照「中印競爭」的老套路,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足跡讓印度感到不安,印度將該地區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認為馬爾地夫面臨「被拉離其軌道的風險」。
  • 印度這次挑錯了對手,為爭對外影響力,跟中國在馬爾地夫比建橋
    對外影響力可以說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上,對各個國家都有不小的意義,對外影響力的大小也代表著你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大小,而印度一直以來自認為其是與中國、美國同一級別的國家,在亞洲更是將我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並且在對外影響力上,也要與我國一較高低,結果在馬爾地夫與「基建狂魔」中國比建橋時,淪為了背景板
  • 在馬爾地夫,印度想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結果印度項目爛尾半年
    11月25日美國媒體CNN發表文章,將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中馬友誼大橋跟印度修建的大橋進行對比,然而該篇文章的重點是,中國跟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該文章認為印度在過去一直都將馬爾地夫視為自己的領土範圍,但是隨著中國在馬爾地夫影響力逐漸增強,也導致馬爾地夫逐漸脫離了印度的治理軌道。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很尷尬:前總統感謝中國,印度...
    原標題: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中馬友誼大橋 資料圖按照「中印競爭」的老套路,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足跡讓印度感到不安,印度將該地區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認為馬爾地夫面臨「被拉離其軌道的風險」。
  • 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毫不客氣「拆穿」真相,現實很殘酷
    眾所周知,作為鄰國,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總是拿中國與其作對比,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印度總想著超越中國。就在此前的一次年會上,印度總理莫迪甚至豪言,要把印度打造成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近日,有美媒發文毫不客氣的「拆穿」真相。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扎心了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
  • 跟中國比「建橋」,印度飄了?
    ,在非洲,中國援助建立多項基礎設施,為當地百姓帶去了福利;在馬爾地夫,中國建立了詩一般存在的中馬友誼大橋,緊密聯繫了兩國的友誼。 印度「眼紅」中國建立的中馬友誼大橋 一直以來,印度在各方面都想與中國爭個高下,在看到中國在馬爾地夫建立起了中馬友誼大橋,多疑的印度當然也不甘示弱,印度為了撫慰其不安的心理,於今年八月份宣布實施一項「一攬子計劃」,在馬爾地夫修建印度的大橋,出資高達五億美元。此舉被外界認為是專門針對中國影響力的計劃。
  • 跟中國比「建橋」,印度飄了?
    ;在馬爾地夫,中國建立了詩一般存在的中馬友誼大橋,緊密聯繫了兩國的友誼。 印度「眼紅」中國建立的中馬友誼大橋 一直以來,印度在各方面都想與中國爭個高下,在看到中國在馬爾地夫建立起了中馬友誼大橋,多疑的印度當然也不甘示弱,印度為了撫慰其不安的心理,於今年八月份宣布實施一項「一攬子計劃」,在馬爾地夫修建印度的大橋,出資高達五億美元。此舉被外界認為是專門針對中國影響力的計劃。
  • 印度不服氣,和中國在馬爾地夫比建橋,中國已竣工兩年印度卻停工
    從馬爾地夫到斯裡蘭卡,這些在印度洋上的國家,甚至整個印度洋都被印度認為是屬於它的勢力範圍,因此非常警惕域外國家在這些地區的活動。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激增以及中國基建走出國門,中國與馬爾地夫等印度洋國家的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密起來。
  • 中國造橋助馬爾地夫夢想成真,總理親自出席開幕式,印度開始不安
    在很久之前,馬爾地夫被印度看作傳統勢力的一部分,而如今中國卻在這塊土地上建立起了非常強的影響力,印度在未來可能無法恢復在馬爾地夫的話語權了。馬爾地夫對於印度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印度曾經一度想要"討好"馬爾地夫,甚至想要效仿中國也幫助馬爾地夫搞基層建設,並且給出承諾"比中國建造的規模還大",但是對此印度專家馬上潑了一盆冷水。
  • 馬爾地夫夢想成真!總理親自出席開幕式,中國這一動作讓印度眼紅
    在很久之前,馬爾地夫被印度看作傳統勢力的一部分,而如今中國卻在這塊土地上建立起了非常強的影響力,印度在未來可能無法恢復在馬爾地夫的話語權了。 馬爾地夫對於印度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印度曾經一度想要"討好"馬爾地夫,甚至想要效仿中國也幫助馬爾地夫搞基層建設,並且給出承諾"比中國建造的規模還大",但是對此印度專家馬上潑了一盆冷水。
  • 印度已被我國包圍?馬爾地夫邀請中國,印度洋中心出現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如今已經走進了全球許多國家,但還是有不少國家對我們十分敵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印度國內反對我國的產品和企業還不夠,甚至還想跟我們比試比試。小議覺得印度是不是有點看不清局面。我國修建了一座大橋,印度就宣布自己也要建一座。我們先把印度放在一邊,現在讓我們來到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來看看見證中國與馬爾地夫友誼的中馬友誼大橋。
  • 中國又贏一局!印度野心再被擊碎,美媒嗤笑:這回徹底完敗
    雖說以前的中國是比較落後的,也受到了不少欺辱,但是如今的中國卻不是如此,我們深刻明白唯有自己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所以我們一直努力發展。如今在很多領域都有著輝煌的成就,當然我們發展得這麼快也有很多國家對我們置疑,其中印度就覺得他們發展比我們好,經常與我們相比較。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又贏一局!
