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彌勒屯村養殖小龍蝦致富有奔頭

2020-12-18 天眼新聞

興仁市潘家莊鎮結合當地實際,以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為發展方向,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2018年,引進興仁祥益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在彌勒屯村發展養殖90多畝小龍蝦,促進群眾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走進彌勒屯村小龍蝦養殖基地,基地的負責人劉強益正在起蝦籠,隨著蝦籠慢慢浮出水面,輕輕地抖動兩下,一隻只色澤鮮紅,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就出現在眼前。

「今年的蝦特別好,特別旺盛,到四、五月份的時候,每網打出來都是100多斤,而且每畝都是600斤以上,我們賣出去的價格每斤都是25元左右,收入很理想。」興仁祥益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強益告訴記者。

2018年初,劉強益在彌勒屯村核心區內流轉土地10多畝養殖小龍蝦,由於基地規模較小,多數時間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又將小龍蝦養殖規模擴大到90多畝。通過精心管護,今年小龍蝦有了一個很好的收成。小龍蝦不僅在當地銷售,還進入到興仁市內的大型超市,得到了經銷商及市民的好評。為進一步延伸小龍蝦的產業鏈條,劉強益還在村裡開起了農家樂,經營銷售小龍蝦。

「今年賣了3萬多斤,收入80來萬元,我前期已經投資了六、七十萬,現在我的本錢已經回來了,蝦、水塘全部都是利潤了。我的蝦主要是送往興仁的兩家超市,一天要120斤左右,還有夜市攤一天一、二十斤,我自己的農家樂也要四、五十斤,所以我的蝦銷量不成問題,供不應求。」劉強益說。

據劉強益介紹,今年小龍蝦豐收季節,該基地每天都有七、八個人在基地給小龍蝦餵食、打撈小龍蝦。下一步,該基地還將繼續擴大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帶動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同時也將教授當地群眾養殖小龍蝦的技術,帶動當地群眾一起增收致富。

「我每年的務工人次有300來人,砍草、收蝦、餵料都需要幫忙。下一步我準備擴大到250畝左右,村裡面有人願意養的話我願意提供他們蝦苗、技術,也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一起致富。」劉強益告訴記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段源興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

