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高廣豐

2020-12-11 南通網

□王其康

我是在2009年夏天籌備「紀念王賓逝世一百周年暨張謇與王賓研討會」上認識高廣豐老師的。那時他從教師崗位上退休不久,於2008年就加入了海門市張謇研究會,並參與了籌備第五屆張謇國際研討會。之後擔任了研究會副秘書長、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創辦海門市歷史學會並任首任會長。在高老師專職張謇研究工作過程中,「紀念王賓逝世一百周年暨張謇與王賓研討會」是他的第二項「課題」,我也因此與他從相識到相知,對他的人品、學問有了深入的了解,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高老師的相識相知,不僅是局限在籌備會議的過程中,還包括了他一以貫之嚴謹的工作作風,統籌兼顧的大局觀,更有其表現在治學認真,一絲不苟;勤奮好學,精通業務上。

在張謇的研究幾十年中,涉及面甚廣,可惜對他考中狀元的前後九年,他與其父母官王賓的研究幾乎是空白。我研究先祖王賓之初,由於史料匱乏,加之個人不諳史學專業知識,僅憑敦親睦族的感情編撰了《家譜》,爾後才率先在「張謇與王賓」研討會上,大膽地探討了他們兩人之間的關聯,發表了《淺釋〈張謇日記〉有關王賓(雁臣)之交往》的論文。此論文引起高老師關注,並撰寫了《王賓略論》。這篇論文引經據典,我也不知通讀過了幾遍,每次讀來,總有新的啟迪,並反覆探討,進而拉近了我和高老師的感情。

高老師在《王賓略論》中提到,對我編的家譜中有「四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包括何時受知於劉坤一;關於「上海水利廳同知」;關於王賓任袁世凱老師;關於《海門縣誌》中1889年張謇稟請王賓至海門提倡種桑。隨著時間推移,我不斷找到新的史料,對他提出這四個問題,也較之前有了更新的認識,我與他開展了多次與時俱進的切磋與探討,達成了許多共識。

與高老師的交往中,我們常常是以一件事、一句話為由頭,爾後越說越多,有時我們也有爭論,但彼此總是尊重對方。他研究張謇為主,我注重的是王賓家族,互相有交叉又有互補,也正因如此,我們之間的友誼才有更多的交流空間。

他不僅與我常交流,在與我表弟王文琪,因編撰《海門寄憶》一書認識後,他們也多有交往。2010年10月29日,表弟發現我伯父王友乾收藏的《岱源詩稿敘》中有張謇所作序言,敏感到這可能是未被發現的張謇佚文,旋即發送給高老師。高老師獲此信息後大喜過望,囑表弟拍成照片,立此存照,嗣後編入《張謇全集》新增內容。由高老師所主編的《十年蹤跡十年心——張謇研究會十年紀念文集》特意記載此佚文的由來。

陳岱源是安徽定源人,生於何年不詳,而高祖王賓於敘中說其「光緒壬寅」(1902)時「卒十年矣」,推算為1892年(此時王賓尚於上海為官)。高祖1902年為其編輯一本《岱源詩稿》,並親作敘。高祖在敘中回憶道:與陳岱源同籍皖北,他出身名望,少負俊才,然而「屢薦未獲一第」,「少經喪亂,奮身戎行,橫刀躍馬,勉入仕途,到吳中」當上了知府。陳岱源一生酷賦詞作詩,在上海往來是親,遂成骨肉之交,陳岱源曾表達,至死都希望與高祖「訣別」,可見兩人交情深厚。高祖贊陳岱源是「胸懷磊落」之人,贊其詩詞「不屑格律派別,性真所寄,時流露於行間而不自覺」。此詩稿由高祖次子王潛剛,呈交到老師張謇手中,期盼助力付梓。張謇閱後,被陳岱源的為人與才能,高祖的念故人之情,以及學生王潛剛的孝心所打動,欣然為該詩稿也題了敘,「是則惻惻予懷,不更深於王生,故舊之感也哉」,並「署端」,安排於光緒甲辰十月(1904)由「通州翰墨林書局代印」。

2011年初,高老師託表弟在上海圖書館家譜收藏部查閱「海門高氏家譜」,表弟予以了盡力幫助。同年4月19日,高老師偕研究會同仁徐晉庭先生去張之洞家鄉——河北省南皮縣,參加張之洞墓園落成儀式暨張之洞學術研討會,途經上海,當天下午表弟與高老師在滬蓬萊公園茶室暢敘,晚在順風飯店設宴招待高、徐兩位。2017年,我們幾位表兄弟,為紀念伯父王友乾百年誕辰,重印了他的重要著作《大儒曾國藩》,也得到了高老師的指導及讚譽。