  • 中國成就世界矚目!印度迅速發出「豪言壯語」,卻被印專家潑冷水
    11月24日,美媒報導稱,印度與中國爭奪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中國在當地不斷擴大影響力,這讓印度感到不安。實際上,印度一直將馬爾地夫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但如今發現,「印度在馬爾地夫不影響中國安全,而中國在當地可以影響到印度安全」。
  • 印度給馬爾地夫17億元貸款,外媒又提中國
    摘要: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地夫本月還和美國籤署了一項防務協議。部分印度媒體在報導此事時,強調了印度的「存在感」。 法新社在報導中提及,印度此舉是為了對抗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地夫本月還和美國籤署了一項防務協議。部分印度媒體在報導此事時,強調了印度的「存在感」。據法新社9月20日報導,印度駐馬爾地夫高級專員公署當天宣布,將向馬爾地夫提供2.5億美元貸款,來提振馬爾地夫因新冠疫情而飽受重創的經濟。
  • 對抗中國?印度為馬爾地夫提供17億元貸款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雖然印度今年也面臨著嚴重的經濟萎縮,但印度方面還是在9月20日宣布,向馬爾地夫提供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的貸款,幫助這個印度洋島國度過經濟危機。法新社在報導中提及,印度此舉是為了對抗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地夫本月還和美國籤署了一項防務協議。
  • 邊境對峙之際,中國動作讓印度「後院失火」?莫迪這次自作自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以中印雙方在馬爾地夫上演的「雙橋記」為主要內容,秉持了「中印競爭」的老套路。中印基礎設施競賽主角:中馬友誼大橋和印度大橋美媒報導稱,中印基礎設施競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地緣政治競爭升級的另一個方面。印度一直以來將馬爾地夫視作「後院」,也就是自己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但是中國在馬爾地夫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印度「後院失火」,深感不安。
  • 中國在馬爾地夫造了一座橋,沒想到成了印度的心病
    ◆印度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對抗中國的影響力,確保其在馬爾地夫的地位。2年前,中國在馬爾地夫造了座橋。沒想到,2年過去了,這座橋還是印度的一塊「心病」。2014年,馬爾地夫正式啟動了建設大橋的計劃。之所以叫中馬友誼大橋,是因為中國出錢,出力,出技術。整個大橋耗資2億美元,中國捐助了1.16億美元資金和7200萬美元貸款。大橋由中國的施工隊中交二航局操刀,採用的是中國標準、中國規範、中國技術。馬爾地夫海況複雜,高溫、高鹽、高溼、高輻射,施工難度本來就大。
  • 印度正成為南亞棄兒,卻仍在造謠中國「入侵不丹尼泊爾」
    有雄心壯志是好的,只不過超出了自己的實力就變成了「志大才疏」,讓人恥笑,但是印度有些人還是找到了「替罪羊」,要問是誰,除了中國還能誰能讓印度這般羨慕嫉妒恨!為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打壓中國在南亞地區的聲望,印度媒體已經進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亢奮狀態」,編造各種謠言,最新的謠言就是所謂「中國入侵尼泊爾和不丹」。
  • 中國助力下,馬爾地夫建成13億跨海大橋!卻引來印度「顧忌」?
    馬爾地夫感謝中國:夢想已成真11月24日,美媒發布文章稱,印度一直將馬爾地夫視為其「掌握範圍」的一部分,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為此印度也趕忙向馬爾地夫示好,包括提供超20億美元(約13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援助等,「來確保它在馬爾地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