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國家有很多少數民族,但要說人數最多的民族一定還是漢族,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漢族佔總人口的91%左右。
根據遠古傳說,「漢族」是炎帝和黃帝的後裔,在漢朝以前漢族人又被稱為「華夏人」,一直到漢朝後才改為「漢人」。
雖說漢族歷經千年,但是我們的身上卻依舊留下了「炎黃子孫」的特殊印記。
「牙齒」上的印記
考古專家發現:「漢族人」的門牙和其他民族的人不太一樣,尤其是上面的兩顆門牙,這兩顆牙的內側呈「凹槽」狀,像一個小鏟子一樣。
這種門牙是「黃色人種」所特有的,其學名為「鏟形門齒」,根據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這種門牙。
而黑種人只有11.6%是鏟形門齒,白種人更是只有不到8.4%,所以說鏟形門齒是我們「炎黃子孫」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殊印記之一。
糖媽仔細觀察了一下我們一家三口的門牙,果然發現我們全家都是「炎黃子孫」,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這個「特殊的印記」吧。
眼睛上的「印記」
提起「炎黃子孫」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都是「黑頭髮」、「黑眼睛」。
但其實除了中國人以外,很多拉丁裔也是黑髮黑眼,這「黑髮黑眸」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屬特點。
而這種「內眥褶」則是我們「炎黃子孫」所獨有的,內眥褶其實就是靠近鼻子一側的上眼皮蓋住了下眼瞼。
大部分的「炎黃子孫」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程度的內眥贅皮,輕度內眥贅皮寬為1-1.5mm,遮蓋淚阜的部分不到1/2。中度內眥贅皮寬為1.5-2.5mm,遮蓋淚阜的部分為1/2-2/3之間;重度其寬度則要超過2.5mm,此時淚阜基本被完全遮住。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有「內眥褶」的人不好看,很多古典美人都是有「內眥褶」的,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
屁屁上的特殊「印記」
不少寶媽都發現,寶寶出生後身上好多地方都青了,尤其是屁屁青了一大片,好像被人打了一樣。
其實這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特殊印記之一,這種淤青其實是寶寶的一種胎記,在醫學中被稱作「蒙古斑」。
根據相關研究:東亞嬰兒「蒙古斑」的發生率為81%左右,多為黑青色、灰青色或褐色等。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樣的蒙古斑,家長大可不必驚慌,醫生介紹這樣的蒙古斑會隨著寶寶的年齡一點點褪去,一般在6歲後就可以完全消失了。
如果寶媽們不希望寶寶有這樣的「特殊印記」,那麼在孕期就該規範生活,少吃辛辣油膩減少黑色素的產生,讓寶寶出生後「白白嫩嫩」。
炎黃子孫當胸懷「氣概」
炎黃子孫不僅僅代表了血統一致,它更代表了繼承傳統和文化。
曾有記者問過華人首富李嘉誠:「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李嘉誠沉思了一會回答了兩個字——「氣概」,李先生解釋說:「我雖然只有初中畢業,但兒時讀背的《三字經》、《千家詩》、《老子》、《莊子》等都讓我受益終身。」
我們作為家長不僅要讓孩子學習數語外,更要讓孩子了解中國歷史,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
像學齡前的兒童就可以讀背《三字經》、《弟子規》等,這些國學著作不僅能幫助孩子識字、提高記憶,更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美德。
光有血統的「炎黃子孫」並不是真正的炎黃子孫,只有真正傳承華夏文化的國人,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炎黃子孫」。
你家寶寶有這些「炎黃子孫」的印記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