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被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當時黃帝炎帝兩個部落都在發展之中,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部落之間的摩擦不可避免。在長期的戰鬥過程中,各個部落不斷地融合、交流,並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
各個部落為了讓自身更好的發展,需要不斷地爭奪資源,於是黃帝跟炎帝就展開了阪泉之戰。
古代因為兵器並不發達,所以戰爭往往會血流成河,持續較長時間。
在這場戰爭中,炎帝戰敗了。
因為當時還有一個更大的敵人,就是蚩尤。戰爭之後,炎黃二帝結為對抗蚩尤的聯盟。
炎黃部落就這樣慢慢融合成了我們所說的華夏族,但是這些民族仍然有具體的劃分。
在我們地球上有四大人種,人種的形成與分布,除了氣候原因之外,還有移民戰爭等原因。
眾所周知,黑人大多分布在非洲,並且分為南非人種和北非人種。他們生活在氣候炎熱的赤道附近,體貌外形與我們黃種人大不相同。
▲叢林中生活的非洲女孩
不過現在我們也見怪不怪了,並不會覺得人種不同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過去消息閉塞的時候,中國人沒有見過白種人跟黑人,所以才會叫他們洋鬼子,用來表示他們樣貌的奇特。
但是現在在大街上經常能碰到外國人,在外國同樣也有很多唐人街,各國之間的交流十分密切。
無論我們走到哪一個國家,身上屬於炎黃子孫後代的三大特徵,永遠無法抹掉,人人都有。
第一個是鏟形門齒,因為兩顆中門牙的形狀像是一把鏟子,因而得名。
它的表面光滑,兩邊翻捲成稜,裡面凹進去,正如鏟子一般。
雖說只是兩顆小小的牙齒,但是任何人類特徵對研究人類的起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普遍認為人類的起源是某種猿類,由一種誕生於非洲的南方古猿進化而來。但是對於這一結論,科學家一直心存質疑。
科學家質疑的起點就是源於人類牙齒的特徵,高等脊椎動物的牙齒與人類有所相似,有數據表明其起源於遠古魚類祖先的楯鱗。
這一猜想也得到了相關驗證,科學家們通過觀察鯊魚的牙齒發現了類似的特徵。
牙齒是人類身上最堅硬的部分,人死之後除骨骼和牙齒之外,其餘的部分都會很快地腐壞,成為一具骷髏。
因此辨認一個人通常會通過他的牙齒,而鏟形門齒只有黃種人才有,這是辨別人種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蒙古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青斑和胎記。
這種蒙古斑常見於小孩的屁股上,以及其他身上的部位,是一種色素沉著。在科學不那麼發達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編撰一些故事,以此解決心中的迷惑。
最開始人們不知道胎記是源於色素沉著,所以就說這些身上的印記是上輩子遺留下來的,跟前世今生有關。
比如說內痔,還有胸口的胎記都會被賦予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
這些胎記會隨著人長大而消失,不過也有的會跟隨人一輩子。
與此同時,在黃種人的內眼角處,有一處小皮褶。
這是上眼瞼稍稍下垂形成的,掩蓋淚阜形成了內眥褶。大多數中國人都有這一特徵,而內眥褶的深淺與鼻梁的高度也有很大的關係。低鼻梁會比較深,高鼻梁相對來說內眥褶淺一些。
但這一特徵也並不是黃種人特有的,
印第安人、納維亞人和波蘭人也會偶爾出現內眥褶。
國外的一些國家,外國人總是會根據我們的膚色編排一些十分難聽的話,哪怕是被白種人所歧視的黑人也不例外。有些人通過歧視別人來找到自己內心的優越感,這個時候我們不用在意。
他們在其他地方都比不上別人,因而才會在人種上面找優越感。
世界也在呼籲種族之間的平等,雖說各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我相信這個社會會越來越好。
身為黃種人,身為炎黃子孫的後代,身上背負著建設祖國,將文化傳承下去的重任。
我國地大物博,風景秀麗。蘇軾曾在書中讚美道「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作為中國人是一件驕傲的事情。在我國國力孱弱的時候,黃色的皮膚經常會被人嘲諷。現在我們國家富強了,黃色的皮膚再也不是受到歧視的理由。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沉澱,相信我國在未來會越來越好,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