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塔中:「死亡之海」中心的活力綠島)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17日電(記者顧煜、白佳麗)塔中,即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中心。作為沙漠的「心臟」,伴隨著90年代塔裡木石油會戰向縱深推進的腳步,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塔中作業區在這裡安家,這顆「心臟」在沙海中開始跳動,生機和希望在這裡生根發芽。
從空中俯瞰,塔中仿佛是漂浮在「死亡之海」中的一葉孤舟。這裡黃沙漫漫,但卻是連接塔裡木盆地南北緣的咽喉:向南通向古絲路重鎮且末和和田,向北連接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庫爾勒,一直通往中原。
不管去哪,南來北往的車輛在這裡匯聚,透過車窗,遠遠就可以看到塔中的標誌——「徵戰 死亡之海 」的彩門。彩門旁沿路散布著數十家商鋪,其中超市和餐廳最多,山東餃子、東北菜館、川湘小炒、新疆拌麵,各種風格餐飲「交相輝映」,在此迎來送往匆匆過客,兩家KTV則成為周邊石油工人們唯一可以娛樂的地方。
中午最熱時候,道路中塵土飛揚。「我們就是靠這條路吃飯的。」塔中一家拌麵館老闆玉蘇普江·亞森正忙著烤肉,旁邊菜店的老闆給他送來了新鮮的蔬菜。店外的空地上,貨運卡車、工程車、長途客車逐漸匯聚於此,路邊各家飯館中坐滿了天南海北的人們。
「除了石油工人、過路的旅客,這兩年多了些遊客。」經營著旅館的關宏玉指著不遠處的沙丘,幾個人影若隱若現,「周邊的沙漠成為過客們感受大漠的好去處。」
有人說,在新疆沒在塔中看看浩瀚沙海,便不曾感受過沙漠的荒涼。塔中年均降水量只有25毫米,蒸發量卻是其150倍。一年中,風沙天氣180天以上,氣溫最低零下26攝氏度,最高46攝氏度,地表最高75攝氏度,晝夜溫差高達30攝氏度,飛鳥難渡,被稱為「生命禁區」。
然而就在這茫茫沙海中心,石油工人和科研人員卻把「綠色」植入沙漠腹地。2002年10月,伴隨著全長436公裡的塔裡木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工程啟動,在塔中作業區旁,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心的塔中地區建起了塔中植物園,塔中植物園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在沙漠中心的植物園。如今的塔中,早已不是歌中所唱的「沒有花草,沒有綠樹,沒有氈房,沒有村落」的不毛之地。
入夜後,一切喧囂漸漸平靜,除了偶爾過往車輛的燈光,塔中如星光般的點點燈火給沉寂的「死亡之海」帶來了無限生機。
「兩年前塔中建鎮了,我們是第一批塔中鎮人。」看著那些鑲嵌在黃沙之上的鑽塔和幾座矗立的矮樓,塔中作業區工人譚輝感慨地說,「因為我們在,荒涼的沙漠中並不荒涼。」
(原標題:新疆塔中:「死亡之海」中心的活力綠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