高老師在研究張謇的同時,十分關注有關高祖王賓的訊息,並注意不斷收集,提供給我。2018年10月2日給我發來五份資料。隔了11天,10月13日又發給我一篇長文,鼓勵我深入研究王賓。高老師的眼光深遠,他認為王賓與陳岱源及安徽桐城人姚永概的交往,還很有必要探究,我將會鍥而不捨,繼續前行。高老師與我及表弟,屬於那種由陌生而熟悉,由熟悉而漸為無所不談的知己,誼同「今日樂相見,別後莫相忘」的亦師亦友關係。2013年後,我較長時間居住海外照顧兒孫,與高老師見面交流有所減少。但偶爾互相通信時,他說起話來仍是「滔滔不絕」,常叮囑我在國外要「保重身體」,可誰知道他自己卻不「保重身體」呢?

2019年春節正月初一,按慣例我向高老師電話拜年,並稟報了在十年研究王賓家族中,從各方面又獲較多新資料,計劃將研究成果編寫成《史話》一書,對過往的錯誤進行校正,他讚嘆不已,盼我能認真潛心寫作,早日出版。我關心地問起他的近況:「您近來好嗎?」不料他毫不忌諱地說:「我不好。」我驚詫萬分,哪有人正月初一說自己不好的?除非是真的不好,而且一定是很不好,內心有不祥預感,才會如此說的。他說:「你是醫生,所以我就直言了,並且請你幫我做個判斷。」接著他說了很詳細。

他是2016年身體被查出骨髓瘤的,這是惡性腫瘤,且無法手術,只能作保守治療,血色素下降嚴重時就輸血。目前他腰部很疼,被迫在床上看書寫作。我聽到不幸消息後心如刀割,難以置信,大腦一片空白。那個大年初一,在我漫長人生中是唯一的一次,在壓抑著極度悲催心情中度過的。與高老師通了七十幾分鐘電話,他說了很多,直到他說「累了,下次再說吧」,我才放下手機。以我對高老師為人的了解,他不是這樣話多的人,他的內心長久是內斂閉合的,能敞開心扉與我暢談,既是將我當成「自家人」,更是希望我能對他日後的治療有所幫助。

在那以後,我常主動與他電話交談,內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是他的身體有何不適?或有什麼治療中困惑?我約他幾次,想去海門與他面聊,覺得他常「出爾反爾」。答應好的日子,常被他忽然來電「爽約」。還有一次,我約好表弟王文琪一道去海門看他,他說等他從蘇州看了醫生後再說,事後又遭婉拒。3月中旬的一天,他來電話,說已物色好接班人,正在籌備交接換屆。我為他高興,也為他擔心。因為他說,為了趕換屆太累了,血色素僅4.8克,馬上要去輸血。我是醫生,知道4.8克意味著什麼,這幾乎是人的極限。

高老師自感時日不多了,是用生命在與時間在賽跑。5月18日,海門張謇研究會換屆,輸了血以後的高老師,撐著虛弱的身體向會議作了工作報告,聽者為高老師以事業為重的精神所感動,飽含熱淚聽完報告,報以熱烈掌聲,全體起立,向這位執著研究張謇的師者、學者、忍者、病者致敬。第二天,我在朋友圈發布了此事,眾多親友為高老師點讚、祈福,寄望他能戰勝病痛。

2019年5月換屆後,他又投入了很大精力寫個人自傳。他說:「自傳必須是真實的,也許不能出版,那就留給女兒做個紀念。」他的病情不容許他久坐,有時就半臥在床上寫,7月下旬他告訴我,已經寫完了20萬字自傳,這下可以徹底休息了。果然,8月14日他在微信中向所有關心他的朋友們發了最後一段信息:「親們,請容許我閉關養病,恕我一概不回答你們提出的問題。」這也是他留給我的最後一段話。

他太累了,獨自將病軀裹得嚴嚴實實,不讓我們看見他,這是保持作為學者、教師、朋友的一份尊嚴,將他最健康美好的形象,永遠存於我們心中。2019年9月2日高老師駕鶴西去,我赴海門獻上了花圈,輓聯上留下的是「王賓後裔敬輓」。

