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在高速服務區睡了整整三個晚上後,河北沙河市貨車師傅李金鬥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日上午,河北多個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他所棲身的京港澳高速冀豫界服務區,了解相關情況,「準備接我回去了。」
李金鬥是河北沙河市某車隊的一名司機。疫情爆發後,他加入志願者行列,先後為石家莊市紅十字會、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等機構服務,運輸支援疫區的消殺防護物資。
2月底,在外奔波了一個月的李金鬥有些疲憊,想回家休息幾天,便提前告知沙河市防疫部門,請求安排場所進行隔離。沙河市防疫部門根據該市的防疫規定,對李金鬥作出了「勸返」的處理。於是,李金鬥暫時棲身於臨近河北、河南境內的一個高速服務區內。
此前,沙河市防控辦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李金鬥情況特殊,「他從疫區回來,按規定是勸返,沒辦法,目前還在協調。」
↑3月2日,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為他出具的一份《證明》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了解到,2月28日,沙河市防控辦發布一份《通告》稱,湖北、武漢來沙人員一律勸返;其他重點疫區不符合來沙條件的人員一律勸返;符合條件的,來沙後必須集中隔離14天。
3月4日中午,沙河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沙河市相關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沙河防控辦正在整理一份《情況說明》,稍後將對外發布,「市裡已經派人往回接了。」
快評
湖北歸鄉被勸返,不能傷了志願者的心
河北沙河市貨車師傅李金鬥從1月30日開始,就加入到志願者隊伍,幫助相關機構運輸防疫物資到湖北疫區。整個2月,他往返六趟,有點疲憊了。2月底,他提前告知沙河防疫部門,請求安排場所進行隔離。
但是,沙河市防疫部門根據該市的防疫規定,對李金鬥作出了「勸返」的處理。據紅星新聞報導,目前,李金鬥已在高速服務區睡了三天兩夜,自儲的食物基本耗盡。
在李金鬥師傅身上,我們看到一個普通人的光輝。他開著自己的貨車,當了志願者,幫助相關機構往湖北運輸防疫物資。他犧牲個人時間,而且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過去一個多月,有相當多像李金鬥這樣的志願者,成為防疫工作重要的一環。「人民戰爭」,就包括了像他這樣的默默貢獻者。
在任務基本完成,自己也有些疲憊的時候,他想回家休息。這時他的做法是「提前聯繫沙河防疫部門,請求安排場所進行隔離」。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當了志願者而要求有所回報或者特殊對待,而是按照防疫要求,主動請求隔離。
但是,很不幸,他遇到的是一個機械、冷漠、形式主義的當地防疫部門。
沙河當地的做法,是這次防疫中出現的、典型的形式主義作派。疫情防控是個動態過程,中央部委亦持續發布各類指導性意見,如果說這樣的機械行為在防控初期還能得到某種程度上的理解,在目前強調精準施策的階段,更令人感覺不可思議。
「來自湖北的,一律勸返」。即便李金鬥不是湖北人,開的也不是湖北車牌的汽車,哪怕他是從湖北飛過的「一隻鳥」,也要被勸返。顯然,更合適的做法,是對車輛消毒,對人進行健康檢查,然後找個地方隔離14天。但是對沙河防疫機構來說,或許並沒有領會到什麼才是最科學合規的防疫。
這種做法,不但傷了李金鬥的心,更重要的是也傷了其他志願者的心。
好在,今日(3月4日)上午,河北多個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李金鬥棲身的京港澳高速冀豫界服務區,了解相關情況。李師傅告訴紅星新聞:「準備接我回去了。」
我們為李金鬥能回家感到高興,但更希望籍此看到當地防控政策更精準、更有彈性,更希望精準施策的溫度,暖到下一個普通人。
應對疫情這樣的公共衛生危機,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民眾的執行,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在這兩者中間,志願者服務和民眾的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補充。武漢封城後,配套措施一度沒有跟上,醫護人員一度沒法上下班,是市民組建了志願者車隊。最初防疫物資短缺,也是像李金鬥這樣的人開著自己的車冒著危險在運輸。
這些人都是值得人們尊重的,他們的合法權益也應該得到滿足。這樣做,也能擴大志願者隊伍,增加社會互信、減少摩擦,構建一個良性的社會。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