相關焦點

  • 黔西南興仁市:養殖小龍蝦致富有奔頭
    黔西南興仁市:養殖小龍蝦致富有奔頭 發布時間:2020-08-30 00:07:31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年來,興仁市城南街道以蝦藕產業為抓手
  • 荊州區人大代表肖道慶:發展特色村 田園經濟有奔頭
    荊州區人大代表肖道慶:發展特色村 田園經濟有奔頭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政務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5-10-10 19:57 -糾錯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孫穎)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河池東蘭縣巴疇鄉納浪村:生態養魚有奔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河池東蘭縣巴疇鄉納浪村:生態養魚有奔頭2020-08-04 10: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東蘭縣融媒體中心        瀏覽量: 2212 次 我要評論 盛夏七月,一場大雨過後,巴英河上遊的河水頓時變得渾濁起來。
  • 小龍蝦生態養殖,致富新天地
    原標題:小龍蝦生態養殖,致富新天地我國自古以來就是養殖和農業大國,養殖業是農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農村,農作物與養殖業各頂半邊天。但是由於一些養殖戶環保意識不強,過度地開發破壞土地資源和汙染環境,所以造成土地緊缺。
  • 興仁:烏金雞帶來致富新「雞」遇
    2019年6月份,經過長期考察研究,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投資80.87萬元,幫助老裡旗村發展烏金雞養殖產業,村民委員會、村級合作社、與致富帶頭人合作,圈定林地15畝,發展烏金雞養殖,今年3月份投放雞苗1000羽,一年出欄9000羽。
  • 湖南:小龍蝦成致富大產業
    原標題:湖南:小龍蝦成致富大產業   12月9日上午,湖南省東安縣南橋鎮寺門馬皇村榕冠水產養殖基地小龍蝦養殖田邊,一群村民圍坐在一起,聽村黨總支負責人曾昭義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巖頭鎮龍溪村:小龍蝦成為集體經濟致富「新引擎」
    巖頭鎮龍溪村:小龍蝦成為集體經濟致富「新引擎」 2020-05-04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納雍縣百興鎮泥奢期村:種植藤椒樹 致富有奔頭
    納雍縣百興鎮泥奢期村:種植藤椒樹 致富有奔頭 發布時間:2019-12-05 10:46:15      來源:畢節日報   「先把藤椒旁的葉子剪乾淨
  • 牛羊成群走出致富路|興仁農商銀行波陽支行助力波陽鎮新寨村田金富...
    從興仁農商銀行波陽支行驅車沿著鄉村道路走30分鐘左右便到了波陽鎮新寨村養殖大戶田金富的養殖場——興仁縣金羊養殖場。田金富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走進養殖場,就能看見兩排長長的養牛棚,再走進牛棚,一頭頭肥碩健壯的牛在固定的牛欄裡津津有味地咀嚼著脆嫩的黃菊草。
  • 興仁:潘家莊 「一棵草、一籃果、一頭畜」產業調整促農增收
    在彌勒屯村巨菌草種植基地,數千畝巨菌草隨風搖曳……潘家莊鎮堅持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的做法,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突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緊緊圍繞「一棵草、一籃果、一頭畜」為中心,將種植業、養殖業有機結合,形成循環生態農業經濟產業鏈。
  • 流轉撂荒土地養小龍蝦 四川自貢市富順縣黑壩村致富闢蹊徑
    如今,這裡已經是富順縣最大規模的小龍蝦養殖基地,畝產年產值超5000元,帶動了全縣的小龍蝦養殖業的發展。  據了解,富順縣目前有10餘家共3000餘畝小龍蝦養殖基地,黑壩村的小龍蝦基地走在了富順的前列。返鄉創業養小龍蝦&nbsp兩個富順老闆一拍即合  黑壩村山青水秀,滿目大自然美景讓人陶醉。但所到之處,都能看到長滿半人多高青草的撂荒地。
  • 修好「脫貧路」走上「致富路」——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屯上村...
    在屯上村支書梁啟雄的建議下,餘遠程與村兩委的幹部開始動員村裡的青壯年。「屯上村住戶分散,一天跑下來最少也有五十多裡路。」駐村最開始的那段時間,餘遠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走村入戶作動員、召開院壩會協調人員。吃夠了「晴天滿身灰,雨天滿身泥」的苦頭,村民們聽著利弊分析,心裡越發亮堂,最終統計的結果大大超出預期,有近160人願意修路。人數統計好後,路很快修了起來。截至2019年年底,屯上村通村路裡程已達到13公裡,14個村民小組的通組路、串戶路硬化近29公裡、庭院硬化6000多平方米,全村1800餘人受益。
  • 養殖生態蝦 走上致富路
    「我從江蘇來到一八三團,正是看準了這裡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我相信,在兵團奮鬥一定大有作為。」徐山笑得眼睛彎成兩彎月牙。 徐山所在的蝦棚是十師一八三團北屯雙渠匯水產合作社生態蝦養殖基地,徐山是合作社的技術員。 今年,一八三團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對四連效益較低的33座大棚進行改造,發展規模化生態蝦養殖,讓一直從事蔬菜種植的職工通過種養結合方式實現多元增收。
  • 雲南香格裡拉縣上江鄉士旺村水產養殖創新風 帶頭致富為百姓
    雲南香格裡拉縣上江鄉士旺村水產養殖創新風 帶頭致富為百姓2017-08-12 08: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三江資訊        瀏覽量: 3305 次 我要評論 士旺村的周輝是士旺村監委會主任,在黨總支的牽頭下,為了用自己的能力帶動周邊百姓致富、改變傳統的的農業生產方式、增值增收,他決定開辦水產養殖基地。
  • 自貢富順:農民返鄉創業 小龍蝦養殖畝產值超5000元
    富順縣福善鎮鎮長代鵬介紹,「黑竹壩村交通閉塞、產業發展滯後,農民大多外出務工,致使土地嚴重撂荒,多虧王總、趙總熱心支持家鄉發展,集中流轉了700餘畝撂荒較嚴重的片區,利用良好的水質條件發展小龍蝦養殖,他們今年首戰告捷,較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全鎮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起了個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 鎮遠縣屯上村:智志雙扶「兩不誤」 產業鋪就致富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5年來,貴州民族大學駐鎮遠縣屯上村的幹部換了一屆又一屆,雖然大家駐村的時間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在盡心盡力地為寨上人民服務。韋榮平、潘勝春、楊洋是屯上村的三任駐村書記,在駐村的時間裡,他們把自己「活」成了當地人。
  • 小龍蝦讓村集體年收入達八萬元
    雷甘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顧建球告訴記者,今年小龍蝦長勢良好,產量肯定比去年更高。  看似不起眼的小龍蝦,帶動了雷甘村脫貧攻堅的勢頭。顧建球介紹,2016年起,廣州市增城區交通運輸局對口幫扶雷甘村,通過搭建小龍蝦養殖,推動村子觀光農業全產業鏈的發展,村子的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明顯提高,2019年,雷甘村實現貧困戶100%脫貧,退出貧困村行列。
  • 蝦蟹養殖亦有「稻」,槐蔭席家莊出「奇招」拓寬致富路
    「多虧了咱村委會帶著我們弄這個合作社,現在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兜裡的錢越來越多,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村民劉立君對記者說。環境美化穩推進,「髒村莊」變身「桃花源」席家莊村中,6條主幹道平整寬闊又乾淨,沒有一絲垃圾。
  • 湖北小龍蝦養殖第一大鎮,有兩項「國家級」稱號,不在潛江和監利
    現在的小龍蝦產業在湖北已經形成了養殖、收購、美食、深加工等一些列產業鏈。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小龍蝦產業,已經成為湖北一張靚麗的名片。可你知道嗎?在湖北,小龍蝦養殖第一大縣並不在潛江,而是荊州市監利縣。
  • 勝豐村:在「道口」中「等風」
    2018年10月17日,大足區鐵山鎮勝豐村便民服務中心。村支書龍文兵,站在大廳裡,笑著說:「 藉助交通區位優勢,村兩委正搶抓機遇,配合區裡統一規劃,積極招商引資,發展『道口經濟。』」過去,傳統農業是這裡的支柱產業,產業價值低,村民收入低。對勝豐村而言,「道口」意味著「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