與高老師交往十多年中,諸多的人與事,反覆深藏在流年裡。或許,太多的無人知曉,在剪不斷的歲月裡,藏下了太多的我與高老師亦師亦友的故事,難以忘懷。

相關焦點

  • 春風化雨亦師亦友_今日海南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全國模範教師,海南大學教授鄒立剛課堂上治學嚴謹,課堂外儒雅詼諧春風化雨亦師亦友■ 本報記者 陳卓斌三尺講臺上,他是邏輯嚴密、魅力十足的法學教授;離開課堂後,他是感性詼諧、亦師亦友的儒雅良師。他就是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鄒立剛。
  • 《「大」人物》提檔 週遊感謝王千源亦師亦友
    週遊因在拍攝新戲未能趕到現場支持,在微博預祝票房大賣的同時感謝了王千源一直以來的幫助與教誨,二人亦師亦友的情誼令人羨慕。週遊與王千源曾合作過電影《龍蝦刑警》,從此之後二人便結下了亦師亦友之情。此番出演《「大」人物》,週遊也正是應王千源的邀請,抱著支持與學習的態度參與拍攝,飾演警察小隊的技術擔當小伍。雖然是電影中的小人物,但對週遊來說卻是一次絕佳的學習機會。
  • 歌壇人緣最好的5位女歌手,張韶涵上榜,圖五與汪涵亦師亦友!
    歌壇人緣最好的5位女歌手,張韶涵上榜,圖五與汪涵亦師亦友! 圖一李宇春:2005年獲得超級女聲的冠軍出道,從出道以來為人也是一直很低調,沒傳過緋聞,不曾與人有過爭吵,在圈內的好人緣也是有目共睹的。其演唱會時蔡依林還特意推掉自己的通告來當助唱嘉賓。
  • 中國好聲音劉美麟家庭背景個人資料 劉美麟許嵩亦師亦友引外界熱議
    中國好聲音劉美麟家庭背景個人資料 劉美麟許嵩亦師亦友引外界熱議時間:2019-09-24 10:06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好聲音劉美麟家庭背景個人資料 劉美麟許嵩亦師亦友引外界熱議 中國好聲音劉美麟個人資料劉美麟今年24歲,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哈爾濱第三中學
  • 三石傳奇 亦師亦友的紫砂刀客
    其乃是邵雲如的弟子,邵雲如號北巖、巖如逸人,此號也是繼承了其師邵雲如。蔣永西為宜興蜀山人,17歲拜邵雲儒(北巖)為師,長期聘用於宜興利用公司,毛順興、亦為鐵畫軒,陳鼎和,吉德昌、立信定器裝飾。一般都是任淦庭畫蔣永西刻。
  • 亦師亦友,細數倩女手遊裡那些「師父」!
    這些老師背後精彩的故事或神秘莫測、或盪氣迴腸亦有曲折離奇,曝光時皆引發三界玩家為之動容。太卜白川形象【亦師亦父竟是滅門仇人,師徒相殘三界扼腕】  作為影靈的另一種形態——月鳴與他師父之間的故事同樣令人唏噓。索命門的門主,對於月鳴來說是亦師亦父的存在。
  • 馬雲三次拜訪「經營之聖」,同稻盛和夫促膝長談,亦師亦友
    我也去,稻盛和夫:你想法很好稻盛和夫,78歲高齡,臨危受命,搭救「日本的翅膀」「經營之聖」馬雲三次拜訪,馬雲和稻盛和夫促膝長談,亦師亦友日本實業家。京瓷,KDDI的創始人,這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一個人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 《青春旅社》王源趙英俊從陌生到熟悉 亦師亦友是最好的遇見
    對於王源來說,他結交到了像趙英俊這樣亦師亦友的前輩;李小璐從一開始的慢熱也變得更加放飛自我,勇於承擔責任;何穗與程曉玥閨已然是閨中密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和道不盡的關心。還有景甜、李靜、戴軍、郭勁岐等人也都成長不少,感觸頗多。第十一期節目的最後,李小璐回想起第一次與趙英俊在A棟旅社裡相遇時的場景,瞬間激發起大家的回憶。
  • 和陳道明亦師亦友,2億身價不求名分,嫁給王菲初戀成人生贏家
    而她的戲也打動了為戲痴狂的陳道明,兩人時常會在一起談論拍戲心得,一來二去成了事業上亦師亦友的夥伴。儘管兩人相差了十幾歲年齡差,但在演藝事業上卻能找到共鳴之處,詠梅在拍戲多年來,在娛樂圈一直不溫不火。實際上,詠梅也和陳道明一樣,對圈內名利沒有太大欲望,真正能牽動她的還是好戲。
