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
我們都知道,福鼎白茶主要有分散茶和餅茶這兩種類型,而市面上,白毫銀針、白牡丹多為製作成散茶,壽眉和貢眉則製作成餅茶。
近些年,餅茶大肆流行,很多茶友開始存儲餅茶,這是因為餅茶就有頗高的收藏價值。
其實在兩千年之初,白茶很少會壓餅,然而後幾年白茶壓餅的形式才漸漸開始流行,到現在大規模流行,算一算至今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
對此,想必很多茶友會有不同看法,覺得白茶沒必要學習普洱茶壓餅的技巧,繼續保持純天然的散茶形式就好了。
那麼白茶為何要改變發展模式,學習普洱茶的形式?
這是因為市場需求
白茶壓餅後有利於存儲和轉化,更加有利於運輸,給予了很大的方便。
也並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壓餅,比如高等級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並不適合壓餅,多以散茶形態出現,而壽眉和貢眉是適合壓餅的,壓成餅還適合後期轉化成老茶,並且製成餅茶形式的白茶,受到市場的歡迎,所以大家都學著做,白茶餅成為新星。
製作成餅茶的形式好不好?
有人說,壓成餅的白茶便不是白茶了,或者說不能算是傳統意義的白茶工藝。但小詹認為,這到如今還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不過,不算是傳統意義的白茶工藝了。
但小詹以為,首先我們喝茶是喝功效和健康,而將散茶做成餅茶後,其功效並沒丟失,而且反而有利於茶葉轉化,存儲一定年份後白茶就會更加醇厚!
並且大多數茶廠不會拿新茶做餅,因為新茶做餅會失去當年新茶的鮮爽,所以一般會用一兩年或用三年以上的老茶來製作茶餅。
因為老茶已經陳化了,其茶性已經穩定下來,而這樣製作的茶餅就很好,能更好轉化。
並非說散茶一定比餅茶好,或者餅茶一定比散茶好,還要看個人口味。
最後小詹要說的這一點,那就是存在就是合理。
餅茶是市場決定,大家都有選擇的權力,若不喜歡餅茶則可以買散茶,這是多遠多種的選擇,最主要喝茶講究的是開心。
是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壓製成餅?
不是的
像有品級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一般都是以散茶的狀態出現的,因為像高級特級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外形優美,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壓製成餅的話,就在某種程度上破壞美感。
同時,若白毫銀針壓製成餅的話,我們在撬茶餅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脆弱且珍貴的白毫銀針,損失白毫會失去了很多營養價值。
基本上但又不是很絕對,市場上還有少部分使用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製成餅狀,因為有市場,便有運輸和保存等因素。但大多數餅茶一般是以壽眉和貢眉(幹茶)製成。
這是因為壽眉和貢眉不像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那麼嬌嫩,壽眉大多是秋茶,經過了夏天的歷練,已經很強大,而白毫銀針白牡丹是春茶,鮮嫩,不好製作茶餅,但也有少量。
總結:
通常白毫銀針、白牡丹保持散茶的姿態,而壽眉和貢眉以餅茶的形態出現,除了是因為市場選擇之外,壽眉和貢眉通過餅茶的形式可以更容易進行轉化,有利於自身。
我是白茶文化愛好者小詹,分享白茶知識,做快樂的茶文化傳播者,
更多精彩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
讓我們一起科學飲茶吧!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