  • 在陽江的山海之間,圓一場亦師亦友的親子研學之旅!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當亦師亦友,父母雖不能左右孩子的人生,但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他們生命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感受到的每一份愛、學到的每一個知識都將影響他們成人成才之路。這次「假期趣陽江」研學親子奇妙之旅是一次體驗,也是一次號召。
  • 亦敵亦友!馬德裡德比的經年往事,這次誰會贏?
    亦敵亦友!馬德裡德比的經年往事,這次誰會贏?
  • 《天行九歌》:韓非遭陷害被軟禁,亦師亦兄的張良如何應對?
    姬無夜軟禁韓非韓非被軟禁後,亦師亦兄的張良前來紫蘭軒找衛莊和紫女報信說,」韓非被軟禁在宮中了,而且姬無夜是奉王上旨意行事。《天行九歌》中韓非遭姬無夜陷害被軟禁宮中,亦師亦兄的張良找韓宇救韓非,韓宇附加條件讓張良投向於他。張良如何決策大家敬請期待
  • 跑友賽記 天堂亦地獄、至虐亦至嗨——2016溫州大羅山越野賽記
    天堂亦地獄、至虐亦至嗨——2016溫州大羅山越野賽記‍‍作者 蘇格拉底的粉絲‍‍滿江紅
  • 亦兄亦妹、亦主亦僕、亦家亦伴
    想必大家都看過前幾年在湖南衛視熱播的《楚喬傳》吧,今日也許是無意中看到這部電視劇的片段,因此,我想和你們聊一聊那些亦兄亦妹、亦主亦僕、亦愛亦恨的情感故事。亦兄亦妹對於元淳與燕洵來說,他們就像是兄妹般的生活,但是元淳卻不由自主地愛上了這個名義上是她哥哥的男孩,而且一愛就是好多年。但是,物是人非,由於她父王的算計與猜疑,使他們之間的和氣化為虛有。元淳卑賤的愛著燕洵,為了他拋下自尊,放棄一切,換來的卻是燕洵的背叛,侮辱和歉疚。
  • 教師節:師人亦不忘自師
    無論年長年幼,高低貴賤,只要有道,就有師。師,教我們技藝以立業。我常懷念中國的師徒制,一個少年在老翁那裡淬鍊心性、戒驕戒躁,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友為尺,以師為度。不過就是古人常說的那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回放 亦真亦幻 揭舞臺道具背後的秘密
    回放 亦真亦幻 揭舞臺道具背後的秘密
  • 羅賓1:緊緊拽住蝙蝠俠理智的那一道光,亦師亦父亦良友
    在兩人合作的日子裡,迪克使得蝙蝠俠的戾氣漸漸消散,作為導師,蝙蝠俠也同樣在一次次的行動中給迪克灌輸著英雄的觀念和使命感,這讓迪克不至於誤入歧途,行事時也會帶著蝙蝠俠的作風,而作為迪克·格雷森的親生父母,生前雖然沒有給迪克留下過多遺物,但卻給迪克投保了數額巨大的保險,迪克也在布魯斯的悉心栽培和自己的努力下,通過不斷地投資和資金運作,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富豪,經濟也很早就已經得到獨立,所以二者的關係可以說是亦師亦父亦友
  • 殘酷賽制「亦敵亦友」登場
    記者許逸群/臺北報導ETtoday大型廚藝選秀節目《料理之王》明(27日)晚間9點將播出第5集,上演「亦敵亦友」合作賽,隨機配對2位參賽選手組隊,並與其他選手組成的隊伍PK。▲《料理之王》本周將上演「亦敵亦友」賽制。(圖/ETtoday)本集邀請在兩岸三地走紅,近年也主持料理美食節目的朱孝天擔任飛行導師。
  • 「亦師亦父」,大蛇丸為何殺掉師傅三代目火影猿飛日斬
    面對死去的老師,大蛇丸對於這位「亦師亦父」的老師,留下了眼淚。
  • 亦夢亦幻,亦真亦實——在夢裡出現過,就是值得收藏的
    這樣的故事人物情節,好似在某個現實生活中出現過,亦或是出現過某部電影的情節中,但是主人公卻是自己。亦夢亦幻,亦真亦實。某個校園裡,一對好姐妹與一對好兄弟相遇在學校籃球場的某個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